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18 09:04:4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汇编(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汇编(4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

  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

  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蚂蚁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金鱼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探究中寻找答案,知道乌龟会跳舞的原因。

  2、能通过动手探索发现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环境--一个适合探索影子的活动室。

  2、教具:大手电筒、彩色的大乌龟、磁带《森林狂想曲》。

  3、学具:每人一个小手电筒、一张白纸、一个彩色的纸乌龟、一张记录表;水母、章鱼、海马等图片若干;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探索兴趣。

  播放音乐,教师在手电筒、胶水和白纸的帮助下示范乌龟跳舞。

  教师:"小乌龟跳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

二、探究质疑--自主探究质疑,体验发现乐趣。

  (一)第一次尝试。

  1、教师引导、鼓励幼儿在白纸、胶水、手电筒的帮助下进行大胆尝试。

  2、帮助幼儿发现小乌龟"跳舞"的秘密。

  讨论:"小朋友,你们的小乌龟'跳舞'了吗?""小乌龟为什么会'跳舞'的呢?为什么有的不会跳舞

  3、展示"跳舞"与"不跳舞"的.乌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寻找发现其中的秘密。

  4、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手电筒的光照在小乌龟上就出现了乌龟的影子,当小乌龟的头、尾巴和腿都没有涂胶水,并且都向上翘时手电筒动了,小乌龟的影子也跟着动了,看起来就好象乌龟在'跳舞'了。"

  (二)第二次尝试。

  1、再次探索前的设疑:"小乌龟会跳哪些动作呢?"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演示记录。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手电筒朝哪个方向动?,乌龟的影子会在哪里动。"

  2、幼儿动手尝试、探索发现光源位置和影子位置的关系,并记录结果。

  3、幼儿做好记录后,与其他幼儿交流。

  4、展示幼儿的记录,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当手电筒的光朝那方向,小乌龟的影子就朝那个方向。

  5、随音乐表演,从玩法上进行调整,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反思: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科学教案 篇3

  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对颜色特别感兴趣,经常问老师是否要上美术绘画课。因此我选用这个主题《多彩的颜色》,让幼儿感知颜色的变化,并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从而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看图谱,完整的念儿歌。

  3、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水

  2、一次性透明杯数个

  3、红、黄、蓝色、桔子、茄子、叶子、车子的图片

  4、图谱活动过程:一、 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画画的时候,用什么东西给画涂上颜色的?

  幼:用蜡笔。颜料

  师:小朋友真聪明,其实颜料是一样很神奇的东西。为什么说颜料很神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 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一> 幼儿分句学习儿歌

1、 红色、黄色的混合

  师:小张老师这有两杯有颜色的水,看看都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的`,黄色的。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红色黄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的?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来猜)

  师:我们来看看他说的对不对。(教师动手操作)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

  幼:橙色。

  师:真棒!原来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的。那我们用橙色可以画什么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小张老师觉得用橙色画桔子最漂亮。

  师:现在小张老师要把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教师边讲边出示红色、黄色、橙色、桔子的图片)2、红色、蓝色混合

  师:这杯水又是什么颜色呢?

  幼:红色、蓝色。

  师:猜猜红色蓝色手拉手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说的对。(教师动手操作)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

  幼:紫色。

  师:原来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那我们可以用紫色来画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紫色可以画那么多东西吖,小张老师觉得用紫色画茄子最漂亮。

  师:老师也把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教师边讲边出示红色、蓝色、紫色、茄子的图片)3、黄色、蓝色混合

  师:这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黄色、蓝色。

  师:猜猜黄色蓝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活动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3、激发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记录表、彩色笔;两人一份 (玻璃珠、钥匙、塑料瓶、小石头、小木块、泡沫板)、一个塑料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直接引题“今天我们要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引题.

  2、教师介绍篮子里的准备一些材料,思考:这些材料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浮上来、沉下去)

  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你们看看篮子里有什么?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它们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呢?

  二、试验:沉与浮

  1、教师示范.教师取一块积木请来猜猜:这块积木放在水里会怎么样?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你们猜木块放在水里会怎样?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这张记录表上。木块浮上来的,那就在在“?”这一列中,我们就在“?”这一列中,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上面加一个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们就做一个“↓”(一个条竖线,下面加一个小帽子)。

  2、实验,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记录纸上。

  按意愿动手实践,教师注意观察记录,针对性地指导;注意观察的表现.

  钥匙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呢?是不是这样的,那其它的东西是不是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呢?老师准备好水了,我们端上这些东西到那边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试好后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小手”这一列中。

  3、根据记录表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结果。

  提问:“有没有试验结果和猜测结果不一样的?”

  总结:(出示表格和实物并演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浮上来的东西有`````沉下去的东西有``````

  三、提升实验操作: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1)尝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沉下去的东西不太高兴了,它们也很想浮到水面上,你们能帮他们想出好办法吗?你们去试试看。

  (2)、自由操作,鼓励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老师不断总结。如:小石头原来是沉下去的`,谁帮他浮上来的?

  小结: 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

  四、经验迁移

  发大水时,我们人会沉到水里,请想办法使自己不沉到水里而得救?

  谁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水里,我们人也沉到水里。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

  五、结束

  下一节咱们探索怎样把浮的东西可以沉下去?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选]09-22

科学教案(精选)09-24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科学教案【精选】07-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