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3 16:36: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常见的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与教学相关的PPT、魔术袋一个。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PPT。

  讲完故事设计问题:羊村长和喜羊羊分蛋糕,两个人一样多,怎么分?

  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参与进行二等分。

  (1)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每组选一个代表到口袋里摸图形,摸到什么图形,那组就对什么图形进行二等分。

  (2)幼儿尝试进行二等分。

  (3)每组选代表说说怎么分?如何验证?

  4、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选出上述幼儿二等分的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

  (1)PPT上出现美羊羊和懒洋洋,请幼儿思考:这时有四个人,应该怎样分蛋糕?

  (2)提问:什么叫四等分?

  (3)小组讨论:怎么在原来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每组至少讨论两种方法?

  (4)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操作。

  (5)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6)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四等分的?请幼儿在图形上画一画。

  6、活动延伸:

  出示不规则橡皮泥,这个可以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吗?

  【活动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3、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1、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2、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

  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3、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

  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图片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看算式写答案。

  (1)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2)看算是画图。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

  1、教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图片内容,师生共同检查。

  引导幼儿了解: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2、表扬操作活动专心、书面整洁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一些物体的规律,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二张示范照片、相片若干、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浆糊若干、抹布若干、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幼儿兴趣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成熟的季节。前几天老师带你们去秋游了,并且收集了许多不同的种子,还帮你们拍了很多的照片。今天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把你们收集到的种子给照片镶上美丽的边框,你们愿意吗?

  二、集体活动

  老师这儿有两张镶好的照片边框,你们看这边框上的.种子是怎样摆放的?

  三、小组活动

  要求小朋友在做的时候要用三种种子,而且要有规律,还要注意图形的摆放,颜色的搭配。

  四、评议

  展示幼儿作品,让他们上来说一说。请小朋友找找我们周围环境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物体。

  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难点:发现周围环境中一些物体的规律,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我设计本次活动是让孩子们能大胆地动手,在音乐中感知美,创造美,从活动看来幼儿都充分发挥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幼儿还想出了各式各样的舞蹈来展示这个舞会,效果很不错。但也有一些不足,个别幼儿的衣服被颜料弄脏了,还有盖子反复使用使颜色有一点混乱了,这些都需要改进。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形状组合的特征。

  2、学习计算作品形状与数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海绵纸):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组合成一个火箭的造型。

  ——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呢?(出示图片)

  ——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是用什么形状组成的呢?

  ——用了多少个三角形?

  2、教师提示幼儿思考更多的组合方法,并亲手用图形拼一拼。

  ——我们可以拼一拼(生活中的物品)、房子、树,拼我们生活中的`看到的物品,你喜欢的,都可以拼出来,好吗?(发材料给幼儿操作)

  ——说一说,你用了哪些形状?

  ——每个形状用了几块?

  3、将幼儿创作的造型摆在图形中,鼓励幼儿继续自由地创作,完成后,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名称,共使用了那些形状、每种形状各有几个。

  4、活动结束:请幼儿回家作一些三角形自由拼一拼,发挥自己的创意。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黏贴价格标签。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5以内数的组成进行买水果的游戏。

  活动准备:

  一张大的表格;水果图片8张(苹果、香蕉、橘子、梨、葡萄、桃子、杨桃和芒果);价格标签8张(1元、2元、3元、4元各两张);一张大的5元的价格标签;若干价格标签,许多水果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去过水果店、水果超市买东西?(有)

  师:那在水果店里你们买过些什么水果呢?(请小部分幼儿来说说)

  幼:我买过苹果、梨、西瓜、香蕉……

  师:水果店里的水果真多啊,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去水果店里逛逛。

  师:这样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开个水果店的游戏吧。

  二、游戏:水果店。

  1、师:秋天到了,阳光水果店新进了不少的水果,你们看货架上都摆了些什么水果呢?(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水果图片)

  幼:我看到有红红的苹果、大大的香蕉、还有紫色的葡萄、黄蹬蹬的'梨……

  若出现:哈密瓜(引导:哈密瓜是什么样的?大大的、椭圆形的。货架上有没有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2、师:哇,这里的水果可真新鲜,我好想去买一些。可我不知道多少钱一

  个。

  师:这样吧老板那么忙,我们来帮帮忙吧,先帮水果定一下价格吧。

  师:我这里有一些价格标签。(教师逐一出示价格标签——有1元的、2元

  的、3元、4元、1元……幼儿跟着一起念)

  3、讨论水果价钱。

  师:请你想一想根据现在这个季节,你觉得哪些水果会比较便宜?

  幼:我觉得橘子、梨、苹果、香蕉。

  师:这些便宜的水果可以定为几元一个?(1元)

  幼:可是我只有2张1元的价格标签,所以只能有2种水果可以定为1元的,那橘子1元一个你们同不同意啊?(同意)我也同意的,橘子现在正是上市的时候,所以他又多又便宜。还有一个1元的给谁呢?给它、给它还是给它呢,你来说吧。

  幼:给……

  师:好不好啊?(好)

  (出现争议现象引导:同意香蕉1元钱一个的举手,同意梨1元钱一个的举手)

  师:那这两种便宜的水果我们就定得比他们稍微贵一点,看看可以定几元一个?(2元一个)

  师:剩下的这些水果都比较贵,那哪些可以定为4元一个?哪些可以定为3元一个呢?

  幼:芒果、杨桃、葡萄……(不同意见)

  师:杨桃、芒果是哪里生产的?(热带的水果)。

  师:杨桃、芒果都是南方热带地区的水果,它运费就很贵的,所以可以定得贵一点,几元钱一个?

  幼:4元钱一个。

  师:那这两种水果就稍微便宜点吧,几元一个啊?(3元)

  4、帮水果贴上价格标签。

  (1)师:我们已经把每种水果的价格商量好了,接下来请你们按照我们刚

  才商量好的价格把这些水果的价格标签做好贴上去。

  (2)检查货架。

  请两个小朋友检查货架。

  5、买水果。

  (1)师:水果店的价格商量好了,价格标签也做好了,水果店就可以开张

  啦。你们想不想去买水果,那去买水果之前要准备什么?

  幼:篮子。(引导师:象篮子、塑料袋水果店里有没有有啊?去买水果什么

  东西不能忘啊?)

  幼:钱。

  (2)师:今天,我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5元钱。请你们用这5元钱买两个水果,记住这两个水果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正好是5元,一分钱也不能剩奥。

  (3)幼儿操作。

  (先回来的孩子)师:你是不是买了两个水果?你用掉的钱是不是正好5元。

  (4)师: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和一个××。

  师:那一个××是几元钱,一个××是几元钱?

  师:那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你买的水果说清楚?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2元的××和一个3元的××。

  师:恩,我来把他记下来。他用5元钱买了一个2的××和一个3元的××。合起来是不是正好5元。

  师:谁也想用清楚的话来向大家介绍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师:有谁买的是不一样价钱的水果。

  (5)互相交流检查。

  师:接下来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看看你买的两个水果是不是

  正好用掉5元钱。

  师:都买对了吗?

  6、再次买水果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5元钱都买了两个水果,接下来我要请你们还要用5

  元钱去买水果,那你能不能用这5元钱买到3个或者更多的水果呢?记住只有5元钱,而且要全部用完。

  引导(师:有的小朋友很聪明,知道要把刚才买的水果还掉再买。)

  (1)幼儿介绍。

  师:谁能用清楚的话来向大家介绍,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橘子和一个香蕉和一个苹果。

  师:4元怎么办(把香蕉换桃子)

  活动延伸:

  师:如果只买1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5元钱用得完吗?(用不完)

  这里最贵的水果是几元?(4元)

  师:那营业员要怎么样啊?(要找钱)

  师:那我们呆会儿在游戏中来玩这个找钱的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5-27

大班数学教案(集合)07-20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07-20

大班数学教案(荐)07-20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07-20

(优选)大班数学教案07-21

【优】大班数学教案07-21

大班数学教案【热】07-22

(必备)大班数学教案07-22

【荐】大班数学教案07-23

Baidu
map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常见的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与教学相关的PPT、魔术袋一个。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PPT。

  讲完故事设计问题:羊村长和喜羊羊分蛋糕,两个人一样多,怎么分?

  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参与进行二等分。

  (1)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每组选一个代表到口袋里摸图形,摸到什么图形,那组就对什么图形进行二等分。

  (2)幼儿尝试进行二等分。

  (3)每组选代表说说怎么分?如何验证?

  4、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选出上述幼儿二等分的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

  (1)PPT上出现美羊羊和懒洋洋,请幼儿思考:这时有四个人,应该怎样分蛋糕?

  (2)提问:什么叫四等分?

  (3)小组讨论:怎么在原来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每组至少讨论两种方法?

  (4)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操作。

  (5)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6)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四等分的?请幼儿在图形上画一画。

  6、活动延伸:

  出示不规则橡皮泥,这个可以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吗?

  【活动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3、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1、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2、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

  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3、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

  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图片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看算式写答案。

  (1)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2)看算是画图。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

  1、教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图片内容,师生共同检查。

  引导幼儿了解: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2、表扬操作活动专心、书面整洁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一些物体的规律,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二张示范照片、相片若干、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浆糊若干、抹布若干、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幼儿兴趣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成熟的季节。前几天老师带你们去秋游了,并且收集了许多不同的种子,还帮你们拍了很多的照片。今天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把你们收集到的种子给照片镶上美丽的边框,你们愿意吗?

  二、集体活动

  老师这儿有两张镶好的照片边框,你们看这边框上的.种子是怎样摆放的?

  三、小组活动

  要求小朋友在做的时候要用三种种子,而且要有规律,还要注意图形的摆放,颜色的搭配。

  四、评议

  展示幼儿作品,让他们上来说一说。请小朋友找找我们周围环境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物体。

  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难点:发现周围环境中一些物体的规律,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我设计本次活动是让孩子们能大胆地动手,在音乐中感知美,创造美,从活动看来幼儿都充分发挥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幼儿还想出了各式各样的舞蹈来展示这个舞会,效果很不错。但也有一些不足,个别幼儿的衣服被颜料弄脏了,还有盖子反复使用使颜色有一点混乱了,这些都需要改进。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形状组合的特征。

  2、学习计算作品形状与数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海绵纸):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组合成一个火箭的造型。

  ——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呢?(出示图片)

  ——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是用什么形状组成的呢?

  ——用了多少个三角形?

  2、教师提示幼儿思考更多的组合方法,并亲手用图形拼一拼。

  ——我们可以拼一拼(生活中的物品)、房子、树,拼我们生活中的`看到的物品,你喜欢的,都可以拼出来,好吗?(发材料给幼儿操作)

  ——说一说,你用了哪些形状?

  ——每个形状用了几块?

  3、将幼儿创作的造型摆在图形中,鼓励幼儿继续自由地创作,完成后,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名称,共使用了那些形状、每种形状各有几个。

  4、活动结束:请幼儿回家作一些三角形自由拼一拼,发挥自己的创意。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黏贴价格标签。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5以内数的组成进行买水果的游戏。

  活动准备:

  一张大的表格;水果图片8张(苹果、香蕉、橘子、梨、葡萄、桃子、杨桃和芒果);价格标签8张(1元、2元、3元、4元各两张);一张大的5元的价格标签;若干价格标签,许多水果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去过水果店、水果超市买东西?(有)

  师:那在水果店里你们买过些什么水果呢?(请小部分幼儿来说说)

  幼:我买过苹果、梨、西瓜、香蕉……

  师:水果店里的水果真多啊,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去水果店里逛逛。

  师:这样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开个水果店的游戏吧。

  二、游戏:水果店。

  1、师:秋天到了,阳光水果店新进了不少的水果,你们看货架上都摆了些什么水果呢?(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水果图片)

  幼:我看到有红红的苹果、大大的香蕉、还有紫色的葡萄、黄蹬蹬的'梨……

  若出现:哈密瓜(引导:哈密瓜是什么样的?大大的、椭圆形的。货架上有没有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2、师:哇,这里的水果可真新鲜,我好想去买一些。可我不知道多少钱一

  个。

  师:这样吧老板那么忙,我们来帮帮忙吧,先帮水果定一下价格吧。

  师:我这里有一些价格标签。(教师逐一出示价格标签——有1元的、2元

  的、3元、4元、1元……幼儿跟着一起念)

  3、讨论水果价钱。

  师:请你想一想根据现在这个季节,你觉得哪些水果会比较便宜?

  幼:我觉得橘子、梨、苹果、香蕉。

  师:这些便宜的水果可以定为几元一个?(1元)

  幼:可是我只有2张1元的价格标签,所以只能有2种水果可以定为1元的,那橘子1元一个你们同不同意啊?(同意)我也同意的,橘子现在正是上市的时候,所以他又多又便宜。还有一个1元的给谁呢?给它、给它还是给它呢,你来说吧。

  幼:给……

  师:好不好啊?(好)

  (出现争议现象引导:同意香蕉1元钱一个的举手,同意梨1元钱一个的举手)

  师:那这两种便宜的水果我们就定得比他们稍微贵一点,看看可以定几元一个?(2元一个)

  师:剩下的这些水果都比较贵,那哪些可以定为4元一个?哪些可以定为3元一个呢?

  幼:芒果、杨桃、葡萄……(不同意见)

  师:杨桃、芒果是哪里生产的?(热带的水果)。

  师:杨桃、芒果都是南方热带地区的水果,它运费就很贵的,所以可以定得贵一点,几元钱一个?

  幼:4元钱一个。

  师:那这两种水果就稍微便宜点吧,几元一个啊?(3元)

  4、帮水果贴上价格标签。

  (1)师:我们已经把每种水果的价格商量好了,接下来请你们按照我们刚

  才商量好的价格把这些水果的价格标签做好贴上去。

  (2)检查货架。

  请两个小朋友检查货架。

  5、买水果。

  (1)师:水果店的价格商量好了,价格标签也做好了,水果店就可以开张

  啦。你们想不想去买水果,那去买水果之前要准备什么?

  幼:篮子。(引导师:象篮子、塑料袋水果店里有没有有啊?去买水果什么

  东西不能忘啊?)

  幼:钱。

  (2)师:今天,我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5元钱。请你们用这5元钱买两个水果,记住这两个水果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正好是5元,一分钱也不能剩奥。

  (3)幼儿操作。

  (先回来的孩子)师:你是不是买了两个水果?你用掉的钱是不是正好5元。

  (4)师: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和一个××。

  师:那一个××是几元钱,一个××是几元钱?

  师:那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你买的水果说清楚?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2元的××和一个3元的××。

  师:恩,我来把他记下来。他用5元钱买了一个2的××和一个3元的××。合起来是不是正好5元。

  师:谁也想用清楚的话来向大家介绍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师:有谁买的是不一样价钱的水果。

  (5)互相交流检查。

  师:接下来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检查一下,看看你买的两个水果是不是

  正好用掉5元钱。

  师:都买对了吗?

  6、再次买水果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5元钱都买了两个水果,接下来我要请你们还要用5

  元钱去买水果,那你能不能用这5元钱买到3个或者更多的水果呢?记住只有5元钱,而且要全部用完。

  引导(师:有的小朋友很聪明,知道要把刚才买的水果还掉再买。)

  (1)幼儿介绍。

  师:谁能用清楚的话来向大家介绍,你用5元钱买了什么水果。

  幼:我用5元钱买了一个橘子和一个香蕉和一个苹果。

  师:4元怎么办(把香蕉换桃子)

  活动延伸:

  师:如果只买1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5元钱用得完吗?(用不完)

  这里最贵的水果是几元?(4元)

  师:那营业员要怎么样啊?(要找钱)

  师:那我们呆会儿在游戏中来玩这个找钱的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5-27

大班数学教案(集合)07-20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07-20

大班数学教案(荐)07-20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07-20

(优选)大班数学教案07-21

【优】大班数学教案07-21

大班数学教案【热】07-22

(必备)大班数学教案07-22

【荐】大班数学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