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船过三峡》的教案

《船过三峡》的教案

时间:2024-02-19 06:54: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船过三峡》的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船过三峡》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船过三峡》的教案范文

《船过三峡》的教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江三峡的风光美;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

  3.能仿照课文句子,写几句赞美一个地方的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长江三峡的特点,学习作者通过见闻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开展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

  (1)、(教师放歌曲《三峡美》)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长江三峡,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小船,一同去游览三峡。(板书:28船过三峡)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作者游三峡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看到三峡的山奇、水急和船险,听到传说)

  (4)、师小结并板书

  3、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三峡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学生按山奇、水急、船险和传说四个内容分组自学)

  4、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4)、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5、拓展实践:教师放一段三峡风光录像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三峡的风光,领略了它的.美丽和神奇。最后老师要把一首词送给大家,喜欢的话和老师一起读:

  师一起读:

  三峡美

  长江美,最美是三峡,

  山奇水急风光好,

  船行浪尖险中飘。

  能不爱三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刀砍剑劈”,“缠绕”,“摇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4题;能仿照课文句子,赞美一个地方。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1自然段

  在语境中理解“游览”,并与“参观”区别。

  2.阅读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2-4段,说说这3个段在段的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2)重点阅读品味第2段

  A、自由读,用简笔画画出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如“刀砍剑劈、笔直陡峭、起伏高耸、云雾缠绕”,合作展开交流。

  B、出示三峡“山”的图片,边欣赏边用刚学的词语描绘、形容。

  C、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D、尝试背诵,交流背诵方法,通过“阅读提示”,总结背诵方法。

  (3)举一反三,学习第3、4自然段。

  A、小结学法(多读熟读——理解词语——感情朗诵——正确背诵)

  B、自选一段学习,多读几遍,交流通过自学读懂了什么。

  C、用动作、拟声等手段表现对词语的理解。

  D、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

  E、摘录重点词句,练习背诵。

  3.学习第5自然段,注意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加强朗读。

  (2)仿照这个句子,赞美一个地方。

  (3)完成相关作业。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平安无事”,讲述有关神女峰的故事,有感情地朗读第6——9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5(2)、6题。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关于神女峰的神话故事

  让学生先看投影听故事,说说感受,然后理解词语“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平安无事”。

  2.有感情地读6-9自然段,能讲述这个故事。

  3.将学生搜寻来的有关三峡的图片和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4.完成作业本第5(2)、6题。小学四年级语文《船过三峡》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船过三峡》的教案范文2

  【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