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09 08:23:2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华(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精华(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破译电话号码活动,提高幼儿进行加减式题口算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愿望和要求。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列式题的表格,记录电话号码的表格,笔

  3、t:破译电话号码

  4、奖品(粘纸)活动设计:

  一、引起破译电话号码的兴趣,了解破译的方法。

  1、激发幼儿破译电话号码的兴趣师:“再过几个月,我们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去了,你们会想老师吗?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和我联系呢?”(和老师上网聊天,写信,到幼儿园来,打电话给李老师)哪个方法能最方便呢?能最快找到李老师呢?

  小结:打电话是保持联系的好办法,因为打电话非常方便也能非常快的李老师。

  2、破译老师家的电话号码l师:“你们知道李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不知道,李老师快告诉我们吧)李老师把我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了一道密码题,如果你们能破译出这道密码题,那你就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该怎么破译呢?请小朋友按照算出这里的每一道题目的'答案,那么我家的电话号码就会破译出来了。

  请八个小朋友一人破译一道题目。(播放音乐)小朋友破译完了,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他们的题目破译的对不对?第一道题是,我们一起来破译,第二道题是,一起来破译吧,这一道是,我们破译出来的号码是67860128,小朋友说着,老师点击ppt,出示数字。

  这个号码破译出来了,到底是李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呢,我们来打电话试一试,谁愿意?(张琪),小朋友给她念着号码,张琪拨号码,拨通以后,请张琪问一句话,这是李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

  3、尝试破译特殊的电话号码师:刚才我们破译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的固定电话也就是家庭电话,那是不是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是8位数呢?还有什么样的电话号码?(手机11位,急救电话)l分别出示110,119,120电话号码的式题请幼儿破译l提问:这三个电话号码和家里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同?

  什么时候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紧急的事情,遇到不同的紧急的事情我们可以拨打这些不同性质的号码,但是平时我们千万不能随便打这些电话。

  三、拓展思路进一步丰富幼儿知识

  1、除了119、110、120,你们还知道哪些特殊的号码呢?

  2、下次我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破译这些号码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由于速度、力度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情绪,体验优美、安静和欢快、热闹两种不同的意境。

  2、积极运用语言讲述及创编动作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随乐曲舞蹈的过程中,能注意到人与音乐的协调及人与人之间的协调,能共享表演空间。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蒙古族已有一定的认识。

  2、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音乐磁带《森吉德玛》以及跟音乐匹配的蒙古族景色录像带各一。

  3、表示乐曲名称和情绪的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感受乐曲的段落及情感,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蒙古族人民生活在什么地方?

  2)完整欣赏乐曲,并介绍曲名《森吉德玛》。问:听了这首乐曲,你好像看到了大草原上哪些美丽的景色?

  3)再次完整欣赏乐曲。问:你觉得音乐的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一样?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完整欣赏录像。乐曲告诉我们大草原上有什么景色?讲了什么事情?请你用一句好听的、完整的话告诉大家。(讨论)

  2、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中由于速度、力度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情绪

  1)教师范唱两段的第一乐句,注意速度、力度的不同。引导幼儿感受同样的旋律由于速度有快有慢,力度有大有小,所以给我们的'感觉不同。问:老师唱的是同一乐句吗?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2)教师边小结边出示字卡和图片。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二段,第一段优美安静;第二段欢快热闹。

  3、引导幼儿用创编动作的形式,继续表现对乐曲的感受,并注意人与音乐、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1)幼儿边看录像,边静静地想表演的动作,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2)集体讨论:这个动作适合在哪一段表演?为什么?

  3)集体边看录像边表演:提出要求:表演的动作和音乐的感受应该很合适、很相配,还要注意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4)师生共同归纳出两段乐曲中三个不同的动作,要求幼儿一个乐句表演一个动作。

  5)完整跟音乐表演,教师边表演边用语言提示。幼儿随乐曲自由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延伸

  在其他活动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演奏熟悉的歌曲和乐曲,继续感受由于速度、力度、节奏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形象和效果。

大班教案 篇3

  教具构成:《再见》音乐带或自唱

  教育目的:喜欢听歌曲,在成人引导下会做招手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小鸭给宝宝唱了歌,要回家了,宝宝和小鸭招招手,说再见吧。教师拿着小鸭和宝宝招招手,说再见。家长引导宝宝对小鸭招招手说再见。

  2.教师:小鸭给宝宝唱了歌边唱歌边有节奏地做招手的动作。家长引导宝宝跟着教师一下一下地做招手的.动作。

  3.家长唱歌带着宝宝与其他宝宝做招手的动作,唱完一遍后,可再换别的宝宝,搀着宝宝。当宝宝表现较好时,家长给予宝宝鼓励。如有不会或不肯做的宝宝,家长应多鼓励。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体验歌曲坚定有力的风格,唱好附点音符。

  2.用体形动作表演歌曲,表现出"小海军"的勇敢形象。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重点难点:

  体验歌曲坚定有力的风格,唱好附点音符。

环境与材料:

  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用体形动作表演歌曲,表现出"小海军"的勇敢形象。

  一次备课

  欣赏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幼儿欣赏。

  --提问:这是一首唱谁的歌?

  听着这首歌你想做什么动作?

  --再欣赏一遍歌曲,鼓励幼儿按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创编动作。引发幼儿学唱歌曲的愿望。

  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说歌词,在说歌词的

  过程中,配合歌词内容,加以相应的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可分别采用坐着唱、起立唱、行进唱、表演唱等多种方式,增强幼儿唱歌的兴趣。

  歌表演

  --幼儿起立,成体操队形站立,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跟随歌曲音乐,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师能够抓住幼儿喜欢海军这一特点,激发幼儿情感,通过学歌曲将海军的形象植入了幼儿的心中。幼儿能够较主动的说出唱出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尤其是三个“轰”字把歌曲的情趣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多一些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做好引导,让幼儿在尽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优美。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思维积极、活跃,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他们对棋类游戏很感兴趣,在玩棋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老师自编的“上学棋”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张棋谱往往不够孩子们玩,孩子们想尝试自己编棋和小伙伴一起玩。他们的想法大胆而且充满挑战,于是我顺应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自编棋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创编棋类游戏体验成功的喜悦。

  2、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愿意和同伴合作和分享。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设计的几种自制棋、纸、笔等工具;师幼共同收集、制作各种各样的棋子和色子。

  2、经验准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自编棋的共同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棋的共同特征。

  难点:设置适当的难度,引导幼儿设计合理的图谱。

活动过程:

活动一--尝试自编棋

  在活动区中投放教师自编的棋类游戏,激发他们创编棋类游戏的兴趣。

  第一次玩自己创编的棋,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一场别开生面的“较量”很快就开始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孩子们的热情不再像一开始那么高了,有的皱起了眉头,有的和同伴发生了争执,有的跑过来找老师解决问题。一直在观察而没有说话的我此时显然不能再当旁观者了。

  “你们在玩棋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发现呢?”我问孩子们。

  有的孩子说:“玩不了!”

  有的孩子说:“有人耍赖!”

  有的孩子说:“我们不知道怎么玩!”……

  听着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我又向孩子们提问,“你们自己编的棋,为什么不能玩呢?有什么问题吗?”李楚翘大声说道:“格子太小了,棋子都放不进去!”

活动二--如何编棋

  1、引导幼儿观察几种自编棋,发现自编棋的共同特征。

  教师:。自编棋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什么东两可以用来当棋子和色子?你见过哪些形状的棋谱?自编棋可以编哪些事情呢?

  2、鼓励他们和小伙伴合作创编,并说一说自己玩自编棋的情况和问题,教师帮助幼儿建立经验,总结问题。

  幼儿:我们编的棋太简单了,刚走几下,就结束了。

  幼儿:我跟胡天浩合作,可他不听我的,一会儿画动物,一会儿画太空船,我要自己编棋!……

活动三--第二次创编棋

  教师鼓励幼儿在第一次创编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幼儿思考:怎样把格子变大,使棋子能放进去;怎样使别人能看清楚你画的障碍图;怎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个游戏规则;走多少步设置一个障碍更合适。

  李天棋和谢嘉兴设计的人体棋的确很有特点,但是我有点看不懂怎么玩,于是就问他们:“你们的人体棋应该怎么玩呢?”

  两个孩子抢着回答说:“顺着食管和肠子走,到胃的时候有一个问题……”

  “可是这个问题我怎么看不清楚呢?”

  这时许多小朋友也围了过来,都说看不清楚。尽管李天棋和谢嘉兴不停地解释,大家还是不认可。

  于是我不失时机地问周围的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看清楚他们设置的问题呢?”马在飞想了想:“说可以画得简单一点,就像音乐课上学过的小人记录的方法画,大家都能看明白。”这个办法不错,孩子们用则各方法记录过许多内容,有一定的基础。“还有什么好办法呢?”我接着问。姜培元说:“老师你看我的办法!”我一看他编的“奥特曼棋”果真有特色,特别是他用一个指示箭头把图画在了旁边了空白处,这样看起来真是一目了然。

活动四--同伴玩自己创编的棋

  1、同伴之间相互交换玩棋。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棋,并说一说原因。

  3、评选最受小朋友欢迎的自编棋。

活动五--第三次创编棋

  1、引导幼儿编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自编棋。

  教师:你喜欢哪种自编棋的内容?

  2、幼儿讨论:什么内容可以编成自编棋?

  3、幼儿创编不同内容的棋。

  4、幼儿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六创编--“家庭安全棋”

  1、教师:我们马上就要毕业离开幼儿园了,而爸爸妈妈都要上班,他们非常担心我们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1

  2、幼儿讨论:我们独自在家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

  3、创编“家庭安全棋”。

延伸活动:

  鼓励孩子们和同伴、老师、爸爸妈妈一起玩自己创编的“家庭安全棋”,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

个人反思:

  只要你给孩子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舞台,他一定会展示最好的自己。然而要提供这个舞台就需要老师能更好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他一个快乐和发展的平台。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能运用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认真观察,主动发现问题,学会不断梳理经验、不断向同伴学习的方法,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学习习惯。孩子们经过反复的尝试和努力解决了各种问题,体验到了成功带给他们的极大满足和快乐。活动中每一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师幼形成有效互动。我能从中感受到我和孩子之间心灵的碰撞,我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和发展点,我想这就是职业带给我的快乐吧!

主要内容:

  1、活动注重了快乐与发展的关系。活动不仅把握了幼儿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关注幼儿的发展。教师让幼儿尝试三次编棋,每次创编后都注重对幼儿进行经验提升,帮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可贵的。第二次创编棋是在第一次失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策略;第三次创编棋是在同伴问相互观察分析同伴的作品而展开的。每一次活动让幼儿在自主尝试中,在经验的不断积累中,不断发展编棋的能力。

  2、活动设计体现大班幼儿“活动化的共同学习”的特点。活动过程,幼儿兴趣高涨,一次次编棋并体会其中的快乐。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同伴间相互学习的“场”。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而后相互分享彼此的经验,不断得到新的.启示。幼儿的创编从随意到注意细节,从简单的图谱到设计合理的图谱,从内容单一到幼儿能

  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创编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各种自编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幼儿喜爱,并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活动。

  3、活动在时间把握、作品的呈现方面仍有欠缺。此活动综合性强,对幼儿有挑战性,幼儿非常喜爱,并保持高度的热情。但是,由于自编棋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如何构图、如何设计障碍、如何增强趣味等,教师可以给幼儿更多时间研究、思考,例如,可以回家与父母共同研究,借助家庭资源使自编棋有更有趣,呈现更多精品。

综合评析:

1、对活动的评析:

  (1)“幼儿自编棋”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在编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棋的特点、思考编棋的方式,解决编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注重对个体指导,使教育指向的内容更丰富、多元。

  (2)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把握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层层深入的引导中,帮助幼儿不断思考,并个性化地呈现幼儿编棋结果,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的自主、个性化的发展,幼儿创编棋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自信。

  (3)教师充分发挥同伴资源的作用,让幼儿不断主动发现问题,合作化地解决问题,并相互分享彼此的经验,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充分体现了“活动化的共同学习”的特点。

2、对反思过程的评析:

  教师个人反思的主题是“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他一个快乐和发展的平台”,可见此次活动给予教师最深的体会在于此。无疑,教师从幼儿的自编旗中感受到职业的快乐。但是教师缺少辩证的思考问题,缺少对此次活动不足之处的分析。

  小组合作反思对活动由来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具体的评价,也对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讨有聚焦,分析有深度,对每个参与教研的教师都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计划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 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时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计划做事的意识。

  2. 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录象、计划表、书包文具、笔、纸张、翻翻牌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

  对个别化活动中的记录结果进行有选择的交流,解决“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重点提问:

  1.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上学的早晨调查表”。

  2. 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交流对计划“上学的早晨”中遇到的疑问,鼓励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预计幼儿会就整理书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为或是不好的生活习惯提出自己的`疑问,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二、“阅读”、游戏

  观看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并玩记忆与推算游戏,比较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不同准备

  重点提问:

  1. 观看小学生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录象通过一个小学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达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做的事情若干项,并说出每一项花了多少时间,同时整合有关的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

  2. 这个小学生早上做些什么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

  3. 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准备有什么不同?

  4. 推算并交流上学的早晨的准备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时间。

  小结:

  上小学的早晨和上幼儿园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处,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能迟到哦。

  三、讨论交流

  围绕问题“如何合理安排不迟到”进行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问: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迟到呢?(预计:用闹钟、抓紧时间、叫爸爸妈妈提醒、晚上算好起床时间……)

  小结:要作好准备工作,看好时间,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准时上学不迟到。

  四、游戏、“阅读”

  比一分钟整理书包谁快,感受不同职业的人一分钟可以干什么重要的事 --- 了解时间的重要与宝贵。

  1. 重点提问:一分钟有多长呢?

  (用一分钟来整理书包,开展一分钟竞赛,让自己一分钟成为一个小学生的样子。)

  小结:我们用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一分钟不象看起来那么短呢。

  2. 重点提问:我们身边的人又能用一分钟做些什么事情呢?

  (放录象提升:一分钟阿姨可以包几十个小馄饨、给警察叔叔一分钟可以抓住一个坏人、医生的一分钟也许可以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多给运动员一分钟也许他能进球改变一场比赛的结果、给世界冠军一分钟他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小结:原来一分钟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让我们合理安排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1. 目标达成,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2. 缺少对孩子整理书包时方式与习惯的关注。

  3. 设计上对大班孩子有挑战,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务。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13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精选】大班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23

大班教案(精选)09-0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