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

时间:2024-04-03 07:47:5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1

  教学目标

  1。 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

  镜子、教科书第71页的开放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镜子,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每人一面小镜子)

  师: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

  师:这是怎么回事?

  二、引导探索,体验镜像对称的特点

  1。 出示教科书第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1)师: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

  (2)生: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师:(放大房子图)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

  生: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出示课题)

  2。 请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游戏。

  (1)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象的卡片,请他们想办法猜出另半边图象是什么?(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

  (2)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

  (3)出示教科书中第69页的小朋友照镜子图(例3)

  师: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师说:“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照照镜子吧,好吗?”出示三面穿衣镜,请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笔。

  我往左走,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学生任意做动作……

  三、运用拓展

  1。 判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教科书第71页第5题)

  2。 找朋友。

  3。 思考题:第71页第1题、2题。

  (1)看镜子写数

  (2)看镜子写时间

  四、小结评价

  师:看,照镜子、水面倒影等等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数学知识,你知道了吗?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对称图形。

  二、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图案、剪刀、直尺(或三角形)、折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方格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操作、讨论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感知对称,认别对称图形。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教学实施措施。《国家数字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节课采用创新精神的策略进行教学。

  1、让学生在创设创新情景中激发学生主动创新

  创新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创新

  操作是小学生创新的源泉。操作活动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调的活动,是对客观事物形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容语言形态的智力内经方式。

  3、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营造创新

  学生的讨论把课堂营造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场所,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性都得到了调动,这样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了解哪些关于夏天的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2、课件展示美丽的夏天景象。

  3、课件展示(蝴蝶、蜻蜓、树叶、脸谱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的?(看出来的。)是啊,观察学习的一种好方法。(板书:观察)除了观察,你还可以怎样证明呢?(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蜻蜓、树叶左右形状一样)(板书:对折)

  4、验证、揭题。教师用课件对折演示。像这样对折后完成重合的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为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5、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对折)

  (二)合作探索

  1、欣赏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对称的物体是很多很多的,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对称物体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如:飞机、蝙蝠、衣服、剪刀、小鱼等,接着动态显示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2、小组讨论、辩认对称物体

  每小组学生拿出带来的小物品,先讨论哪些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3、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对称图形。

  师用彩纸剪出一些对称图形展示剪纸(乌龟、飞机、小鱼)贴在黑板上。

  把学生剪的'图案贴在黑板上(飞机、蝴蝶、小树、衣服、小人、房子、星星、小葫芦、红心......)

  4、认识对称轴

  学生折剪出的对称图形中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得出对称轴的概念,让生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出对称轴。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找一找、画一画

  书上第68页做一做,找出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折一折,说一说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先用纸折一折,再说一说。

  3、小画家

  在方格纸上自由画画,画出不同的对称图形。

  (四)全课总结

  谁愿意告诉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美丽的景象和图案吸取了学生的注意,小朋友的好奇心随小蜻蜓和小蝴蝶飞起,产生“蜻蜓、蝴蝶和树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的心理需求,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学生通过观察、折一折、初步了解对称的现象。

  通过欣赏、讨论、辨别、动手操作、剪一剪、画一画,培养学生的语言、人际关系、身体运动智能,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多元智能。通过这样活动充分感知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树立学习的信心,获得感到成功的体验。

  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的练习,巩固拓展新知,使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更加完善,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节课的内容,交流学习的体会,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对称图形》教学片段实录--动手操作

  1、讨论方法。

  师:老师用彩纸剪出了一些对称图形,漂亮吗?(展示剪纸、乌龟、飞机、小鱼,贴在黑板上)

  师: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呢?请各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要剪对称图形,得把这张纸对折。

  生:对,把一张纸对折以后再剪,就行了。

  生:我补充,要想剪的好看,可以把要剪的图画出来,而且只画出一半就行了。

  师:我有个问题,画的时候,挨着哪边画呀?

  生:当然是折的这边,要不一剪都碎了。

  (师按照学生的方法,随手剪出“小衣服”)

  (2)剪一剪。

  师:大家发现了剪对称图形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就动手吧,剪出你喜欢的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剪好以后,把你剪的图案贴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学生陆续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黑板上:飞机、蝴蝶、小树、衣服、小人、房子、星星......

  六、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加德纳认为教学的成功在于能够发现并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环境。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拓宽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本人在设计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为学习创造欣赏数学美的条件。

  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抓住对称图形特有的优势,精心设计了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的活动。在声耳的音乐声中,课件动态显示,使全体学生轻松、愉快地欣赏着,在欣赏活动中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促成“使学生欣赏数学美”的教学目标以实现。

  2、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动手操作、自立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不仅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学习活动,还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交流环境。比如:让学生观察美丽的蜻蜓、树叶、蝴蝶等图形,在小组内讨论,向全班汇报这些图形的特点。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在频繁的说话、提问、讨论、解释和争辩中,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

  3、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空间。

  本堂课多次采用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小组里充分发挥各自的智能优势,在讨论、交流、合作、评价中互相交流。

  4、注重实践操作,以动促思。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以动促思,调动其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把抽象的对称图形、对称轴转化为可以摸得到,看得见的事物。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兴趣浓厚、思维灵活。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形成技能,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内化。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3

  一、 教学内容:

  P68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

  2、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各色彩纸。

  四、 教学重难点:

  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五、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听“小故事”)

  (二) 认识对称图形

  1、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出现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图形”,这里还有一些对称图形,还有一些剪出来的。(飞机、鱼、龟)

  2、 动手剪对称图形(讨论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

  a、 师示范剪对称图形(一张长方形的纸,并对折,画出一半的.形状,剪下来,打开,“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它是对称图形吗?

  b、 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自已喜欢的对称图形)

  c、 学生展示自已剪的对称图形

  (三) 认识对称轴认识对称轴(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

  对称轴(师画虚线)

  (四) 巩固练习

  1、 欣赏对称图形(你能列举生活上的对称图形吗?)

  2、 P68(做一做)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小鱼的对称轴在那)对称轴有横的、还有竖的)

  3、 P70第2题(4人小组)折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来。

  4、 P70第3题,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称图形】相关文章:

《对称图形》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05-25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07-03

对称的图形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12-03

轴对称图形教案03-24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06-25

《轴对称图形》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05-21

苏教版《轴对称图形》教案01-30

轴对称图形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11-26

画轴对称图形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01-22

幼儿园教案对称图形09-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