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用一张纸保护鸡蛋的方法,发现科学道理,获得生活经验。
2.培养幼儿大胆操作,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卡纸50张;鸡蛋50个;蛋托8个;双面胶4卷;大框4个;滑板车和鞋盒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蛋,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鸡蛋,提问:李老师带来了什么?如果我现在一松手,会发生什么事情?
2.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掉在地上不碎呢?
二、提供卡纸,引导幼儿探索用纸保护蛋的不同方法。
1.出示卡纸,提问:你能用这张纸保护好鸡蛋吗?怎样保护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2.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讨论,归纳保护蛋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保护蛋计划,你用什么方法保护鸡蛋的'?
序号
方法
结果
1
用纸把蛋卷起来
2
象叠被子一样包
3
象包糖果一样包
4
把纸折成一个蛋卷筒
5
5.猜一猜,哪一种方法能成功保护好鸡蛋呢?
三、第二次操作,检验结果。
1.再来尝试
2.集中讨论
3.老师示范
四、第三次操作尝试,用折三角形的方法保护鸡蛋。
1.现在每个小朋友拿一张纸先折一折,再试一试。
2.集中讨论:我们同样把蛋放进这个小漏斗,为什么有的鸡蛋碎了,有的没有碎呢?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小结:原来要成功保护好鸡蛋,要把鸡蛋尖尖一头往下竖着放进小漏斗,还要往下塞塞紧
3.幼儿再次尝试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4.集中讨论,发现科学道理。
这一次都成功了吗?那为什么把鸡蛋放进这个小漏斗里掉到地上,鸡蛋不会碎呢?
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小小的尖角,秘密就在这个尖角上,这个小小的尖角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护好了鸡蛋,让鸡蛋安全落地。
五、挑战高难度,激发幼儿探索热情
如果我们再站到高一点的地放把这个鸡蛋扔下来,鸡蛋会碎吗?
六、活动延伸,拓展经验。
有什么办法让装在鞋盒里的鸡蛋不碎掉呢?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听听、写写活动中,初步了解上海部分景点。
2.引导幼儿关心上海著名景点,激发幼儿热爱上海的情感。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大胆表达。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字、图片、照片、提示牌、小黑板。
2.初步了解上海部分景点的名称并熟悉相应汉字。
活动过程
(一)自主选择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做小导游,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活动内容,你们等会去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然后,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你是怎么玩的?知道了上海的哪些著名景点?”
(二)自主游戏
1.内容
听录音――介绍上海景点,看图片,边听边把相应的景点勾或写出来,并说说听到了上海的哪些景点。
游戏棋――“小汽车”为棋子,上海各著名景点为棋盘,幼儿边玩边说说上海的景点。说对了,跳一格,说错,停一次。
名词连接――如“杨浦”与“大桥”连接。
照片――说说在什么地方拍的,简单介绍,写地名。
图书――“孙悟空游上海”,看看、说说有哪些景点,念念“游上海”的儿歌。
写字――图片、字,幼儿可说说、写写上海的地名。
配对――字、图片找朋友。
制作导游图――根据图片、汉字提示制作导游图。
2.重点指导(制作导游图)
第一层次:将所选的上海景点剪贴在纸上,注明先后顺序,并能说出各景点。
第二层次:将所选的上海景点用文字写在纸上,注明先后顺序,能读出汉字并能简单介绍景点的特点。
3.一般指导
听录音:圈一圈,要求幼儿能将听到的景点圈出来。照片:请幼儿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拍的,并写下地名。
(三)分享交流
请幼儿来做小导游,介绍今天你们玩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的景点是什么?为什么?重点请“制作导游图”的小组将导游图展出,说说有哪些景点,能正确说出景点名称。
四、提示与建议
活动前组织幼儿收集相关材料。该活动适合5~6岁幼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能够考虑孩子的特点,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合理的安排、组织每个环节。活动从始至终都能够较连贯、较顺畅的组织,环节与环节的衔接也能做到承上启下且逐步加深。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里,并在活动中体验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数学、图画等符号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
2、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能有计划地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盆蚕豆、塑料花、瓶盖。
2、每人一张纸、笔。
活动过程:
一、玩玩、记记
1、几哦按时带领幼儿观察操作材料,引起幼儿的`兴趣。
2、明确操作要求:用一只手用力往盆里抓一把,把抓的出的物体,数一数,记下来,一共抓三次。
3、讨论:怎么样记得牢,又记得清?(抓一次,记一次)
4、幼儿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
5、交流
(1)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师幼共同检查记得是否清楚。
(2)比一比,谁接的方法好?
二、猜一猜
1、带领幼儿观察桌上的三种物品:花生、塑料花、瓶盖
2、猜猜看,用力抓一把,哪种物体抓得最多,哪种无意抓得最少?为什么?
三、说说发现
1、讨论:如果抓桌上的三种物品,每种物品抓三次,怎样记录在一张纸上?
(用图画、数字等符号记录)
(塑料花)
(瓶盖)
(蚕豆)
2、幼儿动手操作;师提醒个别幼儿按要求操作。
3、展示热别幼儿的记录单,说说记录单上的内容,严整记录单上的句路是否清楚。
4、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线,体验线带来的乐趣。
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特征进行分类。
3、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线的作用。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用各种线制作一幅范画。(画面有小房子,花、草等)
2、分组材料:各种各样的线(毛线、电线、艺术线、棉线、尼龙线等)
3、乐器:二胡、吉他各一把。
4、课件
活动过程
导语:"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神奇的画,小朋友想不想看?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我数一、二、三,你们再睁开眼睛,好吗?"
一、展示范画,认识范画中的各种线
师:小朋友,请仔细观察这幅画,它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不同?这上面的线你认识吗?它们都用来做什么?
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
1、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讲讲自己在生活中知道的线。
师:小朋友,除了这幅画上的线,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线?都有什么作用呢?
2、请幼儿分组自由操作,探索发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线,请小朋友们分组,自由地去观察探索,可以拉一拉、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
3、幼儿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
师:小朋友,你们能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线?你觉得有什么用途?(同伴之间可相互补充)
4、师利用课件并结合实物,小结各种线的名称、特点和用途毛线:色泽鲜艳、柔软,可以织成毛衣。电线:导电、输入图像、声音等等、包括:电缆线、闭路线、耳机线等等。艺术线:用来编织各种工艺品、艺术品的线,如:中国结。棉线:用来织布、缝衣服等等乐器线:可弹拨出动听的声音。如:二胡、吉他、古筝(师随机演奏一首二胡和吉他的曲子,请幼儿欣赏)尼龙线:做袋子用的手提绳、鱼线、捆绑线等等
三、为线分类
1、师:"今天,各种各样的线都集中在一起了,线的大家族真的很大,族长说,这么多的孩子太多了,又挤又吵,赶快给我们分分家吧!小朋友,我们来帮帮他吧,把这些线分分类,相同特征的放在一起,看看能分成几类,好吗?"
2、幼儿分组为线分类,师巡视指导。
3、每组推出一名代表,交流自己分类的方法,师小结。
四、结束部分
1、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线,我们还没有
全部认识呢。请小朋友回家后,继续和爸爸妈妈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线,看看谁了解的线的线的'知识最多,好吗?
2、玩绳
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有两根很粗很长的线,又叫绳子,这根绳子是用很多很多的棉线组成,现在我们一起玩绳吧。
师领幼儿到户外玩绳,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线的连接”是我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预设的一个科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讨论与实践并在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不仅能用打结的方法将线进行连接,感知将几根线两端任意两两打结后出现的有趣现象,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能够想出各种办法记录出实验结果,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注意贯彻“做中学”的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且互相交流使得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虽是简简单单的一些线,却也折射出了孩子们思维创新的n次方!在整个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们“玩”在一起!共同去面对临时出现的问题,也就是有一个良好的教态。孩子们出现的不同状况也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挑战,当然在一些细微之处也值得我去深深地去思考,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仅是要在教学上不断改进,同时我更希望与孩子们像朋友一样共同成长!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05-19
大班健康教案06-15
大班手工教案【精选】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选)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选)07-08
[精选]大班手工教案07-08
大班音乐教案05-31
大班手工教案06-13
大班美术教案06-12
大班交通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