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2 09:00:5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精品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精品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了解本文的主旨。

  3、教导学生保护水资源。

  4、了解非洲文化。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产生疑问。

  1.师:今天我们先来聊聊非洲。板书:非洲(同学们交流以前对非洲的了解。)

  生:我从以前学过的课文《梦想的力量》,知道非洲是一个缺饮用水的地方!

  生:非洲黑种人居多,非洲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生:非洲是个贫穷落后,怪病丛生的地方

  2.师:在人们的印象里,恐怕非洲是要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联系在一起的。其实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的)请大家齐读一下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

  师:是啊!孩子们,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呢?大家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

  3.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大家坐好,非洲之旅已经开始了。

  (二)、带入情境,走进文本

  1.师播放课件:非洲风光视频

  2.欣赏后交流感受。

  师:说一说,你现在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非洲原来如此美丽!

  生:非洲有着很多美丽、迷人的风光,

  生:非洲是一个美丽的世界,足以让人满怀赞叹。

  3.你们的感受在文章里可以找得到!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读准字音,字词,找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

  刚才读了课文,现在老师要看看书上的生词你们自学的怎样:

  色彩斑斓 炽热 充沛 硕大 火炬树 巨蟒 渗透 奥旺多 聆听 木薯 红沙瓤 强悍 粗犷 篝火(指名读)

  读得真好,同学们自主识字的能力真棒!

  4.谁能说一说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句子。

  生: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生: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师随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课件)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感叹句;

  生:一个在课文的前面,一个在文章的最后,前后呼应,与课题照应

  5.师:你们真细心!这两个句子分别放在课文的首尾,表达的意思相同,照应课题,像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前后呼应。(板书:色彩斑斓 多姿多彩)作者是怎么赞美非洲的?让我们来学着作者的语气一起赞美非洲吧!(生齐读: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看大屏幕要求(出示)

  6.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用笔写一写,记一记,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师课件出示填空题: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学生汇报

  生:那里骄阳蓝天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艺术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师结合此处课件,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师:在文中作者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呢,大家自由汇报(充当小导游进行介绍)。

  生:那耀眼的金灿灿之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蓝得发光,好似透明的蓝宝石。我从“金灿灿、蓝宝石”体会到了非洲的色彩斑斓

  生: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非洲无论是乡村、市郊和城内,可以说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

  生: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高大的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极为普通的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更为常见的火炬树,绽开的红艳艳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烈火,一排是一片落霞。

  生: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有数不清的红羽鸟、各种颜色交织的五彩鸟,有美丽温顺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狮、河马、金钱豹和象群。

  生:黑人兄弟的住房,虽然大都是不甚宽大的白铁顶房,但许多房子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你若住在宾馆里,房内房外皆是绿色和彩色。

  师:通过大家的发言,老师也感受到了非洲的色彩斑斓,下面让我们随着图片去感受一下非洲的五彩缤纷。

  (三)、欣赏课件,领略彩色的非洲

  1.欣赏风情,引导学生浏览教师制作的彩色的非洲网页,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2.再回文本读文

  3.我当小导游:

  现在请大家放慢脚步,看看非洲的哪一处风景最让你心动,为什么?然后当一回导游向大家介绍。(自由练习,巡视指导)

  (四)、总结全文,(爱心将让非洲变得更美丽)

  非洲是一方热土,古朴自然、迷人美丽,它吸引了世界上众多关注的目光,非洲是彩色的,色彩斑斓,多姿多彩。同学们,这是一片如此美丽的土地。但是,疾病、战乱、缺乏饮用水……仍然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面临的严峻问题。非洲的儿童则是这些问题最严重的受害者,他们渴望喝上纯净的饮用水,它们渴望健康,他们渴望你伸出友爱,援助之手,共同保护和建设这片奇异而又淳朴的的土地。爱心将让非洲变得更美丽。

三、教学结束:

  课后习作:

  给非洲小朋友的一封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6、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八、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找一两首李白的诗读一读、背《早发白帝城》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理解掌握自不量力、计策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课文主要意思。

  4、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2、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改课文分段。

  3、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板书3万 >80万)

  (1)、问:哪个多,哪个少?指名学生回答。如果你手上有三万兵,你能打败人家的80万大军吗?

  (2)、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就有一个叫周瑜的大将军,以自己的3万军队击溃了曹操的80万军队,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板书:以少胜多)这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那么周瑜是怎样以自己区区的.三万兵力击败曹操的80万军队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寻找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板书:19、赤壁之战)我们先看这个题目

  题目的“之”是什么意思?(的)那么,课题的意思就是:发生在赤壁的战争。究竟这发生在赤壁的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曲荡气回肠的歌曲吧!领略一下1700多年前的壮观与激烈吧?

  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多媒体出示: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鱼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师念此词一遍,说三国,道三国,一直以来人们都为三国的故事所倾倒。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三国演义》的故事,的是一起来谈三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谈一谈三国吧。大家看这首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地点是什么?随机板书:长江

  再看第二句:浪花淘尽英雄 问:《三国演义》大家认识三国演义里面那些人物呢?(指名回答)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还真是了解不少。今天学习的《赤壁之战》,请大家今天我们要熟悉那些人物?他们是不是称得上是英雄?

  3、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音,给每个小节标上记号。

  2、仔细读每一小节,看看自己究竟知道了什么?

  4、检查自读情况

  1、问:通过读课文,那些人物在本书中出现了?他们能不能称得上是英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周瑜——统率三军、击溃曹军;黄盖——献计火攻,火烧曹营;曹操——骄傲自大,落荒而逃)

  2、大家谈得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再来思考这几个问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回答?

  (投影出示:1、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用火攻,你认为好不好?

  1、敌众我寡、不宜久持、应速战速决 2、曹操战船连接,不利行动

  3、战船及其帆篷、绳索、木板等都是易燃之物

  (投影出示:2、黄盖假投降,曹操为什么不怀疑?)

  1、曹操骄傲自大,盲目乐观 2、曹操深信黄盖的话

  3、黄盖的船伪装的好,使曹操不容易发觉其中有诈。

  过渡:通过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读书是比较认真的。下面,请大家再次把课文一节一节的浏览一下,想一想,赤壁之站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

  5、指导分段

  1、曹操率军欲灭东吴,周瑜调兵遣将。这应当是全文的起因部分。

  2、黄盖献计,写信诈降,草船冲寨、火烧敌船应是妙计歼敌的经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 围绕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2、 观察并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字,认识其危害,积极改正。

  3、 学习、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4、 初步认识对联,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课前准备

  1、 布置家庭(或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访:长辈谈一谈小时候的梦想)

  2、 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

  2、 在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成为现实。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能简洁地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

  a. 学生依据调查情况汇报。]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内容;可以是社会或生产建设巨大变化的内容;可以是有关自然的;可以是有关医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

  b. 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二、指导学生交流

  1、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a. 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说说未来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绍个人的制作。

  b. 指名读以上学习提示。

  2、 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边画边说,边演示边说,补充说明,提出问题或多或少就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3、 相互交谈,准备发言内容。

  4、 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师带动学生及时并积极的针对情况从“说”和“听”两个方面积极评价与指导。)/soft/

  5、 师生相机评价。

  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

  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

  三、总结感悟

  1、 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东西。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2、 学生谈个人收获。

  (无论是知识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内心独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

  1、 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

  2、 认真回忆,交谈看法。

  3、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你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吗?

  二、揭题讨论

  1、 师生共同商讨习作内容和要求。

  2、 综合归纳:写清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产生这奇思妙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奇思妙想如能实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3、 小组交流习作内容。

  三、动手习作

  1、 学生起草习作内容。

  2、 草稿完成之后,伙伴交流,相互帮助。

  3、 根据同学意见修改。

  四、习作讲评

  教师评议

  1、 整体评价。

  a. 习作态度。

  b. 习作内容、角度等。

  c. 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

  2、 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

  a. 宣讲、展示优秀习作。师生评议。

  b. 宣讲、展示优秀语段。师生评议。

  c. 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对后进学生,发现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小组交流评价,互相提高。

   1、 组内数人朗读交流各自的习作,互评互议。

  2、 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3、 互评互议,选出优秀习作若干份,在“展才华天地”里展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初步激发学生爱学校、爱同学的感情。

  2、认读“里、同、多”3个生字,并学习运用好办法记住字形。

  3、指导朗读“学校里同学多。”并初步学习拓展表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复习感悟。

  1、“找朋友”集体舞。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师生一起跳“找朋友”。

  (3)师:你们觉得开心吗?为什么?

  2、生字找朋友。

  (1)生字“学”也要找朋友

  出示:学1、天2、生3、小4、校5、我

  (2)生交流“小学、学生、学校”并领读。

  二、学生字,读句子。

  1、老师又给“学”找到了一个朋友,出示“同学”。

  (1)师带读。

  (2)生开火车读。出示“同”,讲述“同”的书写规则。

  (3)说话练习:……是我的同学。

  2、在生说话的.基础上,师:学校里同学真多啊!

  (1)出示句子:学校里同学多。

  (2)这句话中还有2个生字呢。出示:里多

  a、“里”:教师领读,请学生给“里”找朋友。

  b、“多”:小老师带读,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多”?

  c、找找,今天黑板上还有哪个字由相同的字组成?(朋)

  (3)指导朗读句子。

  (4)师:学校里同学多,所以我们不会孤单寂寞,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一同做游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游戏复习生字。

  1、做邮递员送信游戏:

  送信儿歌:

  丁零零,丁零零,

  邮递员,来送信。

  小小信封送给你,

  请你念听。

  收信儿歌:

  对对对,就是“*”,

  快收信。

  错错错,不是“*”,

  谁收信。

  2、师:有一个小朋友把这几天上学的感受写下来了,可惜有一些词语空着没写,我们来帮帮他吧!

  (1)出示:我是(),天天上()。学校里()多,我真快乐!

  a、同学b、小学生c、学校

  (2)自由准备,交流。

  四、拓展说话。

  1、“学校里同学多。”可是还有一些同学,我们互相还叫不出名字,能不能介绍一下自己。

  2、生练习说话:我叫……

  3、集体舞改编:

  找呀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

  (插入:我叫……,我叫……)

  敬个礼,握握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再见。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并认识所联系的词语。

  2.学会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及独体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20xx年4月16日第九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

  说说夏天的夜晚有什么特征。(如天气,天空,人等)

  二、课内悟: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夏天特征的词语,那么,夏天的夜晚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

  2、新授: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相机学习词语。

  3、天上有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

  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

  (1)正音:“星、晶”是后鼻音。

  (2)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

  (3)指导朗读。

  4、你们知道天上画的是什么星星吗?

  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

  (1)正音:织(翘舌音)女(鼻音)

  (2)你们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师可简单说一说。

  (3)指导朗读。

  5、看图上谁也在跟小朋友讲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相机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

  (1)正音:奶(鼻音)了(后鼻音,注意读准轻声)

  (2)指导朗读。

  6、还能从哪里看出这是夏天呢?

  相机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

  (1)正音:扇(翘舌音)萤(后鼻音)

  (2)萤火虫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指导朗读。

  7、齐读韵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这些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记一记“奶、织、女、斗”的笔顺。

  4、反馈检查。

  5、指导书写。

  奶:右面的“乃”要写得稍微大些,“ㄋ”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歪了。

  织:左窄右宽

  女、丁、斗: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四、课后练:

  1、填空:

  奶:是()结构的字,第3笔是(),第4笔是()。

  织:是()结构的字,共()笔,第2笔是()。

  2、比一比,组词:

  奶()织()丁()斗()

  女()只()手()头()

  3、一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看一看,讲一讲给家长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认识8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谁去过长城?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长36.5-38.5厘米,宽18-18.5厘米。厚9—9.5厘米。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字词:绵延、防御、羡慕 、自惭形秽 、软缎 、陈列、镀金、里程碑、热泪盈眶、刚毅、灵魂、妄自菲薄

  2、解词:

  自惭形秽: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绵延万里:延续不断,很长很长。

  妄自菲薄:过分地轻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

  (2)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

  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全班讨论。

  5、分角色朗读。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

  6、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师总结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板书设计

  20 长城砖

  自惭形秽 —— 赞扬 —— 自尊自信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师:刚才姚老师欣赏了大家的画,发现小朋友画的太阳真是丰富多彩,有趣极了。我选了几幅,请这幅画的小主人站起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

  [课前老师是如何让学生准备作画的,案例中没有体现出来,但看出教师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准备的,画太阳与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这样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能更好的把情感迁移到课文的情境中,使之过渡自然,这也遵循了以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

  师:(实物投影仪分别出示生A、生B、生C 的画)

  生A:我画了个绿色的太阳,因为我们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非常刺眼,换成绿色的,眼睛看太阳时就会舒服一点,而且绿色是环保色,我希望地球在绿色阳光的照耀下成为绿色的地球。

  生B:我给太阳长上了翅膀,因为太阳有了翅膀才能飞起来。

  生C:我画的是太阳新娘。我在太阳的边上画上了五颜六色的小花,这样太阳就更漂亮了,地球在美丽太阳的照射下也会变得更美丽。

  [ [展示学生作画的成果,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通过自我的欣赏,和他人的赏识,激发学生兴趣。孩子的心中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他们的心灵里,画的不仅仅是太阳,而是希望和憧憬,学生内心一定会有这样的情感,要让学生把他们独有的情感表达出来,相互的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出生命的活力。所以,老师让学生画太阳--展太阳--说太阳,环环相扣,情感不断的提升。]

  师:小朋友把自己美好的心愿寄托在了画中,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喜欢画太阳,他呀,一口气画了(出示课题,并指课题)

  [以赞赏的语言,联系到书中小朋友,然后切入课题导出正文,激发了读书的欲望。因为他们与书中的小朋友都做了同一件事,学生一定会产生好奇感,迫切的想了解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画太阳的,可谓是顺学而教。]

  生(七嘴八舌):四个太阳。

  师:谁能好听地读一读?

  生:四个太阳。(阳字读成轻声)

  师:你把阳读成了轻声,真好听,谁能再读读?

  生:四个太阳。

  师:真不错!一起读一读。

  [教师备课很精细,太阳一词一般的学生不好把音读准,看来教师对学生有了解,所以,教师强调太阳的阳,读轻生,这也是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进而达到训练全体学生的目的。]

  师:今天我们就去读读《四个太阳》。你想不想知道画太阳的小朋友心中藏着一个什么愿望?

  生(齐):想。

  教师的问题最能引发教学情境,但往往有的教师设计不好问题,故而起不到统领全篇的作用。老师就像拉满弓的弦,问题就像弦上的箭,一旦射出去要击中要害,并且要顺应学生的愿望,这样就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教师的这个问题看似朴素,却是一条放风筝的线,学生会依线而飞,驰骋蓝天。]

  师:好,请你打开书,翻到81页,仔细地听姚老师读课文。(师有声有色地范读课文。)

  (读完后生热烈鼓掌。)

  [对于范读课文,因生而宜。如果学生喜欢,并且老师读得好,起到感染的作用,老师先范读会有好效果的。如果学生自读能力强,让学生自由的尝试读课文也未尝不可。]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画了怎样的太阳?

  [这个问题简单了些,画怎样的太阳?老师不问也能读出来。如果教师这样问:听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听懂了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或你有什么感受?这样问是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强调的是初步感知,关注的不是问题的结果,而是思考问题的过程。这样做也是训练了学生听读的能力和分析问题、整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在学生谈自我的感悟中,他们也一定能自然的回答出老师想问的问题,教师抓住时机 ,以反问或点拨的手段,引出下面的教学设想。]

  生A:他画了个绿色的太阳,送给夏天。

  师:请你把绿色的太阳贴到黑板上好吗?

  生A:(上黑板贴绿色的太阳)

  (生依次贴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把太阳贴到黑板上能激起学生兴趣,我想学生一定喜欢的。]

  师:(指黑板上贴着的太阳)四个不同的太阳,多新鲜哪!这每个太阳里都藏着一个美好的心愿,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美好的心愿指什么?拼一拼圈出的生字能读准吗?

  (生自由朗读课文。)

  [我想老师最好要提示一下,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愿意读什么就读什么。读书思考与识字联系起来,这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识字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教师不可让学生忽视。]

  师:看来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读得那么津津有味。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画不同的太阳?他有什么美好的心愿呢?请你说给你的同桌听。

  (生同桌互相说)

  [同桌互说,强调合作互动,这样生成动态的课堂教学,学生可能提出问题,打破常规,重新建构课堂,这应是教师期待的。]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他为什么画不同的太阳?

  [我觉得一堂课下来不应都是老师在提问,应把过多的问题留给学生。那么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呢?教师暂且不论,目的不是让学生提出老师要的问题,而是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敢于思考,敢于挑战的意识。假如教师这样问:刚才大家讨论得很好,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来,有的.可能还不找边际,老师要梳理问题,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再补充问题也不迟。这样做的目的是优先考虑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生:画红红的太阳是为了让冬天更暖和。

  师:(移动红太阳)是这样吗?小朋友,请你从书上找一找,哪一自然段就是写红太阳的,找到后就读一读,看看刚才这位小朋友说得对不对。

  (生找段落,自由朗读)

  [读书读出来,还要读进去。学生读出了那样的感受,再通过读课文来品味,实现了情感与内容的统一,进而感悟了语言文字的精妙。]

  师:刚才的小朋友说对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A:他说得对,因为课文中说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生B:他说得对,因为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小朋友们就不会觉得冷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寒冷的冬天,你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操场上做广播操,这时候一阵寒风吹来(播放寒风声音),你感觉怎么样?

  生A:我感到身上很冷。

  生B:我觉得非常冷,快要冻死了。

  生C:我觉得我的手好像要掉下来一样,做操都不能做了。

  生D:我觉得腿也不能动了,脸上非常冷,都已经冻红了。

  生E:我觉得整个人都动不起来了。

  [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联系自己的生活来体验课文所表达思想,情真意切,感受极近。]

  师:是呀,你的这种感觉就叫做(出示词语冻僵)

  生(齐):冻僵。

  师:谁会读这个词?

  生A:冻僵。

  师:后鼻音读得真准,可以当小老师了,我们一起跟小老师读一遍。

  生(齐):冻僵。

  师:还有谁会读?

  生B:冻僵。

  师:你还把冻僵时的感觉也读出来了。谁再来读?

  (请数人读。)

  师:真好!一起再读读这个词。

  生(齐):冻僵。

  师:站在寒风中你还有哪里也感到冻僵了?

  (师指冻僵一词)

  生A:我感到手、脚都冻僵了。

  生B:我感到耳朵冻僵了。

  生C:我感到全身都冻僵了。

  生D:我感到脸也冻僵了。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会课文情感的同时,不能忘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语言规律的感悟是建构语文教学的基础。由此我想到:现在出现的倾向是,为了追求课改的形式,花费大量的时间搞说学逗唱,或海阔天空的联系,教学成了拼盘。]

  师:(出示词语小脸)谁会读这个词?

  (请数人读,男女分别读。)

  师:脸字你是怎么记的?

  生:他有月字旁。

  师:那月字旁的字你还认识哪些?

  生A:脚有月字旁。

  生B:肚子的肚有月字旁。

  生C:肩膀都有月字旁。

  生D:背有月字旁。

  生E:还有胖、脑也都有月字旁。

  师:(依次出示脚、肚、肩、膀、背、胖、脑)小朋友认识的字可真多,还有肝、肠、腰(出示字)等字,也都有月字旁。你发现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生:它们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

  师:是呀,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系。那这个脸字该怎么写呢?请你先在书上描红一个,边描边看脸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描红。)

  师:(课件出示脸字)谁来说说?

  生A:月字旁要写得瘦一点、窄一点。

  生B:右边上面的人要写得大一点,盖住下面。

  生C:右边中间有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师:看来小朋友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姚老师就按照你们说的在黑板上写一个,请你仔细看。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脸)月字旁像刚才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要写得窄一点,这个人的撇和捺写得大,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下面的第二点要写得稍微高一点,撇再高一点,让这三笔有一点变化。小朋友你看,姚老师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这个脸字写得就像小朋友笑眯眯的脸蛋。请你也在书上写一个,让自己的脸字笑起来。

  (生书写,师及时提醒写字姿势。)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2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3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0

小学语文教案06-18

【热】小学语文教案07-21

(精)小学语文教案07-23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07-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