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妈妈的帐单》教案

《妈妈的帐单》教案

时间:2024-04-30 12:27: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妈妈的帐单》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妈妈的帐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妈妈的帐单》教案

《妈妈的帐单》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

  《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着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渎课文理解。

  1、提出默读要求。

  2、学生默读思考。

  3、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理解。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

  2、重点问题交流:

  (1)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作法?

  (2)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四、课堂延伸。

  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妈妈的帐单》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妈妈的帐单》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帐单,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及母爱的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的人文特点,我在教学本课时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并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在教学中我结合“参考学习”提示,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服务。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悟。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三、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

  四、教学难点:读懂妈妈的帐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导语:同学们,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商人的儿子,名叫小彼得(板书小彼得)。

  ⑴请几生认读,⑵和他打声招呼,⑶换不同的方式和他打招呼,⑷结合生活猜猜看,作为商人儿子的小彼得会有什么特点?

  导语《可贵的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这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通顺。

  2、看我们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下面,老师要请请几个同学一段一段地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倾听。

  反馈:你有什么想说的?根据朗读情况随机板书。

  预设:⑴“得”的三个读音,“报酬”的读音与意思,“款项”的读音。

  ⑵妈妈的帐单这部分谁再来读一读(指名2人)

  ⑶“怀着、羞愧万分、怦怦直跳、小心翼翼、蹑手蹑脚”这些词语值得积累,请你多读几遍。

  3、自由读读,指名读读。

  ⑷词语在句子中你会读吗?

  三、读学习提示,明学习目标,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默读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反馈。自由表达。

  五、解决问题,研读两份帐单

  导语:剩下两个问题的答案藏在文中的两份帐单中,让我们带着问题对比读读两份帐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儿子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妈妈的账单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0芬尼

  预设:彼得为妈妈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妈妈为彼得所做的事是十年如一日,长久的事;彼得为妈妈做事需要报酬,要60芬尼。而妈妈为彼得做事却不需报酬。为0芬尼。

  根据学生反馈随机板书

  ⑵十年来,妈妈不怕辛苦,精心照顾小彼得,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仅仅是这些吗?(不是)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列举一些帐单的内容,想想妈妈还有哪些为小彼得做的呢?

  ⑶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不禁想起了赞美母亲的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⑷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太多太多,并且这一付出永远不会停止,不变的是妈妈写的都是0芬尼,为什么?

  ⑸你的妈妈也会给你这样一份0芬尼的帐单,你信吗?

  ⑹面对这份帐单,你想说什么?

  ⑺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爱自己的子女,让我们来读读天下母亲相同的一份帐单,学生感情朗读。

  ⑻面对写满0芬尼的妈妈的帐单,此时的小彼得心里会怎么想?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小结:小彼得已经意识到为妈妈做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他羞愧万分。

  ⑼感情朗读,课文中就有这么一段,让我们来读读。

  听了大家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六、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妈妈的帐单》这个故事令我们深深感动,同学们,最令你感动的是谁?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动笔来写一写。

  七、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课后反思:

  《妈妈的帐单》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学习提示”中的三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作为教师,引好路,导好向,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一,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为了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老师引导他们解决二、三两个问题就要读懂文中的两份帐单。

  接着,老师放手让学生对比读懂两份帐单,感悟出儿子为妈妈付出劳动,需要报酬;妈妈为儿子付出劳动,却不需要报酬。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天下所有母爱的无私、不求回报。

  情感上,由彼得妈妈对彼得的爱延伸到同学们的妈妈对同学们的爱再延伸到天下所有母亲的爱。

《妈妈的帐单》教案3

  【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把阅读教学活动视为宽松愉悦的读书交流会,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课堂主动学习的时间,自主而不自流,有模式但不模式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设计意图: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

  2、结合学生的发言梳理引导(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

  3、自主学习。

  4、交流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交流问题。

  2、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四、引导解读,品味真情

  1、(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读了小彼得的账单,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了解彼得开账单的原因、目的,理解词语如愿以偿并指导朗读)

  2、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结合自己的妈妈,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

  ⑶计算妈妈十年来的报酬,体会母爱无价与无私。

  3、图文结合,了解小彼得的转变,体会母爱的伟大:

  ⑴从小彼得的神态、动作与表情中体会他的羞愧万分。

  ⑵指导朗读。

  4、领会0>60的含义:

  引导学生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层层提升。

  五、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作业超市: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使学生的现时感受和以往的积累相互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拓展延升

  1、妈妈的账单让小彼得变懂事了,也让同学们变得更懂事了,让我们在心中永远铬记这份爱的账单。

  2、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妈妈的爱》这首诗,再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那份关爱吧。

  总结: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在拓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语言积累量不断地增加,理解力不断地增强。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爱>60

《妈妈的帐单》教案4

  教材分析:

  《妈妈的帐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帐单,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教师组织引导时,参考学习提示,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悟。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3、培养独立的默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血奶》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这个故事非常感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再次感受妈妈伟大的爱。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过渡:知道什么是“帐单”吗?文中的账单是超市里的发票吗?下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顺每一句话。

  2、检查学生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请生读。

  (2)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读。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默读要求。学生默读思考: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反馈 。自由表达。

  五、研读两份帐单。

  过渡语:刚才我们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大家都知道了文章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两份帐单,一份是儿子的,一份是妈妈的。

  (一) 儿子的账单(大屏幕出示)

  1、 从这份账单中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懂事、听话、勤劳)

  2、 老师希望咱们班同学也像小彼得一样懂事、听话,经常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 这份账单里寄托了小彼得一个小小的愿望,他想从妈妈那儿索取60芬尼的报酬。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释“如愿以偿”)

  过渡语: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的时候,他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账单。

  4、出示妈妈的账单,指名读。问:看到这份账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5、既然妈妈为小彼得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她的帐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呢?

  6、小彼得读懂了妈妈的账单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释“羞愧万分”)

  7、此时的小彼得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8、读着读着,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9、出示最后一段,比较句子,体会小彼得羞愧的心情。

  10、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11、此时此刻,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妈妈又会怎么说呢?(出示插图)

  七、总结深化,拓展延升

  1、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妈妈的爱》这首诗,再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那份关爱吧。

  2、拓展延伸:学生自己布置家庭作业.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也是用这样绵绵不断的爱陪伴着你们长大的,今天,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会给自己布置一个怎样的家庭作业呢?

  结束语: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附板书:

  20 妈妈的帐单

  儿子 按劳取酬 60芬尼

  妈妈 不要报酬 0芬尼

  (爱无价)

《妈妈的帐单》教案5

  【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把阅读教学活动视为宽松愉悦的“读书交流会”,为同学提供富余的课堂主动学习的时间,“自主”而不“自流”,有“模式”但不“模式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同学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同学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家长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同学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设计意图: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沛利用同学的阅读期待,让同学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

  2、结合同学的发言梳理引导(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

  3、自主学习。

  4、交流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同学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减少同学学习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既培养了同学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交流问题。

  2、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四、引导解读,品味真情

  1、(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读了小彼得的账单,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了解彼得开账单的原因、目的,理解词语“如愿以偿”并指导朗读)

  2、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⑴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 结合自身的妈妈,想象一下十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

  ⑶ 计算妈妈十年来的报酬,体会母爱无价与无私。

  3、图文结合,了解小彼得的转变,体会母爱的伟大:

  ⑴ 从小彼得的神态、动作与表情中体会他的“羞愧万分”。

  ⑵ 指导朗读。

  4、领会“0>60”的含义:

  引导同学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测语言,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同学真正用心去考虑、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层层提升。

  五、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作业超市:

  俺想对小彼得说:

  俺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俺想对自身说:

  俺想对自身的妈妈说:

  鼓励同学写出自身心里想说的话,使同学的`现时感受和以往的积累相互作用,从而引导同学从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拓展延升

  1、妈妈的账单让小彼得变懂事了,也让同学们变得更懂事了,让俺们在心中永远铬记这份爱的账单。

  2、最后让俺们一起来朗诵《妈妈的爱》这首诗,再次感受妈妈对俺们的那份关爱吧。

  总结:俺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俺们太多太多的爱,俺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俺想不只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在拓展性阅读中,同学的语言积累量不时地增加,理解力不时地增强。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发生共鸣。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爱>60

《妈妈的帐单》教案6

  教材分析:

  《妈妈的帐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帐单,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具课件:

  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妈妈的帐单》

  2.看老师板书这个课题。

  书写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3.读课题。

  谁来读一下课题?

  能不能读的`深情些,你瞧这是一份妈妈的帐单。

  齐读课题。(一教就会,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a.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

  2,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把他划下来反复地读,把课文读通顺。

  b.检查反馈

  1.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

  2.你觉得哪些词语是大家容易读错的,你就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个词语。

  小彼得报酬索取收款款项慈爱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

  重点解决:报酬,收款的意思。蹑手蹑脚,怦怦直跳,羞愧万分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小老师当的不错,如果我请你们再去默读一遍课文,谈谈你读这篇课文的收获,你行吗?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你们思考:请听老师读:小彼得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1)有什么问题吗?

  2)为什么要读着读着呢?

  3)也许彼得一边读一边想到了许多许多:

  小彼得展开帐单读了起来,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永远是那样干净,舒适;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总是那样忙碌。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

  读着读着,想起了( )

  四、你可以选一个片段写下来,写下当时彼德的想法交流

  五、教学最后一自然段

  这么多感受用书本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羞愧万分)

  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表现彼得羞愧万分的话吗?

  2.请生说理由

  3.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4.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你知道什么是羞愧万分了吗?

  六、课文学完了,你想对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妈妈的帐单》教案】相关文章:

《妈妈的帐单》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8-18

《大树妈妈》教案01-20

《妈妈的账单》教案01-09

《护士妈妈》教案12-22

大班画妈妈教案12-07

大班教案《妈妈的眼睛》10-27

妈妈的小帮手教案12-25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中班_《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4-14

小班语言教案: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01-26

中班语言妈妈教案及反思10-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