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案

时间:2023-06-29 06:54:0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案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答列式。

  (1) 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

  (2) 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

  (3) 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学生列式。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

  (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学生读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2)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

  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怎样的问题?

  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的事,这里的每枝铅笔2角、每个排球55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枝、4个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提问: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

  请你来说一说下面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校买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

  (3)概括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铅笔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出了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的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评析: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数量,思考求的什么数量,是怎样求的,既可以巩固刚学到的量的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分析。接着引导寻找共同特点,归纳数量关系,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综合、抽象和概括。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感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抽象的数量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板书:总价单价=数量)?

  追问:为什么求数量用总价除以单价?

  提问:再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板书:总价数量=单价)?

  (4)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一组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觉得只要记住了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来记其他的两个?

  小结:我们从这里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可以看出,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总价单价=数量和总价数量=单价。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读题。提问:例1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指名学生先口头举出例子,说明求总价的问题。

  提问:谁还能举一个求数量的例子?求单价的呢?

  (2) 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里应用了哪几个数量关系式?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里,要求一个量,需要知道几个量?

  指出:在单价、数量和总价里,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4.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读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2)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也就是行程问题,其中每小时45千米、每分钟行70米这样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2小时、6分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90千米、42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3)提问:第(1)题里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行走的时间呢?求出的结果是什么数量?是怎样求的?

  第(2)题里小东行走的速度和时间各是多少?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求的?

  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从这两题里,你发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提问: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时间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根据数量关系式,求速度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为什么要这样求(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4)这里主要记住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想出其他的两个?

  请大家把这三个数量关系式齐读一遍。

  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5.组织练习。

  (1) 下面的条件中各是什么数量关系?

  ①轮船5小时行125千米。

  ②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每小时行驶61千米,共行驶305千米。

  ③小华从家到学校要走800米,小华要走16分钟,每分钟走50米。

  (2)做练一练第3题。

  读题。让学生举例说明求路程的问题。

  哪位同学举出一个求时间的问题?你能举出一个求速度的问题吗?

  (3) 做练一练第4题。

  指名学生说数量关系。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求路程?怎样求时间?求速度呢?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是哪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具体说一说这两组数量关系吗?我们主要记住哪两个,就能想出其余的数量关系式吗?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2题。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案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25—26页。

  教学目的:

  1、记住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培养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通过归纳揭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认定目标

  1、"小小售货员"游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乘法应用题的一些数量关系。)

  2、教师小结:从上面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应用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同类型

  乘法应用题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以下两个任务(口头展标l、2)。

  [评析:通过游戏把学生要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标及时合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二、导学达标

  1、求总价数量关系的教学。

  (1)出示例1。

  例1、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

  ①铅笔每支8分,买3支用多少钱?

  ②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多少钱?

  ③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多少钱?

  (以上三道题让学生自己解答)

  (2)讨论(出示讨论题,四个小组讨论)。

  ①例1中的三道题都说的是哪一方面的事?

  ②题里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

  ③要求的问题又有什么共同点?

  (3)单价、数量、总价含义的教学。

  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像这样,每件商品的价钱或单位重量的价钱;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单价(板书"单价"):买商品的件数或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数量(板书"数量");买商品一共用多少钱叫做总价(板书"总价")。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例子来。

  (4)引导学生总结数量关系。

  根据例1的三道题的解题规律,请同学们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学生总结,教师板书总结出的数量关系。)

  (5)看教材,勾画重点句子。

  (6)做一做

  ①指出例l各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

  ②举出生活中像例1这种求总价的应用题。

  [评析: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和产生成功的愉快感。

  2、自学求总产量数量关系。

  (1)按照老师教同学们求总价的方法,请你们带着以下思考题自学例2

  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个思考题)。

  例2、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

  ①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多少千克?

  ②菜园每畦地产莱150千克,4畦地产菜多少千克?

  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

  ①两道题都说的什么问题,它们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②什么叫单产量?什么叫数量?总产量?

  ③知道单产量和数量怎样求总产量?

  (2)检查自学情况(投影出示检测题)。

  ①例2的`两道题都是求的应用题。

  ②每棵树收苹果的重量或每哇地产菜的重量叫做,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波菜叫做,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

  ③写出求总产量的数量关系:

  ④例2中的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各是多少?

  ⑤举出生活中像例2这种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评析:学生带着思考题进行自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也会学习知识的快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小结。

  以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和数量,用单价乘以数量就可以求总价;知道单产量和数量就可以求总产量。

  三、达标测评

  1、将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与相应的数量名称连起来。

  (1)皮球每个35元,买4个皮球一共用多少钱?

  数量总价单价。

  (2)每只母鸡平均每月下蛋20个,有5只母鸡。每月共下多少蛋?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2、先说出数量关系,再解答。

  (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畜牧场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15千克,20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3、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4、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5、把下列应用题补充完整,并解答。

  (1)葡萄园每畦产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

  (2)每双童袜2元,,应付多少元?(补充不同的条件,用不同方法解答。)

  6、一个水果店运来150千克苹果,平均放在6个筐里,每千克苹果2元。每筐苹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

  [评析:测评题有密度,有梯度,既体现了基础知识要求,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1.2题是检查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是否都掌握;3.4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这节课的基础,而且还要会"选材"和"组装";5题的第(2)题补充不同的条件,要求学生思路要广,思维要灵活;6题要求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四、全课总结(略)。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案】相关文章: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1-12

《感知数量》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07-03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数学教案【荐】06-20

小学数学教案【热】06-22

小学数学教案【精】06-25

【荐】小学数学教案06-27

【精】小学数学教案06-27

【热】小学数学教案06-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