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7 10:02:5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使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与变化是与光源的变化有关的。

  2、培养幼儿间的协商、合作关系,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3、引导幼儿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手电筒,若干小玩具和圆柱体积木,每人一份记录卡,每人一支记号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猜猜小动物

  二、影子的产生。

  1、第一次操作观察:幼儿拿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实验,探索发现光、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

  2、交流:你是怎样帮助物体找到影子的?

  引导幼儿:打开手电筒,光照在板上——没有影子,让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现在板上,关上手电筒——板上就没有影子了。

  3、小结:因为有光,物体挡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来?

  5、小结:生活中的太阳光、月光、灯光、火光都能照出物体的影子。

  三、影子的变化

  1、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图片。

  请幼儿观察,都发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光源是什么?

  2、交流:你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样吗?

  3、小结:影子有的大,有的小,还有各种形状。

  4、第二次操作观察: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么变的?

  6、小结: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边,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记录:让我们再去试一试,把你试的结果记录下来。

  8、讲评记录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

  2、小结介绍: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

  3、讨论:影子在生活中还会造成哪些不便?

  4、介绍无影灯:在医院,医生动手术时如果有影子会让他们看不清,就会发生医疗事故,所以他们向科学家求助,科学家就发明了一种无影灯,在这种灯下影子就会没有了。

活动延伸:

  向家长、老师了解无影灯的原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借助已有经验,尝试猜测、分析、推理动物过冬的方式,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尝试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动物,表现它们各自的过冬方式。

  3、 对动物过冬方式感兴趣,愿意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具:动物过冬课件

  学具:动物实物图片挂牌、过冬方式标记

  经验准备——幼儿有关于动物过冬的零散经验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论自己知道的动物,唤起已有经验,猜测分析动物在冬天面临的困难。

  1、自由谈论,引入话题。

  教师:你喜欢动物吗?你们知道哪些动物?(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这些动物你们都认识吗?看看有谁?(松鼠、乌龟……)

  2、看冬景的画面,猜测分析动物在冬天面临的困难。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冬天)

  教师:这么冷的冬天,动物们怎么度过呢?(躲起来……)

  教师:在冬天,动物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找不到吃的、很冷…)

  教师:冬天,动物们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可是它们依然生存着,动物们还是会度过寒冷的冬天。

  二、幼师展开讨论,梳理并拓展经验,猜测、推理动物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

  1、教师: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办法,你知道哪些动物,它会有哪些办法呢?

  共同观察动物画面,针对幼儿谈到的每一个动物进行引导,教师按过冬方式的不同逐渐梳理出线索。

  2、教师:动物们是不是用这些方法过冬的呢?好,我们来看一看。

  看课件,了解小乌龟、大雁、雪兔和蚂蚁的过冬方式,归纳出四种动物的'过冬方法。

  3、教师:看来动物们是有自己的办法,它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度过了寒冬。

  三、看课件,玩游戏,巩固提升经验,表现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

  1、教师展示四种过冬方式标记,看课件做游戏。

  教师:看来,你们都很会动脑筋,动物们很想和你们做朋友,我们后面的桌子上有一些动物,待会儿请你们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来扮演它。

  教师:自己是谁?在寒冷的冬天可以怎样过冬呢?(幼儿选择动物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好,请你们把小动物挂在胸前,回到座位上,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教师展示四种标记,分别挂在椅背上,交代游戏规则:这里是动物们的家,你就是一个小动物,请你仔细想想:你是怎样过冬的?冬眠过冬的小动物都回到这个家里,南飞过冬的小动物都回到这个家里,换毛过冬的小动物都回到这个家里,看谁先回到家里。

  (适时看课件四种过冬方式交互页面,寻找答案:请××小动物回到自己家去。)

  2、幼儿再次选择动物角色进行游戏。

  教师: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家,请你们把动物图片放回椅子上,到后面的桌子上再选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扮演吧。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找一找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

  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

  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

  师:(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将科学活动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扩展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促进了幼儿课前的观察和思考。由人的身体自然导入植物的“身体”,激发了幼儿思考的兴趣。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让幼儿对植物的“身体”一目了然。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一部分?

  (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师: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种子)有些植物的果实就是种子。

  师:苹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我们把它切开后会发现什么?

  (与幼儿一起切苹果)苹果里的籽就是种子。还有哪些植物果实里也有种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哪些果实里有种子(老师将黄瓜、茄子、青椒等果实切开)。

  师:种子有什么用呢?这里有一颗黄豆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黄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1)拼植物

  师:种子的本领真大。其实植物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这里是几种植物身体组成部分的图片,它们能拼成一株什么样的植物呢?

  (2)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拼的植物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拼的是什么植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师:一般的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如:竹子(放课件)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种子。在自然界中,像竹子这样的植物还有很多。

  [动脑想,动手拼,动口说,调动了幼儿多个感官的参与。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对有关植物“身体”的知识形成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师应用课件介绍特殊例子,给幼儿传达了科学、准确的知识。]

  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

  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伯伯、阿姨拣菜。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在幼儿基本掌握了植物“身体”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幼儿现场演练,提高了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培养了爱劳动意识,也让幼儿认识到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四、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真能干,很快就把菜拣好了,知道了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吃。其实,植物不仅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美食和营养,还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呢!(出示蒲扇、根雕。)你们知道这两样物品分别是用植物的哪部分做的吗?

  师: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植物做成的。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活动区中的这些材料做出什么样又好看又好玩的东西呢?(活动区提供植物的叶子、种子等,让幼儿进行操作。)

【活动反思】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一下植物的图片,学生对于这些各各种样的植物非常的感兴趣,从而学生的探究的.欲望被调动了起来。然后介绍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种类大约多少。这样学生对于各种神奇的生物植物就会有一种探究的欲望。然后我提问:那么这些植物有身体有哪些部分呢?这个时候学生进行猜想。当然学生的猜想有很多的。学生的猜想中当然有看书之后说的,但是我不会阻止学生的。然后问学生你猜想植物有这些部分组成,是否想观察一下植物呢?学生当时是很兴奋的。

  我当时提问:你从那几个地方进行观察呢?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首先在小组内进行思考讨论。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个环节给我遗漏了。于是我只是让学生进行举手回答,然后各个小组组织成员进行实地观察,研究。

  学生在楼下的花园草地上进行探究,各个小组分别进行。我看到有小组研究叶,有的研究植物的整个身体,但是我发现有个别的小组没有有效的进行合作。我想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培训需要加强,积极的加强小组长的领导,使整个小组的成员围绕在小组长的周围,以便继续有主导,有组织的,有目的的探究。我想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活动的有效性。我还发现小组在合作基本上都按照要求进行记录。这个很好。

  在学生汇报的环节,学生都能够有效的进行汇报。但是需要将自己的记录进行整理这样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耽误了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在补充环节的环节的过程中,我补充补充一下植物没有那六部分。这样学生知识结构就较为完善了。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蚕豆和豌豆植株的不同点。

  2.能用语言和记录表达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初步了解两种植物的相同点。

  3.积极与同伴交流,感受观察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孩子收获的蚕豆和豌豆植株蚕豆生长PPT幼儿记录单(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1.观察蚕豆,感知蚕豆的特征。

  师:蚕豆是什么样的?我们仔细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和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观察比较蚕豆和豌豆,感知它们的不同。

  (1)幼儿自主观察比较蚕豆和豌豆的不同点。

  师:蚕豆和豌豆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幼儿有序的观察并记录。

  (4)师生交流并共同小结。

  3.打开蚕豆荚和豌豆荚,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征。

  4.观看PPT,了解感受蚕豆和豌豆的生长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搭建出下面的积木少,上面的积木多的建筑物。

  2、感知立体图形的空间存在形式,有一定的空间想像力。

  3、 在探究中享受建构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孩子已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拼搭过各种不同的造型;各种颜色正方体小积木若干;“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表和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拼搭造型

  1、老师引导语:小朋友们好,今天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非常好玩的玩具:彩色方块积木。

  你们能用这些积木摆出不同的造型吗?想一想,你准备摆什么造型?(3-4名幼儿自由讲述)

  2、师:听好要求:每张桌子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取5块积木摆一个造型,你摆的造型一定要能稳稳地立在桌上吆!提个小要求:取放积木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不要搬椅子,轻轻地走到桌边吧。(幼儿自由摆造型)摆好后,回到座位,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摆的是什么造型?

  3、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摆的是什么造型?

  现在小朋友摆的造型都稳稳地立在桌上,我们看一看这个造型下面的积木多,上面的积木怎样?(越来越少)那这个造型呢?(下面的积木和上面的积木一样多)摆出来的造型也很稳。4、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下面的积木少,上面的积木多,那摆出来的造型会不会也很稳呢?(幼儿猜测)

  二、第一次探索操作(下面的积木少,上面的积木多,怎样让它立得稳)

  1、师:请你们用原来的5块积木摆出两层的造型,听清楚:五块积木,摆两层,下面的积木少,上面的积木多,还要让你的造型稳稳的立着。去试一试吧!(幼儿自由摆造型)

  2、师:你们尝试成功了吗?谁能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摆的?下面是几块积木?上面是几块积木?(将下面的两块分开,下面是两块积木,上面是三块积木)

  小结:将下面的积木分开来摆放,上面的`积木不会掉下来。

  三、第二次探索操作(下面两块积木,上面四块积木,怎样让它立得稳)

  1、师:现在加大难度,下面两块积木,上面能不能放四块积木呢?(幼儿自由探索操作)

  2、师:先请没能尝试成功的小朋友告诉大家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刚才小朋友遇到的困难是旁边的积木总是掉下来?它是往哪边掉的?它为什么会掉下来呢?有什么办法不让它掉下来呢?谁能来帮帮他的?

  幼儿:将下面的积木分的距离大一些。

  师: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能让上面的积木不掉下来呢?(能不能请其他的积木帮帮忙呢?)

  四、第三次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探索操作

  2、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旁边的积木不掉下来的?

  五、欣赏有特色的建筑物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建筑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哪些特别的地方?

  六、我们也来学做小小建筑师,建出别致的有特色的建筑物。一定要注意:下面用的积木少,想办法让上面的积木不掉下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小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小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但在外面活动的小动物却越来越少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过冬去了。怎么过冬呀?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通过《动物过冬》这节科学活动课,不但让孩子们了解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还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并能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满足孩子们探究小动物的的欲望。本次活动运用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等,克服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观察、探究,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快乐的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知道动物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2、理解词汇:迁徙、冬眠等。

  3、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4、通过游戏模仿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片、图书等活动材料。

  2、让孩子们观看有关动物过冬的视频。

  3、活动室里设置供孩子们躲藏或蜷缩的空间,并布置“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

  4、安排一名孩子扮演情境中的角色。

  5、小动物头饰若干。

  6、小动物图片。

  7、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7-28页。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的形式,引起兴趣。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季)冬季的'天气怎么样?(很冷)看一看,你们是怎样度过这寒冷的冬天?(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戴上手套、穿上棉衣、棉鞋、生上炉子、安上暖气、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小动物不会穿衣服,那你们知道不知道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吗?(讨论)

  二、 冬天来了

  1、教师根据图片,有表情的讲述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的表演要有一种即将面临天寒地冻境遇的紧迫感。

  2、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引导观看有关的视频和图片。激发说出故事里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鼓励大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和同伴分享交流的快乐,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3、提出问题讨论:

  (1)、大雁和小燕子用什么方式来过冬?飞到南方去过冬,那里的天气很暖和,又有很多喜欢吃的食物。(随时丰富词汇:迁徙)

  (2)、哪些小动物在冬天需要换上厚厚的毛或羽毛来过冬呢?小羊、小狗、小猫、狐狸、狼;鸡、鸭、鹅等

  (3)、哪些小动物是靠冬眠来过冬的?如:青蛙、蛇钻进地洞里,狗熊躲进树洞里等。(随时丰富词汇:冬眠)

  (4)、还有哪些动物和小松鼠一样储存粮食来过冬呢?如:蜜蜂、蚂蚁等。

  鼓励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的想象、思考,扩展发散性的思维,在交流中总结出小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进一步激发探究的兴趣,而且生动形象地感知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4、引导总结小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小动物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5、我们到森林里去,问问小动物们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好吗?小动物们肯定会很高兴的告诉我们,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三、访问小动物

  1、利用布置的“小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

  2、每个孩子戴上一个头饰,扮演一种小动物角色,躲藏或蜷缩在活动室的背景图下。

  3、教师或一名孩子扮演访问者“咚咚”敲门:“里面住着谁呀?”孩子们回答:“我是蛇,我住在洞里。”“我是大雁,我要飞到南方去。”等等。

  4、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评价,看看谁能学着所扮角色的口吻说的既具体又清晰。

  5、重复游戏,以巩固小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6、把小动物的头饰贴在“小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上,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小结

  这节科学活动课让孩子们在观察、探究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学具、视频、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知道小动物几种主要的过冬方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做到了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快乐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活动延伸:

  把孩子们搜集的小动物图片放在科学区,供孩子们相互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摇动装入不同物品的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2.自制各种瓶子乐器,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色纸、胶水、豆子、米、沙、石子等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导入课题。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瓶子,一边摇动一边说:“这是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听,我的瓶子发生什么声音了?”

  2.为什么我瓶子会“唱歌?”

  3.猜一猜瓶子里面有什么?

  4.教师出示另一个瓶子,问:“怎样才能使这个瓶子也唱歌?”

  二、幼儿自制瓶子乐器

  教师说:“待会儿,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选一种你喜欢的东西,装一勺子放入你的瓶子里,然后拧好盖子,就做好了一个瓶子乐器。”

  三、幼儿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1.你的乐器是用什么做的?他会发出什么声音?

  2.小朋友做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不同的东西放入瓶子里会有不同的'声音效果。

  四、用自制的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问:“我们可以用这些瓶子乐器做什么?”(表演/演奏)

  “我们的瓶子乐器除了会唱歌、还会跳舞。”幼儿演奏乐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五、幼儿装扮自制的乐器

  “我们的瓶子棒棒?”(棒)“那我们好好为它打扮打扮。请小朋友利用这些色纸打你的瓶子乐器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色纸,幼儿根据自己意愿装饰乐器,发挥想象。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了解制作月饼的方法。

  了解月饼的起源时间。

  知道过什么节日要吃月饼。

活动准备

  几种各式月饼。

  制作月饼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各式月饼

  1、哇!有这么各式各样的小饼这叫什么啊?

  2、还是小朋友们最棒,知道这是月饼,那你们吃过月饼没吗?

  3、小朋友们都吃过啊!谁能说说月饼好吃不啊?月饼是什么馅料的啊?

  4、你们吃过这么多样式的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吗?

  5、月饼的起源:在北宋时期,在皇宫和民间都管月饼叫月团或小饼,在古代的演变中到了南宋时期,才有月饼这个叫法。

  6、我们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饼吃了,那什么时候必须吃月饼那?

  7、对!是过节的.时候要吃月饼,那是过什么节啊?

  8、中秋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和赏月。

二、制作月饼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关于月饼的这么多知识了,那知不知道制作月饼要几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们就应该知道对不啊?我们来看视频了解。

  3、看完视频小朋友们这回知道月饼的制作方法了吧!

  4、那我们在说一遍制作方法,从制皮、制馅、包馅、成型、饰面、烘烤六个部分。

三、小结

  1、小朋友本课的知识都学会了吗?

  2、那要考考小朋友们了。

  3、小朋友们回答得不错,奖励你们吃月饼好不?

  4、品尝月饼。

  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操作活动,体验操作学习的乐趣。

  2、能按照要求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总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原来的总数,部分数大总数小)。

  3、探索3的组成,理解分解与组成的含义,认识分合符号"∧"∨"。

活动重点:

  探索3的组成,理解分解与组成的含义

活动难点:

  能按照要求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记录的经验,会写数字。

  2、每人4颗豆子,3颗花生,2个杯子,分合号"∧"∨":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分豆豆,初步感知3的分解和组成。

  (1)教师请幼儿拿3颗分别放到2个盘子里,要求把自己所有不同的方法都记录在纸上。

  (2)请1-2位幼儿边看自己的记录,边表达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引导幼几认识分合号(开口表示分开的意思,并上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并在一起的尖头填而总数,分开的两头填写部分数),并提问:你们一共分了几次?3颗豆子分成了几和几?

  (3)请其他幼儿提出不同的'看法。

  (4)请全体幼儿对照黑板检查自己的记录,看看结果是否一样,提问: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哪种、记录最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

  :大家的记录方法都可以,但用数字和分合号的记录最清楚。

  2、分花生,初步感知和发现3的分解与组成的规律。

  (1)请幼儿猜测3颗花生放到2个盘子里,会有哪几种分法?

  (2)幼儿操作验证白己的猜测,并记录操作结果。

  (3)请幼儿边看记录边表达,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幼儿的表述结果,直接到幼儿提不出不同的分法。

  (4)提问:如果把3颗糖分给两位小朋友吃,会有哪儿种分法?

  (5)幼儿表述自己的猜测,教师记录。

  3、观察比较黑板上的记录结果,说说自己的发现。

  (1)师幼共同逐一找出相同的记录,引导幼儿发现3次记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引导幼儿记录结果(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进行记录),发现分解与组成的规律:3分成两份,一共有2种分法,一部分越来越多,另一部分就越来越少,而且总是多1或少1。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总数与部分数,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3表示3颗豆子、3颗花生、3颗糖,3是总数;3颗豆子、3颗花生、3颗糖可以分成2颗和1颗,2和1是部分数。部分数1、2和总数3比,你发现了什么?部分数1、2合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总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原来的总数,

  4、到活动区尝试分3样其他东西,同时探索2、4的分解与组成。

活动延伸:

  结合课堂内容带孩子们到种植角进行种豆豆活动,每个小朋友拿3颗黄豆种子,分别种在两个坑里,看看谁种得又快又准确。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萌发爱 护小动物的情感

  2.学习靠腰部扭动贴地爬行,锻炼躯干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对腰部扭动贴地爬行动作感兴趣,能克服畏难情绪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模仿虫子腰部扭动贴地爬,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

  难点:能克服困难、协调地完成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的录像,模仿不同动物的爬行动作;了解青虫的演变过程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布袋、录音机、磁带。场地准备:有斜坡的青草地、花园,并放置好小青虫的“粪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经验回顾:哪些动物会爬?怎么爬?昆虫爬的动作有哪些?

  2.热身运动:幼儿分散模仿各种动物爬行。

  ①自由模仿:手脚着地屈膝爬,手脚着地爬,匍匐等等;

  ②集体模仿:两人坐抱一起,模仿“西瓜虫”滚动前进;幼儿全体屈膝,将手搭在前幼儿的臀部上,变成长长的“毛毛虫”蠕动前进;变成“蜈蚣”,同时抬手抬脚爬行前进等等。

  二、基本部分

  1.讨论:小青虫长得怎么样?是怎么爬的?

  2.幼儿自由尝试,模仿青虫的爬行;

  3.讨论动作要领: “撅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 (个别幼儿示范,教师示范讲解:靠腰部的扭动,尽量不用手去推,将臀部往上拱,使身体成∩,膝盖跪住,将上身往前伸长,如此反复。)

  4.幼儿第二次练习(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不用手脚帮忙,靠腰部扭动爬行,动作协调)。

  三、游戏部分

  1.“找肥料”

  请“青虫”用刚学会的爬行动作,将这些肥料分别运到指定地点,比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又快又多。

  2.“我们长大了”

  请每个幼儿取一只布袋,将身体套入布袋中(表示青虫长大了)练习爬行(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调节幼儿的活动量,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小青虫的梦”

  ①教师以蝴蝶姐姐的身份讲述游戏规则:根据人数将幼儿分成2组,先是鱼贯地爬过山坡,在山坡对面的草丛中拣起一根教师事先准备的青草粘在身上,然后钻入布袋,爬过草地,在音乐声中钻出布袋,代表蜕变成蝴蝶,翩翩起舞。

  ②幼儿跟着蝴蝶姐姐开始旅程:爬山坡――吃青草――吐丝结茧(将身体钻入布袋中)――蜕变成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随音乐中,学蝴蝶飞舞;

  2.整理活动场地,出场。

【延伸活动】

  在晨间活动中,让幼儿用布袋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时,幼儿对花园里的'昆虫特感兴趣,会长时间地观察,有的甚至趴在虫子后面跟着它爬,我就以青虫成长的过程为游戏情节,力图做到:一、渗透环境教育:让孩子了解周围环境,了解其相互间的作用,体会到它的美妙,激发喜爱之情。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虫的梦”的游戏情节,让幼儿以“青虫”参与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活动。二、增加难度,提高爬行速度。幼儿躯干的扭动来爬行,难度颇大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其三,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来模仿小青虫爬行,激发幼儿探索身体运动的乐趣。

  二、效果分析

  本活动场地在有斜坡的草地和花园,避免了体育活动中繁琐的场地布置,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些与我们的关系是这么的密切与和谐,使环境教育从情感角度入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孩子的心田。学习新动作、游戏、课中小肆还是放松活动,教师均以游戏的口吻进行,如在动作学习时,教师以“噘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的儿歌来形象化幼儿的动作要领,使幼儿在琅琅上口的儿歌中,兴致盎然地进行学习。幼儿在形象的游戏情节中,反复练习爬行,乐此不疲,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4

大班科学教案06-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