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溪由清到浑,又由浑到清的过程。
2、知道植树造林对河流的影响,萌发爱护树木和河流的情感。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电脑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起兴趣。
1、教师:宝宝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小兔、房子、小鸟、小河……)
2、教师:小兔的家门前是一条清清的又香又甜的小溪。
突然有一天小溪水变得怎么样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呢? "
二、感知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刚才小朋友讲了这么多的原因,都很有道理,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溪的水变脏了。
2、讲述故事第一部分(结合图片讲述故事"1~3自然段")
(出示图2 小兔看见大象和野猪在拔树)
提问:小兔上前一看,看到了谁呀?(野猪和大象)
野猪和大象在干什么呀?(幼儿个别回答:在拔树)
野猪和大象竟然在拔树。(出示图3 小兔跑去劝阻)
教师:看到这个场景的小兔很生气,她跑过去大叫:别拔了,你们毁掉了小溪水!"
提问:小兔很生气的说了什么呀?谁来学一学小兔的样子。(幼儿个别和集体模仿小兔的样子。)
教师:听到这句话的野猪和大象觉得很奇怪,"这和小溪水有什么关系呀?"
宝宝们,你们来说一说为什么拔掉了树木,小溪水就会变脏的`呢?(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
观察图片中大象和野猪的表情。
教师小结:老师告诉你们,树木的作用可大啦,树根可以吸水和抓泥土,防止洪水,
可以减少下大雨时泥土被冲到小溪里。
拔掉树会造成水土流失,还会有很多垃圾都吹到了小溪里。破坏了小溪水,破坏了我们的环境。
所以小兔才会那么生气的对着他们大叫,那么宝宝们如果你们看到有人在拔树你会怎么做呢?
(告诉他不要拔树,要种树等等)那我们来看看野猪和大象是怎么做的。
3、讲述故事第二部分4~6自然段,(出示图4 野猪和大象比赛栽树)
提问:野猪和大象在干什么呀?"(栽树)
原来野猪和大象知道自己做错了,因为拔树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所以他们决定比赛栽树,树长大后,小溪水变得怎么样了?
(变得很干净,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香甜的小溪》,
你们愿意跟着老师一起看着图片,讲一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讲述故事,配上动作表情。)
四、交流讨论
教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砍树、拔树会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怎么样?
(幼儿自由回答)
延伸活动:
讨论:我们幼儿园里也有许多小树,我们可以怎样关心帮助它们呢?
总结:宝宝们说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么让我们一起去行动吧!跟着老师一起去给小树浇水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并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2.丰富词汇:香喷喷、圆溜溜、绊、扛等。
3.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香喷喷的轮子》PPT
故事挂图
画板,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想象,引出故事。
出示巧克力的图片,提问:咦,这是什么啊,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吃过吗?(圆溜溜,香喷喷)
(二)猜猜讲讲,理解故事。
(1)出示图一:提问:小朋友看,小松鼠怎么了?是什么绊倒了它?小松鼠会用圆溜溜、香喷喷的巧克力做什么?
(2)出示图二:我们看小松鼠到底用圆溜溜、香喷喷的巧克力豆做了什么?(一辆四轮车)可是后来小松鼠的四轮车变成了两轮车,小朋友们猜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3)出示图三:让幼儿观察图片,并为幼儿讲解故事情节。如:这么大的太阳,小鸡会怎么样?小松鼠是怎么帮助小鸡的?小松鼠送给小鸡几个圆溜溜、香喷喷的巧克力豆,还剩几颗,两颗巧克力豆可以做什么车?(出示两轮摩托车)后来小松鼠的两轮摩托车变成了独轮车,这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出示图四:让幼儿观察图片,为幼儿讲故事。
继续讲解故事,只剩下一颗巧克力豆了,没关系,小松鼠把摩托车改成了独轮车,推着在草地上继续走。走着走着小松鼠觉得饿了,他把最后一颗巧克力吃了"吧嗒吧嗒"吃的真香。没了车轮,小松鼠只好扛着车厢走,好累啊。
2.根据PPT的播放,讲述故事。
一只小松鼠在草地上散步,他走着走着,一下子被绊了一个大跟头。小松鼠低头一看:哇,草地上有四颗圆溜溜、散发着香味的巧克力豆。他捡起来一颗放到嘴边刚想吃,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了下来。
原来,小松鼠做了一辆车。可是没有轮子,这四颗巧克力不正可以做轮子吗?
小松鼠装好车轮,开着小车在田野上飞跑。前面有两只毛茸茸的小鸡摇摇晃晃。原来,太阳光太热,快把小鸡晒晕了。小松鼠忙卸下两个车轮,在两边系上带子,给小鸡做了两顶太阳帽。小鸡感谢的说:"谢谢小松鼠。"现在只剩下两个轮子了,没关系,小松鼠把小汽车改成了两轮摩托车。
小松鼠开着摩托车又往前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发愁。原来,他的纽扣掉了一个。小松鼠又把一个巧克力车轮送给了老爷爷当纽扣,老爷爷笑眯眯的说:"谢谢你,小松鼠。"只剩下一颗巧克力豆了,没关系,小松鼠把摩托车改成了独轮车,推着在草地上继续走。走着走着小松鼠觉得饿了,他把最后一颗巧克力吃了"吧嗒吧嗒"吃的真香。没了车轮,小松鼠只好扛着车厢走,好累啊。
提问:小松鼠的四轮车怎么变成两轮车的?又怎么变成独轮车的?(伴随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挂图)
(三)分享故事结尾,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1.出示最后一张图片,提问:会是谁送给小松鼠一辆漂亮的'小汽车,他们为什么要送给小松鼠小汽车呢?
2. 相互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帮助别人的事情,并积极地交流。
(四)迁移经验,画画讲讲。
1.提问:如果你有一辆四轮车,你会做什么?画出你们的想法。
2.让幼儿讲解自己的画。
小结:
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收获快乐,我们的心里也像吃了圆溜溜、香喷喷的巧克力豆一样甜蜜。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较简单有趣,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性还是较高的。活动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逐一播放小老鼠旅行碰到朋友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轮子的较少,并让幼儿通过欣赏小老鼠帮助它的朋友的过程,感知和体验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激发幼儿帮助同伴的情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利用树叶装饰身体的乐趣。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用树叶装饰身体
活动准备:
1、学过用双面胶粘贴的技能
2、树叶项链、树叶手镯、许多树叶(背面粘双面胶)、夹子、铃铛等
3、欢快的音乐
4、玩具照相机
活动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落叶飘飘”中,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摇曳飘落的、多姿多彩的落叶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孩子、家长、我们一起进入落叶的世界,去拾落叶、看落叶、踩落叶,去思考、去想象、去表现。
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落叶真的很美、很可爱。它可以装饰我们的教室,还可以粘贴成漂亮的图画。在区角活动中,顾灵洁、汪帅还发现落叶还可以用来装饰打扮自己,在交流分享时,孩子们纷纷要求也要用树叶来打扮自己。于是,针对孩子的兴趣、需要,预设了此活动。通过欣赏落叶装饰,用落叶打扮老师、同伴、自己,表达表现落叶装饰的美,来体验与同伴一起操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初步表达表现的`欲望。
活动流程:
欣赏——动手操作——表达表现
一、 欣赏
1、赏教师、幼儿制作的树叶项链、手镯,说说这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2、讨论怎样打扮教师,几个幼儿试着用一些现成的树叶项链、手镯打扮教师。
3、我们可以怎样用树叶打扮自己?
二、 动手操作
1、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样子?树叶可以粘在哪里?
2、
幼儿挑选喜欢的落叶粘帖在自己身上,自己够不到的地方可请同伴帮助。
3、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同时打扮自己,引导幼儿用辅助物装饰,与幼儿一起活动。
三、 表达表现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说说像什么人,大胆造型留影
2、教师带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起舞蹈
3、延伸: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生成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跌倒的原因,知道跌倒后应该如何处理。
2、通过看图片,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了解跌倒的多种原因。
3、知道跌倒后可以勇敢地爬起来,并愿意这样做。
活动准备:有关幼儿跌倒地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图片,了解跌倒的原因,
1、教师出示有关幼儿跌到图片一张,问:小朋友,你跌到过吗?你是怎么跌到的?
2、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这张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大家猜猜,这个小朋友是怎么跌倒的呢?(幼儿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分析跌倒的原因。)
二、了解跌倒的后果,并学习处理这些情况。
1、教师:大家知道小朋友跌倒后会怎么样?如果你们跌倒了,你们会怎么做呢?(教育幼儿跌倒后,要勇敢地爬起来)
2、教师在肯定自己跌倒后能够爬起来的`幼儿的同时,告诉大家,如果你跌倒了,老师没看到,你一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检查自己跌倒的部位,看看是否会比较严重。如果严重还要到医院去检查。
三、幼儿到教室外面进行各种活动,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提醒幼儿:如果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
1、教师与幼儿共同到教室外面进行各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跌倒地幼儿要给予鼓励,鼓励他们能够自己站起来,鼓励他们做个勇敢的人。教师在过程中也要注意检查跌倒的幼儿,预防出现不良反应。
2、游戏活动后教师进行小结,表扬跌倒后自己能够站起来,并不哭的孩子。但是要再次重申,如果跌倒必须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帮助判断你摔得是否严重,应该如何处理。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优美的旋律,学习自然地演唱歌曲后半段。
2.在猜测蛋里是什么小动物的游戏中,以及教师的动作暗示下,仿编歌曲后半段并演唱。
3.感受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趣,表现对最后一个出壳动物的意外和惊喜。
活动准备:
1.知道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2.不同大小的鸡蛋教具(图上的门可打开)大组(附l,图1—8)。
3.立体的蛋,可掀开的“f]”,小鸭、小鸟、小蛇教具各一个(附1,图9~图13)。
4.曲谱《小小蛋儿把门开》(附2)。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前几天,妈妈发现一种神奇的蛋,蛋的身上居然有一扇门,我悄悄地把门打开,咦,会出现什么呢?教师范唱歌曲,激发幼儿对“蛋”上的“门”产生好奇心。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倾听、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1)教师出示一般大的“蛋”(见图1),第二次范唱,幼儿完整倾听,
初步熟悉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2)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呀?”幼儿说:“小鸡。”教师翻图确认。(见图2)
(3)教师再出示大一点的“蛋”(见图3),说:“它的身上也有门,它会开出什么动物来呢?”教师第三次范唱。
(4)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说:“小鸡”。教师重复:“哦,是小鸡吗?”教师翻图确认。(见图4)
(5)教师出示最小的“蛋”(见图5),说:“蛋宝宝在哪儿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做出蛋的样子。进行第四次范唱。
(6)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说:“还是小鸡。”教师翻图(见图6)追问:“什么颜色的小鸡呀?”幼儿:“红色的。”
(7)教师出示最大的“蛋”(见图7),范唱,激发幼儿好奇心。
(8)教师提问“开出什么动物了呀?”幼儿:“还是小鸡。”教师翻图(见图8)追问:“什么颜色的小鸡?”幼儿:“橙色的。”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幼儿在感受歌词的.同时,发现太小不同的蛋中藏着的都是小鸡。教师:“蛋里打开的都是——”幼儿:“小鸡”。教师追问:“小鸡怎么唱歌的啊?”幼儿做“小鸡”,教师做“鸡妈妈”,引导幼儿学小鸡唱歌。
4.借助“立体的蛋”,引导幼儿创编歌曲后半段
(1)教师出示立体的“蛋”(见图9),教师引导幼儿仿编歌 曲的后半段。歌唱1遍。
(2)教师打开一个立体的“蛋”(见图10),激发幼儿对不同“卵生”小
动物的兴趣。仿编歌曲的后半段并演唱。教师:“这是 什么动物呀?”幼儿:“小鸭。”教师:“小鸭怎么唱歌的呀?”幼儿学唱:“嘎嘎嘎嘎??”。
(3)教师再次打开一个立体的“蛋”(见图11)。教师:“这是什么动物呀?”幼儿:“小鸟。”教师:“小鸟怎么唱歌的呀?” 幼儿学唱:“啾啾瞅啾??”。
5.借助“奇怪的蛋”让幼儿感受意外和惊喜
教师出示一个奇怪的“蛋”,打开后展示蛋中藏着的“可怕”的动物——小蛇(见图12),让幼儿在前后反差中感受意外和惊喜,歌唱1遍。 活动反思:
在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设计中,教师首先修改了歌词,将“开出一只小鸡来”修改为“开出一只什么来?”通过两句歌词的对比,可以发现,用这样的设疑方式可以给予幼儿更多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范唱环节,教师通过打开各种大小不同的蛋儿的门,让幼儿愿意倾听,从识别颜色到学习动作到愿意尝试学小动物唱歌,一遍遍地感知音乐。在随乐演唱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教师及同伴,学习用动作表现从蛋变成小动物的过程,调整自己的动作,努力边唱边做动作。在不断重复的乐趣中感受音乐,理解歌词,达成目标。从活动现场看,最后的游戏环节有些拖沓,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请幼儿举手选择的方式有时会阻碍部分幼儿的参与度,造成活动的不流畅。例如:在幼儿选蛋时,教师可以直接遵从第一位选择的幼儿,揭开红色或黄色的
“蛋”,不必请幼儿举手选择。这样活动的流畅性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用轮子玩多种游戏,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2、在不同路面上滚动,体验轮子滚动时的不同速度。
活动准备:
轮胎若干、沙袋或纸团代替粮食、篮子或小桶。
活动过程:
1、活动身体:
教师带领幼儿自由作动作。
2、自由探索:
幼儿过程轮胎:
“场地上有好多车轮,你们想怎样玩呢?”
幼儿自由玩轮胎,教师鼓励幼儿玩出不同的方法。(滚、拉等)
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并相互学习与模仿。
3、启发引导:
“我们要帮妈妈运粮食,可是有山坡、小山,怎样过去呢?”
引导幼儿知道运粮食要经过上坡、下坡、草地才能将粮食运到仓库里,教师鼓励幼儿在运粮食时要不怕困难。
幼儿将粮食装在小桶里,一只手推轮胎,轮胎在上坡路、下坡路、草地上滚动,将粮食运到目的地,然后返回。依次进行。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我们爱吃大柚子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积极的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大柚子,并学习用简单而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通过活动,感受品尝集体柚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柚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摸口袋
(1)T: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口袋了有什么东西,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或者闻一闻(请几位幼儿摸摸口袋里有什么?幼儿说出是“大柚子”)。
(2)你猜是什么?(幼儿可能有不同答案,让幼儿若说理由。)
(3)公布答案——原来是好吃又香甜的大柚子。
2、看一看
——看看整个的柚子和切开的柚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一样?(完整的柚子是什么样的;拨开的柚子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瓤又是什么样的?)
3、摸一摸
——柚子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柚子表皮的'感觉、切开的柚子的感觉)
4、闻一闻
——柚子什么味道(鼓励幼儿学用形容词,如:甜甜的、酸酸的、有点甜有点酸的……)
5、尝一尝
——柚子应该吃什么地方?
——教师示范剥柚子的过程
——大家尝尝,说说柚子吃起来的味道,感受吃柚子的快乐。
——简单讲讲吃柚子的好处:柚子是水果,可以清火,我们有的小朋友嘴巴发炎,吃了会好……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和尝试跳的基本动作,掌握跳的基本要领。
2、培养幼儿勇敢、乐观的情感和互助的精神。
3、培养幼儿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方砖若干;小河挂图一个;小脚印若干;小青蛙、小兔、小袋鼠胸卡若干;大象胸卡一个;背景图三张;大萝卜若干;小筐一个;小鼓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
舞蹈《踏浪》做活动前准备。
基本:
一、情境“帮兔妈妈拨萝卜”,学习跳的基本动作和基本要领。
二、提问活动
通过提问“兔妈妈有什么本领?”“还有哪些小动物有会跳的.本领”引导幼儿利用已知经验回答问题。
三、游戏“小动物比赛”巩固跳的技能。
结束:
听鼓声跳,逐渐减弱活动强度,最后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精选)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经典)08-18
[经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选)09-14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经典)09-28
(经典)小班教案09-21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