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8 09:26:16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集锦[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集锦[5篇]

科学教案 篇1

  目的:

  1、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体会“事实与证据”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能指出哪些是事实与证据,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的。

  *会从自己经历的事情中总结经验,自己编制游戏图。(并不是必须达到的目的,可依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准备:

  一个骰子,每个参加者一个棋子,一张通关游戏图

  怎样进行:

  1、复习导入

  先让学生回忆前一部分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 “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个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2、了解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见教课书第100页。

  这是通关游戏学生能否玩得有趣的关键。在准备好棋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这个游戏怎么玩。特别要说清楚所走的每一步的图标代表什么意思,注意联系前一课学习的内容来说。做好准备后,学生就可以玩游戏了。

  玩过几遍之后,当学生的兴趣渐渐减弱时,鼓励他们采用另一种游戏规则来做游戏。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学生如果有更好的游戏规则,也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则来做游戏。

  同时,学生每玩一遍,让他们说出走到了哪一关,这一关是要求你干什么,每个图标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哪些是事实与证据。一直到学生完全明白这个游戏告诉我们什么为止。

  拓展活动:

  设计并玩自己的通关游戏。这项活动要求学生的独创性比较高,难度也很大。因此,只要是能够模仿课本上的“科学小侦探通关记”游戏,编的简单一些也没有关系。可以画图,也可以写字代表每个图标,但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设计游戏。可以让他们先说事件过程,再找出这件事中哪些地方可以提出问题,设计成关卡,如何过关等。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通过对潜望镜内部结构的研究,使学生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通过课前搜集和整理有关潜望镜的资料,使学生学会利用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

  2.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潜望镜的文字、图片资料。

  2.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条形纸盒、粘纸或双面胶、美工刀、镜子或镜片等。

教师准备:

  1.有关潜望镜的图片、文字资料。

  2.自制简易潜望镜。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玩镜子玩出了好多有趣的科学道理,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

  生(齐):记得!

  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用两面镜子看到了窗外用眼睛直接看不到的景物?

  生:我们小组做到了。

  师:上来说说你们的做法,演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边演示)我们是这样做的:两个镜片,一个斜对着窗外要观察的景物,不断调整另一个镜片的角度,最后就看到了窗外的景物。现在看到了,大家过来看看吧!(教师指派几个同学观看)

  师: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师:从刚才这个小组的做法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我们做的“传光游戏”,当时我们用了4面镜子。

  生2:我想到了潜艇上用的潜望镜。我从百科全书上看到潜望镜就是利用两个平面镜做成的。

  师:你知道的真多!(竖起大拇指)他说得很有道理,潜望镜就是利用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反光)原理制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潜望镜的秘密。

2.交流资料,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潜望镜的资料,结合自己对潜望镜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资料的情况。)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通过交流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我们知道潜望镜开始只是用在潜水艇上,后来又发展到陆地上,主要在军事上用的多,这是我们小组找到的一张潜望镜的图片。

  (学生到实物展台上展示图片——一张潜望镜实物照片)

  生2:我们小组找到了潜望镜的发明过程,我读给大家听:

  潜水艇通过调节浮力达到潜浮的目的。1897年,莱克建造了一艘采用双壳设计的潜艇。当时所有的潜艇潜水后只能盲目地行驶,只有当潜艇升到接近水面时,才能够通过舷窗看到水面的情况。莱克设想制造出一种既不易让敌人发现,又可以在水下看到水上情况的仪器安在潜艇上。他买来一大堆各式镜子,试着制造。1902年某一天,他偶然地找到了正确的组合。他希望看到的街道和海港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后来,他又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找一位光学教授合作,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组装方法。他把它装在他制造的潜艇上,这就是后来固定的和可旋转的潜望镜的前身。至此,潜艇才第一次有了眼睛,再也不用在水下的黑暗中盲目游动了。

  师:通过听这个小组找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生2:我知道原来潜水艇上没有潜望镜,后来是一个叫莱克的人发明了潜望镜。

  生3:我还知道莱克从1897年制造了潜水艇后就研究潜望镜,直到1902年才制造成功,用了五年时间,说明他很有毅力。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很多科学研究和成果需要科学家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学研究就需要这种毅力和精神。

  生4:我从中知道了潜望镜是用很多镜子做成的,而且必须正确的组装才行。

  体的呢?它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每组桌面上的简易潜望镜(牙膏盒自制型)揭开它的秘密吧!

  (小组合作,有的先用简易潜望镜观察物体;有的在仔细观察简易潜望镜的外部形状;有的小组在小心的`打开简易潜望镜,观察内部构造,并在纸上绘制简图;有的小组正在结合搜集到的潜望镜结构图讨论潜望镜的构造……)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和收获?

  生1:我们小组发现潜望镜里有两块玻璃镜片,这两块镜片是这样放置的(实物展台展示绘制的简图)。

  师:也就是说这两块镜片成什么角度?

  生2:我知道,是平行的。

  生3:反光的面是相对的。

  生4:资料上说镜片与水平线成45度角。

  师:还有补充吗?

  生5:我们还发现潜望镜的长短不会影响观看的效果。

  师:你是说哪一部分?

  生5:竖着的部分。横着的部分不能太长,长了影响观看的范围。

3.动手制作,应用实践。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潜望镜的构造,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潜望镜?

  生(齐):想!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做?给大家提点建议。

  生1:用牙膏盒做潜望镜的身子,在上下相对的侧面分别挖一个正方形的口,然后将镜片放到里面。

  生2:我反对,镜片不能放进去,要在盒子边上开槽,将玻璃镜片插进去。

  生3:最好用胶带粘好。

  师:镜片怎么放呀?

  生4:成45度角。

  师:还应注意什么?

  生5:用小刀时要小心,别割伤手。

  生6:插玻璃片时也要注意,最好用砂纸打磨一下,或边缘粘上胶布。

  生7:做完后将外壳美化一下,最好涂成“迷彩色”,写上自己的名字,免得丢了。

  师:同学们刚才提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老师这也有一个制作潜望镜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实物投影展示)。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早已跃跃欲试了,好,下面同桌合作制做一个潜望镜,然后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潜望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学生制作潜望镜,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评价,课后拓展。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生(齐):潜望镜的秘密!

  师:这个秘密揭开了吗?

  生(齐):解开了!

  师:谈谈你的收获吧!

  生1:我知道了潜望镜是根据镜子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制成的。

  生2:我知道了潜望镜的内部结构,还自己制作了一个潜望镜。

  生3:我制作的潜望镜非常漂亮,而且效果很好。

  生4:我的潜望镜是在同桌的帮助下做成的,要不我恐怕做不成,我很感谢他。

  生5:我知道了潜望镜的发明过程。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由于时间关系,课后可以继续玩一玩你们制作的潜望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以改进。另外,布置两个课后研究专题:

  (1)、调查了解,真正的潜望镜是什么样的?

  (2)、设计一个能够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说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两课用多种方法观察花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物体进行专题观察的过程。

  2、有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花的授粉条件。

  3、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学难点:了解花的果实和种子。

教学准备:

  1、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组探究用(无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萝卜花等)。

  2、显微镜2台。

  3、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或挂图。

  4、初春有条件的学校在校园里种上几株南瓜(或丝瓜等),让科技小组或有兴趣的同学做做人工授粉的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可是学校科技组的同学在南瓜棚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结了瓜,有的却结不成瓜。苹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开了花不结果或少结果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根据原有经验提出自己的解释。 这许多解释哪些是正确的呢?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难观察,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么方法才能通过观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确的解释呢?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师生共同归纳研究方法。 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部分——花丝和花药。 把花药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进行观察。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小组可以自行到讲台左侧的实验台观察。 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头。 用手轻触柱头,观察柱头是否有粘性。再将白纸上的花粉抖落在柱头上,看看柱头是否很容易将花粉粘住。 其他还有什么要研究的吗?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有的花会结果,有的花不会结果?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

  (4)全班研讨。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

  (6)浏览课文: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油菜的花朵开始凋谢。提问: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植物还依靠哪些力量传播花粉?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1)观察油菜的果实。做一个游戏:分组按成长的顺序把实物排列在纸上,并指出哪一部分是刚刚受精后的果实雏型。 (2)小心剥开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角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再数数一株油菜可能长多少个角果荚,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种子有多少?(3)说说为什么豌豆荚里有的豌豆很饱满,有的却只有很小的一粒?

  3、思考:

  (1)果农为了防止果树不结果,往往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2)科技组的同学课外要做一个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怎样才能成功?(选未开花的雌南瓜花两朵,分别用纸袋包扎好,不给于授粉的机会。待花开时,给其中一朵进行人工授粉,另一朵不进行人工授粉,两朵花继续分别用纸袋包扎好,看哪一朵花能结果?)

三、作业:

  我来做一朵“油菜花”,玩玩“蜜蜂授粉”的游戏。

板书设计:

  2.3 花、果实和种子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第1课。

教学要点:

  感受风的存在,初步练习假设性解释。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对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风车。

  3、能初步对事物或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

  4、意识到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问题接龙

  同学们,这节老师想让同学们做一个游戏——问题接龙,大家愿意吗?(愿意)不过如果接不上来的同学老师可是要惩罚的哦!你要为大家学个动物叫或拌个动物的形象。(好)

二、猜想与假设

  大家能对这些问题做出猜想和解释吗?

  学生猜想。

  想一想,我们看不见风,怎样才能证明风的存在呢?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到室外,去寻找风的踪迹。

三、设计与制作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有没有寻找到风的存在?说一说你找到的风。

  学生汇报交流。

  我们还有一位好伙伴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风,知道它是谁吗?对,是纸风车。纸风车能帮助我们找到风,它的形状有好多种,尽情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学生制作。

  你们的纸风车转得快吗?解释一下原因。

  我们的纸风车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四、课外拓展

  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是怎样描述风的?留心电视或报纸等媒体,连续记录一星期风的预报,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进行交流。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运用味觉来对食物进行辨别的能力。

  2、丰富幼儿有关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词,丰富词:酸的、甜的、香的。

  教学准备:

  布娃娃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有关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味道的食物,通过给凡凡小朋友过生日,来引出课题:尝尝味道。

  今天是我们班凡凡小朋友的生日,我们一起给他庆祝生日好不好?他今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边吃边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讨论食物的味道:

  (1)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些东西像花生味一样是香的?

  (2)丰富形容词: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东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东西,这样,牙齿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来分类:(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请小朋友分类)(1)凡凡请我们吃东西,我们也送好吃的东西给凡凡吃好吗?凡凡要我们把礼物放在三个篮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个装糖果的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个装杨梅标记的篮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个装花生标记的篮子里。

  (2)凡凡说你们分得真好!这是甜甜的味儿;这是酸酸的味儿;这是香香的味儿。谢谢小朋友送来这么多好吃的礼物。

  4、活动结束:今天凡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的,谢谢凡凡嘛,那让我们唱歌跳舞来祝贺凡凡的生日吧!

  小小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

  幼儿园小小班科学教案:什么东西不见了活动目标: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引起幼儿对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这一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脸盆、小碗、水桶、积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小石块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桌上的小篮子里有许多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玩一玩?(请幼儿说一说篮子里的物品)"盆里的水蓝荧荧的,真漂亮,小朋友喜欢不喜欢?我们小朋友可喜欢玩水了,小篮子里的东西也想到水里去玩一玩,等一下请小朋友把小篮子里东西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们到水里后会怎么玩?看看会有哪些东西不见了?"2、第一次尝试A、幼儿每人一份材料,引导幼儿将物品放入水中,并观察什么东西不见了。

  B、讨论:什么东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不见了?不见的东西哪里去了?

  3、第二次尝试A、让幼儿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用小碗将盆里的水舀到小水桶里(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水撒到外面)B、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水底的东西。

  4、总结"我们把放到水里后不见了的东西这一现象叫沉,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见东西的这一现象叫浮。"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科学教案08-08

(经典)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精选】07-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