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14 11:01:02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7篇[集合]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7篇[集合]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的方法装饰房子。

  2、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经验,大胆创造装饰房子。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

  (2)你们觉得这座房子漂亮吗?

  (3)他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装饰房子。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线,启发幼儿想想:你想怎样装饰房子呢?

  (2)让幼儿讲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装饰房子。

  3、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进一步了解线描装饰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儿绘画装饰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用了哪些线条来装饰房子的.,并表扬画面整洁、装饰的漂亮的幼儿。

  幼儿绘画活动时表现的非常认真,细心,大部分幼儿完成的作品较好。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篇二:大班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2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

  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5分钟)

  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表。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男生:所谓民间美术 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师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那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有哪些民间美术吗?

  生:年画、泥塑、风筝、剪纸。

  〈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

  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

  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

  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

  年画作品

  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图片《一团和气》生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

  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 ,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

  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喹,生活幸福,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当然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的作品外,还有人说戏剧类,祈副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

  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给学生放一下年画的习作过程)。

  〈2〉刺绣(8分钟)

  师:看过了画,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刺绣又有那些了解呢?

  生:四大名绣,江苏丽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的粤绣。

  师:苏绣可是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就是上面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图片)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仿佛是一只真猫,另人赞不绝口。

  〈3〉风筝(4分钟)

  风筝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民间美术了,每年的4月21号就在我们潍坊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今年我们不看我们当地的风筝,而是看看北京的风筝,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给学生放一下制作风筝的过程)

  〈4〉玩具。(2分钟)

  生:让学生回忆儿时有哪些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各种玩具伴随长大的`,我们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图片《泥狗》 、 《布老虎》 、 《泥老虎》。

  〈5〉编织(2分钟)

  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草,玉米皮边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料编织出精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且美观的工艺品。

  图片《竹编·背篓》、《竹编花瓶》、《三屉提蓝》、《食盒蓝》

  〈6〉剪纸(5分钟)

  师:记的小时候过年我们都贴窗花,挂灯笼,给节日增加喜庆色彩(放剪纸录象让学生感受一下)

  〈四〉小结(1分钟)(加背景音乐)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何感想(学生畅谈)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亲自尝试制作一下,剪纸,泥塑,刺绣,等手工艺品。

  〈六〉本课结束,师生再见。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农村更是常见。最近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是《好吃的蔬菜》,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一些常见的蔬菜。许多孩子都带来了萝卜,他们经常会把萝卜切成一块一块的玩,那我就想与其这样玩,不如教他们制作成各种萝卜造型,不但可以锻炼他们的手部肌肉的灵活性,还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可以将他们的作品做成展区供孩子欣赏,一举多得。因此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萝卜做出水泡眼金鱼的基本特征(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身体,散开的尾巴)。

  2.提高幼儿对植物观赏、制作的兴趣,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活动能力。

  3.培养幼儿专注力,耐心细致,勇于动手实践的品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用植物制作造型的兴趣,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活动能力。

  难点:按步骤在制作出萝卜金鱼。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了解金鱼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小红萝卜若干(幼儿人手六个),小刀、牙签、范例萝卜金鱼,萝卜图片。投影仪

  活动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老师口头语言向孩子描绘情境,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2.演示法:教师将制作好的作品展示给幼儿观察,演示制作的步骤。

  3.观察法:再感知欣赏中金鱼中我计划用观察法。

  4.实践操作法:分发制作材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活动时间:

  由于幼儿园大班孩子专注力有限,所以手工课程时间不宜太长,因此本次活动时间设置为3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出课题)

  1.手指游戏:手指上课。(设计意图:活动手指,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1分钟]

  师:小朋友们,手指要上课喽,我们一起做一做,看谁小手上课最认真。

  《手指上课》

  大门开了进不来,小门开了进不来,

  二门开了进不来,后门开了进不来,

  中门打开了,小朋友都进来了,

  教室门开了,老师走进来了,

  全体起立,坐下,

  报数:12345678910

  全部到齐开始上课。

  2.猜谜语。(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产生学习的兴趣。)[1分钟]

  师:今天,小兔的商铺开业,听说他的店里卖的东西很有趣,会是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陈老师把它编成谜语看谁能又快又对的猜出来。

  谜面:“凸眼睛、阔嘴巴,大大的尾巴像朵花。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朋友们都爱它。”(金鱼)

  二、活动过程

  1.观察并说出金鱼的外形特征。(出示金鱼图片)(设计意图:考验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分钟]

  师:谁能够告诉大家金鱼长的什么样子呢?它的身体像什么?尾巴像什么?

  引导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讲出来并指出是那个部位。

  在观察的过程中提醒个别幼儿尽量进行有序观察。直到各部位都被幼儿观察到(能够依次找出头、身体、鱼鳍)并了解各部位的名称。

  2.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1分钟]

  (1)师:小金鱼在什么地方生活?(水里)它是怎么活动的?(在水里游来游去,游上游下)

  (2)幼儿学一学小鱼游。

  3.出示范品(萝卜金鱼)(设计意图:承上启下,过渡作用。)[1分钟]

  师:看,这是陈老师在小兔商铺带回来的金鱼,和我们图片上看到的金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是萝卜做的)

  师:嗯,你们看的真仔细的确是萝卜做的,这个可爱的萝卜金鱼特别的好卖,小兔商铺里的萝卜金鱼都快卖完了。所以小兔想请你们帮他做萝卜金鱼,你们愿意吗?(愿意)

  4.(利用投影仪)师示范并讲解制作萝卜金鱼的方法与过程。[4分钟]

  设计理念:这里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里我运用了投影辅助教学法通过谈话、观察、示范、等策略

  。主要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的形式,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中掌握萝卜金鱼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制作步骤:

  (1)取第一根萝卜,注意观察其自然形状,去掉多余部分。在沿线切开就是金鱼的身体。(身体圆圆的)

  (2)取第二根萝卜切成金鱼的尾巴。(尾巴要像扇子一样散开)

  (3)取第三根萝卜切成眼睛和鳍。(眼睛要尽量切得一样的)

  (4)用牙签将金鱼的身体、尾巴、眼睛和鳍连接好。

  5.请幼儿尝试制作萝卜金鱼。(设计意图:提高制作兴趣,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10分钟]

  (1)提出制作要求。指导幼儿从萝卜上取出适当部位,来做金鱼的身体。尾巴、眼睛和鳍。

  (2)教育幼儿注意用刀安全。提醒幼儿不要用刀乱挥乱戳。

  6.教师对幼儿的初次尝试给予点评,对不到位或制作不对的地方给予纠正。

  请个别幼儿大胆的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2分钟]

  (设计理念:锻炼幼儿的胆量,有助于提高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7.幼儿再次进行制作。[5分钟]

  师一边指导,一边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制作。也可让做好的孩子当

  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共同完成作品。

  8.点评幼儿作品(设计意图: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从中学到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2分钟]

  (1)将幼儿第二次的作品放在展台上幼儿相互欣赏,并说一说哪一个作品

  最好,为什么?

  (2)说一说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结束部分

  1.师:小兔非常感谢小朋友们的帮忙。我们小心的将萝卜金鱼送到他的商铺吧。(投放到区角)

  2.想一想:除了萝卜金鱼,我们还可以用萝卜制作出什么?(出示图片欣赏各种不同的萝卜造型)

  [1分钟]

  (设计意图:让幼儿敢于思考、创新)

  活动延伸:

  1.继续在区角中投放萝卜巩固孩子对萝卜金鱼的制作技巧的掌握。

  2.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的萝卜造型,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延伸理念: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需要在家庭中不断地强化,通过幼儿园的周围环境和有设计的游戏活动才能使他们完全掌握。家园配合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园配合好,孩子才会有不断的提升。)

  课程反思:

  1.通过本节课观察幼儿对本节手工课是否感兴趣,孩子能否独立操作。

  2.对比以前手工课幼儿是否有所进步,还存在哪些不足。

  3.通过作品分享能否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及胆量。

  教学设计说明:

  手工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本次活动的对象是大班的孩子,他们的动手能力较中、小班的孩子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不仅仅满足于模仿的层次上,他们更注重于自己去探究。所以我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的现有水平,在设计过程中更注重了引导孩子自己去观察、发现和自主操作。结合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引导幼儿通过猜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幼儿熟悉的手指游戏《手指上课》,创设了上课了的氛围,再通过猜谜,从而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第二个环节:通过观察图片来进一步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形状特征。这部分不需要纠结太多的时间,在课前孩子对金鱼已基本了解。第三个环节:由老师示范制作萝卜金鱼。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我利用了投影仪来进行辅助教学,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从形状、颜色、制作方法等方面了解到萝卜金鱼的具体制作步骤。第四个环节:幼儿动手操作。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希望幼儿能大胆动手,根据步骤形象的把萝卜金鱼制作出来。所以在幼儿动手操作环节我设置了四部曲,(1)复习制作步骤;(2)进行尝试制作;(3)针对幼儿的不足再次进行纠正;(4)再次进行制作。当然手工材料有着潜在的危险,所以安全、卫生教育也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设计环节。第五个环节:展评幼儿作品,结束活动。展示幼儿作品环节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我先肯定了孩子的作品,再找几个孩子分享了他们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最后

  提出了一些可以改进的方法。并提出课堂延伸,萝卜还可以制作什么?让幼儿发挥想象在以后的区域游戏中去巩固、完善、创新。

  这是我对本节课设计的一个简单说明,希望能发展幼儿的手工技能,激发幼儿对制作萝卜造型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大胆创造的思维能力。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家。

  池塘和星空背景图、星星教具、菱形小鱼若干。

  创意材料组合: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双色卡纸,记号笔,彩色水笔。

活动目标

  在帮助小星星找回失去星角的情境中体会朋友间相互帮助的快乐。

  尝试用图形添画的方式表现生活中常见物品的主要特征,在比较中感知菱形的外形特征,引发幼儿对生活中图形的敏感。

活动过程

一、回忆发现——生活中的图形朋友

  地球上有三个家:圆形家、方形家和三角形家。每个家里都住着许多朋友。说说三个图形家里分别住着哪些朋友?

二、创意表现——图形变变变

  节日里很多图形宝宝玩了一整天,该回家了。它们是谁呢?我们身边的东西哪些是圆形、

  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你想当哪个图形宝宝做成的东西,把它画出来,快回到家里去。

  幼儿创作,教师观察并个别指导:

  (1)幼儿把图形宝宝变成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创意?

  (2)幼儿添画时是否表现出该物体的主要特征?

  (3)幼儿在创意表现时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

  图形宝宝回家。

  欣赏交流幼儿作品:哪些图形朋友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你认识它们吗?(分析幼儿添画的`物体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体验——找回丢失的星角

  图形宝宝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有个朋友却没有回到自己的家,它是谁呢?(出示小星星)小星星为什么不回到天上去呀?(小星星丢失了一个星角)

  操作与讨论:将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与小星星缺失的星角作比较。

  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朋友能帮助小星星吗?为什么不行? 小星星哭得伤心极了,一不小心掉到了池塘里(出示池塘和星空背景)。

  操作与讨论:小鱼是小星星丢失的星角吗?(请幼儿上来拼搭星角)小星星缺掉的星角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你认识它吗?(教师给以正确的命名:菱形)小星星找回了自己的星角告别地球上的朋友回到了天上。

活动延伸

  引发幼儿到生活中去寻找菱形,并记录下来。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2.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教学过程

  一.教师根据学生在欣赏讨论和表演讨论后的结论小结():

  (1)可以是歌词中的某一句或几句歌词。

  (2)创作内容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生活场景。

  (3)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可以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画面

  二.尝试创作。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童谣作品创作。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为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三.评价作业。

  (1)交流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四.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

  (2)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作画的形式记录自己喜欢的游戏,体验作画过程的乐趣。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绘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吹泡泡的玩具。

  2.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玩接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围在教师身边)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外面去玩吹泡泡的游戏。

  2.教师带孩子们到室外玩吹泡泡的游戏。

  在玩的过程中,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观察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

  二、师幼互动

  师:刚才你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样吹泡泡的'?

  重点引导孩子讲出自己怎么样在吹泡泡?(边吹边跑、站着吹泡泡、和小朋友对着吹泡泡等等)

  三、交代记录的要求。

  画面上要突出自己的外形特征:如男孩短头发;女孩有的有两个辫子、有的蘑菇头、有的短头发、有的一个辫子等等),还要突出泡泡的特征,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可用语言提示,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孩子。

  五、作品展示

  1.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2.教师认真倾听孩子的叙述,并及时做出回应。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绘画活动,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2、培养观察力,审美力和动手能力。

  3、学习由内到外沿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并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毛线。

  2、幼儿用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毛线团。

  1、出示毛线。

  师: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这样不好收放,怎么办呢?你能想出好的办法来吗?

  2、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现在你们看看我这样把毛线变成毛线团好不好?

  请幼儿仔细观察,老师手拿毛线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观察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二、绘画:毛线团。

  1、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画的`毛线团,漂亮吗?为什么?

  (因为色彩鲜艳,线条均匀。)

  2、书空模仿动作,讲解示范绘画步骤。

  (1)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2)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

  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

  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3、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请幼儿每人画至少两个毛线团,按老师讲解的方法来画,大胆用鲜艳的颜色来画,注意画画姿势正确,用完画笔及时放回到画笔盒内。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

  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

  注意提醒幼儿用不同的颜色画毛线团,画画仔细大胆画。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

  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活动探讨】

  将幼儿作品全部展出,引导幼儿交流探讨,螺旋线的绘画技巧。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9-23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精选]美术教案09-14

美术教案【经典】09-12

(精选)美术教案09-08

美术教案(精选)09-05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经典)美术教案08-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