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25 07:09:24 教案 我要投稿

(优)中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中班教案4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1、复习10以内数量物品的计数。

  2、学习物品数量与特征的二次对应。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教具:数群卡片。学具:人手一本幼儿用书,一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完整描述物体特征。(形状、颜色、数量。)

  1、教师分别出示大小相同的6个红色正方形雪花片(图卡),7个黄色圆形雪花片(图卡),5个绿色三角形雪花片。

  师:图上有什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他们各有几个呢?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他们是什么,各有几个?

  2、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物品的数量及其特征。

  教师指着一排红色正方形的雪花片提问:“这是什么?”

  引导幼儿用完整地语言回答:“这是6个红色正方形的雪花片。”

  3、教师分别出书画有6只铃鼓的'松鼠图片,7只拿着碰铃的猴子的图片,8只拿着响舞板的熊猫的图片。

  师:图片上有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乐器?有多少个呢?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如:这是6只拿着铃鼓的松鼠。

  二、练习根据物品部分特征进行指认。

  1、教师将这三种物品分别放在三个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根据物品的部分特征指认物品。

  玩法:教师只说出某种物体的一种特征或数量,请幼儿猜一猜老师说的是哪种物体并指给老师看。比如教师说请你指向数量是5的物品,幼儿就迅速用手指指向放绿色三角形的地方;当老师说请你指向红色的物品,幼儿就迅速指向6个红色正方形的雪花片;当老师说请你指向圆形的物品,幼儿就迅速指向7个黄色圆形的雪花片。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他们分别在什么地方,待会儿老师说的时候看谁的小手最快指向对的地方。

  师:同时,你们在指向的时候,还要说一说他们是谁各有几个,要说完整噢!明白了吗?

  师:准备了好吗?请你指向数量是5的物品!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请小朋友拿好自己的书本,拿好一支铅笔,翻开书本第6页。我们有一个题目,需要小朋友开动脑筋完成。

  2、师:我们先来看看图画上有什么小动物?数一数他们各有几只呢?再比一比他们的穿戴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8个戴帽子的鲤鱼;9个戴着头巾的乌龟;7个戴着皇冠的章鱼。

  3、师:请小朋友看下面这个习题,我们要用连线的方式,把他们相关的东西连接起来。

  4、幼儿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一起说一说是怎么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声音朋友》是中班上期的一个音乐活动。在儿歌<伞>的教学中,孩子发现了青蛙的叫声与哇鸣筒声音的相似之处。受此启发,我联想到自然界中其实有很多的声响和打击乐器发出的声响很相似。是否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与乐器之间的联系来让让孩子们来探索自然界有趣的声音呢?将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艺术沟通性。我自编了这首包含许多自然界声响的儿歌《下雨了》,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幼儿配器朗读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想象,将儿歌中的象声词与打击乐器的声响进行声音匹配。

  2、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所发声响的好奇及积极探索的欲望。

  3、培养幼儿配器朗读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以接触过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朗读儿歌《下雨了》。

  2、材料准备:每人一份工作垫,工作盘(内有图片:小雨、大雨、青蛙、小鸭、。打击乐器:沙球、串铃、蛙鸣桶、圆舞板、)。录音:1)小雨、大雨、青蛙、小鸭、真实音响效果的录音。2)打乱小雨、大雨、青蛙、小鸭、音响效果顺序并结束在马蹄声中音响效果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

  1、以听听录音机里藏着什么秘密为由,请幼儿听一段录有小雨、大雨、青蛙、小鸭、真实音响效果的录音。

  提问: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在哪首儿歌中听到过这些声音?

  2、集体朗读儿歌《下雨了》。

  (注:通过听真实声音效果的录音让幼儿引出儿歌,为后面的儿歌中的声音匹配打下基础。)

  二)声音朋友不见了。

  1、引导幼儿看图读儿歌,发现儿歌中的声音朋友不见了。

  师:这首儿歌可真调皮,刚才躲在录音机里,现在又躲在黑板后面跟我们捉迷藏呢!(教师转过黑板)

  我们一起来朗读吧!(教师一边指图,一边和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当读到象声词时教师不出声,而是做一个“没有”的动作)(附图1)

  (注:教师用表情和动作给幼儿起到暗示的作用。)

  提问:儿歌中的什么不见了。(声音朋友不见了)

  三)找朋友。

  1、以找声音朋友为由,引出打击乐器。

  师:我们帮忙找找声音朋友在哪吧!“声音朋友你们在哪?”(放录音)“我们在这里”教师顺着声音找到一个大盒子。

  师:疑惑地从盒子里逐一请出打击乐器。(教师一边敲击打击乐器让幼儿听它的声音,一边引导幼儿说出它的名称。)整齐摆放在桌子上。

  (注:自然、巧妙地引出打击乐器,通过倾听使幼儿将打击乐器与它所发的音响发生直接的联系。)

  四)谁是谁的声音朋友。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为儿歌中的部分图片匹配乐器(找声音朋友)

  师:这么多乐器到底谁是谁的.声音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帮忙它们找到声音朋友吧!例:教师一边说“下小雨了,下小雨了,沙沙沙沙”,一边操作桌上的打击乐器。请幼儿用“摇头、点头”表示,直到找到沙球,大家点头表示同意。教师将沙球放到小雨图片的下方。(如果出现争议可请有争议的幼儿亲自操作打击乐器再次感受、选择,最后以大多少幼儿赞同为准。)

  (注: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一或二个声音匹配,而不是整首儿歌完整操作,是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中的图片与打击乐器进行匹配的操作方法。留下空间让幼儿自己通过操作、听辩、想象、匹配出整首儿歌。)

  五)我来帮它找朋友

  1、幼儿在工作垫上操作,为儿歌中的象声词匹配打击乐器。

  指导要点:

  1)根据儿歌的顺序摆放图片。

  2)提醒幼儿轻拿、轻放、安静操作。

  3)幼儿一边小声地读儿歌,一边操作打击乐器。仔细倾听、探索、发现逐一为儿歌中的象声词匹配打击乐器。

  2、请先配器好的幼儿配器朗读给老师听。

  (注:幼儿操作完成有先后,先配好的幼儿先配器朗读。节省了时间,使活动环节更加紧凑。)

  3、选择最适合的配器

  1)教师请有不同匹配方案的的幼儿一边操作打击乐器,一边朗读儿歌。

  2)引导幼儿仔细聆听为有争议的匹配选择最适合的匹配,同时全体幼儿参照为自己纠错。

  4、配器朗读。(附图2)

  1)教师和幼儿合作配器朗读(教师读儿歌,幼儿配器)

  2)幼儿一边操作小乐器一边配器朗读儿歌。

  3)分步尝试有感情地配器朗读儿歌。

  师:小雨的声音是很小声的,你们能让自己的小嘴和小乐器发出小雨很小的声音吗?(请幼儿尝试小声朗读、配器。)

  师:大雨的声音是很大声的,你们能让我听到大雨很大的声音吗?(请幼儿尝试大声朗读、配器。)

  师:你们能让我感觉到青蛙和小鸭在高兴地唱歌吗?(请幼儿通过表情和语速来表现)

  4)集体有感情地配器朗读儿歌。

  (注:幼儿一边连贯、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操作配器是有难度的,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配器朗读。)

  六)找到朋友真快乐。

  1、教师以“配声小故事”的形式创设游戏环境,幼儿手持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儿歌中的真是声音配音效。

  师: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老师要带“小乐器”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现在请大家到自己工作盒里选一个喜欢的打击乐器。一会儿到了森林里,你听到什么声音像你手中小乐器的声音,就用手中小乐器为它伴奏。

  (游戏)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

  “小乐器”跟着老师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走着、走着,突然天空中下起了小雨。(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小雨声音)(手持沙球的幼儿为小雨配伴奏,)雨越下越大,小雨变成了大雨。(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大雨声音)(手持串铃的幼儿为大雨配伴奏,)下雨了,下雨了,青蛙高兴的唱起了歌。(播放有真实音效的青蛙声音)(手持蛙鸣桶的幼儿为青蛙配伴奏,)下雨了,下雨了,小鸭也高兴的唱起了歌。(播放有真实音效的小鸭声音)(手持圆舞板的幼儿为小鸭配伴奏,)雨儿在唱歌,小动物们也在唱歌,真是一个好听又有趣的音乐会。

  (注:活动开始由听自然界的声响引出带有儿歌。活动中幼儿尝试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与象声词进行声效匹配。最后通过配器游戏,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和人声还原的自然声中。首尾呼应。)

  2、幼儿交换打击乐器再次游戏,游戏时加大难度。不按儿歌顺序创设游戏环节,并且教师不用语言提示,而是让幼儿自己听录音中的声音,根据自己手中相应的乐器进行配器。

  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小乐器”跟着老师到森林里参加音乐会走着、走着,突然……(听录音中的声音继续游戏。)还可在游戏结束出增加一个出场小动物的环节,例:下雨了,下雨了,小马儿高兴的唱起了歌,蹄踏蹄踏。哪个小乐器能为小马的蹄踏声伴奏呢?大家试试。(总结我们手上没有能为小马蹄踏声伴奏的小乐器。)

  师:在我们音乐区里还有许多的小乐器,大家可以到那去找找。

  (注:在活动的结束处设疑,为幼儿继续探索埋下了伏笔。)

  七、延伸活动:儿歌进行续编匹配。

  1、可将这份声音朋友的工作材料投放在音乐区,继续让幼儿探索、操作。

  2、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在下次活动时进行儿歌的续编匹配。平时我们还听到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匹配?如:双响桶的声音还能与钟表、马蹄声匹配。木鱼的声音还能与小老鼠的脚步声匹配等。引导幼儿探索、想象出更多的声音匹配。

  3、还可将儿歌中象声词的节奏进行替代。可以是幼儿学过的节奏,也可是幼儿创编的节奏。

  附:儿歌

  下雨了

  下小雨了,下小雨了,沙沙沙沙。

  下大雨了,下大雨了,哗哗哗哗。

  青蛙高兴地,呱呱呱呱,

  小鸭高兴地,呷呷呷呷。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装饰毛衣。

  2、迁移已经有经验,了解装饰毛衣的方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设计毛衣的经验。

  活动重点:

  尝试用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装饰毛衣。

  活动难点:

  迁移已经有经验,了解装饰毛衣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装饰毛衣的经验;

  2、水彩笔、油画棒若干,幼儿用书,PPT。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穿毛衣了吗?(穿了)谁能说一说你的毛衣上面有什么图案?

  2、鼓励幼儿大胆讲诉,请2-3名幼儿讲述。

  二、出示画面,让幼儿观察,了解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概念。

  1、教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毛衣,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些毛衣哪些部位有图案?

  中间只有一个大图案的.我们叫它----独立纹样一样的花纹一个一个连在一起的我们叫它----连续纹样

  2、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漂亮的毛衣,看看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这件毛衣上哪些地方的花纹是独立纹样?哪些地方是连续纹样?

  三、幼儿绘画,教师观察并指导。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件白毛衣,小朋友能不能帮忙打扮一下送给森林里的小动物。(能)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毛衣,哪里用独立纹样?哪里用连续纹样?请2-3名幼儿回答。

  2、幼儿绘画,教师观察并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现在请你们去试一试吧。播放轻快的钢琴曲音乐。

  四、作品欣赏教

  师:做好的小朋友将漂亮你毛衣送给小动物吧。

  教师: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毛衣的,看一看,你最细化哪一件毛衣?

  五、 评价作品,活动结束

  1、教师:啊,这些毛衣真漂亮,这是谁设计的啊?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的?

  2、你用什么纹样设计的?还有谁能说一说?请2-3名幼儿回答。

  3、教师:有了小朋友设计的毛衣,小动物暖和多了!下次我们再给他们设计一条围巾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几种用圈进行体育游戏的方法。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钻(zuan)、跑、跳的能力。

  3、鼓励幼儿用创造性的方法玩圈,激发幼儿喜欢玩体育游戏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小松鼠进行曲》、《我的本领多么大》、《身体音节歌》。

  2、与幼儿人数一致的大小不同的圈按早操队形摆在场地上。

  活动过程

  1、入场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在《小松鼠进行曲》音乐节奏下有序走进场地站在自己位置的圆圈里。

  (2)教师带幼儿随《我的本来多么大》的音乐进行活动准备。

  2、导入激趣,让幼儿自己想出方法来玩圈,教师观察并评价幼儿想出的方法。

  3、利用圈圈开展游戏。

  (1)钻圈圈:两个人一组扶圈,其他幼儿从圈中穿过,圈的大小不同,钻圈的难度也不同。

  (2)滚圈圈:在地上把圈圈滚出去,然后去追圈。

  (3)跳圈圈:把数个圈以不同的间距在地上摆好,逐个从圈圈中跳过。

  (4)转圈圈:把圈圈放在腰或膝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位置,通过扭腰或扭动膝盖让圈转起来。

  4、请幼儿自己创新玩圈的方法,鼓励幼儿相互观察,学习朋友的新方法。

  5、请幼儿尝试两人、三人一组合作玩圈,如用圈开汽车,用圈网鱼等等

  6、老师小结(今天,你们的本领真大)后随音乐《身体音阶歌》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手指游戏

  土豆、

  土豆真好玩土豆、土豆、丝儿、丝儿??双手握拳?伸出食指?动四下?

  土豆、土豆、片儿、片儿??双手手指伸开?手心相对?动四下?

  土豆、土豆、块儿、块儿??双手握空拳?动四下?

  土豆、土豆、丁、丁。 ?双手握拳?食指伸出弯成钩状?动四下?

  土豆丝儿??双手握拳?伸出食指?动两下?

  土豆片儿??双手手指伸开?手心相对?动两下?

  土豆块儿??双手握空拳?动两下?

  土豆丁。 ?双手握拳?食指伸出弯成钩状?动两下? 丝儿、片儿、块儿、丁。?动作同上?动一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教案[精选]08-18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05

(精选)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中班教案07-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