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17 07:40:5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中班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中班教案6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青花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大班活动“青花瓷”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切入,通过创设环境、欣赏传统青花瓷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幼儿在造型各异的材料上装饰花纹和图案,绘制具有民间工艺特色的青花瓷,从中感受青花瓷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来设计和装饰青花瓷。

  2.欣赏青花瓷,观察纹饰,感受青花瓷的美。

活动准备:

  各种青花瓷、圆形纸片、扇形纸片、瓶状纸片、一次性碟子、蓝色记号笔、视频

活动过程:

  一、 了解青花瓷——此环节重点为回忆和绘画,回忆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关键提问:

  1.今天我们要参观青花瓷展览,在参观之前,想问一下小朋友们,什么叫青花瓷?

  小结:青花瓷是蓝色的花纹,白色的底。而蓝色也叫做青色,所以我们把白底青色花纹的瓷器叫做青花瓷。

  2.请朋友上来画一画你见过的.青花瓷的花纹。

  小结:你们画了不同的花纹,有的是花朵、树枝、叶子,这些是来源于大自然的花纹;那么我们还有其他什么花纹(PPT),有山水风景、传说故事,这些是来源于人们表达美好的愿望。

  二、参观青花瓷展——此环节重点为观察并交流青花瓷花纹的规律

  关键提问:

  1.接下来我们来参观青花瓷展咯(幼儿上前参观)

  2.青花瓷上的花纹有哪些特点,设计师们是怎么设计的?

  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青花瓷,你如何设计?

  小结:设计青花瓷有很多方法,比如重叠法、对称法、间隔法等等。有的从上往下画,有的从里往外画,有的从外往里画,还有从左往右画或者从右往左画。

  三、幼儿设计、绘画——此环节重点为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设计青花瓷

  关键提问:

  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当小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一只漂亮的青花瓷。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和花纹来设计)

  四、活动延伸——此环节欣赏彼此的作品和视频,进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播放视频)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青花瓷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指定的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正确说出制定物体的序数

  2、感知数的概念了解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磁性教具、方向卡、实物卡

教学过程

  1、师幼互相问候并以歌曲《娃哈哈》引入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夏天的时候大自然是什么样的.(五颜六色的)

  教师小结:夏天的时候,天特别热。花都开了草也长得高高的宝宝兔家的花园也变得特别漂亮,徐老师把他们家的花园拍了一张照片,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呀(想)

  3、教师出示情境挂图引导幼儿观看

  4、教师引导幼儿按着箭头的方向,正确的认识序数

  实际操作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实物卡。每种实物卡摆一排,每一排实物卡中有一个与其他的颜色不同。左上方摆一张实物卡。

  1、请幼儿找出各排哪一个不一样

  2、从箭头的方向数过来。不一样的东西排在第几位

  3、将相应的数字卡摆在左边的括号里

  4、可变换实物卡也可将颜色不同的实物卡变换位置游戏反复进行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比较6以内数量的多少;

  2.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

  活动难点:

  能合理地用简便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会辨认1-6的数字;会正确区分红色和蓝色;幼儿会使用木夹子;幼儿会念“晒鱼”的儿歌。

  2.物质准备:

  教具:1-6的数字卡;5条红鱼和3条蓝鱼的示意图三张;红、蓝水彩笔各一支;进场音乐和游戏进行时的音乐各一段。

  学具: 红、黄、蓝、紫色小鱼若干(木夹子染上颜色、画上眼睛当小鱼); 筷子人手两根; 包装错误的小鱼若干份(卡纸中间写有1——6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卡纸边上夹上与中间数字不一样多的小鱼);大箩筐一个;小箩筐3个;小水桶24个。

  活动流程:

  一、师生拎小鱼桶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幼儿拎着装有红色、兰色小鱼的小鱼桶室外排队)。师生一起跟随音乐愉快入场。

  二、游戏一:晒小鱼(红色),会准确地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数量尽量控制在6以内)

  1.老师讲解“晒鱼”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一起在音乐声中“晒小鱼”,老师提醒幼儿边晒小鱼边点数。音乐停的时候,大家都停止“晒小鱼”。

  3.幼儿数数自己晒了几条红色小鱼?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晒的小鱼数量。

  5.老师举1-6的数卡,每举一个数卡,请晒了相应数量小鱼的幼儿站起来展示一下。

  三、游戏二:变小鱼,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

  1.幼儿尝试把自己的红色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1)老师出示自己晒的一串红色小鱼(数量为5),请幼儿一起数一数,老师晒了几条红鱼?

  (2)请幼儿比一比自己晒的小鱼数量和老师晒的小鱼数量,谁多?谁少?

  (3)启发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自己的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4)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5)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老师小结。(丰富词“添上”)

  2.师生晒蓝色小鱼

  (1)师生在音乐声中比赛“晒鱼”,(游戏规则同上面晒红鱼的规则)。

  (3)音乐停的时候,停止“晒鱼”,请幼儿轻声、快速地数数自己晒了几条蓝色小鱼?

  3.幼儿尝试把自己的`蓝色小鱼变成和老师的一样多

  (1)数数老师晒了几条蓝色小鱼?(老师出示自己晒的蓝色小鱼,数量为3。)

  (2)引导幼儿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把自己晒的蓝色小鱼变得跟老师的一样多?

  (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把蓝鱼变得跟老师一样多?老师小结。(丰富词“去掉”)

  4.幼儿练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自己的红色小鱼和蓝色小鱼变得一样多

  (1)请幼儿比一比自己的红鱼和蓝鱼,谁多?谁少?

  (2)引导幼儿想一想能用几种方法把红鱼和蓝鱼变得一样多。

  (3)幼儿操作,老师个别指导。

  (4)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老师出示相应的“添上”或“去掉”的示意图。

  5.请幼儿把自己的红鱼和蓝鱼放在小鱼桶里,师生一起送到指定的地方。

  四、游戏三:包装小鱼,练习用“添上”、“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

  1.老师讲解游戏规则:“食品加工厂有一批小鱼不符合包装要求,每一份小鱼数量与包装纸上的数字不一样多,要求把每一份小鱼数量变得和包装纸上的数一样多。包装对了就放到盒子里。”

  2.幼儿按“包装纸”上的数字进行纠错操作,老师提醒幼儿互相检测。

  五、结束整理,分享游戏的快乐

  师生一起整理学具,退场。

  活动延伸:把“小鱼”等学具带回活动室,可在自选活动中继续进行数物匹配的操作。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能观察比较出黄豆芽和绿豆芽的不同。

  2.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乐意吃豆芽。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豆芽,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豆芽。

  1.师:今天,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带来一样礼物,大家看看是什么?(豆芽)

  2.师:请小朋友拿两根不同的豆芽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粗细、长短有什么不同?

  3.师:两种豆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4.师小结:豆芽都分为三个部分:豆芽瓣、豆芽茎和豆芽根。黄豆芽比绿豆芽要粗一些、豆芽瓣也要大一些……

二、教师出示两种不同的豆芽,引导幼儿根据豆芽的形状来区分不容的豆芽。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把混在一起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开,黄豆芽放在黄盘子中,绿豆芽放在绿盘子中,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分得又快又准确!

  2.幼儿分豆芽。

三、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豆芽哪里来?”,让幼儿知道豆芽的.来历。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都做了一个发豆芽的试验,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最后发现了什么?”

  2.播放课件,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师:那豆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尝豆芽

  1.教师煮豆芽汤,炒绿豆芽。

  2.幼儿品尝豆芽,教育幼儿要爱吃豆芽。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垃圾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3、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激发幼儿做小主人,保护幼儿园环境的意识。

  4、鼓励幼儿对变废为宝进行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活动重点:

  1、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垃圾。

  2、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难点:

  变废为宝,大胆创新。

  活动准备:

  图片、垃圾角、挂图、制作材料、自制玩教具展览

  活动过程:

  1、看挂图听故事

  2、观看对比图片:整洁的活动室和有垃圾的活动室。

  讨论:你喜欢哪一幅图片?为什麽?

  垃圾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害处?

  我们要怎样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3、教师带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体验环境污染状况。

  4、请幼儿当环保小卫士,把不用的垃圾扔到垃圾筒内,还能再用的垃圾放到垃圾角内。

  5、动手制作“不乱丢垃圾”标记,并将“不乱丢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

  6、带幼儿参观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玩教具展览。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旧报纸、酸奶袋、包装盒等制作成不同的物品,变废为宝。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画面表达诗歌的内容。

  2、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重点:幼儿学习用画面表达诗歌的内容

  难点:听诗歌,幼儿作画。

  活动准备:

  1、幼儿在阅读区域活动中已学会了诗歌的朗读。

  2、诗歌录音《下小雨啦》、幼儿美术用书《诗配画》。

  过程:

  一、听诗歌录音,引出话题:

  1、教师播放诗歌录音《下小雨啦》。——“你还记得《下小雨啦》首诗歌的`内容吗?”

  2、教师请幼儿跟着录音一起朗读诗歌。

  二、想象表述:

  1、教师引问题:“如果请你将这首诗歌变成一幅画,那画面上会有什么呢?”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畅谈自己的想象。

  三、诗配画:

  1、幼儿作画,教师轻轻播放诗歌的录音,为幼儿提供联想的空间。

  2、幼儿交流作品,欣赏同伴们丰富而奇妙的想象,教师在旁予以指导。——“你特别喜欢哪幅作品?”

  中班艺术活动:诗配画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31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05

中班教案07-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