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2-01 09:01:3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教案(8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分享阅读作为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图书,能引起幼儿较大的阅读、编故事的兴趣,当分享阅读的幼儿将自己所编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如绘画、粘贴等制作成自己的图书的时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设计思路:

  瑞吉欧提出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皮亚杰有“知识的产生有赖于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这观点自制图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强调幼儿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图书。在孩子已经有了创编故事的基础上,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把它变成图书。《纲要》中也指出应:“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开展了这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一)能理解和初步运用自制图书的基本要素,能与其他人进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三)能进行自我评价,并能较客观地评价他人作品。

四、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学具:自制图书自评表、图书内容表、水彩笔、绘画纸

  2、教具:自制图书评价表

  (二)前期经验:根据读本已创编故事

五、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切入主题

  1、教师用一本书直接切入:“今天我们要制作图书。”

  2、教师:“一本好的图书应当具备那些要素?

  3、观察自评表,讨论图书要素的条件

  (二)教师出示自制图书自评表,请幼儿说出想要制作一本好的图书,这些图书的要素应该达到什么条件?

  (三)分组商量,将故事融入图书,填写图书内容表。

  1、组织幼儿按编故事的小组分组,讨论上一次根据《贪吃的小猫》所编的故事该怎样编成小书,将故事内容融入图书,成为图书的一部分,填写图书内容表,商量图书每一页的内容是什么?

  2、小组共同协商分工合作。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方式,进行分工,将封面、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具体分工,防止出现抢着绘制封面、第一页的情况,并将商量结果显示在图书内容表上,分工后接下来的页数按照绘制的速度来分配。

  (四)分工合作,绘制小书,并进行自评。

  每一组按照自己的分工开始绘制图书,教师将自评表发下,让幼儿在绘制的过程中进行对照,并在结束后进行自评。

  (五)共同分享,阅读自制图书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合作绘制的图书,分享孩子的阅读乐趣。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组的故事。教师出示自制图书互评表,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六、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和幼儿将图书装订好,并将文字进行补充。

  2、在图书后面附一张红花表格,放在阅读角,幼儿阅读后,喜欢就画上一朵红花。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

  “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接着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 ,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最后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环节两人合作表演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如果都参与表演的话,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彻,也就更能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舒畅的感受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文本解读:

  这是一个纯粹的童话,一本关于家的图画书,一个温馨的香气四溢的故事.

  下雨天的早晨,一片阴霾,两个穿着黄雨衣的孩子,让阴天变得可爱.于是奇迹发生了,挂在树上的云朵被孩子摘回了家.妈妈把云朵揉进面团里,做成了云朵面包.吃了云朵面包的"我们",竟然飞了起来.

  天仍然下着雨,生活还是依旧,但因为有了云朵面包,因为有了童话的神奇,生活变得不再那么不堪忍受.雨停了,云朵被阳光染成了粉色,孩子们吃着好吃的云朵面包.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温馨的力量,试着品味最日常的生活.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主动地阅读书籍,并能及时提问与思考.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大家理解童话,期待现实生活中的神奇.

  4.通过共同理解"奇妙,小心翼翼,香气腾腾,忽忽悠悠,密密麻麻,胆战心惊"等词语,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进入情景,和小猫一家共同体验奇妙的旅程.从童话故事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体会家的温暖,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

  喜欢云朵面包,喜欢小猫一家,从而喜欢阅读《云朵面包》,以致喜欢阅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人物,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吃面包 喜欢吃什么面包 有没有吃过云朵做的面包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本好看的图画书,名字叫《云朵面包》(出示图书)

  (1)你们看到了什么

  封面上这座屋子里住着小猫一家.天空阴沉沉的,屋外的小树枝上挂着 窗户的玻璃上有 透过窗户,看到谁睁开了一只眼睛 旁边睡着的是谁

  (2)介绍作者:韩国的白嬉娜阿姨创作.这是她用手工布艺,剪纸拼贴等技法创作的美丽的想象故事哦.

  (3)介绍摄影:金乡寿,他把雨天的照片排得异常生动,让大家想起在雨中玩耍的感觉.

  (4)开始阅读:咱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阴天.

二,分享故事情节,激发读书兴趣

  1.翻开扉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阴沉沉的天空飘着雨,一朵白云飘落下来.大家谁能来形容一下,你们看到的雨是什么样的雨

  (大雨,毛毛雨……)

  2.翻开第一页,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师:清晨,我从梦中醒来.睁眼一看,窗外正下着雨.让我们猜猜看,这个 "我"是谁

  (小猫)

  3.翻开第二页,引导学生观察图

  师:我从梦中醒来了,这个我真的是小猫."我"醒来的时候,弟弟和爸爸都还在睡觉呢!(引导学生看猫弟弟的鼻涕,猫爸爸的嘴巴).而我身边的杯子已经掀开了一角.大家猜猜看,是谁已经起床了

  (妈妈)

  4.翻开第3页,引导学生观察图.

  师:大家猜对了,原来妈妈早已经起床了.这时候,妈妈正在厨房里为我们全家作早餐呢.大家看看墙上的钟,才几点钟

  (7点半还不到)

  师:对了,7点半还不到呢.妈妈穿着围裙在厨房里为全家坐早餐的情形大家有没有见过 是不是觉得书里的妈妈和我们自己的妈妈很像

  师:我叫醒了弟弟.我们穿上了黄色的雨衣,准备一起走到屋外.

  5.翻开第4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和弟弟,抬起头,仰望天空,看了好久好久.我们想,下雨天,也许会有一些奇妙的事情发生吧 小朋友们,下雨的时候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是不是

  也像小猫一样期盼着有些奇妙的事情发生

  (生:我会想……)

  师:我和弟弟正在仰望天空的时候,突然发现……"咦,这是什么呀 "原来树枝上挂着一朵小小的……

  生:白云(云朵)

  师:于是,我把弟弟架在肩膀上,我们要把白云拿下来.

  6.翻开第5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回到家,我和弟弟小心翼翼地把云朵捧在手上,递给妈妈.(同时做出小心翼翼捧出白云的动作.)小朋友们想想看,为什么我们要小心翼翼

  (生:因为云朵好轻好轻.)

  7.翻开第6页,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云朵面包的制作过程.

  师:妈妈接过我们手中的云朵,放进大碗,倒入牛奶和水,放入酵母,盐和糖.先轻轻地揉成大面团,再揉得小小的,圆圆的,放进烤箱.这时候,妈妈对我和弟弟说:"再等45分钟就好了,这是今天的早餐噢!"大家想想,要是你是小猫,在这漫长的45分钟里,你会做些什么

  (生:玩,做作业,画画,看动画片,等得很着急,怎么还没有做好 )

  8.翻开第7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爸爸起晚了,来不及等面包烤好,就急匆匆地拿起公文包和雨伞,慌慌 张张地向公司跑去了.(引导大家看爸爸急匆匆的样子和狼狈的表情) 妈妈好担心爸爸:"不吃饭会饿的……"

  9.翻开第8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45分钟终于过去了,厨房里飘来阵阵清香.妈妈轻轻打开烤箱.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大家看看,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

  (生:面包飘了出来.)

  师:对了,云朵面包忽忽悠悠地从烤箱里飘了出来.我站到凳子上都够不到呢!大家看看,弟弟和妈妈这时候都在做什么呢 他们的表情说明了什么

  (生:妈妈和弟弟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10.翻开第9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吃了云朵面包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大家说说看,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 (吃了云朵面包,我们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

  (生:吃了云朵面包,大家都飞了起来.)

  师:大家看看,妈妈,弟弟和我是怎样的动作和表情

  (生:妈妈手里端着咖啡,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弟弟的脸上惊奇无比,"我"的嘴里满满地塞着一口面包,像只鸟一样的飞了起来.)

  11.翻开第10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吃完了云朵面包,我们想起了这时候正赶去上班的爸爸."爸爸一定很饿了."弟弟说,我提议道:"我们给他送面包去吧."于是我们把面包装进袋子,打开窗户,和弟弟一起忽忽悠悠,忽忽悠悠地飞了出去.

  12.翻开第11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和弟弟穿着黄雨衣,拿着伞,飞在空中,到处找爸爸.大家想一想,我和弟弟这时候会说些什么啊

  (生:下面哪一个才是爸爸 爸爸在哪 )

  师:弟弟问,爸爸已经到公司了吗 我说,不会的拉.看,车都塞在路上了.

  13.翻开第12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们呢在密密麻麻塞满了车的马路上找到了爸爸.他坐的公交车里挤满了人,就像装满豆芽的盒子.大家看一看,找一找,能看到爸爸在哪里吗

  (指出来)

  14.翻开第13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和弟弟飞到了爸爸乘坐的那辆被堵的公交车面前."爸爸,爸爸!""喵!"这时候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生:"谁啊 谁在叫我 ")

  师:"我"和弟弟把云朵面包递给了爸爸,看到我们从窗户里递进来的面包,乘客们都惊讶得张着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了.爸爸拿着面包,看了又看……哇,吃了云朵面包的爸爸竟然也飘飘悠悠地飞了出来.

  15.翻开第14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爸爸像打鸟一样呼呼地飞着,飞得好高好高哦!大家看爸爸飞出去的背影,像不像一只大鸟

  16.翻开第15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爸爸总算及时飞进了办公室,坐在办公桌旁,打开电脑,爸爸擦着汗,真是万幸啊,还差一分钟就九点了.这时候,爸爸的马秘书给爸爸送来了一杯咖啡:"先生,早上好!"我和弟弟飞在爸爸窗户外面,看到这一切,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大家想想看,我的弟弟这时候会想些什么

  (生:爸爸终于到了,真是万幸……)

  17.翻开第16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们又一次飞到了高楼的上面,天上的雨停了,我们胆战心惊地避开电线.停在电线上的鸟儿,看到了我们……大家想想,你要是鸟,你会说什么

  (生:猫怎么会飞啊 ……)

  18.翻开第17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们轻轻地落在屋顶上.雨刚停,天上的白云就一片一片地飘起来.弟弟说:"好饿哦."我说:"这是因为在空中飞累了,我们再吃一个云朵面包好不好 "说着,我和弟弟又吃了一个面包.谢谢小云朵,云朵面包真好吃.

三,彩泥游戏,分享亲情

  师:大家喜欢这个云朵面包的故事吗 想不想吃云朵面包 让我们在课外动手做一个好吃的白云汉堡包,好吗 我们可以把自己亲自做的汉堡包送给自己的妈妈好吗 让我们一起感谢妈妈对我们的爱和照顾.

  (材料准备:准备两块同样大小的金黄色彩泥,一块绿色彩泥,一块蛋黄色彩泥,少许白色彩泥.)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透过欣赏故事《仓颉造字》,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

  2、在字、图、形的配对游戏中,对汉字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3、愿意大胆地与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相关经验。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视频投影仪。

  2、汉字及与其对应的图片、象形文字卡片。

  3、幼儿进行过有关汉字的调查。

活动过程:

  1、交流关于汉字的调查结果,丰富幼儿的经验。

  (1)幼儿自由交流调查结果。

  (2)幼儿群众交流调查结果。

  2、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

  (1)观看视频投影仪,倾听故事。

  (2)共同讨论: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仓颉为什么要造字字是怎样造出来的

  3、游戏:《字的配对》。

  (1)小组讨论、辨认象形字,并将汉字、图片、象形字配对。

  (2)群众交流。

资料链接:仓颉造字

  仓颉是一位在黄帝手下专门管理动物数目和粮食多少的古人。古时候,人们用刻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仓颉做事认真,但是动物、食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品种变化不断,时间一长,仓颉自己也没办法明白大小、形状不同的绳结和刻木的含义。仓颉想找个好办法,但怎样也想不出来,于是出门走走。

  仓颉走到一个岔路口时,看见三个打猎的老人正在为往哪条路走而争辩。一个老人说往东走有羚羊;一个老人说往北走有鹿群;一个老人说往西有两只老虎。仓颉觉得很奇怪,就问老人:“您怎样明白前面有老虎呢”老人指着地上的老虎脚印说:“那里有老虎的脚印啊!”原先三位老人发现了不同的动物脚印。这时仓颉突然想到:一个脚印代表一种动物,那也能够用一种符号来表示一种东西啊!

  仓颉高兴地跑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各种事物。他按照各种东西的形状,在家创造符号,并把这些符号称作“字”。比如:太阳的符号就照着太阳的样貌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点;月亮的符号就照着月牙儿的样貌画出来。仓颉创造了许多字,记住了全部东西。黄帝见仓颉造出了字,就命令他到各个部落去教字。从此,字越来越多,运用得越来越广。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父母虽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但内心都是充满了爱,加强与父母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2.在理解父母之爱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慈母严父》

  2.vcd《让爱住我家》录像

  3.妈妈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谈话活动

  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二、基本部分

  1.通过情景表演,体会不同父母之爱

  2.讨论:妈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教师:谈谈爸爸妈妈这样对你大声说话吗?为什么?

  3.请幼儿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

  教师: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做。

  4.集体听录音,了解爸爸妈妈批评孩子后的想法。

  教师:看完这段录像,其实爸爸妈妈的是无私的,伟大的,所以在心里是爱我们的,虽然每次批评我们的声音大了点,但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的.爱。

  5.幼儿讨论:你们看了之后感觉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6.教师小结:

  爸爸妈妈是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知道了怎样去爱爸爸妈妈,可以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家里,没有不开心的事,时时充满了爱,充满了笑声,一家人和和睦睦,让爱永远住在我们的家里吧!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欣赏《让爱住我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表现出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了解父母虽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但内心都是充满了爱,加强与父母的互相理解和沟通。

  2.在理解父母之爱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慈母严父》

  2.vcd《让爱住我家》录像

  3.妈妈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谈话活动

  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二、基本部分

  1.通过情景表演,体会不同父母之爱

  2.讨论:妈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教师:谈谈爸爸妈妈这样对你大声说话吗?为什么?

  3.请幼儿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情。

  教师: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做。

  4.集体听录音,了解爸爸妈妈批评孩子后的想法。

  教师:看完这段录像,其实爸爸妈妈的是无私的,伟大的,所以在心里是爱我们的,虽然每次批评我们的声音大了点,但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的爱。

  5.幼儿讨论:你们看了之后感觉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6.教师小结:

  爸爸妈妈是那么的爱我们,我们也知道了怎样去爱爸爸妈妈,可以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家里,没有不开心的事,时时充满了爱,充满了笑声,一家人和和睦睦,让爱永远住在我们的家里吧!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欣赏《让爱住我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表现出父母的爱。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让幼儿在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排图,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小图片,教师准备大图片一套,黑板,磁铁。

  活动过程:

  1、教师:小朋友,今天周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一名小客人,(出示大图片),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

  2、教师带幼儿对图片进行观察,并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有谁?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在做什么?

  3、请小朋友和教师一起想方法丰富图片及词汇(如:漆黑的夜晚、胖乎乎的小狐狸)

  4、请幼儿找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图片进行讲述,用好听的词汇。

  5、幼儿自己动手对图片进行排列,并用好听的词汇进行讲述。

  6、教师要求:请个别幼儿为小朋友讲故事,要求:故事要有好听的名字、时间、地点、有谁、在做什么……

  7、对幼儿进行鼓励,并启发幼儿变换排列方法,讲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故事。

  8、把好听的故事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9、请幼儿用好听的词汇和适宜的`语气对故事进行讲述。

  10、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用动作表演吃惊、发抖等词语,让幼儿感受并和幼儿一起评价哪里讲的好,为什么,用了什么好听的词汇。

  11、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动作进行讲述并注意语气。

  1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性讲述,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对比懂得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进一步发展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准备

  故事《流星花》课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分析

  这是一篇写的比诗还要美的童话:静谧的月夜,眨眼的繁星,千娇百媚的睡花图,随季节变换颜色的流星花……这些无不引起每个人的遐思和神往。作者用无比优美的词句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用质朴传神的语言刻画了丑小花纯真美好的心灵。这里的想象美丽、神奇,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启迪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幼儿正处在审美能力的形成期和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和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很重要,因此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孩子理解作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懂得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帮助幼儿理解丑小花的行为,体验丑小花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时我准备主要采用分段欣赏和整篇欣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是分段欣赏,引导幼儿较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在这一部分突破重难点,让幼儿体验丑小花的自信,理解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其次是整篇欣赏,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在这一部分主要引导幼儿体验故事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在活动过程中我准备采用提问法作为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的主要手段,把讨论法作为和幼儿互动的主要方法,把艺术活动绘画自己较喜欢的故事场景作为活动的延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大屏幕上出现几幅花的图片,借助问题“你最喜欢哪幅图片?为什么?”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二、展开:

  1、分段欣赏故事:结合课件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①“有一朵小花,长的小小的瘦瘦的……她天天开。” 主要问题设计:丑小花长的什么样子?她长的丑自己难过吗?听了花儿们对她的嘲笑丑小花怎么说的?我们该向丑小花学习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幼儿体验丑小花的情感,进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②“晚上,星儿出来了……流星落到了丑小花的花瓣上。” 主要问题设计:老星星为什么叹气?丑小花怎样帮助老星星的?玫瑰花和牡丹花是怎样做的?谁看起来美?谁做事美? 在以上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这时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幼儿一步步的懂得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外表美并不代表心灵美,从而实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2、整篇欣赏故事: 主要问题设计:从整个故事来看我们该向丑小花学习什么?丑小花为什么会变成流星花?听故事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

三、结束

  自然结束,请幼儿回班后绘画自己喜欢的故事中的场景。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线索图,尝试创编故事。

  2.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丰富讲述经验。

  3.知道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故事主要情节的图片两幅(①孩子掉进水缸里;②司马光砸缸)。

活动过程:

  1.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指导语: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怎么救他呢?

  2.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指导语:司马光想的是什么办法呢?

  3.尝试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线索图,讲述故事。

  (1)自由结伴讲述。

  (2)集体交流讲述。

  4.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尝试完整地讲述故事。

  (1)猜想和创编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指导语:①猜猜看,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②他被救出来以后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2)讨论故事名称,完整讲述故事。

  附:司马光砸缸

  从前,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来。

  大家玩得正高兴时,忽然听见“扑通”一声。哎呀!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这可把大家吓呆了:如果不赶快把这个小朋友救上来的话,他就会淹死在水缸里!

  大家围着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水缸太高,小朋友们个子矮,根本就够不着,没有办法把小伙伴救上来。去叫大人吧,又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呢?有的小朋友吓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吓得跑了。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办法。当他看到路边的石头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急急忙忙抱来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过去。只听到“喀嚓”一声,水缸被砸出了一个大洞,水哗哗地从洞口流了出来。不一会儿,水就流光了。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传开以后,大家都夸司马光又聪明又勇敢。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想、看、听、讲来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好意境。

  2、鼓励幼儿大胆、主动的.表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伞》,小青蛙、小白兔、小蜜蜂胸饰若干,荷叶伞、蘑菇伞,红花伞各一把。

活动流程:

  自由想象——讨论理解——学习游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自由想象。

  演示,动画“伞”。

  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时候要用伞?我们下雨了可以有伞,小动物是想什么办法不让雨淋湿的?

  二、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1、完整看动画《伞》

  讲述看到的小动物,及它们把什么当作伞。

  2、分段演示动画。

  根据每个片段进行逐一提问。

  重点理解: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伞?知道跟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系。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三、学习朗诵诗歌,情境游戏。

  1、演示动画,一起轻轻地朗诵。

  2、能用好听的声音和快乐的情绪朗诵。

  3、游戏。

  情境:(配上音乐)下雨了,小动物们边找自己的伞,边讲述。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7-12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7-2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11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7-27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10-02

大班语言教案[经典]09-02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9-02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9-0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