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7 10:18:1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7篇(实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7篇(实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复读机若干,录音操作指示卡。

  课件一份,话筒一个。

  创设几个相对安静的录音空间。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感知声音的复制。

  学习看标记使用复读机录音。

  体验声音复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与乐趣。

活动过程

  一、投石问路:声音从哪里来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邵老师,今天X老师有事不在班上,她有一些事情要关照我们小朋友。

  播放录音。(小朋友好,我是X老师,提问:X老师人不在我们这里,她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把我们要说的话完整地录下来,这就是声音的拷贝,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录音。

  二、心灵手巧:感知声音COPY

  1.打开多媒体课件,

  (1)情境一:兔妈妈急着出门,她有一个任务要交给我们小兔,可我们怎么知道兔妈妈交待的是什么任务呢?

  教师:咦,这不是录音笔吗?(打开录音)快听听妈妈和我们说了一些什么?

  录音内容:兔宝宝们,妈妈有事出门了,你们要把门儿关关好,别让坏人进来,再过几天,小狗就要过生日了,妈妈想和宝宝们一起唱个歌给小狗听,你们在家先把本领练好哦!

  提问:兔妈妈用了什么好办法给我们交待任务的?

  小结:原来,声音是可以完整地录下来的,这就是声音的拷贝,也就是平时说的录音。

  (2)情境二:兔妈妈坐公共汽车去动物超市,可是,该怎么知道到动物超市了呢?

  教师:公共汽车里有报站名的声音会提醒我们,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里会用到录音?

  小结:生活中有这么多地方会用到录音,它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六一演出音乐,早操音乐、复读机、电话录音、公交车报站名)

  2.学习体验:学习录音,体验录音带来的便捷。

  情境三:在动物超市里,小猴吆喝得满头大汗,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猴省力一点?

  (1)儿操作:帮小猴录制吆喝的声音。

  ①学习看操作提示卡使用复读机。

  ②交待操作要求:5只小兔一组合作完成录音任务。

  ③教师重点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小兔。

  (2)示录音成果,总结录音经验。

  教师:在合作录音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教师讲解录音时的注意点:不要发出噪声,尽量选择在安静的空间进行录音,录音时声音要响亮。)

  小结:小猴现在省力多了,他很感谢我们兔宝宝的'帮助。你们不但学会了录音的本领,还帮助了小猴,心里高兴吗?

  3.艺术再造:巩固学习,录制生日歌曲。

  (1)复习领唱、合唱的技能。

  教师:我们在以前学过一首,今天我们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把她唱出来。

  (2)录制歌曲。

  教师:本领练好了,我们要正式录制歌曲了,准备好了吗?

  (3)现场播放录音,感受成果。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录制的歌曲吧!

  4.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教师:这么美妙的歌曲,我想送给小狗当生日礼物,小狗一定会很高兴。回到家,宝宝们还可以尝试用其他录音工具进行录制声音,希望你们能有更多发现,更多收获!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探索区内投放录音工具,让幼儿进行学习录音,体验录音带来的欢乐和便捷。

  游戏活动:讲录制好的歌曲放置在小舞台中,作为表演的背景音乐。

  家园共育:和爸爸妈妈一起体验录音的快乐,学习更多录音方法。幼儿教育网()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借助一定的材料探索多种从瓶中取水的方法。

  2、培养幼儿多维思考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瓶子、水、乌鸦、盘子每组一份。

  辅助材料:筷子、海绵、针筒、吸管、瓶子、笔盖、笔帽、弹珠、毛巾、信封、乌鸦小卡片。

重难点目标:

  能借助一定的材料探索多种从瓶中取水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发探索爱好。

  1、出示一只乌鸦。师: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幼儿回答:乌鸦)今天乌鸦碰到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它吗?

  2、情景讲述: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大地到处是干旱。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一只小乌鸦口渴了,好不容易找到一瓶水,可是瓶口太小,小乌鸦的嘴怎么也伸不进去。小乌鸦喝不到水,心里真是着急呀!你们谁愿意来帮帮它?

  3、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小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幼儿讨论)

  二、幼儿操作,解决问题。

  1、提出要求: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帮助乌鸦。不过老师有要求,你们仔细听了。

  第一个要求:瓶子不能动。

  第二个要求:每一种材料都要去试一试。请小朋友都动动小脑筋,看你们能用多少办法让乌鸦喝到水。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大胆探索(鼓励幼儿大胆借助各种辅助材料,自由探索让乌鸦喝水的办法。)

  三、幼儿讨论,经验分享。

  1、幼儿介绍并演示刚才是用那几种办法帮乌鸦喝水的.,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师:刚才你们用了些什么办法来帮助乌鸦喝到水的?

  2、教师总结

  (1)、吸的办法:海绵、针筒、吸管

  (2)、填充的办法:弹珠

  (3)、吊的办法:笔盖

  (4)舀的办法:笔帽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们帮助小乌鸦喝到水,小乌鸦很感谢你们,有一份礼物请刘老师送给你们,来领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

  2、通过颜色的变化,能仔细地观察实验。

  3、通过探索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桔子、茄子、白菜头饰各8个。

  2、红、黄、蓝颜料,透明口杯,红、黄、蓝、橙、紫、绿色卡片若干。

  3、棉签若干,调色盘,分别装有桔子、茄子、白菜图片篮子3个。

  4、儿童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介绍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以小熊敲门送礼物引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并让幼儿说出颜色。

  二、教师边操作实验边讲解,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今天,老师要当个魔术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请你们仔细观察好吗?

  1、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入一个空口杯中,轻轻摇一摇,变成了什么颜色?(桔黄)

  2、用同样的办法变出绿色、紫色。

  并记录如下:黄+蓝=绿色 红+蓝=紫色

  三、交代实验要求,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刚才老师变了魔术,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魔术师,自己来变魔术好不好?

  1、分别请一个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来变魔术,逐个变出桔黄色、绿色和紫色。

  2、让每组幼儿颜色卡片在桌上操作实验结果。

  3、教师小结,简评。

延伸活动: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当了魔术师,小熊也想当魔术师,我们来看看小熊要变什么呢?

  1、小熊逐个变出一篮子桔子、白菜和茄子,其中一部分没涂颜色,需要小朋友来帮忙。

  2、让小朋友们用自己变出的'颜色,边听音乐边用棉签给没上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漂亮的颜色。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一个小女孩的辫子散开了,我找了一根皮筋给她扎辫子,其他的小朋友都围过来观看,忽然一个小朋友好奇的问:“老师,皮筋为什么能拉长?”其他的小朋友也七嘴八舌的问:“老师,我裤子上的松紧带为什么也能拉长?”我说:“因为皮筋、松紧带有弹性。”孩子们异口同声的问:“什么是弹性?”望着孩子一双双好奇、求知的眼睛,我决定和孩子一起探索弹性的秘密,了解有关弹性物体的特征,以及弹性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弹性秘密,了解关于弹性物体的特征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幼儿对弹性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操作学习和发现学习,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松紧带、弹簧、海绵、皮球、棉花、气球、橡胶等各式各样的'弹性物品。

活动过程

  1看——引发学习动机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有趣好玩的东西,现在先拿出两件,想请小朋友认认他们叫什么名字?(先拿出松紧带,弹簧让幼儿回答。)

  师:现在老师变个魔术,小朋友仔细的观察把小弹簧放在桌子上,用力压它就矮了下去,松开手,它就恢复原来的样子;用手拉橡皮筋,它就变长了,松开手,也变回原来的样子。

  2玩——试试感觉

  现在我把拿来的许多实物,都拿出来请你们自选一件玩,感知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引导幼儿边玩边观察,但不要限制幼儿玩法。)

  3讲——发现秘密

  (1)请小朋友说说你玩的物品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们都能变。)

  (2)小交流:你玩的东西是怎样变的?(变大、变小、变长、变短、变高、变矮、变粗、变细。)

  (3)小讨论:现在再请小朋友玩玩、试试、想想,说出它们为什么会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体验,讲出原因,允许有不同,做出不同的解释。)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玩的皮球、棉垫、松紧带、气球、拉力球、弹簧称等,只要你用力压它、拍它、拉它、吹它,就会变,或者变大了,或者变矮了,或者变长了、变粗了,你一松开手,它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它们共同的原因是都有弹性。(让幼儿学说“弹性”)

  4、找――扩散思维,丰富生活经验

  师:弹性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例如:松紧带、弹簧、海绵、皮球、棉花、气球、橡胶等。人们也利用弹性材料制作乐器,如风琴、手风琴、钢琴等。

  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筋,从多方面想一想,你还看见哪些东西和我们今天玩的东西一样有弹性?

  找一找班级、幼儿园内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跳床、轮胎、皮球等)

  找一找你身上有那些弹性物品?(松紧带、皮筋等)

  找一找你家里有那些弹性物品?(沙发、席梦思床等)

  体验

  组织幼儿跳蹦蹦床,玩拉力器,吹气球,再次感受弹性,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玩玩有弹性的物体。

  手工课上让幼儿用有弹性的材料进行小制作。

活动反思

  通过看看、玩玩、找找、讲讲、体验等活动形式,激发了幼儿对弹性现象的好奇心,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弹性物体的特征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识别常见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的尾巴对动物具有特殊的功用。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课件。

  关键点: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主题

  1、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2、小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二、出示图片,观察不同

  1、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在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观察不同动物的尾巴分别长得什么样?

  2、交流:你选的动物是什么?它的尾巴长得什么样?

  3、小结:动物们的尾巴各式各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呀!

  三、播放课件,拓展经验

  1、播放课件:小动物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

  4、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式各样,而且还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有的动物尾巴能驱赶蚊虫,就像小马;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活动反思:

  1、从课题选择上来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都特别强,加之他们又都非常喜欢动物,但通过了解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的某一身体部位,比如说“尾巴”的了解就比较少。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对这方面的探究欲望。

  2、从设计思路上来说,《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上,是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教学。作为教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另外,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幼儿从中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用途,同时克服活动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通过观察、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游戏环节里,让幼儿在合作参与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热爱科学,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冬天到了,天气一天天变冷了,宝宝们都穿上了冬衣。可再玩娃娃家时,我发现有的宝宝会将布娃娃的衣服或鞋子脱掉。宝宝们只热衷于他自身的动作发展,全然不顾娃娃的冷暖。设计活动,通过让宝宝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怎样过冬?怎样取暖?从而不仅知道一些取暖的方法,更激发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感官感知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2、初步萌发关心小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准备:

  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以小动物哭声引起宝宝的注意,引发宝宝为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

  2、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知暖(个别、集体)。

  3、师用冰凉的手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

  比较谁的手冷?谁的手暖?

  4、讨论:怎样让老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

  5、游戏:小动物过冬

  引导宝宝做妈妈,为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学说:宝宝,现在还冷吗?

  6、表扬“妈妈”们的积极表现。动物的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纸是生活中幼儿最常见到也最常接触到的很普通的东西,孩子平时也很喜欢玩纸,设计本次“小汽车过纸桥”的活动,创设了主题情境,孩子在故事的引导下,以“小工程师” 的身份融入故事情境,开始了探索和实验,既有趣味性,又有科学性。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猜想和动手实验,探索出让纸桥不塌的方法。

  2、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动手操作。

  活动重难点:

  教师怎样引导幼儿能大胆的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实验。

  活动准备:

  1、瑞吉欧课件故事情境和声音。

  2、两个外观一样的模型纸桥(一个不会塌掉、一个会塌掉),遥控汽车。

  3、实验操作材料:不同形状的积木和废旧的a4打印纸、4个玩具汽车。

  4、投影仪、记录单、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汽车过纸桥

  播放课件声音“嘀嘀嘀”这是什么声音啊?(小汽车的声音)

  播放课件场景(一次播放小汽车、两座桥、游乐场)“小叮当要开汽车去游乐场玩咯!到达游乐场的途中要经过两座桥。”

  第一次过中间夹有波浪形的纸桥,“小汽车顺利的开过了小桥”。

  接着小汽车在第二座桥上开,“哎呀!桥塌了,小汽车掉下去了”小叮当伤心极了”,播放小叮当哭的声音课件。

  “小汽车为什么会掉下去呢,谁来帮助我一下啊?”

  老师引导幼儿发现:“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小工程师,看看这这两座桥为什么一座会塌掉、一座不会塌掉呢?”(教师聆听幼儿的各种想法,)

  教师预想幼儿会说的是:

  1、纸的`材质不一样,请一个小朋友近距离观察和摸一摸。

  2、纸的厚度不一样,可以准备尺子量一量

  将两座桥桥面撕开后,让幼儿再观察发现:“这两座桥里面有什么呀?”(原来中间多了一张纸。)

  “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呀?”(波浪形状)

  “原来多了这张变了波浪形状的纸,小汽车过桥就可以不塌了呀”

  二、幼儿用投放的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怎样让小纸桥不塌(每4人一组)

  “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一下小叮当,怎么样才能让他的小汽车开到游乐场去呢?”

  “小工程师们来说说你们想到的让桥不塌的方法吧!”(老师聆听幼儿的大胆的猜想)

  鼓励幼儿大胆实验,教师注意观察孩子是怎样运用提供的材料试验的,并给与引导式的提问。

  “小工程师们开始搭桥吧!再用画笔记录你们的搭桥实验吧!(可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各种形式记录)”

  “这一队的小工程师们,你们为什么要把纸变成这样呢?”

  “你们为什么要把积木这样放呢?”

  “你在做什么?为什么?”

  教师预想的幼儿回答:

  1、我多用几张纸,桥就变得更硬了。

  2、我把纸这的厚厚的,纸就变硬了。

  3、积木是桥墩,多几个就更稳。

  4、积木桥墩距离靠近一些,小汽车也可以过去。

  (教师在幼儿想出办法以后,要给予鼓励:“”这位小工程师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其他小工程师相信你们能想出更多的办法。)

  三、投影仪展示记录单并请幼儿说一说。

  根据时间请1—2组展示记录单:“谁来告诉大家,你们的小汽车过了小桥了吗?你们的小桥是怎样搭的?为什么塌了或没塌?”(实验有可能没成功,重在探索过程)

  结束语:”我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把小桥搭好了,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嘀嘀嘀的过小桥,去游乐园吧!”(幼儿排队和老师离开)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6-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