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2 09:44:16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7篇(热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7篇(热门)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三个数字排列出不同的车牌号码,学习排列与组合的方法,探索数字排列与组合的规律性,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2、了解车牌上汉字、英文字母、数字、颜色等蕴涵的秘密,体验活动乐趣。

  3、积极参与操作,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并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违章停车和肇事车辆"的录像、各种汽车的ppt、图片。

  2、各种黄色、蓝色、黑色、白色的车牌若干。

  3、数字卡片若干及车牌的展示版。

活动过程:

  一、录像引题。

  1、教师播放"违章停车和肇事车辆"录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录像中的人和事。

  2、分享交流:这是一段什么录像?警察叔叔是怎么知道这些汽车是谁的呢?(根据车牌号码)

  3、出示车牌,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车牌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数字、汉字、英文字母)每个车牌号码最少都有几个数字?(……)

  4、教师小结:

  一辆汽车就只有一个车牌号码,车牌是车子的身份见证,所以警察叔叔可以根据车牌号码来找到车主,给予处罚和拘留。

  二、排列车牌号码。

  1、师生合作排列数字,发现排列规律。

  (1)教师出示三个数字1、2、3,请个别幼儿说说它们的组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展示数字组合(123、132、213、231、312、321);

  (3)教师归整数字组合车牌号码(把数字”1”开头的两组车牌号码,把数字”2”开头的两组车牌号码,把数字”3”开头的两组车牌号码,整理在一起);

  (4)教师小结:三个数字轮流排第一,后面两个数字交换一下位置;排列成6个的车牌号码,大家一起来试试。

  2、交待操作要求:

  师:江西汽车制造厂有一批新车出厂了,请小朋友帮忙用规定的数字排列,给新车编上车牌号码。(每一组用三个数字来排列)我们请电脑来抽号。(教师现场展示让电脑抽号)第1组用”2””5””8”三个数字;第2组用”3””6””4”三个数字;第3组用”5””9””1”三个数字;第4组用”6””7””0”三个数字。

  请幼儿试试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号码。

  3、幼儿分组活动;

  (1)介绍分组操作方法:每一组,都有一些数字卡片和这个操作板,要从上往下排,把卡片擦在袋子里,每一组的小朋友要互相商量,怎么来排列这些数字?要注意检查不要有重复的号码呀!看看哪个小组的又快又对?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看每一组组合的号码有没有重复?

  4、展示交流,集体验证。

  (1)教师请先完成小组的组长把操作板拿到黑板来,贴在大kt板上。

  (2)教师小结:0—9,10个数字任意的三个不同数字就能组成6组不一样的号码,那四个,五个不同的数字就能够组成更多的车牌号了。

  三、了解车牌上汉字、英文字母的秘密。

  1、引导幼儿发现车牌的秘密。(教师揭开事先遮盖的车牌的汉字和英文字母等)

  (1)幼儿观看车牌并交流:这些车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汉字不同)(幼儿先发现车牌上第一个字有的是"赣",有的'是"京",有的是"云",还有的是"川","使""领"等,也就是说汉字不一样。)

  (2)讨论交流:车牌上的汉字不一样,那代表什么意思?

  (3)教师小结:"赣"是代表江西省,"京"是代表北京市,"云"是云南省,"川"是代表四川省……,车牌上的第一个汉字,都是代表不同省份的汽车。"使"是代表大使馆的车。"领"是代表领事馆的车。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能力不仅在于认知上的发展,而且对于合作交流时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活动中,我设计2次让孩子进行合作,商量。第一次尝试用数字排列组合时,大部份孩子能互相合作,共同负责把任务完成。在老师总结寻找规律时,我请幼儿充分互讨论后,给出答案,体现了生生互动的原则。可能在第一个目标与第二个目标的链接上有点牵强。第二次的操作由于觉得时间长了,另外对于我们班现有基础的小朋友来说,还有点难于是进行调整,师生共同总结寻找4个数字的多种排列组合。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觉得这次活动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完成目标2上,让小朋友通过操作实践来探索3、4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为了使内容变得丰富一些,我就在开始部分把科常和语言也整合进去了,开始说说汽车特别的部份,可能占用时间过于长了,整节活动的时间有点拖沓。继而活动的重点有点分散。

  另外我对幼儿的生活经验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以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车牌,因此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从这次活动的情况看,其实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几乎是极少的。因此,这个活动前,其实可以丰富小朋友的这些经验,把开始部分的内容变成一个活动来开展,接着让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车牌,有了前期的准备以后,小朋友对车牌数字变化的兴趣就会很高,能掌握车牌号码的数字排列变化。

  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里也开展了评课活动,通过活动,我知道了自己在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如有时忘记对小朋友的回答加以总结,对车的品牌和车牌号由于没有明确概括,使小朋友对这两个概念有些混淆。总的来说,通过这一活动,小朋友对车牌的组合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学习了3、4个数的多种排列组合方法,使自己原有的经验得到了提升。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皮影戏,了解皮影戏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尝试自己制作皮影人,学会活动部位相互重叠的制作技能,并能正确统计所需要的材料。

  3、能自由操作皮影人,进行简单的皮影表演,体验制作、表演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活动准备:

  1、皮影戏录像一段(自己根据情况准备),一块长白布,一盏探照灯。

  2、提前卡皮影戏表演以及皮影动画片,了解皮影戏的特点。

  3、透明胶片或玻璃纸、彩笔、绳子、小棒、按扣、剪刀、打孔机、统计表等操作材料若干。

  4、幼儿用书第1册第36-37页。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认真观看皮影戏,了解皮影戏的特点,探索皮影的制作方法。

  (1)请幼儿观看皮影戏,激发制作愿望。

  (2)教师介绍皮影戏的由来和特点(资料附后)。

  (3)教师带领幼儿看幼儿用书分析皮影的制作方法:

  1、在透明胶片或玻璃纸上画好自己喜欢的人物,注意连接处一定要多画出一块,以便连接固定;画好后剪好每个一个部位。

  2、根据所画角色的块数,计算出自己需要的按扣、小绳和小棍的数量。

  3、在连接处打孔,用按扣将各部分固定连接。固定不要太紧,要保证能活动。

  4、把小绳和小棍固定在皮影上,使皮影的关节能够活动。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制作皮影,重点提醒连接部位的`画法和按扣的连接方法。

  3、请幼儿展示交流并能自由操作自己制作的皮影。

  4、指导幼儿在白布前,通过探照灯的照射操作皮影进行皮影戏表演。

活动延伸: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操作皮影人的方法,尝试合作进行有情节的皮影表演。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对动物的生存方式感兴趣。

活动准备:动物小卡片、动物头饰等。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用筷子去碰乌龟和田螺的时候,它们会怎么样?”“为什么它们都缩到壳里?”

  2、看图交流:

  (1)、找图片:

  ——“找一张动物图片,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它们怎样保护自己的?”

  (2)、看图片与旁边的同伴交流。

  (3)、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分类:

  快跑逃生的:兔、羚羊、鹿等。

  保护色蒙蔽敌人的:变色龙、青蛙、鸵鸟、斑马。

  释放气味的:放屁虫、黄鼠狼、臭鼬。

  装死的':毛毛虫、狐狸、金龟子。

  (4)、幼儿分类摆放图片。

  (5)、对动物用保护色、快跑、装死、释放气味等方法来觅食和保护自己的方法作小结。

  3、游戏——动物王国探秘:

  (1)、扮演各种动物,戴好头饰,到动物王国探秘,每个关口都有凶猛的动物把关,我们小动物要想办法闯关并保护好自己。

  (2)、出示动物王国探秘路线图,带领幼儿闯关。遇到凶猛的动物,做相应的保护自己的动作。

科学教案 篇4

  8、茎的繁殖

  1、知道用茎繁殖植物的方法包括扦插和嫁接。

  2、掌握用扦插、靠接来繁殖植物的方法。

  3、能熟练运用工具完成扦插、靠接中各个步骤。

  4、能进行简单的扦插切面对比实验,知道对比实验中唯一能改变的条件切面的形状不同。

  5、能对不同切面的茎的生长状况进行预测,并能与实际结果相比较。

  6、能对实验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并知道在观察的过程中尽可能不干扰植物的生长。

  7、能区分身边哪些植物是用茎来繁殖。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扦插、靠接操作分解图。

  2、分组材料:小刀、草灰、月季成株、净砂、枝剪、培养槽、塑料膜、毛桃树、良种桃树。

  3、课前准备:收集利用茎繁殖植物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题

  1、前面我们知道了有些植物的幼苗是用茎繁殖出来的`,那么,月季能用茎繁殖吗?

  2、这节课,我们就动手试试吗!

二、组织学生动手实验

  1、分别截取两段月季当年生的茎,将一段茎的下端剪成平面,一段茎的下端剪成斜面,并将它们编号。

  2、取土质一样的两个花盆,并将截取的茎分别插下去,有兴趣的可以猜猜哪根茎会生长得更好?

  3、指导学生观察茎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4、设立奖品,根据三天后月季的生长情况,为猜中者发奖。

三、师讲述并板书:

  像上面实验中这样直接把植物的茎插入土壤中进行繁殖的方法,叫做扦插

四、让学生说还有哪些植物是用扦插的方法进行茎繁殖的?

  第二课时

一、复旧引新

  1、点名说什么是扦插?

  2、今天,我们来了解另一种植物的繁殖方法——嫁接

二、学生汇报在家观察月季生长的情况,并为猜中的学生发奖品。

三、师讲述:如果把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物上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法叫做嫁接

四、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1、将盆栽的毛桃树,靠近良种桃树。

  2、选精细相近的茎,用锋利的小刀削去茎直径的三分之一,削出一个椭圆形切口。

  3、把两根茎上的切口对接,使切口的树皮部分紧密接触,用塑料薄膜事绑扎。

  4、切口俞合后,剪去切口上端毛桃的茎,剪断切口下端良种桃的茎。

  5、观察嫁接后茎的生长情况,做好记录。

五、师提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是用茎繁殖的。

六、活动:夺红旗回答上述问题

七、小结:板书

  8、茎繁殖

  月季 扦插——直接把茎插入土壤

  毛桃树嫁接——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物上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儿时玩得很多游戏,都是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儿时的一根绳子或一堆石子都可以让我们玩得流连忘返,不亦乐乎。现在的孩子玩得大都是高档玩具,对传统的很多游戏知之甚少。为了挖掘有益的传统游戏,我设计了“好玩的绳”大班综合活动。因为绳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用到,但是对于绳子的游戏却知之甚少。其实,传统的绳子游戏非常丰富有趣,对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有关绳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对玩绳的兴趣,让幼儿体会到玩绳的快乐;

  2、通过玩绳,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玩绳,使幼儿掌握简单的玩编技巧和方法,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两根绳,一份编织工具(利用纸板按照一定图形制上经线,另一根作为纬线进行编织)课件绳编作品若干、小魔术盒一个。

  【活动过程

  1、利用魔术盒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小盒子,你们看里面有东西吗?老师要变个小魔术,看能变出什么来?(利用变魔术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2、利用提问和实际操作的方法,让幼儿探索更多的玩法。

  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绳子都能做什么用呢?

  幼:翻花绳、当鞋带、当头绳、拼图案、当马鞭、跳绳……

  师:绳的用途可真多呀,下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根漂亮的绳,你们试一试,看一看,玩一玩,看谁还能发现更多的花样。

  幼:幼儿都在积极的用一根绳玩,有的系在脖子上当项链,有的当腰带,拼出了许多的花样,象花蝴蝶、蘑菇、花瓶、小树、鞋子、星星……

  师:刚才小朋友说可以翻花绳,现在小朋友就把绳的两头系在一起,翻一翻花绳,动脑筋,看谁的花样多,可以自己翻,也可以与伙伴一起翻。

  幼:翻出了太阳、花布、大桥、死扣、星星。

  师:小朋友,玩翻花绳,玩的真高兴,玩出许多花样,现在把绳子套在脖子上做个漂亮的项链吧。

  幼: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把绳系在了脖子上。

  (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使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能积极地去探索、去表现,也使幼儿在玩中乐意与伙伴一起合作,体会到了玩绳的快乐,使重点得以突破,而且把绳系在脖子上这一环节,又为进入下一环节做好了准备,使孩子们自然把绳放好。)

  师:小朋友刚才玩花绳,玩得非常好。下面看看绳还可以作什么?播放课件,让幼儿欣赏。

  幼:孩子们感到非常好奇,啊,真漂亮u

  师:老师把这些用绳子制作的东西带来了,请小朋友们到前面来看一下。

  幼:孩子们非常高兴地看、摸着这些作品,议论着,辨别着,这个是龙,那个是小猪……我在电视里看过(通过近距离观察、触摸,使幼儿的好奇心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下一环节做好了铺垫)。

  4、让幼儿探索绳的编织方法

  师: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一看,老师也给你们准备好了编织的绳,你们自己试一试,怎么编,编什么?

  幼:有的幼儿在尝试中把纬线和经线混在了一起,有的幼儿很快就找到了规律,让纬线在经线中穿上穿下,一会就编成了漂亮的花纹、小动物等等……

  师:刘逸彤小朋友让纬线在经线上下跳舞,真好玩,还没编出图形的,也可以向旁边的小朋友学习一下……

  幼:孩子们大多数都找到了规律,掌握了简单的编织技巧和方法,但也有个别孩子找不到规律,无法编织出规定图形(在幼儿的示范和老师的讲解下,很快全班幼儿都学会了简单的编织技巧和方法,整个过程,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充满着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5、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编织的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我们以后多加练习,就会编织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请小朋友们把编织好的作品拿给后面的评委老师欣赏(此环节肯定幼儿的操作,并给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幼儿保持对玩绳的兴趣,并进一步鼓励幼儿,使玩绳游戏得到延续和提高)。

  【活动延伸

  1、利用自由活动,继续探索玩绳的方法和技巧。

  2、回家与家长一起探索玩绳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反思

  此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玩出了许多的花样,确实体会到了玩绳的快乐,并在玩中乐于想象创造,达到了此次活动目的。但由于平时对编制接触的比较少,在编制环节花样还是比较少,还有待于继续开发。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瓶、罐等装上不同东西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2.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给每位幼儿提供经过装饰的红瓶子、绿瓶子(一个内有黄豆、米,一个没有;两个瓶子都有盖并盖好);黄豆、沙、米、纸等若干,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发现两个瓶子的不同之处。

  1.引导幼儿观察两个瓶子,提问:它们一样吗?

  2.引导幼儿在玩中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发现:一个瓶宝宝会发出声音,一个瓶宝宝不会发出声音。

  3.集中家里:为什么一个瓶子会发出声音,而另一个却不会发出声音呢?

  引导幼儿打开瓶盖观察,了解装有东西的瓶子会发出声音,而没有装东西的瓶子不会发出声音。

  二、做一做:尝试让瓶宝宝发出声音。

  1.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不会发出声音的瓶子也能“唱歌”(发出声音)?

  2.出示黄豆、米、沙和小勺子,与幼儿一起协商如何让空瓶子“唱歌”:拧开瓶盖→用勺子舀豆、米、沙→轻轻放进瓶内→拧紧瓶盖。

  3.幼儿探索、操作:幼儿自由选择蚕豆、米等,用勺子“喂”瓶宝宝吃豆、米、沙,然后拧上瓶盖。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勺子把材料放进瓶子里后摇一摇,试一试是否能发出声音。

  5.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子发出声音了吗?

  三、猜一猜: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宝宝中,然后摇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幼儿再次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引导幼儿尝试把另一种东西放在瓶中,摇一摇、听一听,比较前后两次操作时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体在瓶中发出声音的不同:第一次在瓶子里放了什么?这一次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分别请放入不同材料的幼儿上来并让其他幼儿听听、猜猜。

  协助幼儿把两个瓶子中东西分别倒出来,集体验证。

  四、唱一唱:体验成功的乐趣。

  1.引导幼儿根据《大雨和小雨》的音乐尝试改变摇动瓶子的力度。

  2.幼儿跟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并摇动瓶子为音乐伴奏。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喜欢尝试穿不同大小的鞋,满足模仿成人的愿望,愿意说说各种鞋子的名称,并跟着老师模仿穿不同鞋所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

  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鞋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类鞋,引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看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打开装有爸爸大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是什么?然后请幼儿把爸爸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开装有宝宝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什么?请幼儿把宝宝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开装有妈妈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是什么?请幼儿把妈妈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2、 请幼儿说说鞋架上有那些鞋子?(旅游鞋、皮鞋、凉鞋等)

  3、 最高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爸爸的'头像)你怎么知道是爸爸穿的鞋呢?除了爸爸穿大鞋子还有谁也穿鞋子的呀?

  小结:原来爸爸、叔叔、爷爷、外公~~的脚最大,所以要穿大鞋子。

  4、 最低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宝宝的头像)你怎么知道这是宝宝穿的鞋呢?

  小结:宝宝的脚最小,所以要穿宝宝自己的鞋。

  5、 中间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妈妈的头像)你怎么知道妈妈喜欢穿高跟鞋呀?还有谁也喜欢穿高跟鞋呢?穿上高跟鞋漂亮吗?

  小结:原来高跟鞋很漂亮,妈妈、阿姨、老师~~~都爱漂亮,她们要穿高跟鞋。

二、尝试穿鞋,体验穿不同些的感觉

  1、你们平时在家里穿过大人的鞋子伐?今天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穿大人的鞋伐?想先穿谁的鞋呢?

  2、我们先穿最高一层的鞋子,是谁的鞋呀?穿上爸爸的大鞋子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提出穿鞋的要求)学爸爸走路。穿上爸爸的鞋,走路就像坐上大轮船,突突突突。(上班、下班、走楼梯等)

  3、刚才你们穿大鞋子走路,怎么样了?

  小结:穿上大鞋子走路很慢,而且呀容易摔跤。

  4、现在我们再来试试穿上妈妈漂亮的高跟鞋,走起路来又会怎么样呢?穿上高跟鞋试一试(提出穿鞋的要求)学学妈妈走路的样子。(上班、下班、走楼梯等)穿上妈妈的鞋就像踩高跷,哒哒哒哒。

  5、刚才你们穿高跟鞋走路时,是怎么样的呀?

  小结:穿上漂亮的高跟鞋,走路的时侯有点不稳,因为鞋跟太高了,不适合我们宝宝穿对吗?

  6、 现在请宝宝穿上自己的鞋,试一试走路有什么不一样?(提出穿自己鞋子时的要求)老师用儿歌提醒幼儿穿鞋的方法:小鞋子,像小船,小脚丫,是船长,小脚伸进船舱里,用力拉起鞋后跟。

  7、 请宝宝穿上自己的鞋,我们一起来走走,跳跳、跑跑。(放歌曲:兔子跳)

  8、 宝宝穿上自己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呀?

  小结:宝宝穿上自己的鞋,不大不小真合适,运动起来最安全对吗。我们一起到外面去运动喽!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22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科学教案(精选)09-24

(经典)科学教案09-17

(精选)科学教案08-31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选】07-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