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精品(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针对城市树木惨遭破坏的现象,以一份调查报告的形式,从现象、调查、分析、建议四个方面,有详有略、主次分明地进行了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作者对破坏生态者深深的谴责和发出的爱护绿色家园的呼吁。
课文起笔提及小树生长的自然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与“分析”中的“今年气候比较适宜树苗生长”相照应,也暗示出小树的死亡肯定另有原因。
然而事情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在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中,盛夏来了,小树却枯萎了。小树的生命状态与先前形成了鲜明对照:开始是“成活”了,现在却“枯萎”了,甚至成了一根木棍或被人锯断了。“怎么春天刚种的小树,这么快就死了?”这篇调查报告就是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来贯穿全文的。
在这两段短短的文字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小树成活了,小作者“心里真高兴!”。从一个“真”字和句末那个重重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心里对绿色生命的珍爱、对勃勃生机的渴望。
在“调查”中,作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最后,小作者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列举出小树非正常死亡的若干原因。有理有据,真实详尽。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作者向园林部门提出了小小建议,向全社会发出了呼吁——“坚决制止毁树的不良现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3个会认的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作者在进行调查时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继续学习从课文题目入手提出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绿色生命的关爱之情。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字、词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于课题处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探究文本内容。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到了什么?想问些什么?”
二、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限时让学生读完这篇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三、再读课文,突破疑点。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读书的感受。
2、注意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切忌上成科学课或思品课。同时,本文提供给了学生一个写调查报告的文本范例。所以,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着运用。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注意这四个字占格各有不同:“耐”左窄右宽;“垃”和“污”右窄左宽;“贩”则左右相同。
4、引导学生们说说:“你还知道有哪些偏旁是这样的?”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中国汉字的一种布势规律。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做一份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选我》教案和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设想】
本课识字量不大,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要有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⑴ 自由发言。
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
四、创造性的演读课文
1、师生表演。
2、小组内表演。
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五、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已经和生字成为好朋友的大声叫出朋友的名字。
2、找一找: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从文中找出它的朋友,并叫出他们的名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另外,充分运用图画、音乐、录像及教师的语言等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外,本课的生字很有特色,可以归类学习、巩固。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本文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 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具准备:课件、凤凰花形状的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板书“泼水节”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学习生字“凤、凰”
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⑵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
3.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练习:火红火红的( )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⑶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4.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5.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
⑴对襟白褂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⑵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 (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⑶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
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 )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板书:四面八方
生读第一句
师错读,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够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一条条 一串串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一起来欢呼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凤凰”两个字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横折弯钩的钩幅度要小一点。把“凤”中“又”的一捺改成点。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加个五角星。
6.展示,互评。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民
四面八方 赶
撒满 鲜红
一条条 一串串
欢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借肋图片,读词语。
4. 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 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 指名读词语。
2. 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 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 教师范写:“琴”。
4. 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预习新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从现在开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课文,文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大家反对,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由此,得出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这一点在教学中需渗透进去。
设计理念:
针对本文的第2、3、4自然段的结构非常相似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分别抓住猫头鹰、袋鼠、猴子对动物们提出的不同要求和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和人物的个性特点,使本文的难点在讲读中得到突破。另外,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是一个可以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而表演不失为一种优化的选择,在实现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过程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灵的感受。
学情简析:
孩子们年龄小,在家里受到的关注多,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考虑尊重别人,为别人的感受着想。在学校里,有的孩子当了小干部,神气有余,而理解关心尊重小朋友不够。因此本文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学习目标:
1. 会认9个字,会写 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 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课前准备:给全班每一个小朋友一个动物的角色,并在他们的胸口贴上相应的动物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1.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在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字?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2.指名学生交流: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文大意: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
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狮子图,狮子大王要做什么决定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自由读。
老师引读第一句,然后指名一“狮子”上来宣布。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狮子说的话。学生可以加上动作、神态练习朗读,读出狮子大王那种至高无上的语气。
2、哪些动物参加竞选了呢?(贴图:猫头鹰、袋鼠、小猴子)
3、你认为谁当“万兽之王”最好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教学生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2)说说你的发现,是让学生把生字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
(3)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
(4)做摘果子的游戏。
2.我会写:
(1)课件出示,学生读要写的字,正音。
(2)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
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 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紧凑。
(4)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这幅图是讲谁当“万兽之王”?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写猫头鹰的语句;用“﹏﹏”画出写动物们的语句。结合看图,自个儿读读句子,体会猫头鹰和动物们的心情、神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万兽之王”、动物们
(2)谁愿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看图,重点体会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3)学生表演,大家评议。
(4)小结这段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请小朋友运用刚才学习第2段的学习方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学习情况
(1)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让学生自己汇报学习的情况,重点体会“激动、直摇头”,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听读与评价中体会“直摇头”,做动作。想想动物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看图想象,动物们是怎样苦练跳的本领的?
(2)学习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动脑,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重点理解“担心、欢呼”。
大家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大伙儿为什么欢呼起来?表演欢呼的样子?指名回答问题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为什么猴子得到了拥戴呢?
4.学习最后一段。
(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
(2)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
三、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四、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讲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认读本单元的几个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能熟练的拼读拼音组成的词语。
能基本看懂图的意思,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了解秋天的特点。)
(二)复习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三)拼读两个拼音组成的词语。
并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
(四)拼读三个拼音组成的词语。
读拼音——认识动物——说一句简单的话
(五)我会讲
看懂图的意思,能说一句简单的话,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讲几句或一段话。
(六)
我们该怎样爱护动物?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学习用较快地速度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体会娃丽的美好心灵,学习娃丽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娃丽事迹的感人,体会娃丽的.内心世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封被邮递员投错了地址的信,你看到了会怎么做呢?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信箱》,看看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二)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的钥匙交给娃丽的?
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交流自学提纲里的问题。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再读一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复习各种笔画规则和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练习。
3、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语言。
4、口语交际训练:听故事再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字词句的训练。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字词句训练,既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乐趣,又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对动物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审题。
2、(出示图)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它们分别住在哪儿?
4、(出示动物居住地方的图)
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讨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打开课本填一填。
9、指名说,讨论,还有什么动物住哪里?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___________住在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写铅笔字,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笔顺。
2、积累成语。
3、会背诵谚语。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出示:树、做、渐。
2、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树”,生描红、仿写。
4、自己描红、仿写另外两个字。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
3、(出示成语卡片)读准字音。
4、相互讨论成语的意思。
5、交流。
6、指导背诵。
7、古人没有天气预报,他们靠什么来预测天气呢?
自己读读书。
8、你知道一些什么?
9、指导朗读。
10、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
()言善()()()不乱()容()迫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看图听故事再表演。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审题
二、指导
1、出示四幅彩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配乐讲述这个故事,要求学生边看图边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象情境,记住故事情节。
3、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教师再讲述故事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每幅图说几句话。
5、请学生大致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三、练习
1、自己练说四幅图的意思。
2、同座位互说、练说。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表演
1、能表演这个故事吗?
2、自由组合,一个当导演一个当旁白,其余五估演故事中的人物,分工合作,师巡视指导。
(二)
教学目标:
1、送动物回家的形式把图画与拼音音节连接起来,复习汉语拼音,增长动物知识,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兴趣;
2、通过读拼音识字,同时巩固拼音和字词,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能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说出完整的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练习说完整的话。
教具:
动物头饰、录音、词卡、挂图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有5位动物朋友来我们一(3)班,要和你们交朋友、玩耍,你们欢迎吗?
2、(5位戴头饰的小朋友上台)现在小动物们已经来了,你们想和哪个小动物玩?准备怎样玩?(唱歌、跳舞、交谈)
3、(音乐声中)小朋友和某一小动物或唱歌、或跳舞、或交谈。
过渡:刚才老师看你们和小动物们在一起玩得可真开心,想不想把你新交的动物朋友介绍给大家?
二、教学字词句
1、学生自己介绍:我刚才是和()玩的,因为()。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下列词语。(出示词卡)
(1)蜜蜂:
谁来做小蜜蜂读一读?(指明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蜂”后鼻音)----一起读“翁嗡翁,我是一只小蜜蜂。”
(2)松鼠:
谁来给大家提个醒?(读准平舌音、翘舌音)
请小松鼠来作个自我介绍
(3)马:
你为什么和马教朋友?你了解马儿了吗?来向在座各位作个介绍。想读的一起读。
(4)北极熊:
请北极熊地朋友来介绍介绍北极熊。谁来补充?
请北极熊的朋友一起读!
(5)燕子:
指名读。谁来介绍一下燕子(歌曲《小燕子》)
3、去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练说句子。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真的和5位小动物交上了朋友了。现在呀你们的朋友碰到了困难。故事:昨天,有一位老巫婆把正在玩耍的小松鼠、小燕子、小北极熊、马、小蜜蜂装进了一个神奇的口袋,想带回家,正好被老师看见了,老师把这口袋夺了回来。把小动物们放了出来,想送它们回家,可是老巫婆念了咒语。这个咒语只有我们一(3)班的和这些小动物交上朋友的小朋友才能解开,只有你们才能把它们送回家。听到这儿,你此时此刻迫不及待地想干什么了?(把它们送回家)
1、出示例句:松鼠住在树林里。
请生读,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2、依次出示图片:蜜蜂、马、燕子、北极熊。进行说话练习。
3、小朋友都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了,现在你能从图上找到它们的家并把它们送回家吗?
(1)出示动物的家的图。
(2)逐一认识小动物的家。
(3)请学生把戴着头饰的小动物送回家。(贴上头饰和词卡)
(4)小动物们得到你们的'帮助,可开心了,不停地说“谢谢”。
(5)再看图,你能给图取个好听的名字吗?
4、才你们用自己的爱心和慧心。帮助了有困难的小动物,小动物们呀把你的事迹在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等地方传扬开了:现在还有许多被巫婆魔口袋关着的小动物、小植物等着你们解救呢!请你们把它们送回家呢。愿意再做拯救大使吗?
5、出示口袋让学生摸(动物、植物)
角色迁移,我是**,谁来把我送回家?
生:**。**地方是你的家。
四、复习巩固
1、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多快乐呀!为了让更多的小动物、小植物找到家,让我们一起来编首儿歌帮帮它们吧!
2、齐背《家》
3、学生自由编儿歌。
4、指名说,评议。
五、迁移练习。
1、听故事,《粗心的邮递员》。
故事:小猫咪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邮递员。他工作挺认真的,可就是太粗心了。这不他今天背着邮袋,骑着摩托车一溜烟似的冲了出去,他把小兔的信放在了山顶上,把青蛙的信放在屋檐下,把小鸟的信放在河岸上,把袋鼠的信放到南极。
2、动物们能收到信吗?为什么?
3、请你去帮帮小猫咪重新送一下信好吗?(请学生表演)
六、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1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3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2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23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1-0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