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

时间:2024-02-19 07:11: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构造。

  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造型美观、大小适合的瓶子,并能用绘画、剪贴及综合性等方法进行装饰美化。

  3.通过自主观察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和对称剪法的掌握。

  难点:注意画稿时纸的开合方向,剪出的瓶子左右粘连并且造型别致、色彩漂亮、图案花纹好看。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类彩色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瓶子范作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谜语导入:

  长长头颈小小口,凸起肚皮爱喝水,四季最爱巧装扮,绿叶红花插满头。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这位爱打扮的朋友会是谁呢?

  学生回答,揭示课题《花瓶》

  (2)学习探究认识花瓶结构

  (一)认识花瓶结构:

  1、出示无耳花瓶,请学生说一说花瓶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欣赏一只花瓶,出示图片。

  2、再出示有耳花瓶,请学生说一说这个花瓶和前一个花瓶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小结:一般花瓶由瓶口、瓶颈、瓶肚、瓶底和瓶耳组成。

  欣赏经典的花瓶(6个左右)。欣赏各个花瓶外形特色,使学生在观察中了解花瓶的造型特点,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分析花瓶的外形特点:

  提问:刚才我们欣赏了这组花瓶,你们发现它们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左右对称(并提醒学生之前学过的'《彩蝶飞飞》一课中的折剪方法)

  表扬学生并肯定学生的回答。继续欣赏:

  ①提问:从花瓶的外形设计上,请同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花瓶,并说明原因。从花瓶的装饰花纹上,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花瓶,从色彩的搭配上,也请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花瓶,说出简单理由。

  ②同学们分析了花瓶的外形、装饰花纹和色彩的搭配,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剪出一只漂亮的花瓶吧,课件展示花瓶折剪示意图然后教师示范过程:

  ⅰ、将彩色纸对折(强调横竖对折适合的瓶子外形与纸的开口方向)

  ⅱ、画出一半的花瓶形状(借用上下边缘做瓶口与瓶底)

  ⅲ、延边剪下(强调快速及瓶耳对折挖空方法)

  (3)学习花瓶造型

 (一)、了解花瓶造型变化

  ①提问:花瓶的形状是不是只有老师刚才画的这一种呢?学生否定。接着提问:那怎么来设计不同样子的花瓶呢?

  ②简笔图画展示花瓶造型的变化:

  瓶肚在下方——瓶肚在中间——瓶肚在上方

  瓶肚变胖——瓶肚变瘦——瓶肚线条变化

 (二)、欣赏不同造型花瓶的图片

  ①提问:我们还能有哪些变化来改变花瓶的形状呢?学生回答。

  小结:巧妙改变瓶口、瓶颈、瓶底、瓶耳的宽度、长度与形状等。

  ②欣赏图片加强印象。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主要特点,大胆设计美丽的外衣和舞台。

  2、尝试运用深浅颜色表现空间的同时能用黑线流畅勾线。

  3、学习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七星瓢虫PPT、教师范画、蜡笔、画纸、知识准备熟悉儿歌《大老虎照相》

  活动过程

  1、谈话猜谜语引入。

  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2、欣赏图片,认识七星瓢虫。教师引导幼儿有序观察,并用语言描述。

  (1)头是什么形状?头上有什么?

  (2)身体是什么形状?身体上有些什么?

  (3)仔细观察,七星瓢虫的翅膀有几个花纹?是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翅膀覆盖下的腹部成节状,这样的小虫子就是一只小昆虫。

  3、教师示范绘画,学习用黑线流畅勾线。

  (1)教师示范画七星瓢虫的样子;(先画椭圆形的身体、再画半圆形的头,头两侧有一对半圆形的眼睛,头顶有一对触角。身体用一根横线分成胸部和腹部,两侧共六只脚)

  (2)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设计七星瓢虫的外衣并用语言描述;

  (1)提问:你想给它设计什么图案的外衣?

  (3)教师请幼儿大胆想象自己画的七星瓢虫生活在哪里,添加背景并用语言描述;

  (4)教师出示范画,幼儿仔细观察教师作品:(鲜艳的外衣、彩色的舞台、浅色的背景、黑色勾线)。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出作业要求。

  绘画的`时候注意物体的位置大小是否合适、添画的图案是否有创意、画面是否干净、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孩子们,赶快设计吧!

  5、评价活动: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3

  活动目标:

  1、掌握手工扎染、折纸、点颜色等技巧,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则。

  2、培养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和卫生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

  2、8开、16开宣纸每人4~6张、调好的各色中国画颜料、旧报纸、扎染PPT、围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课前给幼儿观赏贵州苗族的各种蜡染制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小猫咪感冒了,又流鼻涕又打喷嚏,小猫咪讲卫生,赶紧到商店买来花手帕。

  提问: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不只是一个美术活动,也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品质的好机会。

  二、播放扎染PPT,欣赏并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图案有圆形、长条型、蝴蝶型、波浪形……学会说五颜六色。)

  分析: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感,多变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引发了如何制作这样美丽花手帕的兴趣。

  三、指导幼儿制作扎染作品

  1、戴好围兜和袖套,防止颜料弄脏衣服。

  2、将白色的宣纸进行多层折叠,注意对角和对边。

  3、将折好的宣纸不同的部分,放入装有颜料的小碗里点颜色。

  4、将点好颜色的宣纸放在报纸上打开晾干。

  5、提问:在给“小手帕”染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分析:幼儿要掌握折纸和点颜色这两个主要步骤,因点颜色是新技巧,所以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把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引导幼儿有秩序的选择;其次要把握一边折一边点颜色的技巧,并通过实践慢慢掌握颜色的用量。最后要注意因打湿的宣纸打开难度很大,所以这个步骤必须由老师来完成,以免损坏作品。

  四、幼儿自主探索如何做出漂亮的“花手帕”

  1、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够知道,不同的折纸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并能初步找到其中的规律,如对折后从折点再折成三角形染色会形成中心扩散的圆形图案等。

  2、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意识到深色和浅色的搭配会更好看,从开始的自由选择颜色,到逐渐掌握深浅色的搭配。

  3、过少的染色会使宣纸原本白色的地方过多,没有那么好看,颜色过于混合也会降低作品的质量,而且过多的颜色带来的水分还会使得作品在打开的时候容易破损。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本意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更亲近,更便于孩子观察浸染时候颜料慢慢的扩散现象,因为考虑到站到前面来有些拥挤,所以,给孩子们准备了地垫坐下,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对地垫太感兴趣而人又较多,在听小朋友交流方法,老师示范小结时,在两边的孩子注意力都到地垫了那里去了,更有甚者玩起地垫来。看来,要用这个方法还应注意两点:事先应让孩子先适应一下,第一次用孩子太兴奋了;这种方法可能更适合人少的时候采用。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处于涂鸦绘画的后期,他们对绘画活动很感兴趣,但幼儿手部肌肉自控能力差,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所以,幼儿画画时常常产生"敬畏"心理,而且无从下手。那么如何训练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如何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呢?我依据《纲要》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认识红、绿、紫三种颜色。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刷游戏,锻炼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

  3、在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颜料、颜料盘、刷子、抹布、白纸、白色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精灵"贝贝"给小朋友变魔术为背景)

  二、基础部分示范(用准备好的白色油画棒、白纸、调好的颜料、刷子进行"魔术"表演,首先用白色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如,苹果、香蕉、葡萄等,再用刷子把调好的颜料涂刷在画好的白纸上)

  三、结束部分天黑了,以精灵"贝贝"要回城堡休息去,并打招呼"下次还要给小朋友们表演魔术"的契机,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欲望。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5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并尝试运用弧线表现秋叶随风飘动的情景。

  2、用颜色深浅的变化表现秋叶,以增强对颜色的敏感度,并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运用弧线表现飘动的秋叶宝宝。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蜡笔、铅画纸、勾线笔)

  经验:

  (1)观察秋天,感受秋风吹、树叶飘动的情景。

  (2)捡落叶、说落叶,感受秋叶的色彩美。

  活动组织

 一、经验导入:

  秋天到了,树叶渐渐变黄,一片片从树上飘落下来,你知道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观察秋天后的感受,并鼓励幼儿借助身体动作辅助讲述)

  二、欣赏与讨论:

  1、操作思考,解决难点:

  (1)借助多媒体画面“两片树叶”,分辨与讲述:哪一片树叶在空中飘动?你是怎么感觉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叶脉弯弯的树叶,看上去好象在飘,以此解决难点,为下面重难点的突破作准备。)

  (2)观察另一片树叶,并互动讲述“叶脉直直往下,好象从树上掉下来。”(通过比较观察、加深对飘动树叶的印象。)

  (3)借助飘动树叶的画面小结:这是一片飘动的树叶。

  2、升化主题,突破重难点:

  (1)大胆想象,把飘动的秋叶变成飘动的秋叶宝宝。

  a、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给飘动的`秋叶添画眼睛、嘴巴,并让幼儿感受秋叶宝宝可爱的脸。

  b、借助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分析,给秋叶宝宝添画小小的身体,并组织幼儿比较:身体和头的大小,强化印象,进一步突破重难点。

  c、运用生活经验互动添画秋叶宝宝细细长长的四肢。

  (2)感受画面布局、色彩及不同动态的秋叶宝宝。

  a、以喊出“秋叶宝宝”的形式,调节活动气氛,并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同步操作,让幼儿感受不同动态的秋叶宝宝,并受到合理布局画面的启发,为自己创作作准备。

  b、结合幼儿平时的观察,给任一秋叶宝宝的脸画上深浅的颜色,增强对颜色的敏感度,其余的秋叶宝宝则留给幼儿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三、创作要求:

  用美丽的颜色,画一幅飘动的秋叶宝宝。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注意用弧线和颜色的变化组成画面。

  2、选择与秋叶有关的事物装饰背景,但颜色、线条要简单,使飘动的秋叶宝宝更突出。

  五、引导讲评:

  1、你的秋叶宝宝飘起来了吗?

  2、听听其他小朋友对他(她)这幅作品的评价:哪些秋叶宝宝最优美?

  3、鼓励肯定用色丰富、大胆作画的幼儿。

  六、活动延伸:

  为飘动的秋叶宝宝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拓印等方法制作花朵,用粘贴、撕剪、卷折等多种方式制作花束。

  2、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劳动,用献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活动重点:

  学习用各种方法制作花束

活动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蔬果拓印的新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拓印的蔬果横切面,各色颜料,擦手毛巾

  2、水彩笔、彩色手工纸、皱纹纸、剪刀、吸管等

  3、花束包装袋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教师出示自制的花束,询问幼儿"这是什么,你见花束吗?在哪里看见过。什么情况下会收到花"?请幼儿回答。

  2、如果这束花是你的,你准备送给谁?引导幼儿回忆祖辈、父母、老师等其他社会职业人员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怀。

  3、"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小朋友,这束花到底送给谁好呢,我有些为难了,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泛说。"有了,我们每个人制作一束花去送给为小朋友们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吧"!

  二、演示与制作

  1、"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的花束,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逐一展示并介绍各种不同的花朵制作方法:

  (1)用水彩笔在手工纸上画出花朵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蔬果拓印:用手抓住蔬果的上端,蘸取颜料,然后印在画纸上。将拓印的.花朵图案剪下来,用吸管当花茎,再添加上手工纸制作的叶子。

  (3)皱纹纸折叠:将手工纸折叠后,剪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缠绕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幼儿自由创作,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制作方式,大胆想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用提供的辅助材料粘贴、撕剪成花径和叶子。

  三、活动评价

  老师为幼儿准备好花束的包装袋,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花放进包装袋,请个别幼儿到台前来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制作的,并说一说想把自己手中的花束送给谁。

  鼓励幼儿将花束送出去。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准备毛笔一支、调色盘一个,铅画纸、白纸、夹子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小小魔术师好不好?”

  教师出示调色盘,引导幼儿认识一下颜色:“你们看,老师盘子里准备了一些颜料,这些颜料是什么颜色的呢?”(红、黄、蓝)

  2、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变色游戏。

  (1)师示范并讲解:“今天我们就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来变的好吗?先拿一支毛笔蘸点水蘸上红色,把它放在盘子里,然后呢再蘸点黄色,把红色和黄色搅和在一起变变变,你们看变出了什么颜色?橘黄色)把变出来的颜色涂在这个铅画纸上。”师再选择别的颜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变色1-2次。

  (2)幼儿进行调色操作,教师观察,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变色。师:“现在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变魔术了,看看哪个小朋友变的颜色最多,变出来的颜色我们把它涂在铅画纸上,呆会有大用处。”提出卫生要求——魔术师要小心啊,千万别把魔术变到外面。

  (3)学习拓印的方法:(师出示一张白纸)“看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按在刚才画好的画上,用夹子夹住,然后轻轻的在上面压压,再轻轻的`提起来,你们看印出了什么?”

  3、添画。

  (1)师示范给印出来的画添画。“王老师觉得有点象一只螃蟹的壳,王老师把它变一变,变成一只螃蟹行不行。”

  (2)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画。

  4、分享活动的乐趣,积累经验。

  教师展现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一些作品富有创造力的幼儿。

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的方式画树干。

  2、迁移观察的经验,探索在树干上画上椭圆形的树叶。

  3、乐意用各种漂亮的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

  大树示范画一张、人手一盒油画棒、一张白纸、一支记号笔、已有画太阳光芒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歌曲《大树妈妈》。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大树妈妈。

  教师出示大树范画:今天老师请来了大树妈妈,你们看看大树妈妈的'树干像什么?树叶是什么形状?

  3、教师示范画大树。

  教师示范画树干:一只小手紧紧按在纸上,另一只小手拿着记号笔沿着小手把小手的。形状画下来,然后在树干上画上椭圆形的树叶。

  4、幼儿尝试用手按在桌子上练习画树干。

  教师请幼儿用一只小手紧紧按在桌子上,另一只小手沿着小手画画。

  5、幼儿操作活动。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给予指导。

  6、展示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的作品,教师与幼儿共同观摩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大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