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 推荐信 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 工作总结 华体会体育2串1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网下载 hth官网下载app 演讲稿 hth官网产品
当前位置: 98158范文网 > 教育范文 > 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26 08:13:1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教案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中班教案5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对“花木兰”人物的回忆,将自己扮成花木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活动以闯关的形式呈现,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走、跑、平衡、爬、跨越、跳等综合活动。

  中班幼儿已有了初步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孩子们应该非常喜欢参与该类活动。

重点:

  提高幼儿的走、跑、平衡、爬等身体技能。

难点:

  克服自己做不敢做的动作。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走、跑、平衡、爬等身体技能。

活动准备:

  小棍子(可用竹棒代替)音乐活动过程:

  一、回忆“花木兰”人物小朋友,你们知道“花木兰”吗?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二、“花木兰”闯关今天,我们有一个任务,要闯过很多关,然后会找到一个“宝藏”,我们要学花木兰,不怕困难去找到这个宝藏,有信心吗?

  要找到宝藏必须按照我手上的“锦囊”做,让我来看看第一个锦囊,看看我们要过的第一关是什么?

  (1)过竹林:走将竹棒布置成竹林状(事先布置)要用四种不同的方法穿过树林,要求饶过每一棵竹子(中班降低难度,一行一行的穿,在穿竹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按节奏变化的速度走)--------------------

  (2)过小沟:跳。将竹棒摆成小沟状,要求幼儿双脚并拢跳过小沟,(沟可逐步扩大距离,增加难度)

  (3)过旋涡:平衡。每人拿一根竹棒,原地正反方向转各5圈,要求幼儿原地手持竹棒点地然后头*近竹棒顶端,正反方向各转5圈。

  (4)骑竹马:夹物跳。将竹棒夹于双腿之间,向前行进跳,要求夹注竹棒向前跳。

  (5)过铁丝网:爬。将竹棒放于两把椅子上,然后从下方穿过,要求身体不能碰到竹棒。

  (6)团结协作。所有小朋友将竹棒放成平行状,并要求按长短放,然后竹棒上出现宝藏所藏的位置,幼儿即可得到要找的东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藤、停、铜、铃"等音,学习快速、准确地念绕口令。

  2、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重点:

  学习快速、准确地念绕口令。

活动难点:

  发准"藤、停、铜、铃"等音。

活动准备:

  平时让幼儿练习一些简短的绕口令,培养学习绕口令的兴趣以及发音的敏感性。

活动过程:

  1、把绕口令编成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中的内容。

  2、教师放慢速度念一遍绕口令。

  3、让幼儿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由慢到快地练习绕口令,重点练习发好后鼻音:"eng、 ing、ong"。

  4、创设游戏情景。

  --游戏由2~4人进行,幼儿以轮流方式一人念一句绕口令,一边念,一边将右手伸出去,用拇指和食指往前一小朋友的手背,依次爬上去,若右手不够,可用左手接上去。

  --轮流念绕口令做动作,注意倾听同伴的`语言,自己也要快速接念,不使游戏中断。

  --由教师扮"风爷爷",发出"风吹了"和"风停了"的指令,让幼儿做铜铃摇摆等动作,并念该句的绕口令,反复练习几次,让幼儿感到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延伸:

  请幼儿的家长组织家庭"绕口令晚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语音的敏感性。利用晨间或午间活动时间做绕口令游戏活动。

  附儿歌:

  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上头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红绿灯及部分其他交通标志的含义。

  2.理解、欣赏故事《三颗小星星》和儿歌《过马路》。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

活动准备:

  课件《三颗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故事欣赏

  1.故事欣赏。

  2. 教师:三颗星星各自都有什么本领?它们跑到地球上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三颗星星一离开,地球上就乱了套?

  3.教师:小朋友们在过马路时,看到红灯该怎么办?绿灯呢?

  二、互动游戏

  1.教师点击交通标志,请幼儿找找还有哪些交通标志。

  2. 教师分别点击各个交通标志,让幼儿说说它们的作用。

  3.教师点击游戏,请幼儿说说画面上的人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对,教师配合操作。

  三、欣赏儿歌

  1.教师:我们平时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我们用一首儿歌来总结吧!

  2.请幼儿欣赏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与主题内容相吻合,贴近幼儿的生活,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抓住本质的东西。能把握幼儿的认知水平,关注幼儿的经验背景,以故事为载体帮助幼儿拓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变封闭式的提问为开放式,既发挥主导有留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活动过程体现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

中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让幼儿认识如何栽树,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学会朗诵童谣。

  2、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了解3月12号是植树节。

  3、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要爱护树苗。

三、活动准备:

  栽树的vcd、以及栽树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vcd,了解有关植树的知识。

  1、看完后提问:电视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树)学习词语:栽树。

  2、你们平时有没有看见过栽树?是不是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栽树的?他们是怎么样栽树的?(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学习词语:挖树坑、栽树苗。

  3、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栽树最好?(春天)3月12号是植树节,每个人都要植树,到那天你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空地上栽树,好吗?

  4、出示栽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我们种好了小树苗,再来和小树苗比比看,谁高谁矮?(一样高)小树苗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会长高,那怎么让小树苗长大长高呢?(要爱护它,保护它,多给它浇水施肥捉害虫)

  5、栽好树,爸爸妈妈的脸上什么表情呀?(爸爸乐,妈妈笑)我爱爸爸妈妈也爱小树苗。小树苗长大后就成为大树,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气,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二、幼儿欣赏童谣,初步了解童谣中的童趣,知道栽树带来的乐趣。

  三、师幼感情地朗诵童谣,幼儿跟着轻声的读。

  四、请幼儿给童谣起个好听的名字。

  (栽树)

  五、分组朗诵童谣,表扬声音响亮的幼儿。

六、小结:

  栽树造福于人类,我们应从小爱护小树苗,小树苗就象我们的小宝宝不仅爸爸妈妈要保护他们,我们小朋友更要爱护它。

  童谣:栽树挖树坑,栽树苗,树苗和我一样高。

  爸爸乐,妈妈笑,爱我还是爱树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听辩不同的节奏型,并能用拍手动作表示。

  2、 培养幼儿按指挥演奏打击乐的能力,并在齐奏或合奏中保持自己的表演速度。

  3、 继续组织幼儿按已有规则使用乐器,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熟悉自制乐器,并有玩过自制乐器的经验。

  物质准备:奶粉罐和小棒自制的鼓乐器,人手一份,乐器节奏图谱一份。

  场地准备:幼儿围坐成半圆型。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节奏感,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跟随乐曲的节奏型配以适当的打击方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节奏前置。

  让幼儿跟随《杨柳青》音乐进场,做拍手,跺脚的动作。

  老师:孩子们,我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吧。(播放音乐磁带)(以游戏的形式进场,首先让幼儿欣赏并熟悉了乐曲,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拍手,跺脚等动作,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乐曲的节奏型,掌握了节拍,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打击乐表演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熟悉乐器,节奏训练。

  1、 鼓乐器的出现教师出示用奶粉罐制作的小鼓乐器,介绍小鼓乐器,并让幼儿玩一玩,幼儿随意敲打乐器,鼓励幼儿玩出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可以敲打鼓面和鼓身两种方法,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敲打在哪里。

  老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我们小朋友的好朋友,他要和我们一起玩。

  我们大家来一起和小鼓玩一玩,小鼓的哪里可以发出声音呢?老师来画出来,我们一起来敲一敲,玩一玩。

  (在带领幼儿认识乐器后,让他们随意敲打,满足了幼儿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纲要中指出,在各教学领域都要强调生活的价值,强调从生活中挖掘教育的内容,况且最近也十分倡导要低碳生活,节约环保,结合这一契机,我设计了用废旧的奶粉罐制作乐器,这样既能废物利用,又能激起幼儿无穷的想象力,真是一举多得。)

  2、 一物多玩教师逐条出示图谱,让幼儿跟随图谱,老师的指挥来打一打。

  老师:我们今天叫要用小鼓来表演节目,在表演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几个节奏型怎么打?出示X-│X-│X-│X-│X X │X X │X X │X X │X X │XX X│X X│XX X│(教师带领幼儿以拍手的方式来练习一下节奏型,对于幼儿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节奏型教师可以通过夸张的身体动作来告诉幼儿这个节奏的敲打方法,时值。)老师要把小鼓也配上去,你们看看要怎样打小鼓呢?(教师把小鼓的图谱放在相对应的节奏型下,请幼儿练一下。)你知道怎么敲吗?你会敲吗?大家来试一试吧?(幼儿根据图谱自由练习)X-│X-│X-│X-│X X │X X │X X │X X │X X │XX X│X X│XX X│(由于先期的置入,解决了幼儿看小鼓图谱的难题。在配合不同的节奏型打击,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教师给幼儿一个自我整理的时间,让幼儿把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以自己的方式整和在一起。)老师:请个别小朋友来打一下试一试(个别幼儿展示,教师纠正)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打一下小鼓吧。(集体分段演奏)

  三、出示图谱,整体演奏

  1、 播放《杨柳青》乐曲,请幼儿欣赏,激起配乐的欲望。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我们将要表演的乐曲,叫《杨柳青》,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播放杨柳青)我们的小鼓也跃跃欲试想表演一下呢,拿起你手中的'棒,来尝试着给这首乐曲配乐吧。(播放乐曲)(由于本首乐曲的节奏型很明显,再加之之前我们已经练习了节奏型,所以大部分幼儿能初步听出乐曲中的节奏型,打出来,也让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这里我采用赏识激励法,对幼儿的演奏给予及时的肯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2、 出示图谱,让幼儿根据图谱打击乐器。

  教师:要表演一首好听的乐曲就需要整齐的演奏,小鼓告诉老师他是跟着图谱来表演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演出图谱吧。(出示图谱)我们一起来打一下吧。(第一遍教师带领幼儿以较慢的速度来打击一下,难点可以放慢速度,或重复演奏。并用点头,点脚的方式来给幼儿稳定节奏,用身式来帮助幼儿掌握节奏的时值。)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打一下吧。(播放乐曲)(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跟随乐曲进行打击乐演奏,演奏的关键就是节奏的掌握,教师通过示范法,辅助节奏法,来帮助幼儿正确的掌握节奏)

  四、多种形式的练习。

  教师: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演奏一下吧。(集体表演)分组表演,看老师的指挥分声部表演。

  (让幼儿集体表演,初步尝试用乐器为乐曲伴奏的快乐和兴奋,然后进行分组表演。这里我采用鼓励法,当幼儿在活动中取得一定成功时给予及时的肯定,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的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都得到和谐统一。分声部演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合作能力,能看这老师的肢体语言,动作,手势来进行合作表演,使活动推向**。)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7-31

中班教案[精选]08-18

(精选)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0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Baidu
map