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5 09:50:4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实用]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但它却是生活在海洋的鱼类。它的头部长着突出的冠,眼睛和细长的类似吸管状的嘴巴,名字叫做吻。海马的背部有鳍,可以帮助它游泳。尾巴细长,呈卷曲状。不仅可以帮助海马游泳,还能够缠在海藻上帮助它休息。胸腹部突出,长有育儿袋,可以孕育海马宝宝。海马是由爸爸生出来的,每年夏天到来之前,海马妈妈就会把卵产到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里,经过40—50天,这些卵就会孵化成小海马,海马爸爸就会像不倒翁一样前俯后仰。当他后仰着时育儿袋的小孔就会张开,这样就可以把小海马从爸爸的肚子里喷射出来,小海马就真正开始了他的海洋生活。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海洋动物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海马的外形特征和独特的繁殖方式。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于了解海马的外形特征,难点在于了解海马独特的繁殖方式。

活动准备:

  1、海洋背景图 海马照片

  2、教学课件 资料录像

  3、音乐磁带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在广阔的海洋中,有很多的小动物,你都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啊?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快乐地在海洋里游来游去吧!(幼儿跟随音乐模仿海洋小动物)

  2、了解海马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看海马的照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小动物叫什么名字?他的名字叫海马。请幼儿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仔细观察海马的样子,由哪些部位组成。并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

  (2)了解海马外形特征:小朋友们你们说,海马长什么样子啊?它的身体由哪些部位组成呢?请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进行总结:小朋友们,海马的头部长的像马,在他的.头上长着突出的冠,眼睛还有像吸管一样的嘴巴,在他的背部长的鳍,是帮助他游泳的,海马的尾巴卷卷的,像大象的鼻子,他的尾巴不光可以帮助海马游泳,还可以缠在水藻上帮助海马休息呢。海马的肚子上长着育儿袋,是用来养育海马宝宝的。他的名字虽然叫海马,实际上他是海洋里的一种鱼类。

  (4)关于海马你还知道什么?请幼儿说一说。看课件,小朋友们你们看,海马的身体还可以随着周围的环境改变颜色呢,真是一群奇妙的小动物啊。

  3、讲故事,了解海马独特的繁殖方式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小海马有没有爸爸妈妈呢?那小海马是爸爸生的还是妈妈生的呢?让我们一起听一个故事,听完之后你就知道了。故事的名字叫做《海马爸爸生宝宝》

  (2)播放课件,教师讲故事。

  (3)提问:小朋友们,小鱼逗逗的故事听完了,你听明白了吗?小海马到底是谁生的呢?小海马是怎样出生的呢?

  4、智力问答:现在你明白了吗?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智力问答的游戏吧。

  5、观看海马爸爸生宝宝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印象。

  6、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海马爸爸生宝宝

  7、结束: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知道了海马爸爸生宝宝这件奇妙的事情,可是在广阔的海洋中,值得我们探索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更多有趣的事情,好不好!那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快乐地游出教室吧!

活动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主要运用探索式教学法,尽量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皮球和橄榄球的特征,并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2.乐意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皮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之前玩过皮球,对皮球的滚动特征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只橄榄球,两人一只皮球;活动场地在二楼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发现“皮球、橄榄球”会滚动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又好玩的球球玩具。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这些球球玩具长什么样子的呢?它们可以怎么玩呢?

  教师小结:圆圆的、胖胖的,是皮球;肚子中间鼓鼓的、两头尖尖的,是橄榄球。皮球和橄榄球都是球球,它们都会滚动。

  环节说明:此环节中,教师提供幼儿人手一只皮球或橄榄球,让幼儿自主选择和自由玩耍,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发现皮球和橄榄球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玩法。

  二、试一试,聚焦观察“皮球、橄榄球”的滚动路线。

  师:皮球和橄榄球有一个本领,它们都能滚动。但是,你知道皮球和橄榄球是朝哪些方向滚动的呢?它们在滚动的`时候,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教师小结:皮球和橄榄球都叫球球,它们能向不同的方向滚动;皮球的肚子圆圆的,它滚动的时候,能走直直的路线;橄榄球肚子中间鼓鼓的、两头尖尖的,它在滚动的时候,能走弯弯曲曲的路线,好像爸爸喝醉了酒一样,走路走得歪歪扭扭的,非常好玩!

  环节说明:此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选择皮球或橄榄球,自主探究皮球或橄榄球的滚动路线,集体交流和分享各自的探究结果,从而获悉:皮球滚动路线是直直的,橄榄球滚动路线是歪歪扭扭的!

  三、比一比,两两结伴进行“皮球、橄榄球”滚动比赛。

  师:皮球和橄榄球进行滚动比赛,谁来说一说,到底是皮球滚动的速度快呢?还是橄榄球滚动的速度快?我们一起到外面操场上去试一试吧!

【活动延伸】

  幼儿带上皮球或橄榄球,到操场上“两两结伴”自由进行滚球比赛。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对这一现象感兴趣。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环境与材料

  1、水槽每组1个,木块、木片、钥匙、啤酒瓶盖、饮料瓶、棉花、橡皮泥等物品。

  2、记录表1张,分类筐3个。

  3、《科学》下P.26~27。

一次备课

  一、猜测活动

  1、请幼儿根据原有经验猜测:这些物体放在水里面,会有什么现象产生?是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

  2、将预测的结果记录在画册《沉下去浮上来》的表格中,并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操作活动

  1、请幼儿动手尝试,看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教师观察指导。

  2、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并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

  三、交流活动

  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将能沉下去、能浮上来以及既不浮也不沉的物品分类放在筐里。

  四、拓展活动

  1、你能让沉下去的棉花再浮起来吗?

  2、请幼儿想办法让浮起来的物品沉下去,让沉下去的物品浮起来。

  3、你知道游泳时为什么身体浮在水面上?

  4、说一说,海中的什么东西是根据沉浮原理制成的?

  活动反思: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学生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更是为培养学生科学科学素养和能力在不断地探索。

  就拿《沉与浮》这一课教学来说,在教学中我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采用“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得出数据→得出结论→再运用到实践中”这六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得出的结论证实了有的同学的猜想是对的'、有的同学的猜想是错的。但是我感觉这个探究过程更像是验证过程了。而且学生在汇报实验数据时我只让两个小组上来汇报,没有收集所有小组的实验数据,这样我在带领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时就不容易把数据转化为证据。

  整节课的环节是由学生先猜测,然后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做实验证实,从而发现物体沉与浮的秘密,通过各种不同的材质,让学生不断的大胆想象,最后再集体归类总结,有哪些东西可以在水中浮,哪些东西会沉的。

  本次活动通过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几个步骤,经历了激趣、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乐趣中体验,动手中发现,达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活动中,学生做实验的实间偏长,导致后来在做总结的时候就弄得有点仓促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合理安排整个活动过程。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鹌鹑蛋在盐水中能浮起来。

  2、学习用猜测、实验、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验证,进一步感知鹌鹑蛋在清水和盐水中的不同。

  3、知道要真实地记录自己看见的东西。

活动准备:

  透明塑料杯如干个蓝色、红色瓶子(鹌鹑蛋、水、盐、记录表)搅棒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我这里有一个蛋宝宝和一瓶水,猜猜看如果把这个蛋宝宝放在水里,会怎样呢?"(出示实验的材料,直接揭示课题并质疑,一下子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出示表格并介绍

  "请你们先猜一猜,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问号标记旁边的蓝色瓶子里。再把动手实验的结果记录在小手标记旁边的蓝色瓶子里。"(把整个记录表格先完整地讲解了,然后再指导幼儿先猜想了记录,再进行实验记录,这样效果就比较好,幼儿基本上都掌握了这样的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记录

四、简单小结幼儿记录结果。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表,"你猜的是怎样,结果又是怎样呢?"(通过比较让幼儿明白猜想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五、引出新的实验课题

  1、"刚才小朋友将蛋宝宝放在蓝色的清水瓶子里,发现蛋宝宝是沉在水底的,现在再给你们一个红色的瓶子,还有一小杯盐,怎样让红色瓶子里的水变成盐水呢?"(这里没有直接出示盐水,而让幼儿自己来制作盐水,给幼儿一个运用生活经验的`机会,并且可以观察到盐溶解的过程。)

  2、幼儿操作,将清水变成盐水。

  3、"如果把蛋宝宝放在盐水里,蛋宝宝会怎样?请你们先猜一猜,还是将你们猜的结果记录在问号旁边的红色瓶子里,再去做实验,然后把结果记录在小手旁边的红色瓶子里。"

六、小结幼儿记录结果。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表,"你猜的是怎样,结果又是怎样呢?"(在上一次的记录中,还是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差错,在第二次的记录中,幼儿全部都记录正确了。)

七、总结,活动延伸

  1、"刚才,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蛋宝宝放在清水和盐水里有什么不一样?"(将幼儿所做的两种实验结果展示出来,进行总结,让幼儿在视觉上再次用语言来表述,加深概念,也为下一步进行经验的迁移作铺垫。)2、出示两瓶水:一瓶盐水,一瓶清水"猜猜看哪瓶是盐水,那瓶是清水,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这里让幼儿充分想象,可以说出不同种区分的方法,可能幼儿对这方面经验不多,基本上幼儿没能说出多种方法来,不过有了上一个环节的铺垫幼儿还是说出了用蛋宝宝放在两杯水中以沉浮来分辨清水和盐水,我觉得幼儿能想到用这个方法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这个经验。)3、你们还知道有哪些东西放在清水里沉下去,放在盐水里却会浮起来?请你们回家后试一试,再把你发现的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知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眼下正是秋高气爽,农民伯伯忙于秋收的季节。孩子们对田园的农作物既熟悉又陌生,有着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农村的家长很少能在劳动之余和孩子进行知识的沟通。再加上农村幼儿园教玩具较欠缺,不能满足全体幼儿的的需要。为此,我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稻草绳作为活动材料,为幼儿创造一个极好教育契机,通过创意活动,将孩子们的兴趣内化,他们那种表面的对稻草绳的兴趣无疑会转化为对创意活动的主动参与,并为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进行表现和合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玩稻草绳的过程中进行创意建构,既能满足幼儿展现自我的愿望,又能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稻草玩具带来的乡土情感,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发展。

  2.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和合作,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3.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地进行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活动前丰富幼儿的稻草的知识,稻草绳每人一根,稻干若干,一段轻快的音乐。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大胆尝试创造草绳的多种玩法。

 活动难点:能与同伴合作尝试利用草绳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并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跳草绳舞,激发兴趣。

  全体幼儿手持稻草绳进活动室,听音乐跳草绳舞。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来变一变,玩一玩稻草绳,看看谁玩得方法多。(反思:第一环节我直接利用草绳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稻草绳的多种玩法

  1.幼儿第一次自由探讨用草绳的多种玩法。

  师:请小朋友拿着草绳四散玩玩,玩得时候要注意安全。(幼儿自由玩时,教师个别指导,及时表扬玩得认真花样新颖的幼儿。)

  2.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法,让其它幼儿学一学。

  师:××小朋友,你刚才把草绳变成了什么?是怎么玩得?(尾巴、跳绳、项链、数字6、9等。)

  (反思: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基本部分,我让幼儿拿着草绳有目的去玩,充分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想出多种玩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探索过程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丰富幼儿的玩法,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幼儿第二次合作探索尝试玩稻草绳

  师:刚才小朋友用稻草变成了许多东西,有的变成当尾巴,有的变成当马鞍等,想了这么多种玩法。刚才你们玩草绳是几个人一起弯的(一个),其实草绳是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这样可以变出更多好玩的,现在就请你们去找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合作玩草绳吧。(引导幼儿说出用许多根绳子可以变成长长的草梯)。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把草绳变成一条长长的梯子,在草梯上可以怎么玩?

  (反思:第三环节我让幼儿尝试合作创造草绳的新颖玩法,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这一环节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当幼儿想出比较新颖的玩法,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大胆创造想象更丰富的玩法,从而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游戏《跳格子》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⑴将草梯平铺在地上,幼儿双脚并拢从草梯一端跳到另一端。⑵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跳格子比赛。⑶先跳完人数者为胜利。

  (反思:大班幼儿有了初步竞争意识,并较注重结果,此时安排玩跳格子竞赛游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活动推向高潮。)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小朋友玩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来变稻草绳玩玩,变变变,我将稻草绳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草球)怎么玩?我再变,变成飞盘它又可以怎么玩呢?草绳有很多种玩法,那你们知道草绳除了玩还有什么用处吗?请你回去好好想想。

活动延伸:

  1.课后将稻草绳放区角,让幼儿自由探索玩。

  2.此活动还可以生成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鞋、草帽等美工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6-13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5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1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9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8-02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4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07-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