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0 09:28:0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大班科学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大班科学教案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每次带孩子们出去散步,总是有一些孩子跑出队伍,弯腰拣树叶,有的甚至从小树上摘树叶。为了维护队伍纪律,同时也为了幼儿的安全,我们老师常常在散步是规定他们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可是,还是管不住他们的手脚。是啊!大自然原本就有足以让孩子陶醉的魅力,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悠游其中,快乐探索大自然的奇妙。而这些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叶子恰恰有着许许多多有趣的形态、现象和作用。快快抓住灵感,设计一个奇妙的叶子活动,与孩子一起共享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各种叶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不同叶子的主要特征。

  3、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初步树立绿化意识。

  活动重点: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不同叶子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学习观察叶子的奇妙之处,并说一说奇妙在哪里。

二、活动准备

  1、每桌一份叶子(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组织幼儿收集叶子

  2、自制“叶子标本”。创设“叶子王国”展示区。

  3、音乐磁带(会跳舞的叶子);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叶子标本”,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很特别的书。出示“叶子标本”,老师翻阅给幼儿欣赏。

  这本书里有些什么?

  我们一起来欣赏、观看这些植物的叶子吧!

  (分析:以一本“叶子标本”的展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设置问题请幼儿回答,引起幼儿探究叶子的欲望)

  (二)观察认识各种不同的叶子

  1、组织幼儿观察、讨论

  师:请你们拿出叶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再和同伴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幼儿自由拿着叶子观察、讨论。老师来回参与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从叶子的颜色、大小、形状、正反面、薄厚等进行观察。

  2、组织幼儿讲述

  师:老师看了这些叶子,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幼:这片叶子长长的,像一把剑。

  幼:这片叶子边上有刺,像锯子。

  幼:这片叶子绿绿的、椭圆形状,像一把扇子。

  (分析:老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通过看、摸、闻、讨论,使幼儿能兴趣盎然地了解各种叶子的主要特征)

  3、组织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叶子的特征

  师:在这些叶子中,我最喜欢这片叶子(拿起棕榈树的叶子)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片叶子吗?

  师向幼儿示范介绍:我最喜欢这片叶子,它长得大大的,像一把漂亮的扇子。

  师:你最喜欢哪一片叶子?为什么?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儿与同伴自由讲述,教师观察,并作适当的指导)

  幼儿个别介绍:我最喜欢这片叶子,它长得细细长的,像一根针。

  (分析:老师既以引导者的身份,又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讲述,使幼儿积极思维,从而有一个正确的讲述方向,能有目的`地讲述。)

  小结:小朋友都讲得很好,这些叶子有大的、小的、长的、细的、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衣服、有的像根针……植物的叶子太奇妙了。

  4、组织幼儿进一步认识叶子的奇妙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更奇妙的叶子呢!(请个别幼儿说说看,如果讲不出,老师就放含羞草、合欢、仙人掌等录象)让他们边看边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如:合欢:合欢叶子到晚上会睡觉;含羞草:含羞草的叶子一被碰到就会合起来。(师生共同表演一下)

  (分析:这个环节中通过观察、说一说、游戏形式,让幼儿轻松地了解叶子的奇妙。)

  (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你们认识了这么多奇妙的叶子,有什么感想呀?

  幼:我觉得大自然真美!

  幼:我觉得世界真美妙!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变成一片片奇妙的叶子,跳个快乐的舞蹈,一起去亲亲美丽的大自然,师生跳“会跳舞的叶子”的舞蹈出教室。)

  (分析:通过一个舞蹈,使幼儿情绪高涨,他们仿佛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中,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识点:初步认识蜗轮、蜗杆,并了解其作用。

  2、技能点:看图搭建“道闸”,通过搭建了解蜗轮、蜗杆在“道闸”中起到的作用。

  3、情感、态度: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分组进行游戏,这样会让幼儿体验到团队合作,同时互相交流游戏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将有蜗轮、蜗杆的零件先给幼儿认识。

  2、“道闸”游戏相关操作材料,齿轮游戏手册。

活动指导:

  1、在游戏目标上,主要探究点在:让幼儿认识蜗轮、蜗杆,并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在道闸中所起的作用。

  2、在游戏组织时 ,分组进行游戏。

  3、重点:在蜗轮、蜗杆知识点上教师简单介绍给孩子即可。难点:第一在于搭建,希望幼儿独立看图搭建;第二在于经验的迁移。材料提供上,参与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坐车的时候,有没有见过道闸(教师描绘出道闸的样子),让幼儿说出自己对道闸的看法,道闸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那我们也来做一个道闸好不好?引导幼儿对道闸的想象。

二、教具展示

  1、教师展示道闸教具。

  2、展示过程中要介绍蜗轮、蜗杆,在道闸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三、操作过程

  1、幼儿分组进行操作。(4个人一组)

  2、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提示与指导。要特别强调蜗轮、蜗杆的.作用。

四、拓展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知道了蜗轮、蜗杆的作用,那想一想:蜗轮、蜗杆还能用来做什么?

五、总结

  通过“道闸”游戏让幼儿认识了蜗轮、蜗杆,并通过搭建知道了蜗轮、蜗杆在道闸中的作用。在游戏拓展中,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这样使幼儿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游戏方式,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游戏现象会有很深刻的理解。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课程来源:

  幼儿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哪怕是在地上拣到一小条纸也能在手中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废纸每天都会出现垃圾箱中,有垫桌子用的报纸、画报,有手工纸的边角料,有被幼儿撕下来的图书,有美工区活动后用的画纸等,每天这些废纸都被到掉。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其把这些废纸仍到,还不如再次利用,让幼儿与这些废纸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从而教育幼儿节约纸张,从小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怎样让纸发出声音”的.课程就生成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

  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纸。这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2、幼儿尝试操作和纸做游戏

  每四名幼儿一组,各组进行比赛,在同一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别的组不一样。

  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实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手中的纸发出声音。每组请一名老师帮助记录幼儿实验的结果。

  幼儿自己取纸实验开始,要求记录老师必须是幼儿做出来的才能记录。

  3、分享实验结果

  听音乐收记录纸,在记录纸上写上小组名字。提醒幼儿用过的废纸怎么办?

  展示每组的记录纸,请每组幼儿上来一两个演示实验过程,大家进行验证。

  4、老师小结幼儿验证的方法。

  5、结束: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发声,小朋友们可以去发现。带幼儿在班上或到户外寻找可以发声的东西。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的综合性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次活动融合了科学教育与音乐教学,它们之间的结合有效互补。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为幼儿探索提供了一个愉悦的氛围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感受音乐——节奏训练——乐器制作,这三个环节促进了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并把活动引向课堂之外的区域活动,让孩子能够真正地得到个别化学习的发展,将区域活动和教育活动进行互补,从而达到幼儿自主学习的目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夏天来到了,各种各样的小虫子经常出现在角角落落、树林、草丛里,这些地方也是孩子愿意去的地方,所以他们经常把发现的小虫子带回来,于是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小虫子的活动。

活动一:

  寻找虫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虫子的家,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2、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

  3、引导幼儿了解虫子的居住地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归类。

活动准备:

  1、记录纸、笔、

  2、透明的小瓶子、塑料带、篓空塑料筐、纸袋等。

  3、蔬菜叶、面包、飞虫、瓜皮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种植园、小花园寻找小虫子。对虫子的生活环境进行记录。

二、引导幼儿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你在哪里发现的虫子?)

  1、幼儿之间相互介绍自己发现和记录的虫子的家。

  2、集体讨论虫子的家在哪里?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蝴蝶生活在花丛中……)

  4、开阔幼儿思维,“除了今天发现的小虫子,你在哪里还见过虫子?”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个别幼儿讲给大家听。

三、给虫子安新家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物品养虫子。

  2、选择食物放入虫子的新家里。

  3、鼓励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对自己饲养的小虫子进行细心观察,教师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发现新的问题。一段时间后,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效果评析:

  此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我把认识虫子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虫子的时候,有个孩子捉了一只蝈蝈,但是关于放在什么里面?怎么不让蝈蝈跑出来?小朋友怎么又看的清楚?的问题,孩子们争论起来,这时有个孩子提出用两个镂空塑料筐对着扣起来,这个方法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有个孩子还找来胶带把接口粘住。当发现孩子们能主动的解决一些问题时,我由衷的高兴,即便是我本来预设的效果没达到,但我欣慰这份意外的惊喜。

活动二:虫子的特殊本领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对虫子特殊本领的关注。

  2、引导幼儿了解虫子的保护色、预测天气、再生的`本领。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虫子特殊本领的资料,在饲养区中饲养断体的蚯蚓,观察蚯蚓的再生。

  2、进行表演游戏的材料若干。

  3、关于动物保护色的挂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故事《蚯蚓再生》,了解虫子再生的本领。

  1、故事结尾蚯蚓妈妈的话可先不讲,留下悬念,幼儿讨论、了解蚯蚓再生的特殊本领。

  2、看蚯蚓再生的录象资料,进一步了解蚯蚓再生的过程和原因。

  3、讨论其他虫子的再生:如壁虎等。

二、幼儿讨论并向同伴介绍虫子的其他特殊本领如预报天气等。

三、教师出示挂图,让幼儿寻找隐藏的虫子,发现虫子保护色的秘密。如:蝴蝶、蚱蜢等。

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表演游戏《侦察兵》,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工具和场景。如:树枝、树叶、皱纹纸、牛皮纸、颜料、绘画用具等。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扮演侦察兵,进行自我伪装。

  效果评析:幼儿的好奇心很强,总喜欢问个为什么,正是这份好奇才使孩子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知识经验也会有一定的增长。作为教师应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好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2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2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3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