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过程
(一)创设悬念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事迹。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狼牙山。故事的主人公是五位壮士。(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1、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故事的地点发生在狼牙山,【出示介绍狼牙山的幻灯片: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易县县城西南40公里处。属于太行山系,海拔1105米,远远望去,这座山的形状特别像尖利的狼牙,直指云天,因此得名狼牙山。沿着崎岖的山道攀登而上,山势渐渐陡峭,尤其快到山顶时,脚下的路依山傍崖,笔直无底的崖壁令人目眩。狼牙山上共有五个险峰:大联陀、小鬼脸、阎王鼻子、天梯、棋盘陀。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晋察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省、察哈尔省(已撤销)、河北省的简称。)边区的东部屏障。】故事的主人公是五壮士)
2、初读课文,认真思考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一般说来,“战士”是指在战场上参加作战的普通士兵,仅仅表明他们的身份而已,不含歌颂的意味。而“壮士”则不同,它是指意气豪迈而勇敢的人,它含有对人物敬佩和歌颂的感情色彩,它表达的意思要比“战士”深刻得多。)
3、反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歌颂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二)检查预习分析结构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后鼻音(奉、绷)、翘舌音(撤、振);多音字(着、磨)。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意思。
3、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第五部分(7―9)壮烈跳崖
(三)、讲读课文第一、二、三段。
1、讲读第一段。
哪些词语突出了日寇的猖狂?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第一个词是“集中兵力”,第二个词是“大举进犯”。这两个词是和六班英勇歼敌对比写的,敌人的人数非常多,六班只有五个人,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
2、讲读第二段。
请大家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可以分几层?哪几层是直接描写五壮士的?
(三层。第一层从“为了拖住敌人”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这层说的是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第二层从“他们利用险要地形”到“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层是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第三层从“战斗进行很久”一直到“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这是写五壮士消灭了很多敌人。第一层和第二层直接描写五壮士。)
这两层直接写五壮士的什么方面?
(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出他们不怕死的精神。)
(板书:英勇杀敌)
这两层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层概括地写集体,第二层具体地写每个人。第一层是总述,第二层是分述。)
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用什么方法写的?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语言、心情、动作还是神态?
(第一句描写班长的神态,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可以看出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第二句“副班长葛振林……满腔的怒火”,这句写副班长的心情。)
(第三句“战士宋学义……”,写了宋学义的动作。)
(第四句“胡德林和胡福才……瞄准敌人射击。”这句写的是他们的表情。)
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只有拖住敌人,群众和部队才会安全。)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我们朗读时应该读出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请大家集体练习朗读。
( 学生齐读这四句话。)
描写人物是学生写作的难点,教师就可以把这一小段话当成例子,教给学生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分析,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描写人物要描写语言、心情、动作、神态。第三层是怎样描写五壮士的?
(这一层说敌人死得特别多,横七竖八的,都数不过来了。从侧面描写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更突出了他们是英雄。)
3.学习第三段。
这一段写五壮士的句子有几句?
请一名同学读一读。
(“为了不让……引上绝路”)
这里写班长说话“斩钉截铁”,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形容说话时态度特别果断。)
你能用“斩钉截铁”造句吗?
(斩钉截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中的女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战士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向绝路,他们为什么还“紧跟”在班长后面呢?
(他们和班长一样勇敢不怕死,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向绝路。“紧跟”就是一步也不落地跟着班长。)
他们把敌人引向绝路,自己怎么办?
(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敌人同归于尽。)
(板书:准备献身)
(四)学习第五段,运用读法,读中感悟
1、运用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第五段。
2、指名读读感动之处。
3、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语句都是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实际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神态和动作更为感人。不信,你们读一读这几句话。
出示:“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
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教师指导:五位壮士望着山下已安全转移的群众和战友,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深情。请同学们带着深情好好地读一读前面这句话。(指名读)
4、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一读第五段,在脑中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5、 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学生接读),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
6、读了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气壮山河”、“惊天动地”呢?(指名说)对了,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五壮士的口号声,能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吗?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英勇跳崖。(板书)有许多地方描写得很感人,如何把它给读出来呢?刚才同学们都做了尝试,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觉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
8、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六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9、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六段。(生读,音乐起)
10、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1、这一段,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感人的文章,该背下来。(学生练背)
12、 指名背诵。
13、听课文录音一遍,再次体会。
(五)总结全课
1、同学们深入了解这篇文章后,有什么话想对狼牙山五壮士说的?
2、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五壮士痛歼敌寇、英雄跳崖的经过。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种读书方法,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
(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将这篇课文再好好地读一读。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相关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04-05
《狼牙山五壮士》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5-08
《狼牙山五壮士》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4-16
《狼牙山五壮士》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集锦(15篇)04-03
五年级语文上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03-04
五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0-12
高中教案教案03-05
音乐教案-灯-教案03-25
大班教案认识a的教案10-10
画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