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17 13:50:3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汇总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感知、探索西瓜的基本特征。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对西瓜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西瓜。

  2、每人一份餐巾、点心盘、刀、抹布;课前洗净双手。

  3、PPT。

活动过程:

  1、摸一摸,初步感知西瓜的特征。

  师:小朋友,今天耿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就藏在这个口袋里,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是什么?

  2、集体观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瓜的特征。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看是什么呀?

  师:“西瓜是什么样子的?”

  ⑴请幼儿说一说。

  ⑵老师提问:看看西瓜是什么样子的?

  ⑶摸一摸、敲一敲、推一推,有什么感觉?

  小结:西瓜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椭圆的。有的大,有的小。皮是绿色的,还有的有一条一条的`花纹。西瓜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敲会响,推推会滚。

  3、通过故事了解西瓜吃法以及内部特征。

  师:“今天有一群猴子也捡到了一个西瓜,他们为了吃西瓜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你们想知道吗?”

  a、老师讲故事《猴王吃西瓜》。

  b、老师提问:猴王怎么吃西瓜?你会吃西瓜吗?吃西瓜应该吃什么?

  c、师:那西瓜的瓤在哪里呢?

  d、我们一起把西瓜切开看一看。

  e、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内部:你们看到西瓜里面是什么样的?

  f、了解两种特殊的西瓜,黄瓤的瓜和无籽瓜师:小朋友看老师电脑上有两种瓜,它们跟我们平时吃的瓜有什么不一样呢?

  4、谈论吃西瓜的好处。

  a、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b、请幼儿尝一尝: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西瓜瓤水分多,吃起来又凉又甜、能解渴、消暑,我们大家都爱吃。

  小百科:西瓜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玩毛线中,感知线条的长和短。

  2.尝试毛线填充的多种方法。

  3.愿意愉快地参加毛线粘贴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12-13页。

  2.各色毛线、已经用毛线贴好轮廓的'绘画纸、胶棒、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毛线变魔术导入活动

  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12-13页,告诉他们今天要用毛线来变魔术。

  二、幼儿观察毛线,比较毛线的长和短

  1.让幼儿摸一摸毛线,说出摸到毛线的感觉。

  2.教师剪出两段长短不同的毛线,请幼儿指出哪一段毛线长,哪一段毛线短。

  三、幼儿尝试制作毛线画

  1.教师拿出一张已经贴好轮廓的绘画纸,先将底图用糨糊涂满,然后示范用毛线将底图填满。

  2.幼儿分组,每一组幼儿讨论、选择一张喜欢的绘画纸,然后根据上图的图案轮廓分工作制作毛线贴画。

  四、集体欣赏作品

  把贴好的作品展示与大家共同分享,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体验与同伴外出寻找冬天的快乐。

  在找找、看看、说说中发现冬天的季节特征。

  学念儿歌《冬爷爷在哪里》。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

  “冬爷爷”图片;“冬景”组图;《冬爷爷在哪里》儿歌音频及伴奏、“冬爷爷在哪里”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冬爷爷”,联系幼儿已有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这位老爷爷是冬爷爷。冬爷爷到过的地方都会变成冬天的样子,你们知道冬爷爷都到过哪里吗?

  出示组图“冬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冬天的季节特征。

  1.出示图片“冬景-1”。

  ——冬爷爷在哪里?

  ——听听北风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你能学学它的声音吗?

  2.出示图片“冬景-2”。

  ——冬爷爷又到了哪里?

  ——冬天的树是什么样的?

  ——树上的叶子都到哪里去了?

  3.出示图片“冬景-3”。

  ——冬爷爷又让什么变成了冬天的样子?

  ——看看冬天小朋友都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戴着什么?

  ——为什么冬天要穿这么多这么厚的衣服,还要戴着围巾、口罩、手套?

  小结:冬爷爷带来了呼呼的北风、光光的树枝还有小朋友们厚厚的棉衣,冬爷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播放儿歌音频、伴奏及图片《冬爷爷在哪里》,鼓励幼儿学念儿歌。

  1.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第一遍,请幼儿欣赏儿歌。

  ——老师把小朋友们找到的冬爷爷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第二遍,鼓励幼儿跟读儿歌。

  3.播放儿歌伴奏及图片第三至四遍,鼓励幼儿学念儿歌。

  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冬爷爷,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冬天的季节特征。

  ——冬爷爷还到了哪里?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光秃秃的草地、冰冰的小手)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冬天的季节特征,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冬天的认识。

  附【儿歌】

  冬爷爷在哪里?

  冬爷爷来了,

  冬爷爷在哪里?

  呼呼的北风告诉我,

  冬爷爷在这里。

  光光的树枝告诉我,

  冬爷爷在这里。

  厚厚的棉衣告诉我,

  冬爷爷就在小朋友的身边。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儿歌《果园里》选材来自小班上期《水果缤纷乐》主题教育活动,水果是幼儿生活中喜欢又熟悉的食物,水果有着的形状、颜色、不同的生长环境等都在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果不同的生长环境,丰富认知经验。

  2.学习儿歌并感受儿歌问答式的句式。

  3.感受问答式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资源PPT,水果图片若干、音乐《泼水歌》。

  幼儿经验准备—了解水果长在哪里。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件演示法、启发提问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宝贝们,刚才老师接到一个电话,是我的好朋友小熊打来的,小熊告诉我,他即将举办一个“水果聚会”,在聚会上能吃到各种香甜可口的水果,我很想去参加,可是小熊说必须先完成一个任务,才能去参加,宝贝们,快来和我一起听听看,小熊给我布置了什么任务。

  二、学习儿歌

  1.出示PPT1,和幼儿一起仔细倾听PPT里小熊提出的任务,了解水果不同的生长环境。

  ?教师:宝贝们,这是哪里啊?——小熊的.果园里

  水果宝宝都去哪里了?——水果宝宝都藏起来了

  我需要找出几种水果?——三种

  ?教师:我可等不急了,要马上去把这三种水果找出来,咦?水果在哪里啊?我左瞧瞧,右看看,(突然)哎呀,什么水果呀?趴在地上,差点把我都绊倒了!宝贝们?你们快帮我想想,什么水果是长在地上的呀?----(幼儿大胆猜测)和幼儿共同验证。PPT2

  ?教师:已经找到一种水果了,我得赶快找出第二种,我左瞧瞧右看看,藏哪里去了?这儿有棵树我来瞧瞧,哎哟,什么水果落下来砸在我脑袋上了,哎哟,好疼呀!到底是什么水果啊?藏在树上?------(幼儿大胆猜测)和幼儿共同验证。PPT3

  ④教师:还剩下最后一种了,可是老师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咦?这里怎么有个藤架,宝贝们,会不会有什么水果是结在藤架上的呢?-----幼儿大胆猜测)和幼⑤儿共同验证。PPT4

  教师:老师已经把三种水果都找到了,现在就要准备去参加聚会了,咦?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参加聚会啊?想啊?那我打个电话给小熊问一问。(做打电话状)然后播放PPT5

  2.出示PPT,一起来听听小熊的三个问题,引导幼儿练习说儿歌。

  引导幼儿用“苹果,苹果藏树上”的句式回答。

  PPT6问题句型“什么水果藏树上”

  “什么水果地上爬”

  “什么水果结藤架”

  请幼儿练习问句句式。

  教师:我请一个宝贝来提问,看看其他宝贝会不会被你考倒。

  ?请幼儿一对一提问,回答。

  请一位幼儿提问,其余幼儿共同回答。

  ?男宝宝提问女宝宝答,女宝宝提问男宝宝答。

  教师:宝贝们的问题都回答正确了,可以和我一起去参加聚会了,哎~~~要不我们把刚才的问题和答案变成一首儿歌送给小熊作为礼物吧!

  音乐PPT7

  出示水果图片,幼儿根据展示图片练习提问与回答。

  三、创编儿歌

  教师:提问小朋友还认识其他水果吗?他们都分别长在哪里?你会怎么问?又会怎么回答呢?

  四、结束部分:

  好了,宝贝们,我们赶快去参加聚会吧!让小熊听听我们送给他的这首儿歌,他一定会非常喜欢。出发咯!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认识五官的名称及其用途;

活动准备:

  游戏歌曲:《小手拍拍》;肖像挂画一幅;

组织形式:

  集体进行教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鼓励幼儿指认并说出五官的名称,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张嘴巴,两只耳朵等

二、五官的用途

  1、教师进一步启发提问:五官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会帮我们做些什么呢?

  2、孩子回答以后,老师总结如下:

  (1)鼻子里有两个鼻孔,可以帮我们呼吸、闻到这种不同的气味;

  (2)眼睛里有一颗又黑又亮的'眼珠,会帮我们看很多东西;

  (3)嘴巴里有牙齿可以咀嚼食物、舌头可以帮我们咀嚼和吞咽食物;同时,嘴巴也是一个呼吸器官。

  (4)耳孔里有一层薄膜能帮我们听声音。

三、我们一起做游戏《小手拍拍》

  老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按节奏拍小手、点五官。

  附歌曲:《小手拍拍》

  1=C2/4

  332|11|224|321|554|33|2123|1-||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把你的鼻子指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把你的嘴巴指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把你的耳朵指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把你的眼睛指出来。

四、评价幼儿活动情况,并发小红花以资鼓励

五、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按一定规律排队

  2、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进一步体验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蜡光纸若干。

重难点:

  幼儿按照一个特征交替排序,幼儿想象用各种动作来排序。

活动过程:

  蜡光纸排队。

  ——出示蜡光纸,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纸的形状、颜色、大小。

  ——启发幼儿给他们排排队。

  ——观察幼儿操作,发现其中交替排序的例子。

  ——请按两种颜色交替排列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说说自己的排法。

  ——全体幼儿再次学习排序。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将数量和颜色(或大小)交替排序。如一个大,两个小,两个红,一个黑等。好朋友排排队。

  ——请两组幼儿男女各四人,分别站成两排。

  ——请男队和女队间隔排序,把两组的幼儿排成一排。"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如:一个幼儿站,一个幼儿站又一个幼儿站一个幼儿蹲。

  礼物排排队

  ——翻幼儿用书,鼓励幼儿独立完成。

  ——引导幼儿互相检查,交流排得是否正确。

副组活动:

  活动名称:

  碰一碰

活动目标:

  1、感受2拍子的音乐并按其节奏走步。

  2、在对碰中享受愉快亲热的气氛。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当唱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马上找一位同伴拉起手。

  2、跟随音乐游戏

  ——幼儿在自由空间跟着音乐走步。

  ——当唱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马上有找一位你的好朋友手拉手。

  二、益智游戏:

活动名称:

  口到手到

目标:

  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能做到手口一致。

玩法:

  口到手到,教师说到哪里就用手指到哪里。如:下巴、脸、漆盖、脖子、脚跟、头发、椅子等。

要求:

  幼儿手指的进度要快,不能慢,否则违反规则。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圆的东西能滚动。

  2.用语言表达滚动现象。

  3.对滚动现象有好奇心。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难点:

  发现物体表面的不同,并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能滚动的物体、不能滚动的物体。

  2.百宝箱、小卡片若干(与实物相符)、画有笑脸和哭脸的塑料筐、集体记录单。

  3.活动前玩过汽车,感受过轮子滚动的特征。

活动流程:

  一、谈话

  出示百宝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桌上的东西,你们知道哪个能滚着玩?

  出示集体记录单,幼儿交流,教师出示小卡片记录。

  二、自由探索

  尝试使物体滚动起来。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试玩,看看你选的玩具能不能滚动。

  三、分类游戏

  1.出示笑脸和哭脸的塑料筐,将能滚动的东西放在笑脸筐里,不能滚动的东西放在哭脸筐里。教师记录。

  2.用语言和动作解释“滚动”现象。

  玩具是怎样滚动的?用动作表示。

  四、寻找游戏

  1.寻找其他可滚动的.物体。

  2.用语言表述发现。

  五、交流

  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知道圆圆的东西能滚动。

  我们找到的东西都有一个什么本领?都像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圆圆的东西都可以滚动。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滚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学习的环境,让幼儿与各种材料进行互动,从而感知滚动的科学现象,形成圆圆的东西能滚动的关键经验。整个活动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标达成度极高。

  小百科:滚本意为翻滚、沸腾。滚词性有多种,可以是动词,以为滚动,离开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