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7-14 12:31:3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用具:

  课件、粉笔、范画卡片、学生用具、绘画工具。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请看(课件出示小猫:喵,大家好!我是毛毛,请跟我来!)走,咱们跟上去瞧一瞧。(课件出示小猫玩线团)毛毛真是又调皮有可爱!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团线!

  二、自主发现,探求新知

  指着“——”师问:这是一条什么线?那这条呢?

  生:??

  师:你们都说对了,这是一条横线和一条波浪线。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又是一条什么线呢?()你觉得它像什么?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生:??

  师:看到你们为它起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老师也想给它起个名叫“螺旋线” 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种螺线来绕一绕,涂一涂。(板书课题:绕绕涂涂)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接下来,老师就用这种螺旋线画画,你们猜,看看我画的像什么?并且可以随时大声的说出来。

  师画,生猜。

  师:你们觉得老师画得漂亮吗?我也这么认为,用这种线画画,我感到特别轻松自在,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你们也想试试吗?那么,现在就由你们用螺旋线画,我来猜,谁有勇气第一个来?

  生画师猜,师先猜对,后猜错。“你可真厉害将老师都难倒了。”

  生纷纷举手,师:啊?你们这么多人考我一个啊,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对了,师出示范画,大家,这是什么?(太阳公公)他有什么表情?(不高兴)太阳公公看到我们玩得这么高兴,它也想玩了,可它一个朋友也没有,怎么办呢?(生议论给它找几个朋友呗)

  师:你想给太阳公公找什么朋友?

  生:??

  师:你们想得真好!接下来就将你为太阳公公找的朋友用螺旋线画出来吧,开始!用剪刀把它剪下来,贴到前面来,好吗?(好)大家可以和同桌相互合作,也可以独自完成,现在开始!生动手画,师巡视指导。

  时间到!

  师击掌三下:请小朋友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剪刀收进去。小朋友们,你们抬起头看一看,太阳公公的表情有什么变?(它笑起来了)是啊!你们为他找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它非常高兴,还让老师代替他向你们道谢呢?谢谢大家!(响音乐)在阳光的照耀下,小鸟欢快歌唱,青青的小草闪闪发光,花儿也羞答答的露出了她美丽的笑脸。这可真是个好天气,小动物们都从窝里跑出来散步、做游戏??感谢小朋友们用自己勤劳的小手创作出了这么美的画面。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作。

  师:刚才,我们用螺旋线为太阳公公画出了很多好朋友,其实我们还可以用这种螺旋线来画一画我们身边的事物呢。这儿有几幅作品,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

  师:原来用螺旋线还可以画出这么漂亮、有趣的画来,你们也想画吗?那好,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螺旋线来画一画我们生活中事物。开始!

  二、学生画画,师巡视指导,收集作品。

  三、学生习作欣赏。

  师击掌三下“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笔,老师手中已经收集了部分同学的大作,大家要不要一起来欣赏一下?(要)”

  可以请前两们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告诉大家你画了什么?

  师: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就不请作者一一介绍了。这是??

  我知道下面一定还有很多非常好的画作。等下课后,咱们把它都贴到墙上办一个画展,你们说好吗?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些什么?

  生:??

  师:你们又掌握了一种新的绘画技巧,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这节课就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第3课 田野的色彩

  一、教学目标

  1、能观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织划分田地,认识常用的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认识颜色。

  2、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三、教学难点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四、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第1课时

  一、线线交织,构成田野。

  1、我们把画纸想象成一片肥沃的土地,现在老师牵着大家在这画纸上散步,我们随意的走着,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再从另一个方向走一走?三条路,把这片土地分成了好多块田地了,这几块太大了点,谁能画条小路再分一下?谢谢你,又多了几块地了。

  2、现在我们换一种走法。在这片更广阔平整的土地上,我们快速的直直的开垦农田,老师快速示范用直线分割田地。请一位喜欢直线的同学帮我再分分。

  二、色彩认知,参观田野。

  有了这么多田地,种点啥呢?

  1、我们来向农民伯伯学习学习。农民伯伯说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识抢答。(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认识它吗?是什么颜色的?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继续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松鼠的尾巴的用处。

  2.了解别的动物的尾巴的用处,扩展学生视野。

  3.巩固字词,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能()()()身()()()

  原()()()别()()()

  (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自由读--指名读--分四人小组读。

  (三)课文,扩展视野

  (1)说话训练:用“松鼠的.尾巴用处真大啊”这句话开头,

  说一说松鼠的尾巴的用处。

  (2)你还能说说别的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吗?

  (3)念儿歌(边拍手边念)

  老黄牛,尾巴赶蝇子,

  小鲤鱼,尾巴当船桨,

  小燕子,尾巴是个方向盘。

  小小动物真有趣,

  认真观察长知识。

  (四)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5、7题。

  课后作业第3题:把“暖”和“软”、“能”和“扔”、“身”和“生”作比较,重点区别n和r两个声母,以及前后鼻音,自己试读,纠正。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时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老师说一个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

  学生回答:影子。

  2、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9课《影子》。 板书:影子。齐读。

  二、自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文中的拼音多读几遍。

  学生认真读课文。

  2、师: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新朋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卡片。

  (1)、齐读卡片。

  (2)、去拼音读生字。

  (3)、开火车读。

  (4)、男女学生比赛读。

  3、师:生字朋友我们都熟识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好!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看图学文

  1、学习第一节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课文1”。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

  提示:太阳、小男孩、影子、路、草、树

  (2)师:想一想,小男孩在干什么?

  提示:他在对着太阳走,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3)师:要是小男孩背对着太阳走呢?学生回答。

  (4)师:再看看小男孩的表情怎样?

  提示:好像在和影子做游戏,很高兴的样子。

  (5)师:这一节告诉我们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常常跟在我们身边,是那么调皮,又是那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吗?那我们该怎样读第一节呢?自己练习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教案》,来自网!

  2、学习第二节

  (1)师:请同学们用同样轻松愉快的语气自由读第二小节。生读。

  (2)出示媒体资源中的“课文2”。

  (3)师:为什么说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有这样的一位好朋友,你开心吗?生答。

  提示:因为影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

  3、通读全文,指导背诵

  (1)观察图上小男孩的表情,自由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2)加上动作表演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背诵课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篇课文,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待会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背诵的最熟练。

  学生朗读课文,指名背诵。

  二、指导生字

  1、师:文中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

  学生个人读、领读、齐读。

  2、提出“前”、“后”、“左”、“右”4个表示方位的词语,让学生再认读并做小游戏。

  (1)学生指出自己座位“前”、“后”、“左”、“右”4个方向坐着谁,或有什么物品。

  (2)把本课的生字卡片打乱贴在黑板上摆出前、后、左、右的阵形,让学生自由读出一个生字,并认读这个字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字。

  3、教学生字

  播放媒体资源中生字的书写动画

  教师随机指导: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知道是一笔写成的。描红写“马”、“鸟”,知道“马”的第二笔和“鸟”的第四笔都是“竖折折钩”。

  (2)区别“马”、“鸟”

  “撇”就像鸟头上的羽毛,“点”就像鸟的眼睛。

  4、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对照本课生字,想想能用什么有趣的'办法记住它们。

  例:“影”:一轮红日当空照着,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边有一片影子。

  教师边画边板书。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实践、总结

  1、做“踩影子”活动

  边活动边思考: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

  2、在操场上结束本课教学内容并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像一只可爱的小黑狗陪伴在我们身边,其实影子不仅存在于我们身边,其他物体也有影子,他们的影子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仔细观察,口头交流。

  四、作业

  1、观察其他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

  2、抄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

  2、欣赏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六、课后拓展:用多种形式、材料表现烟花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9及练习四P30T1.2.3.4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两种含义,知道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或开始;

  2、知道0和1—5各数一样,借助直尺图进一步认识数的顺序;

  3、会正确、规范的书写0;

  4、会计算与0有关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0。

  教学难点: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理解同数相减结果是0的道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图片(青蛙2只,蝴蝶3只)

  教学过程:

  一、情况引入

  1、师:(利用班上红旗评比栏)XX同学得了4面红旗,用数字几表示?XX同学得了2面红旗,用数字几表示?有些同学没有得到红旗用什么数字表示?(揭示课题)

  师:你们想不想拿红旗?课堂组织

  2、热身:摸左耳、摸右耳、摸左眼、摸右眼、左拍拍、右拍拍、从左数1、2、3、4、5、从右数1、2、3、4、5

  二、新授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件)

  ①、猴子吃桃子

  讨论:原来有几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

  猴子吃掉1个,还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猴子还想吃,又吃了一个,还剩几个?(没有)用数字几表示?

  0的含义,表示没有。(板书)

  ②、教师举例

  我左手有3只蝴蝶,用数字几表示?右手没有,用数字几表示?

  我左手拿青蛙2只,用数字2表示,右手没有,用数字几表示?

  ③、师:你在生活中见过0吗?用0说一句话?

  拍手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几,学生就拍几下

  5、4、3、2、1、0

  2、0的含义,表示起点

  观察尺子图,0在哪里?

  0的右边有哪些数?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读一读

  给出数字卡片5、4、3、2、1、0(无序的),请学生上黑板按顺序贴一贴(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列)

  3、0的写法

  范写:一笔写成,从上到左,再从下到右,再向上与起点相接。(注意要圆润、略斜)

  ①、学生用手指在空中跟写2遍

  ②、在课本上临摹

  问:书写0时要注意什么?

  4、有关0的计算

  ①、课件展示情景图,让学生描述情景,并列出相应算式:

  3-3=0

  让学生说出各数字表示含义

  ②、课件展示情景图,让学生描述情景,并列出相应算式:

  4+0=0

  让学生说出各数字表示含义

  三、巩固联系

  做一做,练习四T1、2、3、4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汇报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0”这个新朋友,以及与它相关的加减法。我们知道了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附:板书设计

  0的认识

  表示没有3-3=021

  表示起点4+0=4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微课内容简析】

  “小兔请客”这一教学内容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 五 单元 一课中的教学环节。 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 微课类型 】讲授类

  【 教学目标 】

  1、 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索并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也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 教学流程 】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课件显示情景图,学生讲故事,说图意)

  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引出课题 -小兔请客)

  二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多媒体出示主题 图 1) : 你能 根据 图中的信息 ,能提出数学问题 吗 ?

  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

  1 一共有几个盘子?

  2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重点解决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

  学生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 + 30 = 30或+ 20 =?

  (4)师:那20 + 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用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 2捆小棒,再摆三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 + 30 = 50。

  2 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表示2个10,再拨3个珠子,表示3个10,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

  3 因为2 + 3 = 5,所以20 + 30 = 50。所以20 + 30 = 50。

  师:你喜欢那种算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学生相互交流。

  2, 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显示第二幅图,学生说图意)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好吗?

  (1) 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5捆小棒,再从5捆小棒中拿走1捆,还剩下4捆,也就是40根。

  (2) 在计数器十位上拨5个珠子,再拨去1个珠子,剩下4个珠子表示40,所以50-10=40。

  (3) 因为5-1 = 4,所以50-10 = 40。

  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在加减法算式中,每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0 + 30 = 50(个)50-10 = 40(个)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

  数

  三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

  我们 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数的计算方法,并了解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四篇05-12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5-25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05-27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6-02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6-02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5篇05-3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6-01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05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07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五篇06-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