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行四边形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正方形性质定理。
2.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 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热身:
矩形、菱形有哪些性质和判别方法?
正方形有哪些性质?你能证明吗?
自主学习
1.证明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证明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4.议一议
①依次连接菱形或矩形四边的中点能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一猜,再证明。
②依次连接特殊平行四边形 四边中点呢?
课堂小结
1、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4、顺次连接正 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反馈检测:
1.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它的对角线长 ,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它的边长为 。
2.边长为 的正方形,在一个角 剪掉一 个边长为的 正方形,则所剩余 图形的周长为 。
3.已知:如图 Rt△ABC中,∠ACB=90°,CD为∠ACB的平分线,DE⊥BC于点E,DF⊥AC于点F。
求证: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
布 置作业:
A组:习题 4、2 创新设计 B 组 习题4.、2 C 组 背定义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的例1、例2、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4页的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
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名称。(电脑出示)
2.在这几个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呢?
3.大家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l中的第一组图形。
提出要求:这儿有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对学生的交流作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白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都是可以的:即数方格比较大小或把左边的图形转化后与右边的图形进行比较。
(2)出示例l中的第二组图形。
提出要求: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
(3)小结: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
2.教学例2。
(1)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提问: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提出要求: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用实物投影演示剪、拼过程)
提问: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 (继续请学生演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各种转化方法,进行小结。
(4)讨论:刚才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沿着高剪开,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
(5)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变?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2)操作: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并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长(cm) 宽(cm) 面积(c㎡) 底(cm) 高(cm) 面积(c㎡)
(3)小组讨论:
①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反馈、交流,抽象出面积公式。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如.下的板书: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二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高
(5)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S=ah
(6)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通过指名板演和评点,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三、巩固深化。
1.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公式。
2.指导完成练习二第1题。
(1)明确要求,鼓励学生尝试操作。
(2)讨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相等,它的底和高可以分别是多少?
(3)学生继续操作后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展示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3.指导完成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
提醒学生:测量的结果取整厘米数。
4.指导完成练习二第3、4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5.指导完成练习二第5题。
(1)同桌两人分别按要求做出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平放在桌上。
(2)指导观察、思考。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成的长方形和用长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面积呢?
(3)指导测量、计算,验证猜想。
(4)连续拉动长方形,启发思考面积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 使学生了解用数方格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同时初步学会用这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使学生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感受转化的策略。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 会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二、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
1、创设情境
某地区在退耕还林期间,将一块长m米、宽a米的长方形林区的长、宽分别增加n米和b米,用两种方法表示这块林区现在的面积。
这块林区现在的长为 米,宽为 米。因而面积为________米2。
还可以把这块林地分为四小块,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米2, 米2,_______米2, 米2。故这块地的面积为 。
由于这两个算式表示的都是同一块地的面积,则有 =
如果把(m+n)看作一个整体,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得到这个等式吗?
2、概括: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3、计算
(1) (2)
4、练一练
(1)
(二)合作攻关
1、某酒店的厨房进行改造,在厨房的中间设计一个准备台,要求四面的过道宽都为x米,已知厨房的长宽分别为8米和5米,用代数式表示该厨房过道的总面积。
2、解方程
(三)达标训练
1、填空题:
(1) = =
(2) = 。
2、计算
(1) (2)
(3) (4)
(四)提升
1、怎样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2、若 的乘积中不含 和 项,则a= b=
应用题
第三十五讲 应用题
在本讲中将介绍各类应用题的解法与技巧.
当今数学已经渗入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应用数学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成为各类数学竞赛的一个热点.
应用性问题能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使学生充分到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