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5 09:02:1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教案经典(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科学教案经典(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气象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2.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做天气记录。

  3.对探索天气奥秘感兴趣。

  重点:了解气象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对探索天气奥秘感兴趣

  难点: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做天气记录。

  活动准备:

  1.天气预报的录像。

  2.记录图表、笔、各种类的大小天气情况(刮风、下雨、雷电、晴天、阴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天气预报。

  (1)师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录像想请小朋友们跟着我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的时候一定要坐神气,小耳朵要听仔细录像里面说的是什么,又说了哪几个城市?

  (2)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录像。

  师: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在播放天气预报)你听到了哪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北京、上海、南京),每个城市的天气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3)引出其它天气情况,并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除了下雨,下雪……你还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天气情况呢?(出刮风、打雷、晴、阴等图)

  2、教师和幼儿一同讨论记录天气的方法。

  (1) 引导幼儿说出除了说还可以用动作、绘画来表示天气。

  师:我们的天气预报除了播音员叔叔、阿姨用说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天气情况,他们还用什么方法让大家知道天气情况(动作、绘画)?我们今天就来学学怎么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

  (2)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天气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设计。

  师:晴天可以用什么图示来表示呢?雨天、阴天、下雪天呢?(幼儿自由回答雨点、雪花、乌云、太阳等)

  师:天气记录表上除了天气状况的标志,还有哪些标志呢?例如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知道这是哪一天的天气?(日期)

  3、分组记录天气。

  (1)师:请你做小设计师自选2-3张天气状况小图片贴白纸上设计对应图标记录在旁边。

  (2)教师展示、讲评、修正并完善幼儿的天气记录。

  师:你们有谁设计了晴天的天气标记?请你们送上面来?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设计的?

  师:还有谁设计的是和他们不一样的?你设计了什么?(阴天、下雨、打雷等)

  我们来说说到底用什么标记表示最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

  4、教师总结

  师:上面我们看的是一段旅游天气预报,除了旅游天气预报还有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交通、水文气象等的天气预报,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喜欢天气预报,因为有了它,我们就可以知道今天、明天、后天等的天气情况,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方便。例如农民伯伯知道要下雨就可以不用给植物浇水,爸爸妈妈知道天气冷了就可以给宝宝多穿衣服,船就可以提前进港口停泊……所以天气预报对我们重不重要!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五、小结本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夏、秋两季是昆虫最多的季节,孩子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我抓住这一契机设计了《昆虫运动会》,从健康快乐教育的`角度,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昆虫的基本信息,提高他们的对昆虫的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

  2、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活动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昆虫运动会

  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三)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活动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活动结束

  孩子们,昆虫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赶紧去看运动会吧。

  活动反思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活动我以昆虫运动会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又在环节中设计了小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科学地设计与组织科学活动,是完成与落实以上目标的有效手段。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鸡的生活习性。

  2、初步感知儿歌。

  教学准备:

  母鸡、小鸡头饰,有口袋的围兜,自制鸡食(米、虫子),草坪、小河,音乐、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学小鸡走路。(适当的放音乐)

  鸡妈妈带着母鸡的头饰、围兜,幼儿带着小鸡的头饰、围兜,学小鸡走路。

  可以先让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小鸡是怎样走路的,然后大家一起学。

  老师:玩得好累呀,去找点吃的吧。(老师做出很累的样子。)

  2、鸡妈妈带小鸡去找食物。

  (在找食物的路上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小河之类的,让幼儿进行跳跃。)

  母鸡带领小鸡跨过一条小河到草坪上去找食物,并让小鸡把啄到的食物放到自己围兜的口袋里。

  (注意在过小河时,老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过去。)

  在吃饱后,鸡妈妈带着小鸡坐在草坪上休息,并让小鸡说一说自己吃到了一些什么食物,并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在幼儿介绍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讲一下自己吃的食物是什么颜色的。对于个别幼儿还可以引导他们讲自己吃了几条小虫。)

  3、带小鸡回家。

  休息好之后,带小鸡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老师可以边念儿歌《吃成一个大肚皮》边回家。(注意念儿歌时可以配有一定的动作、音乐,增强活动的游戏性,从而再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教学延伸:

  1、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儿歌《吃成一个大肚皮》的学习、巩固。

  2、说一说小鸭子、小猫咪、小狗喜欢吃什么,并模仿他们的动作。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4、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教具:

  1号抽屉:每组各一杯可乐、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

  2号抽屉:培养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矿泉水

  这里面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引入课题 板书:水

  二、用感官观察水

  1、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2、学生实验,师巡视。

  3、汇报观察结果。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

  三、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水是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没有颜色的。请大家拿出1号抽屉中的1号杯,与水比较一下。水是怎样的。

  2、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4、你们说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出示:玻璃)它也具有上述特点,你是怎么解释呢?拿出1号抽屉的玻璃,比较一下。

  5、学生讨论、交流。

  6、学生做水流动实验。

  7、水与玻璃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说(硬或软,形状上有区别)

  师:玻璃是什么形状?(学生说长方形)

  师:那么水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呢?

  8、学生实验、讨论、汇报。

  9、小结。板书:没有固定形状。

  10、总给什么叫液体。

  四、区分各种各样的液体

  1、你是如何判断它们是液体的?大家试试看

  2、学生实验

  3、出示: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有什么方法区分杯子中的液体?

  4、学生上台,并说理由。

  5、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地闻或者尝。

  6、学生说,师小结。

  五、总结。

  板书:

  水

  看 没有气味 没有颜色 没有味道 透明

  闻 水平面 气泡 放大 变弯 溶解 沉浮 重量

  尝 会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液体

  摸

  听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有关科学教案05-23

实用的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热门】07-20

科学教案[合集]07-21

科学教案(通用)07-21

科学教案[集合]07-21

科学教案[热]07-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