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4 10:12:2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教案(锦集5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观察两张图片,让幼儿体验鱼的不同感受。

  2.陪养成从小就爱护环境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一张鱼宝宝在干净舒适的河里游。

  2、 另一张鱼宝宝在浑浊的河里游。

活动过程:

  一、 引出图片

  1、让幼儿看看脏水里游动的小鱼。

  2、幼儿思考:鱼宝宝怎么哭了?怎么不理我们?为什么哭了?

  3、幼儿和老师一起来想想鱼宝宝哭的原因:因为水台脏了,鱼宝宝很难受,快受不了了。

  二、让幼儿帮帮鱼宝宝,怎样把鱼宝宝的家变干净、整洁。

  1、 让幼儿再次观察图片,脏水周围的`环境,边上有什么?(垃圾、污垢油等等)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鱼宝宝”的家变干净。(插广告牌、帮清理垃圾)

  三、鱼宝宝变开心了。

  1、出示鱼在干净水里游的图片,说说鱼宝宝心里是怎样想的?

  2、想想她为什么会变开心?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游戏棒架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能发现并乐意解决问题。

  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游戏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签、铃鼓等。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初次尝试用筷子把彩泥撑起来。

  1、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

  (1)这是什么?我们平时是怎么玩的?

  (2)看谁能用一些筷子把橡皮泥稳稳地撑在桌上,想接受挑战吗?

  那待会就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可以多选几根游戏棒哦,然后稍稍用点力插进橡皮泥里,

  插完后要稍稍调整角度,松开手试试会不会倒,会倒就说明还没有成功,还需要在继续试,

  如果能撑起来不倒,说明你成功了,那就请你把成功的作品放桌上不动,人走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好吗?

  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桌上的材料去试试看,谁能用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让橡皮泥稳稳地站在桌上?

  看看你用了几根筷子?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指导。

  3、交流尝试结果。

  (1)你们都成功了吗?你用了几根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的?

  (2)教师:谁来介绍下,你成功了没有?你用了几根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的?

  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筷子起来的?上面怎么插的?下面呢?

  (3)教师小结:我们在做的时候,每根游戏棒的一头插在橡皮泥的中间,

  要靠靠拢,高度一样高,下面呢,要分分开,才能将橡皮泥撑起来的'哦。

  (比较幼儿的作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发现棒必须撑开才能站起来。)

  二、第二次探索,尝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

  1、交代操作要求。

  师:刚刚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没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会老师给你们机会继续完成!那接下来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咯!你准备好了吗?那听清楚了:我想请你们试一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稳稳地撑起来。是用最什么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是要比一比谁用的游戏棒最少哦?再试试看吧!

  2、幼儿探索,教师指导。

  3、交流操作结果。

  你最少用了几根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了?(3根) 有没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结。

  我们发现,围绕一个中心点,把三根游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把橡皮泥撑起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脚架”。

  三、介绍各种“三脚架”,结合生活,谈谈三脚架的作用。

  1、人们根据这个发现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见过三脚架?它有什么用?

  2、用课件演示各种三脚架。

  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看看它们的三脚架在哪里?请你找出来? (请幼儿用笔划出三脚架的位置)

  (1)出示相机三脚架图片

  师:看看这是什么三脚架?他有什么用啊?

  (拍照的时候可以把照相机放在上面,这样拍照就更稳更方便了)

  (2)出示画画三脚架

  师:那这个是什么三脚架?

  (可以在上面画画,有了这个三脚架啊,就可以把纸架在上面画画了,很方便)

  (3)出示三脚凳图片

  师:看看这张凳子和我们坐的不一样吧,它有几只脚?所以我们叫它三脚凳。

  (4)出示多层三脚架

  师:这个呀是多层三脚架,它的每一层都可以用来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东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

  (5)出示架子鼓图片

  师:看看这张图片中哪里有三脚架?圆圆的那个可以敲出声音来的是什么啊?(鼓)

  在鼓的下面有三脚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四、用三脚架原理制作“架子鼓”,体验成功的乐趣。

  1、介绍材料及制作要求。

  这里有一些竹签和扭扭棒,请你们用“三脚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个鼓架,把铃鼓撑起来。

  一个人拿住竹签,一个人用扭扭棒把竹签扎紧,注意要多扭几圈。 再把三根竹签撑开来,摆成三脚架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配合示范)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一定要把竹签扎紧。

  3、展示作品,请幼儿演奏,感受成功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指纹的特性及作用。

  (二)积极思考,能够根据日常经验,在活动中探索拓印指纹的方法。

  (三) 能利用指纹塑造不同的形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一)课件《有趣的指纹》、视频《指纹的作用》

  (二)放大镜、印泥、透明胶带、水彩笔、橡皮泥、抹布、幼儿绘画用纸。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课件,引出指纹话题。

  1.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指纹?我们的手上有指纹吗?它在哪里?

  2. 幼儿观察指纹,初步了解每个人手上都有指纹。

  教师小结:每个人手上都有指纹,有的指纹像漩涡,有的指纹像花纹。

  (二)观看动画片《巧虎侦探社——指纹的作用》片段,初步了解指纹的特点及作用

  (三)进一步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类型,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1. 启发提问:用什么工具能更清晰观察自己的指纹?(放大镜)

  2. 幼儿利用放大镜自主观察自己以及同伴的指纹。

  3. 引导幼儿观看PPT指纹图片,教师小结

  我们的指纹一般有两大类,涡型纹和箕型纹。涡型纹的中心是一个封闭的圆,一圈一圈像小蜗牛的壳;箕型纹的中心纹理向一边开口像个簸箕或木头上的花纹、有的像弯弯的弓。

  指纹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当我们还是个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不同的人有相同的指纹,所以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指纹的纹样一辈子都不会发生改变。

  (四)观看PPT课件图片介绍指纹的应用,初步了解指纹的独一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讨论:生活中指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你在哪里见过使用指纹?

  2. 教师结合PPT课件小结:因为指纹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所以人们借助于指纹技术设计出了许多的'高科技产品(指纹签到机、指纹破案、电脑上的指纹开关、指纹锁、指纹保险柜、指纹门禁、银行卡指纹付款、汽车指纹识别、指纹鼠标等指纹技术产品。)指纹技术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安全。

  (五)通过讨论、实践,学会拓印指纹的方法,尝试拓印指纹

  1. 引导幼儿说说印指纹的方法

  启发提问:有什么方法能把指纹印下来呢?

  2. 通过各种操作材料尝试拓印指纹

  (1)介绍材料及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

  (3)集中讨论: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最清晰的印下自己的指纹?

  (4)教师小结:我们在用印泥拓印指纹时,用手指肚蘸少许印泥,把手指肚用力地按在纸上,手指肚不能移动位置,迅速的拿开,这样能清晰地记录下我们的指纹。

  (六)延伸活动:指纹添画,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1. 观看视频《指纹印画》

  师:指纹不光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安全,还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2. 幼儿以小组形式,运用已学会的方法拓印指纹,进行指纹添画。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尝试自定分类标准,进行多角度的分类。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部分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一定的了解。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自定分类标准

  2、指导要点:指导幼儿进行多角度的分类,老师做简单的记录。

四、活动过程:

  1、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园。(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每人一张)

  2、请幼儿随意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说说动物的名称和它们的外形特征。

  (1)幼儿轮流进行讲述,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3、引导幼儿自订分类标准,把上述的.动物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只要幼儿言之有理便可。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1)教师小结,将话题导向分类环节。例如:这么多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为什么?该怎样分类呢?

  (2)幼儿讨论分类标准。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3)请幼儿按讨论后的标准进行分类,老师帮助幼儿划分分类区域,并为幼儿示范记录。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萌发孩子积极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纸杯功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个大水盆装满水,纸、笔若干。每组一个一次性纸杯装上水。

  2、幼儿每人事先折好一个小船。

活动过程:

  (1)玩纸船。“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们想玩吗?想想你要怎么玩。”幼儿讨论后自由选择地方玩。!提问:A你是怎么玩纸船的?B你的纸船怎么了?C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蜡不喝水,蜡涂在纸上就好像给纸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纸的

  (2)折纸杯。教师出示一个纸折的杯子,让幼儿观察。提问:A你觉得这个纸杯能装水吗?B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杯不漏水。幼儿自由讨论后进行操作。小结:蜡涂的厚薄均匀与否会影响效果,涂的厚均匀的不会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3)发现纸杯的秘密。教师出示另一种一次性纸杯,让幼儿比较发现他们的不同,然后揭晓纸杯的秘密。

  (4)延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2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