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14 11:51:4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科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大班科学教案模板锦集5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在动动、玩玩中感知发现圆形与球体的不同

  2、尝试用球进行多种滚动游戏,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皮球、乒乓球、弹力球、玻璃球、硬币、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动流程

  一、通过操作使幼儿了解圆形和球体的不同

  1、玩一玩,分一分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玩具,我们一起来滚一滚,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选玩具,自由玩,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刚才你们玩时发现了什么?它们都能滚动吗?”

  幼: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卡片不能滚动。

  幼:我发现球能到处滚来滚去。

  幼:我发现圆形卡片能滚动。

  师:请将能滚动的放在红色篮子里,不能滚动的放在绿色篮子里。

  2、出示装球体、硬币、圆形卡片玩具的篮子

  师:这些玩具滚动时一样吗?每人选两样不同的玩具,两人一组,一起玩一玩,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我发现皮球能到处滚来滚去。

  幼:硬币、圆形卡片只可以朝着一个方向滚动。

  师:请将能到处滚动的放在圆形篮子里,只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放在方形篮子里。

  小结: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的物体是圆形,能到处滚动的是不是圆形呢?为什么?

  3、看一看,说一说

  师:皮球、硬币、圆形卡片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硬币和圆形卡片从正面看是圆的,从侧面看是扁的;皮球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

  小结: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形,而且能向任何方向滚动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

  4、找一找、说一说

  程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像圆形、哪些物品像球体。

  二、幼儿自由玩球,进一步探索球体的特性

  1、请幼儿在室内探索球的'多种玩法,教师巡回指导。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

  3、师幼共同小结球体的特性(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三、活动延伸:户外区玩球,继续探索球的多种玩法

小结与反思

  幼儿在两次探索、分类活动中,自由选择玩具,同伴间相互交流,在动动、玩玩中发现圆形和球体的不同。这次活动是在幼儿探究以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通过前面的探究操作,幼儿对球体有了自己的感知和理解,在自我表达和同伴的交流中,逐步构建了对球体的知识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我班的孩子十分活跃,也非常善于交流。小嘴巴里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我们常常会适时创设机会,给孩子们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每当此时,孩子们总是轻松而谈,一吐为快。这时我们就注意有意识地关注、倾听,从中捕捉幼儿最近感兴趣的话题,发现有价值的活动内容。如一次我听见朱xx在说自己的朱和朱老师的朱是一样的;周xx马上接口说自己和周老师姓的也一样,旁边几个孩子也起劲地讨论起关于姓名的话题,滔滔不绝,内容还挺丰富。在此基础上我们就生成了《名字里的秘密》的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姓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蕴涵了丰富的意义,饱含了成人对自己的期望。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自己创造的新名字。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一份调查表《名字背后的故事》。

  2、汉字卡片若干:姓、名、张、王、李、赵、刘、陈、朱、诸葛、欧阳、司马、端木、公孙、皇甫……等

  3、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前几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完成了一份《名字背后的故事》的调查表。(出示贴有调查表的展示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姓名吧。

  1、出示“姓”“名”两个字。

  2、谁认识这两个字?

  3、说说你们叫什么姓名?

  (评析:师幼一起设计了《名字背后的故事》的调查表,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搜集相关资料,建构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二、了解关于“姓”的一些知识。

  1、我们先来看看姓,你姓什么?

  2、请幼儿上来在“我们的姓”成长树树冠上分别写下各自的姓。

  3、除了我们记录下来的这些姓,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姓呢?

  4、“姓”里面有许多小秘密,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幼儿互相讨论)

  5、原来有的姓是一个字,但有的姓是两个字。一个字的叫单姓,两个字的叫复姓,你是单姓还是复姓?(出示字卡:单姓、复姓分别贴在“我们的姓”成长树的两个树冠上)象我们学校的校长就姓皇甫,我们都称呼他皇甫校长。

  6、你们还知道哪些复姓?

  7、介绍一些复姓:如《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就姓诸葛,《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姓司马,另外还有公孙、欧阳、上官、端木等。一边介绍一边将这些复姓出示在代表“复姓”的树冠上。

  8、这个姓是由“女”和“生”组成的,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随母亲的姓,而我们现在,大多是跟谁姓的一样呢?

  按传统习惯,中国人一般姓父亲姓,只有少数人姓母亲的姓。

  9、你认识的人当中,哪个姓最多?

  10、教师小结:在中国单姓多,复姓很少,有句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流)”,意思是说张、王、李、赵、刘这五个姓是中国最多的单姓,其中姓张的最多,不过最新的`统计结果告诉我们,现在中国人姓李的人最多了,新的排列是李、王、张、刘、陈……。

  (评析:在这一大环节中,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头头是道地讲述着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单姓、双姓、中国的大姓的知识。)

  三、解释名字的意义。

  1、平时小朋友都叫我朱老师,朱是我的姓,那么我的名字你们知道吗?

  2、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叫咏梅(“我们的名”生长树上写下“咏梅”两个字)因为我是冬天出生的,出生时梅花开得很漂亮,梅花是中国的国花,代表了美丽、优雅、坚韧和高贵,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像梅花一样出色,所以给我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咏梅”。

  3、你的名字叫什么?谁给你取的名字?里面有些什么意思呢?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自我介绍(在“我们的名”生长树上写下各自的名字)

  (2)幼儿互相介绍一下。

  (评析:老师的生动示范不仅让幼儿明确了老师名字的意义,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更进一步使幼儿意识到了简简单单名字中蕴涵的丰富内容。他们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自己名字的由来、蕴涵的意义。通过梳理、总结,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了亲人们对自己的爱和期望,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四、自己取个特别的名字。

  1、如果让你也来为自己取一个特别的名字,来表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你会取一个什么特别的名字呢?

  2、刚才许多小朋友为自己取了个很好听的特别的名字,那能不能把好听的名字记录下来呢?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记录呢?

  3、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名字,记录好后展示在“姓名树”的树冠上,并向同伴和老师介绍。

  (评析:通过进一步挖掘名字这一教育资源,根据如今孩子们比较有个性,易于接受新知识的特点,设计了这个请幼儿为自己取一个特别的名字的环节,用来表示幼儿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并用自己的方法加以记录。孩子们又一次达到了兴奋点,他们的思路象开了闸的水流奔涌而出,为自己取了诸如:“花仙子”、“小飞鱼”、“聪明人”、“奥特曼1号”等名字,从中体现了孩子们崇尚美好、自由生活的情感和渴望成为一个勇敢、智慧的人的理想。)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方法。

  2、激发幼儿探究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生蛋、熟蛋、玻璃杯若干,苹果、小旗标签每人一张。

  2、电筒、盘子若干。

  3、口袋一个、小箩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今天,有两个朋友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猜一猜他们是谁。(口袋里放入生、熟鸡蛋,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

  二、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区分生蛋和熟蛋。利用已有经验尝试区分生蛋和熟蛋。

  操作结束后请孩子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来区分的。好的方法大家一起学一学。

  如:摇一摇,通过感官感知生、熟鸡蛋的.不同。

  验证幼儿的发现:晃动的是生鸡蛋、不晃动的是熟鸡蛋。

  转一转,通过旋转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

  验证幼儿的发现:转得慢的是生鸡蛋、转得快的是熟鸡蛋。

  2、照一照,利用光线区分生、熟鸡蛋的不同。

  (1)鼓励幼儿利用电筒尝试、探索,区分生、熟鸡蛋。

  (2)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互相说说再回答)(3)验证幼儿的发现:透光的是生鸡蛋、不透光的是熟鸡蛋。

  三、再次尝试。

  1、讨论区分的方法。

  (1)说一说:自己用了那些方法区分生、熟鸡蛋。

  (2)总结区分方法。

  2、用标识区分小篮内的鸡蛋(生蛋贴小旗,熟蛋贴苹果)

  四、看标识分享熟鸡蛋,进行自我验证,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影响物体在坡面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

  2、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合作设计和实验,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长条木板积木);

  2、记录表A、B,铅笔。

活动过程一、从日常生活导入。

  提问:你们玩过滑滑梯吗?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教师出示不同坡度的两个滑滑梯斜坡,将同样的两辆小车放在滑滑梯上。

  提问:哪边会跑得更快?

  2、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学习使用。

  提问:怎样制作记录表,把实验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引导幼儿使用图示法)

  二、幼儿合作操作,师观察指导。

  1、幼儿自由组队,3~4人一组,进行斜坡搭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幼儿合作探究相同小车在不同斜坡高度上下滑速度的快慢,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分享实验结果。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能让小车赢呢?

  :原来斜坡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陡,小车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4、幼儿继续探究相同小车在不同光滑度的坡面上下滑速度的'快慢,并记录。

  5、归纳实验结果:

  提问:这次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斜面的光滑度有关,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快,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三、探索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现在我们找到了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你能想出哪些例子呢?

  请幼儿找一找斜坡带来的方便和不方便的地方,一起分享。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将活动材料投放于探索区内,鼓励幼儿继续合作探索。

  2、请家长配合共同探索记录,探究使赛车下滑速度最快的斜坡和斜坡材质条件。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设计

  《好吃的蔬菜》是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秋天》主题里一个活动。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幼儿园的小朋友缺少一定的饮食健康知识,所以偏食、挑食、三餐不定时、定量的情况普遍存在,故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位在: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吃"的过程中还包含有关"用餐礼仪""用餐卫生"等知识,这些内容都要在教学中渗透。

1.显性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感知蔬菜的不同味道和多种制作方法。

  (2) 能用语言清楚地介绍自己家制作的菜肴的名称、特点。

  (3) 共同分享、品尝自己和同伴带来的蔬菜。

  (4)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要有节制。(第二教时)

2.隐性教学目标。

  (1)使孩子了解一些就餐礼仪。

  (2)让孩子知道饮食要卫生。

(二)教学设计思路

  1.前期准备。

  在准备这个活动之前,我着重观察了孩子午餐的饮食情况,发现一些孩子到了吃饭的时间便会出现争先恐后的现象,生怕落在后面;一些孩子碰到自己喜欢吃的就吃得特别多,不喜欢的就吃得很少;吃完一顿饭,桌面、桌下全是米粒,而且还有把饭倒掉的现象;为了了解孩子平时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健康知识,我做了调查,发现孩子普遍喜欢油炸食品、肉、虾、水果,而对豆制品、蔬菜、菌类则表现出不感兴趣。对于食物的营养知识主要来自父母,孩子知道牛奶、蔬菜、水果对身体有帮助,但是有什么帮助,该如何均衡营养则知道甚少。

  2.活动设计。

  (1) 幼儿介绍自己准备的菜肴。

  活动前一天让家长和幼儿商量共同做一道菜,并参加买菜、择菜、洗菜、烧菜的制作全过程。引导幼儿从用的什么蔬菜、怎样制作的方面等方面进行介绍。

  (2) 分类摆放菜肴。

  引导幼儿根据菜肴的制作方法来分类,将各自带来的菜肴按凉拌菜、炒菜、汤分类摆放在自助餐桌上。

  (3)配菜活动。

  通过前两项活动,孩子对菜肴的分类以及合理饮食有了初步了解。在这时要求6个孩子为一组,为一名平时饮食不合理而导致上课没有精神、跑步总落后的孩子进行配餐。这个活动再次巩固了前两次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这个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这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经常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学习精神。

  (4)小小自助餐。

  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我以"小小自助餐"老板的身份为切入口。大城市的孩子吃自助餐的机会较多,一些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会吃自助餐,而有些则对吃自助餐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自助餐就是想拿多少拿多少,全然不顾是否吃得下。对于少数从没有吃过自助餐的孩子,在这个活动中,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吃自助餐获得一种新的生活经验。

  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我首先欢迎孩子来到新开张的"徐老师餐厅"来免费就餐,接着让孩子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就餐。选择好了食物后,说一说自己拿了哪些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在快乐的气氛中进一步激发喜欢蔬菜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幼儿介绍自己准备的菜肴。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健康成长最有关的"食"(放大出示)。

  师:我相信许多小朋友对吃一定很感兴趣,徐老师就是其中一个。来,我们闻一闻有什么味道?

  逐一出示孩子带来的菜,并请几个带来特别的菜的小朋友来介绍,引导幼儿从用的蔬菜、怎样制作的等方面进行介绍。

(2) 分类摆放菜肴。

  引导幼儿根据菜肴的制作方法来分类,将各自带来的菜肴按凉拌菜、炒菜、汤分类摆放在自助餐桌上。

  师:我们来帮它们分一下类吧,先请小朋友讨论一下按什么方法来进行分类。

  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分类,其他幼儿做参谋。(这个环节也可以根据孩子的.讨论结果来进行分类。)

(3)小小营养师。

  师:最近有位家长来找我,他说他的儿子平时总是偏食,所以上课没有精神,跑步总是落在最后。医生说,只要平时能够做到合理饮食,不偏食,这些症状就可以消失了。这位家长希望我们能够给他的儿子配营养餐,每天品种尽量不重复。你们来当回营养师好不好?现在班里共有9个小组,我就请这9个小组每组搭配一顿营养餐,看哪个组搭配的餐营养最合理。

  师:每组该如何完成任务呢?

  A、首先由组长负责讨论,然后在菜肴中进行选择,如果不够,可以加进别的内容。

  B、选择完毕后,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或者自己选择,每人画一种菜。

  C、画完后,把食物放在餐盘上,各自介绍搭配的理由。

  师选择一组比较典型的孩子上来交流各自的选择。

  典型一:选择太少。可以增加些什么?为什么?

  典型二:选择太多。可以去掉些什么?为什以?

  生:讨论。

(4)参加品尝蔬菜自助餐。

  我呀开了一家"徐老师餐厅"(黑板出示),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张,我请小朋友免费来吃饭,给餐厅提提意见。今天我们来吃自助餐。

  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自助餐吗?有谁吃过自助餐?

  生1:想吃什么就可以拿。

  师小结:从名字上来看,就是自己为自己服务,想吃什么就可以自己拿什么。

  师:吃自助餐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2:吃自助餐要注意不能浪费,拿多少要根据自己的胃口。

  生3:吃自助餐要注意卫生,要用公用的勺子拿食品。

  师总结:1.取吃的东西时要排队;2.拿过的东西不能再放回去;3.吃多少拿多少。

  自助餐开始,孩子进行选择。

  在孩子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表扬孩子的一些文明行为(互相谦让,帮别人取物)。

活动二:交流。

  师:在动听的音乐旋律下,同学们都为自己选择好了一顿美餐。

  师:今天,每个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有的小朋友什以都爱吃,所以选了很多;有的小朋友很多东西都不喜欢吃,选了很少,甚至只选了一种。大家觉得这样的选择是不是合理?

  师:那么怎样才算是合理的呢?

  生:学生讨论。

  师小结:我们不能偏食,每天每一类的食物都要一些。有些食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该多吃些,有些我们可以相应的少吃些,但是每一类我们都要吃到。要健康成长,我们就要做到:合理饮食,不偏食。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的食物还有许多,请你在星期天和爸爸妈妈去菜场逛逛,然后制定一份一周的家庭晚餐菜谱。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做到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做个健健康康的孩子。

(四)课后反思

  1. 在活动中由于秋天的主题只能是蔬菜,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把荤菜、水果、饮料放进去,给孩子分类增加难度。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4篇05-1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三篇06-0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3篇06-03

大班科学教案15篇06-29

大班科学教案(15篇)06-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3篇07-11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四篇05-18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4篇05-29

关于大班科学教案三篇05-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