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6-03 10:11:4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能够用表演、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欣赏诗歌的快乐感受。

  3.鼓励引导幼儿用“我为小花屋------”句型表达自己装扮的小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诗歌。

  5.能简单复述诗歌。

  重点难点

  1. 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2.用语言表达小屋的美。

  活动准备

  1. 舒缓的音乐磁带。

  2. 小动物头饰,每人一张小屋图片,彩笔。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郊游”将幼儿带进活动室

  1. 孩子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大森林了,大森林美吗?

  2. 想想大森林里会有什么哪?

  二、播放课件《快乐小屋》,理解诗歌内容

  1. 教师与幼儿观看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2. 我们把这些小动物做的是编成一首诗歌。

  三、播放背景音乐,老师朗诵诗歌

  1.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 幼儿一起有感情朗诵表演诗歌。

  3. 全体幼儿戴头饰边做动作,边表演诗歌。

  四、出示准备好的小屋图片

  让幼儿自由装扮自己的小花屋。(背景音乐),师幼共同体验自己创编的诗歌。

  五、结束延伸:

  让我们带着这间快乐的小屋继续去郊游吧。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我认真研究教材,用心设计课堂的生成,但课后我觉得整个的教学过程还是能够基本完成教学目标的,但有的孩子因为基础差,理解程度不够,还要有改进的。表现好的孩子还是不少的,还算是成功的一节课。

  小百科:开心,指心情舒畅,快乐。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完整地跟老师讲述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并能认真倾听同伴讲述或观看同伴表演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狐狸葡萄图片、狐狸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吃过葡萄吗?谁能告诉老师,葡萄是什么颜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啊?”

  二、出示图片,引发兴趣。

  1.第一幅图片上画的是谁啊?(狐狸)它是什么样的表情啊?(笑眯眯的)

  2.第二幅图片上画了什么啊?(葡萄)它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

  (1)出示故事视频,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提问:请你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启发幼儿说)

  (2)再次播放故事视频,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狐狸出来看到了什么?它来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3)引导幼儿跟老师集体讲述一遍故事(重点引导狐狸见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问:葡萄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狸最后吃到葡萄了吗?

  (4)引导幼儿完整讲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带头饰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2)幼儿两人一组协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讲,一人扮演狐狸。

  (3)教师讲述故事,请全班幼儿扮演狐狸进行表演。

  四、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讲解故事的含义,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比喻有些人办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不成熟。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2.学习用儿歌中的句式创编儿歌

  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语言美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2.学习用儿歌中的句式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自制纸箱1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观察动物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请幼儿从纸箱中依次摸出一张动物图片,互相进行观察。

  2.图片上的动物叫什么?它什么地方最特别?这些特别的地方能干什么?

  3.假如你像动物一样有这些特别的地方,你想做什么?

  4. 有一首儿歌,写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二:基本环节

  (一)引导幼儿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发现儿歌的排列句式

  2.问:儿歌的'题目是什么?有哪些词重复出现?

  (二)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1.如果你是小鸟(小兔小鱼),你想做什么?

  2.鼓励幼儿展开想象,为每段儿歌续编一句话,如:我想有对翅膀,我用翅膀飞翔。

  (三)导幼儿根据儿歌句式创编新的儿歌

  1. 还喜欢什么小动物?你想变成什么?想做什么?

  2. 教师示范创编,如:我看见小鸭,我想有双鸭蹼,我用鸭蹼游到海里玩。

  3.以4人一组合作创编一段儿歌。(讨论)

  三:结束环节

  1.每组选一代表进行创编一段诗歌。(创编)

  2.师幼整理诗歌。

  四:活动延伸

  1.教师与幼儿共同归纳,整理所编的儿歌,然后用大字书写出来,挂在语言区中,供幼儿随时阅读

  2.引导幼儿在美工区活动时画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以自己最喜爱的动物为素材继续创编儿歌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本节活动通过幼儿游戏,欣赏,续编,创编来内化儿歌的思想情感。再通过自己的多种表达方式把它真诚地表露出来。使儿歌的情感得以深化升华,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能注重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互动,既有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使每个学生能正确接受学生与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本节课教学从始至终都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听、说、读、写、画、演等一系列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围中学习,使学生真切感受课文的熏陶。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线索。

  2、初步尝试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体验和感受儿歌独特的情趣美和韵律美。

  3、体验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情感。

  二、活动准备。

  1、音乐《生日歌》。

  2、根据儿歌内容准备相应的图示。

  3、双响桶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歌呀?什么时候会唱这首歌?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你过生日的时候有谁来参加? (播放《生日歌》。)

  (二)按儿歌顺序逐段欣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1、师:今天小老虎也要过生日,(出示小老虎和蛋糕图片)大家看有没有朋友来参加?

  2、师:过生日没有人来参加会感觉怎么样呀?

  3、师:没有朋友来参加,冷冷清清不热闹,那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猜测)

  4、师:我们小朋友想出的办法真多,那我们听一听小老虎是怎么做的'?(听录音)

  5、师:小老虎想到了什么办法呀?(出示电话机)他把电话打给谁了?(出示小白兔)它会和小白兔怎么说?

  6、我们来听听小老虎是怎么说的?(听录音),我们帮小老虎一起请小白兔好吗?(带领幼儿集体说)

  7、师:小白兔会不会去呢?

  8、师:是啊,朋友邀请了是应该去的,可它想不想去呢,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接电话的?(听录音),小白兔愿意去吗?是什么原因连过生日都不去?(画出相应图示)小兔受了欺负心里怎样?

  9、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生气时说的话,(集体说)谁愿意一个人来学学小兔说的话?

  (1)集体进行打电话游戏,巩固角色对话。

  (2)教师做小老虎,幼儿做小白兔,打电话一次。

  (3)交换角色再次打电话一次。

  (4)唉!小白兔不愿意来,小老虎还会请谁呢?(出示小狗熊图片)小老虎会和小狗熊怎么说?我们来学一学?

  (5)那小狗熊会不会去?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接电话的?(听录音)

  10、师:小狗熊想不想去,是什么原因呢?(画出相应图示)小狗熊接电话时心里怎么样?

  (1)我们来学学小狗熊生气的时候说的话(第二遍示范)。

  (2)教师与幼儿扮演角色进行打电话游戏。

  11、师:小白兔、小狗熊都不理小老虎,这时小老虎心里会怎么样?(出示哭泣的老虎)

  12、师:是呀!大家不理小老虎,小老虎呀真伤心,吧嗒吧嗒眼泪掉,听,丁冬丁冬门铃响,(出示门铃)是谁在按小老虎家的门铃呀?

  13、师:小老虎赶快开门瞧一瞧。是谁呀?(出示拎着礼物的小白兔、小狗熊)他们手里拎着什么呀?

  14、师:小白兔、小狗熊不是不来么?怎么又来了呢?(引导幼儿猜测)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听一听。(教师念小白兔、小狗熊的话语)现在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来了吧?

  15、师:昨天小老虎还欺负小白兔和小狗熊,可他们原谅了小老虎,又来参加生日会了,小老虎又会说些什么呢?那我们来听一听。接下来它们会做什么了?(出示过生日场面画)

  16、教师小结:小朋友,小白兔、小狗熊原谅了小老虎,小老虎也承认了错误,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团结友爱,不打架,不吵闹,做个好朋友,好吗?

  (三)欣赏儿歌,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小动物的对话。

  1、师:小老虎今天的生日好热闹啊,老师把这件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小老虎过生日》,你们想听吗?好,请你们帮我拍手打节奏,会说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来说,好吗?

  2、师:小老虎今天过生日,我也想要去参加,你们想去吗?那小白兔、小狗熊都带了礼物去,我们就准备一个节目送给小老虎吧!轻轻的请出我们的乐器——双响桶,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3、带领幼儿利用双响桶边打节奏边朗诵儿歌。

  师:你们练得真不错!等会我们去参加小老虎的生日会。

  四、活动延伸。

  活动区提供木偶、录音、圆舞板等引导幼儿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绕口令的基本内容,练习发清“醋、布、兔”等混淆字音。

  2.通过朗读,初步感知饶口令的韵脚。

  3.乐于参与朗诵绕口令的活动,体验念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

  活动重点:

  理解绕口令的基本内容,学习朗诵绕口令。

  活动难点:

  感知绕口令的韵脚,发清“醋、布、兔”等混淆字音。

  审美元素:

  诗歌情节有趣,激发幼儿乐于参与朗诵的兴趣,体验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题。

  有一个老爷爷上街打醋买布,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小朋友想不想听呢?

  二、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

  老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一首绕口令,念给小朋友们听。

  三、结合图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你听到老师说了些什么?

  有位爷爷姓什么?上街干什么?

  打了醋,买了布,回头看见了什么?

  老爷爷做了什么?

  最后怎么样了?

  师小结提问的内容。

  四、幼儿学说绕口令。

  1.幼儿跟读。

  2.集体练习。

  3.分组练习。

  五、朗诵绕口令,进一步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1.教师指图片,大家一起念绕口令。

  讨论:你觉得这首绕口令中,哪些字音相似?

  2.教师带领幼儿边拍节奏边朗诵绕口令。

  3.教师带领幼儿快速念绕口令,让幼儿体验,感知饶口令的趣味性。

  六、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儿童的语言主要是通过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发展起来的。因此我提供给幼儿生动的语言材料——《丘丘历险记》。活动以小甲虫丘丘历险为主题,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图片等来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创造性地加入故事的对话、情节,并跟随故事的变化,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来表达,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围绕丘丘历险的线索,积极思维、进行创编。

  2、能用清楚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视频转视仪。

  2、图片六幅。

  【活动过程】

  一、丘丘想历险。

  (出示图一)

  一只名叫丘丘的小甲虫,整天趴在窗前想:如果我能象小鸟、蝴蝶那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那该多好啊!谁能帮它想想办法?

  (评析:活动一开始就直入主题,一下子紧紧抓住孩子的心,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二、跟着丘丘去历险。

  1、终于有一天,丘丘如愿以偿飞上天了!出示图二。请你看图说出它的好办法,并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

  2、出示图三。丘丘飞呀飞呀,微风轻轻地拂过它的面庞,它向下望去,绿绿的草地,鲜艳的花朵,漂亮的磨菇房子……啊,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啊!丘丘还看见了什么?除了这些丘丘还可能看见什么?

  3、出示图四。突然,丘丘飘落到一个清澈的池塘里,可它不会游泳,怎么办?请你帮它想个好办法。

  4、出示图五。丘丘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小青蛙划着西瓜船赶来了,小蚂蚁划着树叶船赶来了,小蚂蚱划着蛋壳船赶来了。还有谁赶来了,请你说一说。

  5、出示图六。丘丘得救了,它是多么感谢这些热心帮助它的小伙伴呀!可是丘丘找不到自己的家,怎么办呀?

  (评析:中间部分,运用了五个连续的情节,它们一环扣一环,一步步地展示了丘丘历险的过程,幼儿如同身临其境。他们在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并获取了生活经验,同时,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

  三、说说丘丘历险的故事。

  谁来完整地说一说丘丘历险的故事?说之前先给它取个名字。

  (评析:之前已经有了想象的基础,这时提高了一个层次。)

  四、你想象丘丘一样去历险吗?

  (评析:有一句话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可见敢想的重要性。只有想到了,才会朝着目标努力前进,祝愿孩子们都能象丘丘一样实现自己的愿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教与学的形式,将学习与娱乐相结合,淡化了教与学的界限,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整个活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消除了孩子学习时的枯燥、紧张感,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地了解了祖国的广阔美丽,体验了助人为乐的快乐,并产生了将来也要象丘丘一样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内容:

  识字活动――与木有关的字

  活动目标: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及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二、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木”字作偏旁的字一般都与树木有关。

  三、培养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反应的灵活性。

  五、初步认识汉字的结构特点。

  活动准备:

  (一)柳树、桃树、松树、枫树等的图片若干;“柳树、桃树、松树、枫树”的大字卡一套;自制(柳树、桃树、松树、枫树)多媒体图片;森林、桌椅、李、橘的大字卡一套,一个很大的木字;自制小珍珠若干;自制儿歌大挂图一幅。

  (二)、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理解了一些木字旁的字。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多媒体图片,让幼儿逐一说一说上面的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看几棵树,然后说一说它们都是些什么树?(柳树、桃树、枫树、松树)

  二、 猜谜语,学字宝宝。

  1、师:小朋友们都能很快的说出这些树的名称,那是因为每棵树都有不同的样子,接下来,老师要给小朋友们猜谜语,谜底就是这些树中的一种,看看谁先猜出来。

  谜语:什么树爱梳麻花辨儿(柳树)

  什么树爱挂亮宝石(桃树)

  什么树爱摇小红旗(枫树)

  什么树爱举小宝塔(松树)

  幼儿猜对后将原来掩着的`谜底翻过来,带领幼儿朗读。

  2、分组读:“伸长脖子”朗读游戏。

  教师拿着字宝宝带领幼儿熟悉,每到一组幼儿面前,故意将字宝宝离幼儿一段距离,要求幼儿不能离开座位可以伸展身体地读,在读的过程中转换声音的大小来吸引幼儿朗读的兴趣。

  三、找到字宝宝的共同的地方,引出它们是一些与“木”字有关的字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一看,这些字宝宝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示:这些字宝宝里藏着一个相同的字)引出“木字”,教师手拿木字让其从黑板后缓缓而出。

  老师总结:中国的汉字可真有趣,今天咱们学的字都以“木”字为偏旁,而且这些字都和“木”字有关。

  4、请幼儿在花瓣桌上找一找,找出已经学过的和木字有关的字,并读出来。

  四、 识字游戏

  1、 游戏:连线。请幼儿把字宝宝和相应的图片用线连起来。

  2、 游戏:捞珍珠。请幼儿站在椅子上扮演潜水员下海捞珍珠,打捞珍珠前先把字宝宝读对了,然后“潜水”捞珍珠。儿歌:我是小小潜水员,勇敢的潜水员,不怕风,不怕浪,来把珍珠捡。

  3、 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我们的火车快快开,不要你把车票买,只要你把字宝宝读出来。读对的幼儿就请他上车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胆讲述,感受故事的有趣。

  2、感受故事人物妞妞关爱小动物,肯原谅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6张大图,小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看几幅有趣的图片,这些图片连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看吗?

  2、在看图之前,我有个要求;我们先看懂图片,然后再把图片的内容用好听的词语讲清楚,你们能做到吗?

  二、仔细观察,理解故事,大胆讲述。

  图片(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捕捉幼儿精彩的描述,提升幼儿学习叫卖的声音。

  1、这是哪里?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什么叫包子铺?你觉得包子铺生意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这个女孩就叫妞妞,这个包子铺就是她妈妈开的。 谁愿意先来试试,说说这张图。(邀请2名幼儿)

  *从前,在一个小镇上,妞妞的妈妈开了一家包子铺。包子铺的生意特别好,“快来买包子罗,新鲜好吃的包子出笼了!”每天都有许多客人排队来买包子。

  (引导幼儿来学学叫卖吆喝声)

  图片(二)——总结幼儿数的经验,引导幼儿尝试学习人物之间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买卖之间的关系。

  *卖着卖着,天黑了,包子铺要打烊关门了。

  1、这时笼屉里的包子还剩下几个?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2、后来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3、她买了几只包子?还剩几只?你怎么知道的?

  4、谁愿意来说说这幅图,让我们大家能听出两人之间的对话呦!

  *卖着卖着,天黑了,包子铺要打烊关门了,笼屉里还剩下9个包子。这时,隔壁的阿姨来买包子,“老板娘,我要买4个包子。”“好来,你拿好,下次欢迎再来!”

  图片(三)——引导幼儿学做动作,体验妞妞累了。

  1、妞妞现在在干什么?

  2、她为什么要蹲在桌子底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3、我们学学做做,什么是打盹?

  *妞妞帮着妈妈卖包子,实在是太累了,就蹲在了桌子下打起盹来。

  图片(四)——再次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根据脚印线索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

  1、在妞妞打盹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2、桌上的包子少了几只?包子到哪里去了?

  3、会是谁吃了包子呢?桌子上还有什么?

  4、你怎么知道是小猫吃了包子呢?这是谁的脚印?

  *到底是不是小猫吃了包子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图片(五)——幼儿感受人物的心理,尝试和小猫亲昵。

  1、是小猫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2、你们知道小猫为什么要吃包子呢?

  3、小猫吃了妞妞家的包子,她生气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4、她会对小猫说些什么呢?

  5、谁敢上来把这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他就是勇敢的人。(引导幼儿有条理的、清晰完整的讲述图片的'大致内容。)

  *妞妞帮着妈妈卖包子,实在是太累了,就蹲在了桌子下打起盹来。等妞妞醒来时发现有人吃了包子,是谁呢?原来是一只又黑又瘦的小猫咪吃了包子。妞妞轻轻抱起小猫咪,对它说:“你一定是饿了吧,才吃了我家的包子。”

  图片(六)——引导幼儿用“一会……一会……”的句式描述图片,感受妞妞的宽容和善良。

  1、小猫在和妞妞干什么?谁能用一句长长的句子来说一说。

  2、妞妞为什么要把小猫留下来?

  3、你们喜欢妞妞吗?为什么?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妞妞是一个宽容、善良的好孩子,我也很喜欢她!现在我把这些图片缩小放在了一块,等会你们两个两个一起来看看、说说,把这些图片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行吗?别忘了,还要给故事取个有趣的名字。我们待会要干什么?

  三、幼儿结伴,连贯讲述故事。

  1、邀请2组幼儿来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提升幼儿讲述经验。

  2、故事的名字原来叫……,可是你们都取得特别好,因为小猫不是故意偷吃包子的,它是饿了才吃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懂得的、听过的语言,了解语言的种类。

  2、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的`谈话,迅速的掌握别人谈话的内容,能在别人谈话后给予补充。

  活动准备:

  幼儿有一定的关于语言的知识。

  活动过程或建议:

  (一)演唱英语歌《我会说A、B、C》,引入主题。

  让幼儿说说这首歌是用哪国的语言演唱的?你还懂得其他国家的语言吗?

  (二)、引导幼儿围绕“语言”的话题自由交谈。

  1、幼儿自由结伴,说说自己知道的语言使用的国家。

  2、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有的国家使用一种语言,比如:日本。有的国家使用几种语言,比如:瑞士。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上英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

  1、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中国也有很多的语言,叫做“方言”比如:广东话、上海话、北京话等等。你会说哪的方言?

  2、你们那儿的方言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四)、朗诵方言儿歌《两只老虎》

大班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牙齿对说话、发音准确的作用。

  2、通过表演、讨论学习故事,并能简单复述。

  3、感受故事人物形象和情节创造的幽默感。

  活动准备:

  故事:《鸡婆婆找假牙》录音、鸡婆婆头饰、动物杯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情景表演《鸡婆婆找假牙》的故事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好,知道我是谁吗?(幼儿回答)对了,我就是大老远来看你们的鸡婆 婆,你们想我吗?本来是给大家说相声的,可是遇到了一些......大家仔细看哦,到底鸡婆婆我今天都发生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了解牙齿对说话很重要

  1、问一问,说一说

  提问:a、鸡婆婆说的话你们都听得懂吗?

  b、为什么动物们听不清楚鸡婆婆说了什么?

  c、牙齿掉下来后有什么影响?

  d、请快要掉牙的小朋友讲讲自己吃东西时的感觉。

  2、忆一忆,想一想

  提问:a、小朋友们家中有没有人装了假牙的?

  b、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装了假牙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要是不装会怎么样?

  总结:牙齿除了帮助我们咀嚼食物外,还可以帮助我们说话说得更清晰。如果掉了牙,会不漂亮,说话别人也可能听不懂,吃东西时不方便,所以要爱护好自己的牙齿。

  3、完整倾听故事《鸡婆婆找假牙》

  师:提出倾听要求(小朋友可要认真听哦,听完后要请大家来表演。)

  4、指导幼儿使用杯偶以及动作表情的掌握

  三、演一演《鸡婆婆找假牙》

  师:听了这个故事,大家都觉得非常有趣,那么哪些小朋友愿意上台演一演呢?

  反思:

  通过语言 《鸡婆婆找假牙》 这节活动孩子们明白了牙齿的'另外一个功能,知道牙齿对说话发音准确的作用。在这节活动中我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扮演故事中的鸡婆婆,运用夸张的表情动作让幼儿知道鸡婆婆的假牙掉后说话不清楚的感觉,孩子们当即就愣住了,然后就跟着学起那些较为难得话来。对于牙齿对说话发音准确的作用已开始为孩子们了解。 接着我有进行了一些追问,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回忆:当你掉牙时有什么感觉?(讲话不清楚,不好吃东西等)最后请孩子们再想一想:家中有没有人是装了假牙的?爷爷奶奶要是不装假牙,会有哪些不方便?通过一步步引导、巩固,孩子已有的经验,最后孩子们知道了牙齿除了帮助我们咀嚼食物外,还可以帮助我们说话说得更清楚。如果嘴里缺了牙,会不漂亮、说话别人也可能听不懂、吃东西时不方便,所以更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牙齿。 在表演时由于之前交代不是很清楚所以表演的比较混乱。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每个环节之间有这必然联系,而这联系如果不交代清楚,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3篇05-11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3篇05-19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四篇05-18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3篇05-18

【热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3篇05-28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三篇05-16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三篇05-15

【实用】大班语言教案4篇05-12

实用的大班语言教案4篇05-12

【热门】大班语言教案4篇05-1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