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5篇(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玩玩看看,对物体下落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2、鼓励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物体下落的样子,并尝试进行语言描述。
3、引导幼儿初步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鸡毛、花瓣、纸条、积木等材料6篓。
2、记录纸4张。
3、多媒体课件。
4、魔术盒1个。
活动过程:
一、 介绍材料,引出问题。
1、老师逐一出示材料, 提问:这是什么?(鸡毛、花瓣、纸条)
2、 教师玩“掉下来了”的游戏,提问:纸条怎么了?
二、 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
(一)第一次探索。
1、 幼儿选择鸡毛、花瓣、纸条三种材料玩一玩,观察它们下落的情景。
老师提出探索要求:我们要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样掉下来的?
2、 进行讨论、小结。
(1) 提问:刚才你玩的东西,是怎么样掉下来的?(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
能不能把它掉下来的样子说出来呢?(引导幼儿进行语言描述)
(2) 观看多媒体课件。
师:鸡毛、花瓣、纸条掉下来的样子真有趣,我们还拍成录象,你们看!
师:鸡毛是怎么样掉下来的?
师:花瓣呢?纸条呢?
3、小结:鸡毛、花瓣、纸条都是摇摇晃晃、飘呀飘、飞呀飞??地掉下来的(具体描述语言看上课情况定)。那积木呢?积木是怎么样掉下来的?
(二)、第二次探索。
1、 幼儿选择积木玩一玩,观察它下落的情景。
师:我们把手举高,然后一松,看一看,积木是怎么样掉下来的?
2、 提问:积木是怎么样掉下来的?
幼儿操作后发现积木是直直的快快的掉下来的。
(三)、游戏:变变变
师:我做魔术师,变变变,变出什么,你们就说一说、做一做它掉下来的样子。
三、 尝试用“画”的方法记录。
1、 请个别幼儿选择一种材料,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师:鸡毛、花瓣、纸条掉下来的样子,我们会说,也会做,真能干。
那你们能把它们掉下来的样子画出来吗?
师:我们先来画鸡毛(看幼儿的选择具体定)掉下来的样子,谁来试一试?
2、 请所有幼儿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鸡毛、花瓣、纸条、积木下落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它们掉下来的样子。
四、总结与延伸。
师:你们真能干。
在积木的记录卡上画了它直直的快快的掉下来的样子,还把鸡毛、花瓣、纸条摇摇晃晃、飘呀飘、飞呀飞??地掉下来的样子也画出来了。
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的幼儿园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它们掉下来的样子也非常有趣,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2、对磁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多种形状的磁铁。
2、回形针、勺子、纸片、雪花积木、硬币、弹簧、螺丝、木头积木、铁夹子、铁钉等。
3、沙子、彩色颜料水、纸4、纸盒盖。
【活动过程】
1、今天孙老师交了新朋友非常高兴,我想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请大家仔细看好。(将磁铁用布包好,铁钉、螺丝、回形针、弹簧等事先在沙子里埋好,教师操作磁铁,将螺丝等从沙子中变出来。)通过魔术引起幼儿兴趣,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
3、(1)请幼儿变魔术,将教师事先藏在沙子里、红色彩水、纸团里的物品找出来。
(2)小结:将铁钉、螺丝、回形针、弹簧等物品藏在红色彩水里、包在纸里或埋在沙里,磁铁能帮我们很快找到。(磁铁是有磁性的,能够吸住物体。)
4、磁铁娃娃找朋友。
(1)是不是所有的东西藏起来,磁铁都能帮我们找到呢?我们来试一下。(教师将雪花片埋入沙子中,进行实验)那到底哪些物品是磁铁的朋友,那些不是呢?现在,我们来帮磁铁娃娃找找它的朋友吧!
(2)提供各种各样材料的物品,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磁铁娃娃喜欢什么样东西。
(3)将被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看一看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4)请幼儿在自己身上用磁铁找一找铁制品,如衣服纽扣、拉链等。
(5)小结磁铁能吸住铁及铁制品。
5、磁铁的用处大。(欣赏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磁铁,它有什么用。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磁铁在生活中的用处。(妈妈的包、文具盒、冰箱门、磁性教具、家里的门吸等等)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磁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简单的撕纸、粘贴。
2、引导幼儿对红、黄、蓝、紫等常见色进行适当的搭配。
3、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集体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紫等常见色手工纸,画有“草地”的美工纸人手一张,胶水、塑料小篮子等操作材料。
2、优美欢快的音乐,红、黄、蓝、紫色的纱巾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自由想象。
1、(出示彩纸)这是什么?(彩纸)这些彩纸会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在自由地想象中,充满兴趣的融入活动中。)
2、(教师撕纸) 看看老师把这些彩纸变成了什么?
(教师重点示范撕成长条的彩纸,撕成碎片而成的“小花瓣”,在撕纸的过程中,要让幼儿清晰的看到教师撕纸的动作以及逐渐领悟撕纸的要领。)
3、(播撒花瓣)我们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彩纸飘落的情景?
(引导幼儿回答:过节、结婚、心情快乐的时候)(教师把已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洒向空中)我们现在的心情就很快乐,快看啊!好漂亮的彩纸飘落下来了……(通过撕纸、播撒纸等环节,激发幼儿想要撕纸的兴趣,玩耍的兴致。
二、动手撕纸,辨认颜色。
1、师:(看向彩纸)桌子上有好多的彩纸,你们能不能把它变成长条呢?越细的纸条撕成的小花瓣会越漂亮!(利用激发性的语言,引起幼儿想要撕纸的欲望。)
2、师:(自由撕纸)让我们一起动手撕纸吧!(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撕纸,并提醒他们把撕好的彩纸放在小篮子里。)
3、师:(抛洒彩纸)你们撕的小花瓣真漂亮,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快乐了。
4、师:(手举红纸)你们看,地上都是五颜六色的小纸片,你们能找到这一种颜色的小纸片吗?找到了吗?这是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是红色,并以此方法引导幼儿辨认黄、蓝、紫色,从而巩固对几种常见色的认识。)
三、集体创作,共建花园。
1、师:(手指地面)满地的小纸片,五颜六色的混合在一起,真象一个盛开鲜花的大花园啊!(出示范纸)师:这片草地上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呀?如果建上一个花园就会更漂亮的,你们觉得呢?(在孩子们兴趣高涨时,继续引发幼儿,让他们对创建花园引起兴致。
2、师:(自由选择)把这些漂亮的彩纸片搭配起来粘贴,会让我们的花园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就会更加好看的。(教师在巡视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选择彩色纸,自由搭配,粘贴出五颜六色的“美丽的花园”。)
3、师:(音乐轻响)你们的小花园开放出了美丽的花儿,让我们创建一个大大的、美丽的花园吧!(教师组织幼儿共建“大花园”,将已做好的作品粘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大的“花园”。)
四、情景激趣,快乐舞蹈。
1、(头披纱巾)师:这么优美的音乐,这么漂亮的花园,吸引来了好多的蝴蝶和蜜蜂呢!(引导幼儿扮作蝴蝶、蜜蜂随音乐翩翩起舞。)
2、师:我们幼儿园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幼儿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美丽的花园”投放到角色区,供幼儿做表演背景。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尝试活动,知道五官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五官。
2、能正确地说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名称,知道它们的数目与作用,了解它们在头部的位置。
3、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五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镜子、操作材料若干;课件;五官保护操音乐。
2、自编一套五官保护操。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五官并说一说、指一指。
(1)幼儿拿镜子自由观察,找五官。
(2)提问:你的.脸上有什么?它们在哪里?
(3)引导幼儿一起小结:我们都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巴(请幼儿自己拿镜子观察脸上的器官,正确说出他们的位置及数目)。
(4)游戏:指五官。请幼儿说一说、指一指。
2、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眼、耳、口、鼻"的功能。
(1)提出操作要求:老师在桌上准备了一些东西,请小朋友去玩一玩,等会儿告诉老师,桌上有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2)幼儿进行桌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引导幼儿集中交流,了解五官的功能:你发现桌上都有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4)引导幼儿一起小结: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本领真大。眼睛能看到桌上很多的东西,鼻子能闻出香水、花露水是香的,耳朵能听到铃鼓发出的声音,嘴巴可以吃东西、讲话。
3、通过讨论、观看课件,使幼儿知道要保护自己的五官,并学习简单的保护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2)逐一讨论:怎样保护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展示课件图片。
(3)观看课件《"五官小姐"自述保护方法》:今天来了几位"五官小姐",想跟我们一起分享怎样保护五官,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4)教师小结:这些保护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方法,你们都能做到吗?要好好学习,好好保护五官。
4、结束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一起做五官保护操。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半日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增进家园互动,达到家园共育。
2、丰富幼儿的认知,使幼儿了解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3、让幼儿懂得体贴妈妈,关心妈妈,为妈妈做有意义的`事,给妈妈过快乐的节日。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家长自带剪刀。
2、白纸、海绵纸、双面胶
3、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重点:
1、通过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学习生活情况。
2、加强家园联系,增进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提供一个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感情的机会。
活动过程:
一、早接、晨间锻炼
二、综合复习课、手指律动、主题教学活动
三、早操活动、亲子游戏(小脚踩大脚)
四、制作亲子作品。
1、歌唱《我的好妈妈》
2、亲子作品(制作鲜花,送给妈妈)
⑴教师介绍美工材料,制作过程。
⑵提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⑶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鲜花。
⑷将亲自作品送给妈妈。
⑸教师给妈妈、幼儿拍合照。
小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思路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热点,孩子们参观了幼儿园旁边的菜场,通过与营业员的接触了解到了蛋的种类和名称;通过家园之窗及与家长的沟通,发动家长老师孩子共同收集实物图片等,扩大了对蛋的认识。可以说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浓厚兴趣,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让他们看看摸摸尝尝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喜欢的。为了进一步拓展蛋的主题我特预设了这节探索活动,旨在让本班的孩子通过各种感官来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进一步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小班的孩子正是培养情感的初始阶段,通过在这次活动让孩子在吃蛋的时候互相谦让,共同分享,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探究愿望,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
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蛋,将蛋藏在教室四周的“树林”里。
2、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等。
3、人手一只塑料碗,每桌中央放一空碗、擦手巾。
4、将幼儿家长、教师收集的有关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墙上。
四、活动流程:
玩一玩→试一试→尝一尝→延伸
(一)玩一玩
1、看看摸摸猜口袋
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
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称
3、找找蛋宝宝
让幼儿自由到“树林”边找蛋宝宝,互相看看比比。
教师:你找的是什么蛋?什么蛋宝宝大?什么蛋宝宝小?
(二)试一试
1、引发吃蛋的愿望
教师:你喜欢吃蛋吗?要吃到蛋先要做什么?(提醒幼儿将剥掉的蛋壳放入碗中)
2、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区分了解生蛋和熟蛋。
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3、幼儿讨论交流
4、归纳小结
(三)尝一尝
1、让幼儿尝尝熟蛋。
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
(四)延伸
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咸,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教案08-16
小班教案(经典)08-18
小班教案【精选】08-20
[经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选)09-14
(经典)小班教案09-21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经典)09-28
(精选)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经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