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8 19:01:1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科学教案三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制定观蛙计划;

  2、通过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为拯救可爱的绿色的小青蛙开展一些宣传保护活动,向社会发出倡议书。

  3、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制订出观蛙计划,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发出保护青蛙的倡议。

教具准备:录象

教学过程:

  引言导课

  青蛙有“庄稼卫士”的美名,你也许书上、电视里看到过不少有关青蛙的介绍,可是却未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过青蛙吧?本节课我们来认真观察一下青蛙吧。有机会还可趁着青蛙活动比较活跃的时节,开展一次野外观蛙活动,走进小青蛙的生活世界!

二、想一想?

  1、在哪里容易找到青蛙?什么时候观察青蛙比较合适?进行野外观察要注意什么?

  2、观看录象 和 青蛙标本

  3、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制定观察计划

  1、要全面认识青蛙,应该观察青蛙的哪些方面??

  2、制定观蛙计划:

  观察目的: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方法及装备:

  观察内容:

  组员分工:

  安全准则:

  回顾、好野外观察的情况后,在小组交流后,谈收获和感受。

四、思考

  1、从可行性、方便性等角度,选择观察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2、小组中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和需要做的准备吗??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薄壳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安全帽、拱桥、拱形屋顶等,但这样的知识内容在小学、初中的教材中才会出现,如何让幼儿园的孩子通俗易懂的了解拱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我们用幼儿身边常见的鸡蛋壳、铅笔、纸、积木等,通过幼儿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来感知体会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平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也许不是所有的幼儿实验都能成功,但如果他们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喜欢探索,这也是我们活动的一个收获。

活动目标:

  1、探索感知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平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个人操作材料:1/2鸡蛋壳4-5个,削好的铅笔

  2、分组操作材料:针筒、卡纸条、书、积木、装水的.盆、托盘若干,红色笔一支

  3、有关拱形的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小鸡出壳”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探索力作用于鸡蛋壳的凹面、凸面的不同现象

  1、提问: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

  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你们愿意来做个实验吗?

  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分别戳蛋壳的凹面、凸面。

  3、教师、幼儿共同小结: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因此蛋壳是鸡妹妹先啄破的。

  三、往鸡蛋壳内、壳外做注水实验,明白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

  1、出示针管,演示如何吸水、注水。

  2、幼儿做实验。

  3、幼儿交流实验的结果。

  4、教师讲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针管里的水就象是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当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流掉了,就像是铅笔上的力大部分沿蛋壳表面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拱形桥面也能承受较大的力;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水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四、探索力作用于平面、凸面的不同现象

  幼儿用卡纸和积木分组合作搭桥,要求是用两块积木做桥墩固定,卡纸做桥面,桥面至少要承受一块积木的重量不会塌掉。(活动中如果幼儿不能想到拱桥,可提醒幼儿想想还有什么形状的桥。)

  五、分享交流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拱形积木,提问:这像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物品?

  2、教师用多媒体图片做介绍,使幼儿明白物品设计成拱形的原因。

  结束:小朋友们可以再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拱形的,也可以自己设计拱形的物品,并把它们画下来,让其他人了解这些知识。

活动反思:

  《找拱形》一课从教学预设到教学过程,突出了活动的趣味性、科学的创新性以及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及主动创造的过程,本课教学过程中有三点达成了预设目标:一是较好地组织每个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对科学探究活动、对拱形结构的进一步认识有了提高;二是科学概念的形成突出了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点,紧密联系了学生学情,并在此基础上对拱形的具象化认识有了更多的感触,通过过程中的小组分工、汇报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拱形结构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奇妙运用;三是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对拱形物体的研究有了切身的印象,在探究、对话中发现了拱形结构在自然界中以及在人类的创造发明中的生动体现,而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学习中也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品德。

  本节课不仅是让学生知道圆顶形是拱形的组合,还要了解圆顶形、球形的受力特点,它为什么能承受很大的力,和拱形比,它又有什么特点。确实,如果本节课和“力”脱离了就毫无深度可言了。因为有了这些活动的设计,所以学生能很好的感受圆顶形受力的特点。

  在本课中存在不足之处:

  1、学生回答问题、讨论交流不是很积极,平时要多注重培养。

  2、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适当延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3、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少,这样在课的后半段,以至于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4、上课的语速有点快,以后要多注意。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活动的设计中我还需要考虑的更全面。

  小百科:拱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拱形可以是圆或圆柱体的一部分,有时球形的一部分也算,也可以是抛物线、椭圆的一部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有些植物是可以移栽的。

  2、初步学习使用小铲子,正确的把菜移栽到土里。

  3、有乐于观察青菜生长及管理菜地的积极性。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初步具有种蚕豆、洋花萝卜等经验。

  2、在蛋糕盒或泡沫塑料盒中观察老石撒播青菜籽,并观察、管理菜秧生长的过程。

  3、将小园地土翻松,幼儿参加拾小砖头、捡草等活动。

  4、长大的青菜一颗(有根的、壮实的),有根菜秧每人1—2棵,小铲子人手一把(最好分组进行),装水的桶、小水舀若干(废旧小茶杯也行)。

【活动过程】

  1、观察比较小菜秧和大青菜。

  提问:看看这两棵青菜有什么不同?

  怎样让这些小菜秧都能长得大大的?(引导幼儿知道每一棵青菜都需要有一个大一些的地方既空间)。

  2、到小园学习移栽青菜。

  (1)带幼儿到小园地边。先看教师用铲子把小园地划分成行距、棵距相等的距离(挖一个小洞做标记)。

  (2)看老师移栽青菜。

  先用小铲在标记处挖一个洞(把挖出的.土堆在洞边,看看青菜秧的根有多长,洞就挖多深)。用左手那住菜秧梗部,直直的把根放进洞中,手扶直菜秧。

  用小铲把土轻轻的填到洞中(注意菜秧根的四周都要填进土),再用手轻轻的把土压实。

  (3)幼儿学习移栽青菜。

  注意坑的深度,提醒幼儿左手拿菜秧时不要太紧或太松。

  3、给移栽的菜秧浇一点水。

  注意提醒幼儿把水轻轻的浇在菜的根部。

  小百科:青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科学教案05-23

【精华】科学教案三篇05-18

【热门】科学教案三篇05-27

【精选】科学教案汇总八篇05-17

关于科学教案三篇05-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4篇05-19

实用的科学教案模板10篇05-21

实用的科学教案模板六篇05-28

【精华】科学教案模板8篇05-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