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

时间:2023-08-11 11:45:1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难点:

  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

一、情景导入(欣赏国画,营造氛围)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大画家画的画,看你们能不能猜出这些作品是哪位大画家画的?

  (课件出示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八骏图》、李苦禅的《鹰》让学生猜。 )

  播放当代名家国画作品,简要介绍

  生:自由发言。

  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张大千的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和画画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

二、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师:(1)认读生字。

  生:带拼音认读(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认读(男女生赛读)。 师:(2)带拼音认读词语。

  生:(小老师带读,齐读。)

  师:拱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礼节,是左手抱右手。表示感谢的意思。牛蝇是专门叮咬牲畜的苍蝇。

三、研读文本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把故事的'大致经过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过渡:画家戴嵩和牧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做进一步的交流。

  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并交流。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戴嵩的“著名”

  师:画家指的是谁?请用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著名”是什么意思?(出示第一自然段)

  “著名”这个词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却可以写成好几句话。请你认真读一读,体会戴嵩的著名表现在哪些地方。

  生:学生自读,读后交流。

  1、“一?就?”这个关联词语,体会两件事紧接着发生。用这个关联词语仿说句子,若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词语。比如(着凉,肚子痛。等等。

  2、“没有不,争着”用场景表现“争着购买”的情形。师生配合表演。

  教师小结:这戴嵩,名气可真大,真受欢迎。请你读出戴嵩的著名来。

  生:学生朗读。

  (二)学习《斗牛图》的传说,领会人物的品质。

  师:戴嵩的名气好大,再来看看牧童。他姓甚名谁?有名气吗?他是干什么的?

  这样一个著名的画家,竟然和一个默默无闻的放牛娃一起出现在课题当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学生简单描述,师随机指导。

  下面我们就去详细了解一下这件事。看看:

  1、戴嵩仅仅是画画好吗?

  2、一个小牧童为什么可以给大画家进行指教呢?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戴嵩的一幅画开始说,是哪一幅画儿呢? 生:《斗牛图》

  师:什么叫斗牛?怎么斗?

  生:说,师指导

  师:区分“斗”的读音(投影出示)

  师:戴嵩是怎么画《斗牛图》的?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戴嵩画画的句子,反复读,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学生读后交流

  ① 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体会“抹”“描”的不同。 生:学生先口头理解,再出示一幅国画,让学生指出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

  ②抓住关联词语“一会儿?一会儿?”,体会戴嵩画牛的熟练速度,并读出这种熟练来。

  师总结:戴嵩不愧是大画家,画技高超,画得又快又好。

  C.周围人的赞叹

  师:看到这样高超的画技,周围的人不禁发出一声声的赞叹,他们都是怎么赞叹的呢?

  生:指生读。

  师:老师告诉你,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表情和温度,请你读出他们的表情来。

  生:学生再次练读。

  师:如果你也在场,你还会怎样夸这幅画?你也来赞一赞戴嵩的画吧。

  师:我知道大家都想好好夸一夸戴嵩,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现在,老师借给你一些词语。

  出示词语“活灵活现”“妙笔生花”“栩栩如生”

  学生合理的运用这些词,仿照课文赞叹就再也不会空洞了。 大家一起来赞叹吧!

  生:造句。

  D、体会牧童

  师:1、过路人、商人、教书先生,那么多人都在纷纷称赞着戴嵩的画,可是就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冒出一个不同的声音,是谁?

  生:(牧童)

  师:2、是呀,关键人物牧童出场了。他的这句话好像炸雷一样,你知道什么是“炸雷”吗,为什么这句话像是“炸雷”呢?

  生: “炸雷”不但是指牧童的声音大,还指在周围的一篇赞扬声中,这句批评的话语是多么让人意外啊。

  师:3、他是在说谁画错了?怎么可能呢?是真的画错了吗?

  周围的人不愿意了,你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呢?你听见了吗?没听见就对了,因为他们还没说呢,心里正琢磨呢。你替他们说说吧。

  E.场景再现,体会牧童这句话给周围人带来的震撼,了解牧童的直言和勇敢。

  教师随机采访,学生扮演商人和教书先生等。

  生:商人说:“-------

  教书先生说:“--------

  师:我也要说,这是谁家的孩儿,真是没大没小,满口胡言,赶快领会家去好好教育教育吧。

  究竟是哪里画错了呢,请同学们自读第五自然段,找答案。 师:板书。

  原来是牛尾巴画错了。

  F.通过人物话语体会人物品质。

  师:这篇课文里,戴嵩特别会说话,他说的这几句话可不简单。请你再好好读一读,细心的你能发现什么呢?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生:戴嵩谦虚有礼。

  师:牧童的话也不简单,你也再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牧童的认真,观察仔细,敢于直言。

  师:这么多围观的人,为什么只有牧童指出了画中的错误呢? 生:牧童每天都和牛打交道,看过两牛相斗的情形,所以知道。而画家,商人,教书先生等没有看过两牛相斗的情形,所以不知道。

  师:画家仅仅是画技高超吗?牧童在你心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你对其中的一个说一句心里话。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2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一首古诗《牧童》。

  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理念:

  本科时教学的内容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以“童年”为专题编写的,《牧童》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

  教科书选编这首诗的目的:一是通过学习,理解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二是通过背诵、默写,丰富语言积累;三是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意图是通过故事引入,从作者的特殊性入手,制造兴趣点,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我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了一下步骤,意在让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学习精神。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教师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教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我安排这个环节的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想象,在读中悟出诗意。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意在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将学生引入古诗描绘的意境。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熟读古诗,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知道,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诗,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

  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2、今天,我们就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

  2、指名朗读。

  3、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欣赏美丽原野:

  出示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1、指名朗读。

  2、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那里看出来?

  3、小结: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4、有感情朗读。

  (二)倾听悠扬笛声:

  1、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

  2、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3、播放录音。

  4、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你怎么知道的呢?

  5、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三)拓展数字诗歌:

  1、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句后半段有什么特点呢?

  2、你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

  (四)体会自由生活:

  1、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2、出示后两句

  3、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

  5、吕岩又为什么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什么?

  (五)想象美丽画卷:

  听古诗,请你把这首诗在你脑海中变成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牧童》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原野生活的乐趣,我们认识了这位天真烂漫的牧童,欣赏了他美妙的曲子。现在,让我们再次背诵这首诗,再次感受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六、课外拓展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

  2、搜集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并在小组进行交流。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08-06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8篇07-26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07-23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优秀6篇]07-30

(优秀)语文教案07-20

(优秀)语文教案07-26

【优秀】语文教案08-10

《牧童》说课稿12-17

[优秀]实用的语文教案07-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