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0 13:38:3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6篇(合集)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6篇(合集)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在九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口语交际课《皮球掉进池塘了》一文中,本应该设计四幅图,但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教材上出现了三幅图,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他们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提高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要求

  1、能根据三幅图的想象,画出新的图画,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能向别人说出自己所画的内容,培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3、能动脑子,帮助小猴子想出巧妙的办法,把皮球捞出来。

  二、教学设想

  根据口语交际课要鼓励学生说、问、评,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在教学中,以图为基础,以画为内容,以口语交际为目标,通过“看图、画图、说图、评图、讲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双向互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1、导课 讲故事

  有一群可爱的`小猴子在池塘旁边的草地上玩皮球,他们你追我赶玩的非常高兴,当他们玩的正起劲时,一只猴子由于用力过猛把皮球踢到池塘里去了,猴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办!同学们谁能帮猴子想出一个好办法,把皮球捞上来。

  2、出示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

  图上除了小猴子以外还有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水里、岸边还有什么?)

  3、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最好的办法。

  (1) 用长树枝把皮球捞起来。

  (2) 把石子投进水里,让波浪把皮球推到岸边。

  (3) 伸出的树枝倒挂下来,像“猴子捞月亮”一样把皮球捞上来。

  (4) 游到水里去捞。

  4、画画、评评

  (1)让学生画出你认为最好的一种办法,看谁画的最好。

  (2)指名说出你所画的内容。要求:说话声音要洪亮。

  (3)在上述基础上,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尽情地说。

  (4)小组为单位,先出最好的作品,参于全班的评选。

  5、说说、讲讲

  (1) 自说 , 把四幅图以讲故事的形式自己练说。

  (2) 互说 同桌相互说。

  6、 全班交流 要求把你编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7、 课外延伸

  把四幅图编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次特别的比赛,请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做裁判,它们比什么?

  2、教师板题,齐读课题。注意“巴”在词中读轻声。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题,整体感知

  1、把书打开到83页。大声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他读得是不是正确、通顺。

  3、课文讲了哪几种小动物比尾巴?(学生回答教师贴图片,同时拿出生字卡片)谁能把生字卡片贴到小动物的下面?(指几个学生到黑板贴生字,贴对了领同学读。)

  过渡:参加比赛的小选手纷纷上场了,它们比的结果怎么样呢?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1、教师范读一、二小节。(大屏幕出示这两节课文)

  2、谁愿意学一学老师的样子,出题考考大家?其他同学听他总句的语句像不像。

  指一生读,别人评,注意问句的读法。

  3、谁会回答?其他同学听他回答的对不对,好不好。

  指读评议,同学回答的同时,教师在猴子、兔子、松鼠的下面板书出“长、短、一把伞”。

  看图理解后提问:你还知道什么长?什么短?你还能说一把什么?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猴子、兔子、松鼠的'尾巴都不一样,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不同呢?

  四、学习三、四小节

  1、以同桌对读的形式学习这两个小节。

  2、汇报。指导读,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出“弯、扁、最好看”,提问:弯的反义词是什么?扁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几个小动物比比看,谁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的尾巴好像什么?出示“孔雀的尾巴好像————”你还能说“--------的尾巴好像-------”吗?

  五、指导读

  1、动物的尾巴多么神奇呀!猴子的尾巴长长的、兔子的尾巴短短的------告诉老师喜欢这篇课文吗?那就和你的小伙伴比赛读读,看你们谁读得好,勇敢的小朋友还可以读给听课的老师听,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

  2各种形式读:小组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答。

  六、指导写

  1、观察“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写。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了解了它们尾巴的特点,那么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呢?希望你们查阅一下资料,下节课我们接着比。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1、本课注重了设计教学情境,一上课就打出课件,展示了大森林里小动物在一起比尾巴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3、由于是新教材,所以教学中还不够放得开,比较拘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栏目,有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以及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认识几种野生动物;学习修改一段话。

  2.写好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掌握小诀窍。

  3.读背成语和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修改一段话,成语的识记,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懂得生活中处处要留心。

  2.学会一些修改的方法。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处处留心

  一、指导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小芳学到了什么?

  小结:语文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练习实际谈谈体会。

  二、认识动物标牌。

  1. 生自己认一认。

  2.抽生读。

  3. 说说对几种动物的认识。

  三、修改作文

  1. 自读小芳写的日记,看看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2. 小组讨论。

  3. 集体交流。

  4. 共同修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写好汉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

  2.熟记8个成语与李峤的古诗《风》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 观察所写的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2. 读小提示。

  3. 练习书写。

  二、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4. 背诵。

  5. 读《风》这首诗。

  6. 体会诗中的意境。

  7. 背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说说曾得过谁的帮助,应怎样向她表示感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刚才有个同学悄悄地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要感谢感谢他,谁来替老师对他表示感谢?

  采访被感谢的同学: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一个小小的感谢会让我们感到甜蜜和温暖,让我们学会感谢吧!

  二、设置不同场景练习。/article/

  1.父母踏着晨钟送你上学;

  2.同学为你解决了学习疑难;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的:

  1. 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

  2. 读背成语和名言。

  3. 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

  4.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画出家庭住址示意图,说说附近地名的.由来。

  成语的熟记、理解。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写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能画出示意图。

  介绍附近地名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

  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

  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

  二、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绍。

  评议:看是否写清楚明白。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和名言,理解成语的意思。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正音。

  3. 说说成语的含义。

  4. 背诵。

  5. 读名言。

  6. 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

  7. 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 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2. 读小提示。

  3. 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呢?

  思考:介绍些什么?

  1. 朋友的名字、年龄,就读学校,家住哪儿?

  2. 朋友的优点。

  第一次做客该怎样做?

  二、分组练习。

  三、集体交流,评议。

  四、布置作业

  1、写四个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2、设计一张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2个偏旁“八、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

  2、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3、通过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形象思维,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一图上的动物和文中的12个生字,学习句子词语。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猜谜语(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一) 森林里,小动物们要进行一次特殊的比赛,它们想请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当评委,你们愿意吗?(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课件出示图片和带拼音的动物名字。)

  和你最喜欢的几个动物朋友打声招呼吧!

  1、找找你喜欢的动物拼一拼它们的名字。(

  2、火车认读词语,注意正音。

  3、去掉图片和拼音认读词语。

  4、出示要求会认读的生字。(猴、松、鼠、公、鸭,其中新认的.偏旁“八、鸟”用红笔写)

  (二)小动物们到我们班里来要开展的是什么活动呢?(小黑板出示带拼音课题)

  过渡:请小评委们仔细看看,这些小动物的尾巴都是怎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训练说话能力。在说中学习生字“短、把、最、扁”)

  学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过渡:小动物们分成两组比尾巴,你知道是哪两组吗?

  你想参加哪一组的活动呢?(以多数学生的意见为主)

  (二)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可以先学一、二小节,也可以先学三、四小节)

  1、学习一、二小节。

  (1) 说说猴子、兔子、松鼠它们分别提出怎么比尾巴?引出问句。

  (2) 试读问句,教师点拨。(第一句重点指导)

  (3) 看图试回答每个问题。(你是评委你来说说谁的尾巴。。。。?)

  (4) 采用赛度读形式朗读课文。

  (同桌对读;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互相正音)

  3、师生对读。

  4、学习课文第三、四节。

  (1) 说说“公鸡、鸭子、孔雀”它们会提出怎样比尾巴?

  (2) 采用赛读形式朗读课文。(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互相正音)

  (3) 分组对读三、四节

  过渡:小动物们比完赛,都去休息了,我们打开课本来读读课文吧!

  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小动物们休息回来了,咱们去看看吧!

  游戏:贴尾巴、名字(出示六种没有尾巴的动物)

  小动物们真贪玩,把尾巴丢了,这可怎么办啊?咱们帮它们找找吧!

  生字复习(含拓展)

  比一比 尾巴 长短 扁扁的 一把伞 最好 老公公

  拓展延伸:(课件出示牛、妈、鱼三种尾巴)

  看比赛的时候,老师捡到了三条尾巴,是谁那么粗心把尾巴丢了呢?你来动动脑筋把它送回去好吗?(学生根据课外得到的知识,自由发言。)

  小动物们的尾巴都长的不一样,它们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咱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习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平、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说完后可

  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习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