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4 10:17:53 教案 我要投稿

(优)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二年级上册中一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溢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诗的想象是丰富,美好,贴切,是对同学进行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二类字只会认读即可.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敬重老师的感情.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海洋.

  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紫丁香插图,谁能向大家介绍紫丁香?(同学汇报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同学观察.

  ①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说吗?(图上画了一株紫丁香,一位老师正在台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②想象:假如你看到这个情景,你会为老师做些什么?

  (给老师沏茶,给老师唱歌……)

  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什么呢?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①看清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生字,生词,

  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调,使同学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

  培养同学观察收集资料的能力

  巧妙凭借插图,训练同学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合作的基础是自主.有自读

  多读几遍.

  ③把不理解的为词句或问题标出来.

  2,同学汇报自读情况

  ①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教师关注学困生的朗读情况.)

  ②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认读生字,新词,把自身不理解的内容或问题提出来讨论.(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指导,启发)

  ③抽检识字和朗读情况,教师重点指导较难读准的儿化音(脚尖儿,绿叶儿),翘舌音(师,枝,株,窗),后鼻音(星星).

  3,齐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些什么?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

  2,小组交流,说说自身读懂了什么.合作完成口头空填空: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绿色的枝叶夜夜____;是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你____;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你____;让花香飘进你____的梦里.

  3,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心愿,他们多想把这些心愿说给老师听啊.请你把课文再读一读,读出感情.

  4,在小组里读一读,互相评议,看看谁读得好.规范如下:

  合格:正确地读(不添字,不漏字)

  良好:大声,正确地读

  优秀:大声,正确,有感情地读.

  5,全班交流.小组挑战赛.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读给大家听.互评互议,以读带评,读评结合,读出自身的感受.

  师根据同学的朗读情况,适当点拨,重点作以下朗读指导,不一定按以下顺序教学:

  第一节:请同学做"踮起脚尖"动作,和轻轻的语气读,体会不打扰老师工作,给老师送一份惊喜的情感.

  第二节:想一想诗出亲切的语气,美好的祝愿.]

  第三节:抓住"沙沙","盛开","感谢"等词语,读出轻柔,亲切的语气.

  第四节:

  a.引导同学读懂"挂牵"指的就是关心,关爱.利用教师亲身体会,回忆自身的老师当年对同学的`挂牵.

  例:当举行运动会时,老师和我们一起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当寒冬来临时,老师早早来到学校为我们升起的一盆炭火;当我考试得了满分后,老师教育我不要骄傲……

  b.让同学说说你也能从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体会到老师对你的关爱吗?

  引导同学仿照例句,用"当……时,老师……".进行说话训练.

  师小结:老师的爱虽不起眼,但它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点一滴地,悄悄地,慢慢地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C.感情朗读.

  第五节,看图想象说话: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可老师还在工作,想想应该对老师说些什么呢?用怎样的语气去劝老师休息呢?

  6,让同学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配上动作朗读全诗.

  7,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请同学推荐读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扮演.

  8,师总结:这一群小朋友在浓绿的小院中栽下的这一株紫丁香,给老师送去了绿叶紫花的美丽,也送去了小朋友对老师的感谢与关怀.这一株紫丁香指的是——(生答:同学,小朋友),表达了同学们,小朋友对老师的——(关心,热爱,尊重)

  四,积累背诵,加深感悟.

  1,自读自背.

  2,借助多媒体演示尝试背诵.

  3,尝试背诵.

  五,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让同学从以下几项作业中,有选择地完成自身感兴趣的1—2项作业.

  自悟自我发现的自主意识,才干在合作中不失去自我.

  这一环节设计,既巩固了识字,又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也为同学的口语交际创设了情境.培养了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同学读出自身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让同学读出自身的独特感受.

  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把学习中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融合在一起,使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体验胜利的喜悦,始终坚持愉快的心情.

  以学定教,按同学选择的内容来布置学习的先后顺序.

  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让同学通过亲身体验——踮起脚尖,理解文字内涵.

  老师的角色转变:成为同学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利用亲身体会教给同学读书的方法.老师回忆既为同学的说话提供示范,打开思路,又是把情感传到同学的心里,引导共鸣.

  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句式去体会"挂牵"的实际含义,注重语言的感染,培养同学的人文精神.

  让同学在充沛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将内心对老师的敬爱与赞美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中.

  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各层次同学能自主选择,使同学的个性得到发展.作业设计成阶梯形,直观的显示步步登高,层层递进,喻示生不时的向上拓展

  师爱生

  讲小故事

  做贺卡

  唱赞美老师的歌

  抄赞美老师的诗句

  读赞美老师的诗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习词语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一直都很聪明,今天朱老师特意带来了几个谜语给大家猜!愿意吗?请听老师把谜面说完再举手回答,好吗?

  谜语1: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课件:兔子图片)认识生字兔子。

  谜语2: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课件:松鼠图片)认识词语松鼠。

  谜语3: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课件:猴子图片)认识词语猴子。

  师:看到大家表现这么棒,公鸡、孔雀、鸭子也赶过来凑热闹了,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学习词语:公鸡、孔雀、鸭子。

  动物们今天要进行一场比赛,想请大家做评委,可它们比什么呢?猜猜看。(课件:比尾巴)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相机出示生字卡片:短、把、扁、最)

  2、学习生字

  ⑴指名读卡片上生字

  ⑵请读得好的孩子当小老师带读

  ⑶齐读生字

  3、识记字形,学习部首:“矢”字部、“曰”字头

  4、说“短”、“扁”的反义词

  5、认读生字(课件:不带拼音的生字)

  三、学习课文

  1、师:动物们到底比尾巴的`什么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前三问句)

  2、指名读、教师范读、评价、齐读

  3、指名说答案,(课件:猴、兔、松鼠图片)

  4、分男女生以问答形式对读。

  师:这组动物比得可真起劲!看另一组在比什么呢?

  5、(课件出示三问句,齐读)

  6、指名说答案,指导把话说完整(课件相机出示)

  7、分大组以问答形式对读。

  四、课中休息

  五、指导背诵课文

  1、开书自由读课文。

  2、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配乐背诵课文。

  六、拓展

  1、看图编儿歌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和用处。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文章从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的精美两方面具体介绍了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文章结构严谨,全文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展开。为了说明桥的坚固,作者先从桥的建筑结构方面写了桥长和桥宽,再具体描写了桥的建筑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为了反映桥的建筑工艺水平之高,作者用生动的排比句详细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栩栩如生的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学情分析: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前面的学习有所设计,但不深入,这里需要重点教学。阅读前可抓住“要让别人了解赵州桥,你觉得文中哪些内容必须要介绍的?”这个思考题让学生先来谈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进行梳理并板书。另外让学生学习了本课以后知道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的国家,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发明创造,所以本课也是很好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课例。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若干个,积累词语“创举、冲毁、节省、坚固、美观、雕刻、缠绕、智慧、遗产”等。

  2、能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或“既……又……”写句。

  3、继续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体会文章所含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重大建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交流:黄浦江上共横跨几座大桥?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2、理解“石拱桥”的含义。

  3、出示课题。

  4、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记录自学的生字新词)。

  5、说说读了课文后,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完成练习:( )的'赵州桥。

  (设计说明,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初识赵州桥。)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节:

  ①这节向我们介绍哪些内容?

  地理位置、建造年代、设计者、别名、建筑结构、建筑工艺、历史地位等。

  ②学着第一节简单介绍赵州桥。

  2、学习有重点地介绍赵州桥。

  ①讨论:重点介绍什么内容?(提示:雄伟坚固、美观)

  ②学习第二节:

  A、默读圈划表现赵州雄伟坚固的句子。

  B、交流品析句子,朗读感悟其“雄伟”。(完成造句:既……又……)

  C、理解“创举”的词义和文中意义。

  提示:赵州桥与普通石板桥比较。

  ③学习第三节

  A、默读圈划表现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B、交流品析句子,朗读感悟其“美观”。

  提示:理解“相互缠绕、互相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之意;

  造句:不但……而且……

  C、背诵第三节

  (提示:抓住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练习背诵。)

  ④设计一段解说词

  要求:围绕主题如古老的赵州桥、迷人的赵州桥、雄伟的赵州桥等归纳相关内容。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让学生再一次熟悉课文内容,把文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三、拓展延伸

  选择黄浦江上喜欢的一座桥,搜集有关资料作介绍。

  (设计说明:拓展延伸,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还让学生得到了一次语言训练的机会。)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把握这位音乐大师求学的艰苦历程。

  (2)学习作者坚毅的精神。

  (3)理解作者爱国的情操。

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小结: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仍然感到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当初,就是这首《黄河大合唱》,不只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和日本鬼子做殊死的斗争。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谁创作的吗?

  小结:对,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激动人心的作品?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有关他执著音乐艺术追求而留学巴黎的学习历程。(介绍作者,出示课题)

  1、作者介绍:冼星海(1905年——1945年)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原籍广东番禺,自幼酷爱音乐。1930年赴法国学习,先后师从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主攻作曲和指挥,在此期间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等作品。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真实反映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抗日斗争的生活。创作有《游击军》、《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数百首。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奢望 西崽 琐屑

  迷惘 穷拙

  (2)、请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衣寇楚楚 ( ) 走头无路 ( )

  (3)、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琐屑:

  迷惘:

  忌刻:

  流离失所: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留学巴黎是以什么为顺序来写的?

  2、读了作者留学巴黎的学习历程,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事?

  交流总结:

  (一)、为艺术而留学巴黎。

  (二)、在巴黎的艰辛生活。

  (三)、创作《风》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

  (四)、从作曲班毕业,学成归国。

三、研读,讨论:

  1、冼星海只身到法国留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2、冼星海取得了那些成就?

  3、冼星海为何拒绝留在巴黎?

  交流总结:

  四、体验与反思:

  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从冼星海的`留学经历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五、拓展延伸:

  名言:

  1、讲述自己积累的刻苦求学的故事。

  2、请写一句关于立志的名言。

  六、教师出示名言和寄语:

  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5、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6、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认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2.学习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明白“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是课文重点段的浓缩,与下文形成对应关系。通过抓重点句“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把握重点段的学习。

  4.通过对重点段的学习,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每一过程的特点。

  5.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训练,边读边思,边读边想象。

  6.学会在领悟课文内容,了解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掌握关键词句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熟读成颂。

  7.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能力。

  二、教学流程:

  (一)练习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大家积累了许多成语,愿意来做个小练习吗?

  2.出示练习:

  守株待( ) 金( )独立 九( )一毛

  胆小如( ) 万( )奔腾 画( )点睛

  (1)读一读,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

  (2)想一想,再说几个这样的成语。

  3.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成语,我们一起来看——金( )脱壳

  4.一起来读这个成语——金蝉脱壳。

  5.正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成语中读qiao,在课文其他句子中读ke。我们一起来读。

  6.相信同学们一定已经在《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中读过“金蝉脱壳”的故事。我们也了解到了这个词的比喻义: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今天我们一起和作者一起去观赏大自然中的“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耳倾听,课文“金蝉脱壳”主要讲了什么?

  2.同学们,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金蝉脱壳的情景。作者用了两个词概括了这个过程的特点,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3.板书“神奇有趣”、“奇特动人”。“金蝉脱壳”的过程究竟

  4.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思考课文哪些章节完整地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5.课文紧抓住重点段,分三部分给我们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三)合作探究,展开研读。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三至五小节按照“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的顺序向我们展示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

  板书: 脱壳前(3)

  脱壳中(4)

  脱壳后(5)

  2.蝉脱壳前是什么样子呢?

  (1)同学们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蝉脱壳前样子的语句。

  (2)课件出示:“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3)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4)蝉虫停下来不动,就是要脱壳了。

  3.大家都很想知道蝉是怎样脱壳的吧?让我们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这个过程的神奇所在吧!

  (1)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

  ①用直线画出第一句话,这句话和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关系?

  ②蝉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脱壳的?用圆圈圈出各个部位。

  (2)金蝉脱壳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幻灯出示:背—→头—→脚—→尾

  4.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然后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5.出示蝉尾出壳的内容。

  (1)默读思考:这段围绕哪句话来写?请在书上用“____”标出来。

  (2)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过程的有趣?同学们注意到“使劲地抖动着、升着”、“腾空向后仰”、“敏捷地向前扑来”、“抓住蝉壳用力一抽”、“蝉尾就出来了”这些描写动作的词了吗?不妨自己模仿蝉儿试一试。

  (3)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处栩栩如生。这一情景描写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一起来读蝉尾出壳的句子。

  6.同学们,第4自然段有顺序地描写了蝉背、头、脚、尾出壳的过程。我们一起来读第四小节。

  7.金蝉脱壳后,身体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五小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部 位

  变 化

  8.完成了吗?我们来看正确答案。

  9.齐读第5自然段。

  (四)演示过程,直观感受:

  1.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想不想看一看?

  2.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蝉脱壳时的变化。(幻灯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3.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

  (四)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呢?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

  4.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们生活在农村,可以观察到许多动物,比如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吃草,猫捉老鼠等等,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

  三、教学备注:

  《金蝉脱壳》一文,紧紧扣住一个“脱”字,按照“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的顺序,运用细致生动的语言描摹了金蝉脱壳这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景象。读文本知过程,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通过抓住具体的描写,品味生动的语言,感受蝉脱壳过程的神奇才是重中之重。教师可以抓住课后习题四作为线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主动揣摩,获得体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08-02

[精选]语文教案09-23

语文教案【经典】10-03

语文教案(精选)09-28

语文教案【精选】10-22

语文教案(精选)08-30

(经典)语文教案08-26

(精选)语文教案08-3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