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5 08:02:2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1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水蒸发”以及“水蒸气液化”等一些科学现象。

过程与方法

  发现自然界的小规律,尝试用实验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分析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水变成水蒸气,再从水蒸气变为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

  掌握蒸发和液化。

教学准备:

  1.课件

  2.电热水壶

  3.镜子若干

  4.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讨论话题,引出活动内容

  1.师:小朋友,你们看,裴老师手里抓着的是什么呀?(冰),你们再观察一下,冰有怎样的变化了呢?(水滴)

  2.师:哦,冰变成了小水滴了呀,你们在哪儿见过小水滴了呢?(幼儿讲述)

  师:那你们知道小水滴有什么用呢?(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小水滴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我们离不开水。裴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小水滴还会变哦。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杯子、镜子,你们用镜子的这一面盖在杯子上面,玩一玩,看一看镜子上面有什么呢?

  (提前在杯子里倒上热水,把镜子盖在杯子上面)

  【设计意图】将幼儿难以理解的科学实验转化成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游戏,观察现象

  1.小朋友玩游戏。教师走到小朋友中间指导,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上面有什么变化。

  2.师:小朋友,你看到你的镜子上面有什么呢?

  3.教师小结:小水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那个白色的烟呀,就是水蒸气。水蒸气越积越多,遇到冷的镜子就变成小水滴。

  三、视频欣赏,探索知识

  1.师:小水滴很高兴认识大家,它有句悄悄话想和小朋友们说。

  (播放录音,小水滴“小朋友,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旅行吗?)

  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播放《小水滴旅行记》的视频,以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小水滴变化的过程。)

  【设计意图】根据视频内容,让幼儿进一步探索水变化的秘密。

  2.师:小水滴都带着小朋友们去过什么地方了?

  3.带着小朋友们分析,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小水滴→水蒸气→云→雨)。

  4.教师小结:画箭头,小水滴蒸发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落下来,又变成了小水滴,就这么循环着,就是这么旅行的。

  四、念儿歌,巩固知识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关于小水滴的儿歌吗?让大家一起站起来念一念,可以加上可爱的小动作哦。

  小水滴旅行记(自编)

  小水滴,滴滴响,我们快乐去旅行。

  遇见太阳,点点头,飘到蓝蓝的云朵里,

  遇见风儿,弯弯腰,飞向清澈的小溪里。

  小水滴,真神奇,

  会蒸发,会结冰,还会变成小雨滴,

  我们保护小水滴,做个环保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把整节课的内容融化在儿歌里,让科学知识也插上美妙的声音。

  2.小朋友,我们排好队,一起到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找一找小水滴吧。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的:

  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能变成冰,也能变成水蒸气。

  2、仔细观察实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主动提问。

  3、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预先让幼儿在家做结冰实验,将冰带到幼儿园。

  2、幼儿收集关于雨、霜、雪、露、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有关常识。

  3、酒精灯、盛水容器、火柴、玻璃、冷水、热水、记录卡

  4、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出示冰)

  1、这是什么?

  2、这都是小朋友在家做的,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教师:原来冰是水宝宝变出来的。

  小结:水遇冷会变成冰。

  [对于大班孩子来说,直接用孩子自己与家长的劳动成果导入,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操作部分

  (一)冰想变成原来的水宝宝,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

  1、介绍操作卡一:看谁得到的方法多。

  2、操作引导幼儿用热水、冷水、太阳、手、火等方法,验证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孩子获取的经验将更有价值。]

  3、幼儿讲述,教师记录(教师操作“火加热”的方法)

  [“火加热”这一操作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危险,老师帮助验证是非常有必要的。]

  4、通过这些方法冰为什么会变成水呢?

  小结:冰遇热会变成水。

  (二)水宝宝真调皮,一会儿变成冰,一会儿又变成了水,水宝宝继续加热,它还会变成什么呢?

  1、幼儿假设结果

  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孩子要敢于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去操作,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演示实验:点燃酒精灯,将盛冷水的容器放在三脚架上燃烧,要求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3、提问:发现水有了什么变化?水汽是从哪里来的?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烧开水、煮饭等)

  [“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小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

  (二)幼儿比较操作:冷水、热水

  [材料的提供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为了让孩子“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现象?(下雨、对着冷玻璃哈气)

  小结: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

  三、欣赏故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理解“水”的奇妙变化

  [增加科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一)利用箭头理解“水->水蒸气->云->雨”

  (二)看课件“科学说明”

  四、扩展

  (一)水还可以变成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说说水的作用

  教师:水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五、结束部分

  教师:既然我们知道了水的本领很大,它能够不断变化。又有那么多的作用,也知道要节约用水。在下一个活动中,我们还要去玩一玩水,还要设计一些传单去发给社区中的人们,让大家都来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活动延伸:

  科学室活动:谁是水的好朋友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水两态之间的变化。

  2、知道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个酒精灯,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一块透明玻璃。

  2、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3、水滴宝宝图片、下雨的图片,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水滴宝宝图片。今天呢,水滴宝宝想去旅行,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旅行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想)

  2、出示下雨的图片。哇,下雨了!我们的水滴宝宝躲到哪里去了呢?

  3、引导幼儿讨论雨是怎么形成的。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实验演示,幼儿观察操作过程。

  1、教师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并说说发现了什么变化。(水变成了水蒸汽)

  教师提问: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想象?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2、继续试验,在烧杯上遮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里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想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汽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3、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了解雨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教师小结: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就像一个炉子,衣服、江河、大海、湖泊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汽,这么多的水蒸汽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三、幼儿再次观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了解雨的形成循环过程。

  小结:水遇到热量后就会变成水蒸汽,大量的水蒸汽聚集到一起,当他们遇到冷空气后就变成了小水珠。小水珠越来越重时,空气托不住小水珠了,小水珠就变成雨落下来了。

  四、了解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播放雨与人类关系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雨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

  1、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

  2、雨可以灌溉农作物,利于植树造林。

  3、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4、下雨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

  5、下雨了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

  6、雨能冲走地面垃圾,稀释有毒物质,净化环境。

  7、雨可以净化空气,雨过天晴心情爽朗。

活动反思:

  刚开始时,我准备通过绘本《小水滴去旅行》为载体,以自主阅读的形式来让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这节课,她也把这活动定位在了语言、科学领域,听完后,我总觉得小朋友应该对故事内容理解的不透彻,而且对于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过这个故事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我左思右想还是定位到科学领域,通过小实验,让幼儿直观感知水的三态变化。我先演示实验,让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个直观了解,再通过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通过看老师做实验的方式,让他们更直观、更清楚理解。在做实验时,幼儿很兴奋,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们的求知欲全释放出来了,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都盯着我。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直观、清楚的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对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有了初步了解,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小水滴的旅行10-17

大班科学教案小水滴的旅行反思12-11

大班教案小雪花旅行记11-11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小水滴》10-27

《骑鹅旅行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03-11

骑鹅旅行记节选教案11-16

大班科学教案06-28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9-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