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20 08:26:08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大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大班教案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跑、跳、平衡等基本动作和基本体能。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废旧汽车轮胎若干。

  2.录音机一架、磁带。

  3.事先与幼儿交谈汽车轮胎的玩法。

活动过程:

  1.教师分配角色,请幼儿模仿汽车司机,做模仿动作:

  a、司机开车 b、司机停车 c、司机洗脸 d、司机擦背

  e、司机睡觉、司机起床。

  2.幼儿排成二路纵队听音乐模仿开汽车沿场四周慢跑汽车听信号“开车”、“停车”。

  3.请个别幼儿讲述并示范他玩轮胎的方法,教师小结几种玩法:

  a、滚轮胎,几个幼儿面对面滚轮胎。

  B、将轮胎排成直线,练习在轮胎上走,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先教师示范,幼儿练习。

  C、小组进行轮胎夸跳的动作,也可以双脚向前跳。

  D、脚跳上轮胎脚跳下轮胎。

  E、钻轮胎。

  4.再次启发幼儿自己选择玩轮胎的方法,幼儿选择玩法再练习一遍。

  5.游戏:勇敢的侦察兵;小侦察兵先钻过小山洞(轮胎),走过小拱桥,俯式爬上山顶,绕过红旗后身躺下翻身滚下山,往回跑,跳过路上障碍物(平放轮胎)回到起点。

指导a:一幼儿在桥上即不能碰别人,又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掉下桥,又稳又快地排除“地雷”。

  B、提示个别幼儿分腿跳跃,注意选用按轮胎蹬地跃过轮胎再松手。

  6、小结表扬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幼儿,特别是能互相关互相帮助。以及表现勇敢、聪明、不怕困难的小侦察员。

  7、结束。

  快乐游戏 ——健康活动《一棒接一棒》课后反思

  上周,园名师组调研我们大班教研组,半日的调研,细致的剖析,全面的观察,深入的反思,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收获不少。

  在这次调研中,我执教了一堂健康活动《一棒接一棒》。

  每一次都恐于健康活动时孩子的收放,但我这次还是下定决心来尝试。因为我对《一棒接一棒》这个活动内容认真分析后,觉得挺有意思,孩子们应该喜欢,应该能吸引他们。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小棒,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以学本领、练本领来激发他们,树立信心,接着以检查本领学得如何来进行小棒操。孩子们都以非常认真、投入的表情与动作向我汇报:老师,看我的`本领学得多棒!

  接着,我宣布本领练得非常不错,可以先进行几个方式的传棒游戏。传棒游戏一——前后传棒;传棒游戏二——左右传棒;传棒游戏三——上下传棒。游戏中,我比较注重孩子们游戏规则的养成与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的萌发。把掌声送给获胜队的同时也不忘给其他队加油树信心。

  最后,进行的是传棒接力赛。要求孩子们穿过小树林,走过独木桥,跨过小水沟,把棒传给下一个小朋友,以此类推,看那一队胜利。比赛前清点人数是比赛规则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两队相同的人数是比赛的前提,在孩子们的公正下,发现黄队果真少了一位小朋友,怎么办呢?最后一致认同,让李老师参加黄队的比赛。其实,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懂了,会了,发展了,快乐了。

  这种健康游戏活动我很喜欢,相信孩子们也是。

教学评析:大班健康活动《我能够》

  大班健康活动《我能够》是幼儿园建构式教材上的一堂关于幼儿形体游戏的活动。活动重点目标之一是定在让幼儿尝试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充分伸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极力引导幼儿充分的伸展身体,让幼儿体验到身体某部位被拉伸的感觉,体验身体柔韧弯曲的感觉.但在活动中,教师忽略了以下两个关键点:

  1、关注目标的解读:教师对目标的解读能力决定了教师集体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在建构式教材上,许多活动的目标十分宽泛、灵活性较大,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进行解读和分解、细化。在解读细化目标的过程中,明确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并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解决。如本次活动中的主要目标是尝试伸展身体部位,执教教师把伸展身体部位的具体目标落实在幼儿柔韧性的表现上,整个活动虽然能够很好地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但是因为目标定位的片面性,可能也就间接导致了幼儿活动的片面性。“伸展身体部位”除了在身体的柔韧性上有一定要求外,还有对身体的延展性、动作的创造性等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片面界定为感知“柔韧性”就颇为片面了。

  2、关注领域的特点:幼儿教学各个领域都有其教学特点,尤其是户外健康活动,其涉及到外部环境场地、活动器材、教师策略、活动密度等等,都与常规的室内活动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在组织这类活动时因更加细致地考虑到这些细节问题:如站队应该以横列为主,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幼儿听讲应该背对太阳,以减少阳光刺激烈带来的影响;活动器材提供应该充分,以保证活动量与活动密度;活动规则应提前制定,以保证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等等。细致地考虑才能保证体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明亮的眼睛”这一主题。

  2、通过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幼儿萌发大胆表现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图片-灯塔,夜晚背景图一幅。

  2、四重不同的工具材料:单色版画,铅笔浅描,印刻画,点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感受诗歌优美意境,教师边念诗歌边出示教具。

  教师:夜晚来了,眼睛要闭上了。一个一个梦会从你的枕边甜甜地升起。

  如果睡不着,你睁开眼睛望出去,呀!有好多好多的眼睛和你一样睁着!

  出示夜晚背景图

  你看见了哪些眼睛?

  我看见了星星的眼睛,月亮的眼睛,小朋友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2、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叫“明亮的眼睛”,

  听完后,请你告诉大家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3、教师朗诵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漆黑的大海上,航标灯睁着眼睛,轮船就不会撞上暗礁!

  遥远的大森林里,虎妈妈睁着眼睛,虎宝宝就能安心地、甜甜地进入梦乡!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夜风里还有好多好多的眼睛睁着,但你看不见它们:

  卫星的眼睛睁着,在传送电波;

  雷达的眼睛睁着,在保卫和平。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你瞧那夜空里,有好多好多星星眨着眼,它们正悄悄地望着你。

  原来,它们也没睡着,正调皮地睁着眼睛。

  4、提问:你听见这首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二、讨论作画方法

  1、你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在朗朗的星空中,在遥远的大森林里,

  还有哪些明亮的眼睛也正悄悄地看着你。

  2、幼儿发散思维。

  路灯的眼睛,高楼的眼睛,飞机的眼睛,猫头鹰的眼睛,高架桥上的眼睛。

  三、幼儿作画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明亮的眼睛”。

  通过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幼儿萌发大胆表现的愿望。

  2、你想选用哪一张工具材料画画呢?

  幼儿自由选择。

  3、指导幼儿较合理地安排画面。

  及时发现幼儿与众不同的想象,给予鼓励。

  指导幼儿用鲜艳的色彩点出明亮的眼睛。

  四、讲评

  1、展示幼儿作品

  2、教师:小朋友发现了许多“明亮的眼睛”,除了老师找到的外,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较灵活地变换身体位置,向不同方向走。

  2、在游戏中能集中注意力,听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体验同伴间合作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大圆,听音乐边走边做动作。

  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健康操。

  2、练习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

  单人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师快速拍铃鼓,幼儿向前快速走,师慢拍,幼儿慢慢向后倒退,师摇铃鼓幼儿就原地自转。

  两人合作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当教师说:“两人走”时,幼儿两人手拉手走。游戏要求同前,原地自转改为两人拉手转圈。

  请合作好的.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他们是怎样合作完成的。

  合作游戏。

  3、游戏“看谁听得清”。

  教师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每个幼儿选一种颜色扎在胳膊上,分散站在场地四周,教师说:“红色”时,戴红色带子的幼儿就向前走四步。教师改变口令,幼儿参与活动。

  4、放松运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回族舞蹈的基本特点。

  2、会做简单的回族舞蹈动作,摆手、晃头、屈伸步,掌握基本舞步。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幼儿知道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空间。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花儿《山里的野鸡娃》音乐。

  2、回族帽子、衣服各一件。

  3、回族舞蹈《花儿》碟片。

  4、幼儿提前学会花儿《山里的野鸡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2、幼儿集体演唱花儿《山里的野鸡娃》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你们唱了这段花儿以后心里感觉怎样?(高兴、欢快)是不是很想随音乐跳起来呀?(是)让幼儿自编动作。

  2、教师收集幼儿具有回族舞蹈特点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回族舞的兴趣,

  3、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跳的这是什么民族的舞吗?(回族舞)

  4、出示回族服饰引导幼儿观察。

  5、教师简单幼儿向幼儿介绍回族服饰的特点及生活习俗等。让幼儿对家乡民族有个初步了解。

  6、学习舞蹈动作。

  (1)教师分步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幼儿跟学。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3)重点指导幼儿学习屈伸舞步。

  7、请幼儿表演

  (1)请个别动作协调性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集体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欣赏回族舞蹈《花儿》碟片。

  2、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评,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

  延伸活动:通过欣赏《花儿》后幼儿自由表演。

大班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2、乐于尝试创意造型及律动即兴模仿。

  3、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集体中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唱名卡;

  2、各式道具,有:布球、花环、琴槌、软垫

  3、乐器:鼓。

三、教学队形:坐位—半圆形;站位—圆形

四、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定位为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2、教学的难点则确定即兴动作创作。

五、活动过程

  (一)暖身造型活动。

  1、幼儿自然进场和教师打招呼,坐在椅子上。(运用手势下行姿势打招呼“小朋友好”“男孩子好”等)。

  2、教师转身戴上“老树怪”的头饰,口中点数“1、2、3、变”,伴奏的老师敲三次鼓边,最后敲鼓面。

  师:我是老树怪,跟随鼓点走。鼓声速度均匀,4拍一组,第4拍老树怪定造型,做各种表情,并询问幼儿:“是什么表情?”并请个别幼儿来试试。

  3、老师伴奏,学生听鼓点做律动。引导语:我们一起来和老树怪玩玩,看看谁走的'动作和大家的不一样。幼儿造型时教师可以拍照的形式给予鼓励。(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幼儿掌握不错,可鼓励两人一组造型)

  (二)唱名。

  1、老师指唱唱名卡,幼儿持布球指唱。(唱名卡事先贴好在白板上)

  引导语:老树怪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

  2、出示唱名音阶。教师在钢琴上定出C调的d,练声2遍,注意匀速。

  3、教师有意识以慢速和幼儿逐个找出“d,t,l,s”的四音唱名音阶练习“上下行”两遍。提问幼儿,帮助巩固上下行的认识。

  4、旋律模唱。单个唱名练习,教师利用钢琴由慢速到匀速,幼儿哼唱。

  活动方案,幼儿园,海口市,男孩子,小朋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