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7 09:38:1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10篇(精品)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10篇(精品)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幸运的内涵。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读中释疑,以读促思,感悟课文蕴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作者寻找幸运花瓣这一过程的快乐。

  2.懂得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

  1.体会“发现”的快乐。

  2.感悟生活的真谛在于懂得热爱、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5课《寻找幸运花瓣儿》,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组丁香花的图片。

  2.丁香花非常好看,但文中的“我”寻找五瓣丁香却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寻找五瓣儿丁香吗?(指名回答,板书)

  3. 找到了吗?(板书)在寻找的过程中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4. 到底我是怎样找到五瓣儿丁香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寻找的过程。

二、品读句子,体验过程

  (一)自学指导一:指名读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前两次“我”怎样寻找五瓣儿丁香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多读两遍,互相谈谈你的体会,分别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批注在书上。联系上下文理解“悻悻然”的意思,试着用“悻悻然”说句话。

  (2)请用双横线划出第三次寻找时描写最具体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1.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后出示: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个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3.这段话中写了我的哪些动作?通过这些动作你看出什么?起立,一起边读边做动作。

  4.作者写的真细致,你也来试试吧:说一说我还会有什么姿势呢?

  5.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此处引导试写)

  出示:咱们也一起感受这寻找的过程吧?想象因为我太专心寻找,还有什么情形‘我’没有注意到?

  ( ),我没( )。( ),我没( )。我只是在( )地寻找着五瓣儿丁香。”

  6.小结:我找的`多认真,这寻找的过程不但不单调,反而还挺有意思呢!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一份幸运啊!同学们也很细心,文中还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两次,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自学指导二:指名读快速浏览课文,同桌讨论:

  文中两次写到“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用波浪线画出来,说说这是什么写法,揣摩它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1.学生自主讨论。

  2.指名交流。

三.感受喜悦、理解幸运

  1.教师:寻找的过程很漫长,也很艰难,作者停下找寻的脚步了吗?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他的做法?

  2.虽然过程很漫长,但“我”终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你能想象一下“我”当时的表现吗?(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或者演一演)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我”的惊喜。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儿不是呈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学生试读-指名读-指导读-挑战读)

  4.尽管经历了寻找的艰辛,但“我”还是找到了,因此我无比快乐,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不用去寻找,就直接有了一朵五瓣儿丁香,你觉得我还会有这样的快乐吗?

  5.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候的惊喜,作者又感到茫然。什么是乐此不疲?什么是茫然呢?让他茫然的是什么?(出示)

  6.到底什么是幸运呢?我明白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最后一段)

  7.你明白什么是幸运了吗?结合最后一段、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一谈你对幸运的理解:你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吗?今后你打算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8.带着自己对幸运的理解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9.想不想把这段话记下来?把它当做格言背一背吧!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老师再向你们推荐几句格。(男女轮流读、齐读):

  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她时,她就会从窗子里飞出去……——比尔盖茨

  幸运的背后总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着。但自己松懈下来,幸运也就溜走了。——罗兰

  幸运之神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地寻找她,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收获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心中的希望变成现实,成为一个幸运的人!———王老师和大家共勉

  3.教师小结:在找寻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那就是发现以及找寻的这一过程。萌生希望之后去努力的将其变成现实,你就能感受到快乐和幸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得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幸运!

五、布置作业(选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去完成)

  1.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试写一句关于幸运的格言。

  2. 作者说:“快乐源于一个新的发现”你认为呢?请联系生活体验,说说你对快乐的看法。

板书:

  寻找幸运花瓣儿

  萌发希望 细心寻找 实现希望(快乐)(幸 运)

  努 力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自己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教学难点: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解题、导入新课

  父,本指父亲。这里指首先发明和创造某种东西的人。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杰出的、他们也是很受人民尊敬的。袁隆平在全世界首先成功地进行了杂交水稻的实验,所以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3、回答问题,汇报讨论结果。

  4、给课文分段,讨论段意。

  三、:课文叙述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的'取得的成就,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难、执着追求,最终实现了自己“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愿望。

  四、作业设计:

  谈学后的体会

  五、我的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语文教案 篇3

  我的发现

  本局部包括发现识字规律和多音字用法两项内容。

  教材首先是字、词同时出现,做到了字不离词;然后突出出现“我会认”的六个生字,便于同学前后联系掌握学习目标。学习伙伴的提示暗示了一种识字方法,即:运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记生字。

  教学时可先让同学借助拼音读一读字词,再读一读“小泡泡”里的话,自身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找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启发同学想想这些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可以用拼字游戏巩固识字。同学自制生字部件的卡片,进行拼字练习。老师还可以制作几个本课生字以外的汉字部件,让同学与自身的卡片拼一拼,看看拼成什么字。如,户—方→房、田—心→思、口—贝→呗、月—各→胳。

  “我会填”是让同学在读读、说说、用用的过程中,发现汉字的一字多音现象。

  “我会认”里的六个生字要当堂认识。可以用生字卡巩固,或通过读字、读词、用字组新词来巩固。如:历史、经历、历历在目。

  可采取激励的方式组织教学。如,“书上的小女孩发现了“历”字是由两个认识的字组成的,你们谁发现其他几个字的特点了吗?”

  日积月累

  本局部包括读记短语、填标点、读儿歌三项内容。意图是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培养同学的爱心。

  “读读记记”有六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反复朗读。“健康的身体”要求读出自信的语气,“火红的太阳”要读出灼热的激情,其他要分别读出“羡慕”、“寒冷”、“遥远”、“心爱”的意味来。可以进行口头扩展练习:如()的身体,()的眼光。还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感悟。如,“羡慕的眼光”:××同学学习好,品德也好,被学校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我们掌声祝贺!(这时稍停,同学就会看××同学),这种眼光就是“羡慕的眼光”。

  “我会填”是根据例句,通过自身读句子,填标点,引导同学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要填的第一句也可以填问号。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语气。教师可口头再说几个句子,让同学根据语气说说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

  “我会读”要求诵读儿歌。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同学读出感情。要求做到边读边想,不会认的字可以问一问周围的同学。在同学自读的基础上,让同学说说从儿歌中体会到什么。然后创设情境,让同学进行对读或扮演读,体会语言的韵味和儿歌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想这样做》。教材已经为同学创设了情境。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布置以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播放协助残疾人的有关录像或展示有关图片,让同学说说自身的'想法。

二、情境对话介绍几种协助残疾人的情况(如,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有腿疾的乘客、身体有缺陷的同学上体育课),让同学说说应该对残疾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再全班交流。

三、说唱结合,读说结合1、结合“展示台”的《爱的奉献》或者其他歌曲,说说为什么要关爱残疾人。

  2、朗读有关残疾人的故事或其他文章,提出问题来讨论,或者交流自身听后的感想。

  展示活动可以让同学自身组织、开展,体现自主性。教师要做好指导。

  1、在教学《日记两则》时就鼓励同学记日记,并提醒同学注意保管。

  2、让同学把课桌围成一个大圈,作简单的舞台安排。

  3、课前让有兴趣的同学收集《爱的奉献》的歌词,并主动地识字、学唱。课堂教学中展示同学新识的字,把他们新识的字贴在课室“生活识字区”里。可以进行个人扮演或小合唱。

  4、让同学从不同的方面展示自身的才干。如,唱其他歌、跳舞;讲关爱和奉献的故事;说一件令自身感动的事;记名言。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新课。

  以《不要再来伤害我》导入。

  同学们,这首歌的名字叫《不要再来伤害我》,但是歌手张振宇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却把名字改成了《爱护动物的歌》,来呼吁人们关爱动物。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感悟深刻的主旨

  2、品味精妙的语言

  三、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回答明确:

  一群被逼至绝境的老斑羚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话是什么?(飞渡)

  作者就是围绕飞渡描写了“飞渡前------飞渡中---------飞渡后”的几个主要情节。

  飞渡前斑羚陷入了怎样的境地呢?阅读文章的1-4段回答。

  学生回答补充。

  一面是荷枪实弹的猎人、虎视眈眈的猎狗;一面是六米宽的山涧,而斑羚只有五米宽的跳跃能力。斑羚群的命运看来是凶多吉少。斑羚能不能死里逃生,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

  斑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成功脱险。这段动画,表现的是全文的内容,哪个场面最让你感到震撼?

  同学回答。

  四、我来设计

  文章第几段,描写了第一对斑羚试跳的过程啊。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文章有一部分被隐藏起来了。现在我们来补充这一部分。

  要求:根据动画和自己的想象,描写第一对斑羚飞渡的过程。

  四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创作,一人执笔。边说边写。

  为了让大家写得更准确、细致,我们再看一遍动画。

  四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创作,一人执笔。边说边写。

  交流作品:

  要求:1、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出作品。

  2、从第二组开始不但要读出自己的作品。还要说出和上一组作品相比,你们作品的闪光点在哪里?

  同学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其实作者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发下去后,仍然是小组合作。任务:1、朗读。2、和自己的作品比较,作者的创作又好在哪里?

  丰富准确的动词。

  老师发现在作者的描写中有两个动词,刚才我们小组创作中都没有用过的。一个是小斑羚的“猛蹬”,一个是老斑羚的“钩”。这两个词写得怎么样?

  我们也在我们的创作里,加上一两句比喻,让我们文字鲜活起来。

  总结:作者就是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和丰富准确的动词把第一对斑羚飞渡的过程,写的详细和震撼人心。文段是融于文章的,看看文章还有其它段落描写了关于斑羚飞渡的过程吗?和第一对斑羚飞渡相比在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找出你喜欢的几句,有感情的读一读。

  五、感悟主题

  再体会文章语言的同时,除了震撼,这群斑羚你带给你什么感悟?

  句式:从老斑羚身上,我看到了自我牺牲的团队精神。

  从年轻斑羚身上,我看到了对生命的珍视。

  从人类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珍爱动物。

  文章当中也有点明中心的句子。阅读11-14找出来.

  齐读。

  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拓展迁移

  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

  第一个:武文斌。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一种感情至真至纯,经得起磨练,这也是一种爱啊。我们人类有,他们动物也有,那我们和他们之间呢?

  文中的人类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能引起我们怎样的反思。

  结束语:《斑羚飞渡》是一篇凝聚着人类良知的警世之作。我们惊叹动物面临生存危机,生命受到摧残时团结一致,不惜代价把生的希望留给年青一代的崇高的牺牲精神;我们也更加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爱护抢救一切野生动物就是拯救人类自己,这是我们缤纷世界中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1、 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 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3、练习:1991—20xx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

  (1) 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情况,它有什么危害。

  (2)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4) 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P127统计9、根据1997-20xx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统计图回答问题。

  (1)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交流。

  (2) 分组讨论,每组自由选择一小段时间(如:1998—20xx的变化情况)

  (3) 汇报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

  (4) 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P131 14 根据我国1997—20xx年博物馆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上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义,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3、了解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4、能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情境表演,引出故事:

  1、森林里的动物们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谁可以当选“森林之王”。同学们,你们猜猜,大家最终选了谁?(狮子)

  2、出示生字“狮”并教学。(左中右结构、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说怎么记。

  3、在拓展阅读的基础上表演:

  为什么动物们一致推选狮子做大王呢?老师请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狮子的.资料,谁能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语气来演一演?

  学生戴着自己制作的头饰,结合自己搜集的有关狮子的资料模仿小动物的语气说说推选狮子做大王的理由。(课件演示狮子的图象)。

  4、狮子凭借记得的本领成了森林之王,瞧,现在它们有了自己的宝宝,两只可爱的狮子王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吗?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按屏幕上的要求自学课文。(屏幕显示:)

  狮

  整

  练

  习

  滚

  扑

  咬

  苦

  懒

  洋

  吞

  将

  靠

  应

  2、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

  1、教学“我会认”中的生字。

  A、屏幕出示生字:

  1、自由大声读。

  2、和同桌比一比谁读得更好,然后讨论一下哪些字的读要注意。(SHI

  YING)

  3、开火车读。

  4、出出金点子,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字。

  B、这些生字藏在了词语中,你还会读吗?○1同桌同学一起读,看读得快又对。○2当个小老师带领大家读。○3谁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出ABB的词语?再举几个这样类型的词语。○4齐读。

  2、同学们数清楚了吗?课文一共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评议读得怎么样。(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3、出示插图:

  A、用自己说两只小狮子长得怎么样?

  B、他们的表现有哪些不同?(看图说说,然后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个小节读懂的?)

  C、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词语。

  一只刻苦

  整天练习

  滚

  扑

  咬

  一只懒洋洋

  什么也不干

  晒太阳

  D、哪只狮子长大后会成为真正的狮子王?为什么?(勤奋、努力、珍惜时间)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哪只懒惰的小狮子吗?

  E、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用语气和表情读出小狮子的不同)

  四、教学生字

  1、屏幕出示:练习

  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怎样?在田字格中书写要注意什么?

  演示字的笔顺。集体书空。扩词。

  2、练习书写。

  五、课时小结:

  这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许多生字、了解了狮子的一些生活习性,还通过自己的聪明,

  读懂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知道了只有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才能真正拥有本领。下节课我们就要一起看看小树和狮子妈妈是怎么说的。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上一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给予“我”信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看“我”是如何与电话“小精灵”交往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

  3.思考下列问题:

  (1)“我”是如何与“小精灵”开始通话的?

  (2)“我”与“小精灵”都聊了哪些事情?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长大后为什么想认识苏珊?

  2.当“我”看到苏珊的留言时有什么感受?

  3.假如苏珊一开始没有给“我”帮助,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如何的?

  四、全班交流

  说一说最近令你感动的事情。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并认识贝多芬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华和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钢琴奏鸣曲《月光曲》录音磁带,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听一段音乐(《月光曲奏鸣曲》第一乐章前四小节)说说听后感觉。

  2、学生介绍《月光奏鸣曲》。

  3、一起来了解《月光奏鸣曲》背后动人的故事。

  二、汇报预习

  1、生字:

  ⑴ 指名读字说部首,组词。

  ⑵ 正音:券、缕、陌。

  ⑶ 正形:

  券的形近字:卷、拳、眷、豢、誊。

  蜡的形近字:腊。

  幽的笔顺。

  粼、盲、瞎、茵的注意的部分。

  ⑷ 齐读生字。

  2、指名说主要内容。

  三、读中感悟,直奔重点

  1、自由读课文,哪几段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8、9、10 。)

  2、自主学习8、9、10三段,你读懂了什么?标记不明白的地方。

  3、四人小组讨论。

  4、汇报:

  ⑴ 为旋律是怎样的?应该怎样读?

  (弱──强。)

  指导读“忽然……”有气势,高昂。

  ⑵ 作者是怎样借助语言来表示音乐描述的意境的?

  (联想 。)

  画出联想的内容自由读。

  ⑶ 这些联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实在的事物。)

  去掉联想的句子再读,这样好吗?

  ⑷ 练习对比读,体会联想内容的必要性。

  5、小结:

  作者正是通过对皮鞋匠听音乐时的联想的描写,通过对月光下大海的描写来表达音乐的内容、意境、感情,以具体的形象来展示音乐以景美写音乐美。我们再读,试背诵。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秀丽”和“流连忘返”造句。

  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板书课题:庐山的云雾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思考题。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字音。

  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并说说每段讲了什么?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四、教学生字新词

  注意下列字的字形

  幻添

  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听写生字

  秀丽尤其缠绕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意词的方法)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

  第二句:理解“尤其”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启发想象,引读。

  3、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4、小结: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用~~~画出。

  2、齐读,说说这段是围绕庐山云雾的哪个特点来写的?(千姿百态)

  3、轻声读一读,说说“千姿百态”的'意思,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说说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5、师生共读课文。

  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引导背诵。

  7、小结:围绕中心句写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8、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景象——练习背诵课文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读、背、议,了解作者怎样写清庐山云雾特点的。)

  六、齐读最后一段

  七、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课文。

  2、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

  多

  10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⒈关于城市别称的字词句练习。

  ⒉写好左边有撇的钢笔字。

  ⒊读读背背成语和名句。

  ⒋口语交际——说笑话。

  ⒌学写毛笔字——斜捺和平捺。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⒈第一部分

  ⑴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⑵自由读城市的名字及别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查字典。

  ⑶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⑷你了解哪个城市,能说一说吗?

  ⑸连线。

  ⒉第二部分

  ⑴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⑵自由选择做题。

  ⑶小组学习:交流所写的答案,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⑷完成全部的练习。

  ⑸指名说说填写的内容,纠正。

  ⒊第三部分

  ⑴小组学习:介绍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别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别称?

  ⑵小组汇报。

  ⑶练习:写写城市的名称和它们的别称。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⒈认识要写的字。

  ⒉读一读“小小建议”:右边的撇要注意和左边的笔画相互穿插。

  ⒊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⒋这三个字怎么写才好看呢?指名学生说。

  ⒌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写。

  ⒍请学生描红、仿影,提出明确的要求:笔笔入目,看准每个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⒎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评点;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读“东方之珠”,教师谈话导题;这课文描写了香港的'繁华、热闹与美丽。今天我们要学的成语也是描述城市繁华的的。

  (2)出示八条成语。

  (3)学生自由读,想想你学会了哪个成语。

  (4)谁愿意做小老师领读?

  (5)说一说你知道的成语意思,教师给予适当讲解。

  (6)练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7)小组交流比赛。

  3.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教师范读,介绍: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孟子的名言。

  (3)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师生点评。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尊敬我家的老人,也要推己及人,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推己及人,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4)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诵。,同桌互相背诵。

  (5)反馈:齐背,指名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学习“斜捺”和“平捺”的运用方法。

  2.教师书写“斜捺”和“平捺”,指导运用方法。

  3.学生练写。

  4.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说笑话

  课前准备:每位同学准备几个笑话。形式要短小,要健康,能蕴涵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则好。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启发谈话:学生们都很喜欢听笑话。笑话以它有趣的情节和语言,深深地吸引我们每一位同学。课前,同学们都准备了几个笑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就来说说笑话,看看哪位同学说得最有趣。

  (2)小组练习要求;

  ①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这项活动,先在小组里讲,看谁在小组里讲得最好。

  ②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级里讲,看谁在班级里江得最有趣。

  ③讲笑话时自己不能笑,逗人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懂,否则不会起到逗人的效果。说笑话时如果能配以动作姿势,效果会更好。

  3.练习。

  (1)每人在小组里练讲。(教师巡视指导)

  (2)每个小组派代表在班上讲。

  (3)师生评议。

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6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08-02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1

(经典)语文教案08-26

语文教案(经典)08-13

语文教案(精选)08-30

(精选)语文教案08-3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