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30 08:39:0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8篇[优秀]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8篇[优秀]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引导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使之变成其他的物品。通过多种游戏形势,让幼儿感知周围事物的多变。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体验和同伴共同制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制作好的手工成品、废旧纸盒、罐子、剪刀、彩纸、胶、双面胶、透明胶、火柴棒、蛋壳、胶棒;颜料、棉签、抹布、画稿、瓷砖、调色盘、剪刀、胶、沙盘、建构器具、洒水壶、水彩笔,油画棒,纸等。

知识准备:

  知道三原色的'配色;对沙子的造型有一定的基础;给幼儿讲一些构成物的形体。

活动过程:

  (一)展示成品,供幼儿观赏

  1、谈话:这段时间我们都在探索周围事物的变化,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变成的,它是怎么变的,需要哪些材料组合?

  2、引出话题:老师还在教室的周围和走廊上准备了许多材料,可以选择你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游戏,看看谁能变出新的花样,变的和别人不一样。

  3、交代游戏规则:①选择材料时不要拥挤和争吵②游戏过程中发现困难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想办法解决,或者找老师③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

  (二)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主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解决问题。尝试创作不同的作品。和同伴共同创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大胆进行想象,创作难点:指导幼儿对作品进行细节的制作。

  (四)分享作品展示2、向客人和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游戏后的体会。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夹子的不同种类和用途。

  2.了解生活中根据夹子原理设计的各种物体。

  3.探索、发现生活中夹子的多样性及特征。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认识各种夹子。

  2.难点:知道这些夹子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神奇的夹子》。

  2.各种各样的夹子。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观察缸中的螃蟹,交流讨论:它的大钳子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作用?请个别幼儿讲述观察的结果。

  2.请个别幼儿讲述观察的结果。

  3.教师小结:螃蟹的大钳子可厉害了,一张一合,不仅可以夹住很多好吃的食物,还可以作为防御的武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4.引导幼儿想一想我没身体上的哪一部分也像螃蟹的大钳子一样?它们可以为我没做那些事?

  5.幼儿自由活动身体各部分如手臂,手指,嘴巴等,进行探索,回答,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6.交流讨论:螃蟹的大钳子还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今天我们收集到在生活中要用到的各种各样的夹子,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夹子,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外形,质地等,并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7.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神奇的夹子》,了解生活中根据夹子原理设计的各种物体。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这节课幼儿对螃蟹的大钳子都很感兴趣,幼儿能说出螃蟹的'大钳子的作用,幼儿还对其他夹子感兴趣,都争着回答这些夹子的用途,这说明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都经常碰到这些物品,并对他们有个大概的影响。幼儿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这节课上得很好,幼儿很喜欢。

  小百科:夹子是人们用来夹东西的一种器具,很常见。夹子的种类很多,用途颇广,形状也各不相同。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回忆玩耍中发生的快乐或者不快乐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2、感受玩耍带来的乐趣。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在园游戏照片、 《美工》32页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回忆并感受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1、引导幼儿回忆照片中进行的游戏,说说当时的感受。师:这些都是小朋友在幼儿园游戏的照片,你们还记得里面的故事吗?

  2、引导幼儿思考在幼儿园或其他场所和同伴一起玩的经历,说一说自己和同伴一起玩时印象最深的事。师:除了照片里的故事,你还有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故事吗?

  3、鼓励幼儿完整表示故事。 引导幼儿说清楚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发生的场所以及事件。

  二、画一画玩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与同伴一起玩的情意。

  鼓励幼儿将刚才讲到的和同伴一起玩的故事画下来。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享画面中的故事。

  请幼儿和同伴、教师自由分享自己的"玩的故事"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玩的故事"绘画活动,鼓励幼儿尝试将自己和好朋友游戏的故事画成2—3页的小型连环画,适当提高难度。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本次活动是一个创编讲述的语言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看图讲述、创编故事并进行绘画有一定的`难度。在活动中小朋友能从图片的内容了解到故事内容,并进行讲述,对故事中的动物形象也观察的非常仔细,同时他们也能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说出自己对图画的不同理解。在创编故事的情节中,幼儿能够积极动脑思考它们之间的有趣的故事。并根据自己的故事进行绘画。

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祖国妈妈要过生日了,面对生活在“甜蜜生活”的幼儿来说,“十月一日”只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可以休息七天,有好吃的、好玩的,到处都很热闹。但是对这一节日的实际意义还不能深入了解。对于大班幼儿,我们应该让他们适时了解一些历史,让幼儿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旨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目的:

  1、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节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通过老师讲解,看图片、自己动手制作等一系列环节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热烈气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1、节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乡和祖国建设成就的各种图片

  2、通过散步组织幼儿观察人们为迎接国庆节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和环境布置

  3、材料:彩纸、大白纸、剪刀、油画棒若干。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齐唱国歌。

  2、介绍“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通过图片、故事讲述,让幼儿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教育幼儿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分组让幼儿用自己方式“庆祝十月一日”。

  一组:添画烟花。

  二组:自制彩旗。

  三组:创作画《娃娃庆十月一日》。

  5、师生共同装饰教室。

  6、齐唱歌曲《祖国,我爱你》。

五、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节日晚上带幼儿去看焰火。

  2、组织幼儿节日后的谈话。

六、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开展比较顺利,目的基本达到,幼儿兴趣很高。幼儿们大多已知道“国庆节”的实际含义,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通过他们的小手剪、添画、粘贴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共同庆祝“十月一日国庆节”。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鞋子也会踏踏响》,并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穿的鞋子。

  2、认识不同鞋子的标志(分别是布鞋、皮鞋、旅游鞋、棉鞋),分别放在相应的棋盘上。

  3、游戏“我的鞋子放在这里”

  请幼儿脱下自己的'鞋子,想想自己的鞋子属于哪一种,应该放在哪个棋盘上。放完鞋后,在图表上贴一个标志表示自己穿的是这种鞋。

  4、幼儿分别数棋盘里的鞋子的数量,用手中的棋盘、棋子统计4种不同鞋子的数量,进行比较,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5、幼儿看棋盘上的记录结果,发现哪一类的鞋最多,哪一类的鞋最少。

  活动延伸:幼儿可进行鞋子的第二次分类,可按性能、形状、用途、颜色几个围度来分,进行统计。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按物品特征分类。

  2、操作目标:能用棋子统计不同靴子的数量,并比较数目的多少。

  3.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思维有序性。

  活动准备:1、各种鞋的标志

  2、统计表、棋盘、棋子

  活动重点:学习按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统计鞋子的数量,进行数量的比较。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牌子、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图片

  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

  音乐《去郊游》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场,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出去郊游喽,大家开心吗?

  哎呀,这里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小朋友们,看看我们坐的.队行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两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两个行人。

  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1)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2)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3)(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这是什么?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

  幼儿回答后出示字卡"红灯停,绿灯行"。

  (4) 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走,要慢慢走,不能乱跑。爸爸妈妈在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

三、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当小司机,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 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两个蛋壳小娃娃、一篮玩具、一桶水、一个布娃娃,苹果、梨、柑橘各一个。

  2、每个幼儿一架自制天平称、一个小篮(内装玻璃珠、木珠、积塑等)、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个蛋壳小娃娃:“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娃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蛋)这两个小娃娃,一个是用蛋做的,一个是用蛋壳做的。请小朋友想办法分辨出哪一个是蛋?”

  请一幼儿上前分辨,并说出方法。

  教师小结:“刚才这方法叫惦一惦。”

  2、出示各种玩具、材料,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

  教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

  启发幼儿说出:端一端、提一提、抱一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3、教师出示自制的天平称:“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教师在天平称一头放木珠,一头放玻璃珠,请幼儿观察,哪边重,哪边轻。师小结:“玻璃珠重,木珠轻,重的一头垂下去,轻的一头翘起来。”(学习词汇:垂、翘)

  4、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请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5、教师出示三种水果:“老师这儿有三个水果,苹果、梨,柑橘它们谁重、谁轻?”请一名幼儿用教师的天平称,共同得出结论后,教师在黑板的记录纸上示范记录结果。(学习词语:不轻不重)

  6、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三种物体的轻重。

  (1)请幼儿从小篮子里拿三样东西比轻重。

  (2)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8-29

大班教案[经典]08-15

大班教案【精选】08-23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13

大班的教案11-22

[精选]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经典)09-10

(经典)大班教案09-1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