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时间:2023-12-27 07:12:4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分类

  2、名句积累

  3、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和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法,竞赛探究,诵读法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方法及答题技巧、名句积累默写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一)资料链接:走进诗歌,了解分类

  1、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描写某物,从而抒发自己心志。

  ③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

  ④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2、请你按照以上的内容各举一例,写出诗词曲的名称,别忘了作者。

  (二)方法指点:学习诗歌,我能做到以下几点:

  看:看题目,看作者,看出处,看背景,看课下注释与资料,看课前提示

  读:读诗、诵诗、背诗

  写:默写

  品:重点词句(主旨句修词句写景句等)

  用:学以致用,陶冶情感

  二、讲学新课:

  (一)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最优美的语言,为本节课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吧,一两句也行啊。

  (二)如何做好古诗词鉴赏题?(掌握方法、沉着做题)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归纳考点及答题的技巧:例如:

  1、《钱塘湖春行》

  (1)诗中有一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并说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最爱”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的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用词具有表现力角度加以品析。

  答: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初春的美丽画面,使初春的美丽景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答: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方法:抓物象:《折柳曲》+诗眼“故园情”)

  (2)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4分)

  示例1: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示例2: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三)合作探究:在学生探究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如何审题——分析考点

  (1)品味关键词句

  (2)理解内容情感

  (3)赏析表达技巧

  2、怎样答题——掌握基本的答题格式与思路

  一般格式:(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抒发情感(揭示道理)

  1、品味关键词句

  这类题多以诗词中有特色的字词或句子作为考察对象,这些字词或句子在诗词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或效果,因而值得品味。

  2、理解内容情感

  (1)爱国

  (2)思乡

  (3)惜别

  (4)怀才不遇

  (5)对现实黑暗不满

  (6)热爱大自然

  3、赏析表达技巧

  诗词的表达技巧有很多,如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用典等。

  (3)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4)语言特点:含蓄、直露、平实、典雅、华丽、雄浑、沉郁、自然、清新、优美、质朴、风趣等。

  (5)表达技巧的作用:深化主旨、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意深等。

  三:当堂检测:(举一反三,巩固提高,学以致用)

  (一)积累名句,理解默写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初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6、《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是哪两句:

  7、崔颢《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之意境相仿的马致远的曲中有一句也表现了游子的悲苦心情,请写出这句诗: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两句诗是:

  9、《夜雨寄北》中诗人设想回到长安与亲人秉烛夜谈的诗句是:

  10、《泊秦淮》中讽刺达官贵人不图国家兴盛,沉迷享乐的诗句是:

  (二)赏析诗歌,掌握方法及表达技巧:

  1、《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1)酬的意思是:

  (2)请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过零丁洋》

  (1)首联写了哪几件事?

  (2)赏析颔联的妙处。

  (3)说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3、《春望》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

  (2)请展开想象,描述最后一联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找出词中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并理解这个句子

  四、智慧大比拼,狭路相逢勇者胜

  1、请收集初中古诗词中所有写“月”的名句。

  2、请你找出古诗词中异样的美如:与“春、雨、送别、哲理”等有关的名句等

  五、作业设计

  (一)我积累的名句有:

  (二)规范表达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亲射虎,看孙郎。

  (三)请你为九年级文言文《蒹葭》设计一篇学案,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寄语:我没有做到最好,但我做到了更好,今天我也学会了:

  如:我学会了学习诗词的方法:

  我知道了古诗词的考点:

  我明白了诗词的答题格式与技巧:

  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学了本节课后,我想说……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2

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一、 导入。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初读熟悉全诗:

  1、听录音,要求学生们正音正字;

  2、生齐读;正音正字

  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师范读,学生们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三、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3

  一、导入 。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这两句颇有韵味,能品味出来吗?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可是开头只指出方位,“湖东”,面积太大了,为什么诗人“最爱”呢?到最后才点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征,这就耐人寻味了。)

  三、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钱塘湖春行教案12-21

《钱塘湖春行》教案10-10

《春》优秀教案范文08-15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12-24

《琵琶行》教案优秀09-25

《琵琶行》教案优秀[热门]11-22

水乡行教案07-10

春的消息教案10-12

朱自清散文《春》教案12-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